读书笔记-《把时间当作朋友》

时间管理有用吗?

时间管理书籍里的方法肯定是(至少应该是)有用的——就好像巧匠手中的工具,不可能没用。
武侠小说里的那些江湖高手,手拿一根树枝也一样可以横扫天下,可是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来说,给他干将也罢,莫邪也罢,又有什么用处呢?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真的有了希望。

没时间的人的特征

​ 他们'既勤奋又懒惰',他们'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他们对'时间压力'的感受。
​ '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恐慌,使他们超乎寻常的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一样能让他们恨不得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他们终日不忘寻找捷径,美名其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
​ 无论哪一种行为,肯定都是不现实的,因为已经'没时间了'——这才是冷冰冰的事实。

观念

​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
​ 因为一个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尽管很多知识和观念是被灌输的,但知识的持有者对'被灌输'这一事实往往毫无察觉,就算察觉,也可能拒绝承认。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会轻易被糊弄。
​ 即使是一些'想当然'的观念,人们也倾向与认为那是'思考过后的结论'。

大脑

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
我们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是否确实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
尽管你用你的大脑思考,好像它也在指导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的大脑不应该成为你的主宰,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分清主仆很重要。

心智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当一个人认知一系列正确的道理后,可能会将心智开启,但有的时候(甚至是更多的时候),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道理明明非常正确,却因为讲述道理的人由于某件事情被戳穿,漏出伪君子的嘴脸,
而使很多人不再相信那个原本就应该被笃信的道理。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心智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自我积累,自我过滤,直至根深蒂固。

学习某项技能的用处

​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 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
​ 同时,他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多不压身"的道理。
​ 同样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被孩子反驳得哑口无言就是这类情况——并不是孩子不讲逻辑,也不是孩子的观点正确,只是他们无法理解父母所要传递的经验或者道理。他们不相信的理由和父母相信的理由很可能是一摸一样的!

速成绝无可能

​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另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
​ 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自己。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蹦而就。

如何跳出欲望的循环?

  • 做两个列表,一个是'我有的',一个是'我要的'。
    • 客观判断,先划掉'我要的'当中那些无法用'我有的'换取的;在仔细判断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换去的那些'我要的'之中,哪些是必须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并在其上做重点标记。偶尔会有一些'我要的'无法用现在
    • ''我有的'换得,却又是必须、必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这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再积累一些'我有的',从而有足够的资本换取那些'暂时换不到但极其想要的'——或勤奋努力,或投机取巧。
  • 辅助手段。就是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接下来要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我有什么'。后者会在转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完美永不存在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
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跟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生活本身就不完美。谁的生活不是磕磕绊绊?谁在死去的时候没有一丝遗憾?现实如此,只能接受。

如何面对未知?(未知永远存在)

首先,我们要承认自己不可能全知全晓。
有些时候,有些问题没有答案,就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而有些时候,即便有了答案,其原因也不见得是我们能搞懂的。在这种时候,不是'反对问为什么',而是'暂时不去问为什么'可能更划算。

  • 其次,我们要了解未知分为两种:
  • 一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对一个人来说,超过100年就可以算'永远了',所以这种未知对个人来说意义不大。
  • 一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也许能够解决的。这种未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学习的难度也在于此,参考'前置引用'
  •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
  • 我们只能不断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焦虑

​ 如果不能接受'未知'的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会平添无数的焦虑。
​ 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人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如何面对焦虑?

  • ​ 当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 因为已被记录在案,也由此获得了被重新审视的机会。

梦想和现状(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就越高。
​ 很多人都在无意之间被自己的'∫梦想'所绑架,所以,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所谓的'∫梦想'也许只是陷阱。

​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
​ 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
​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与时间做朋友

​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 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
​ 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

​ 看它是否现实。
​ 时常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下来,然后与以下几条现实对照,看看他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之后,你会和所有这样做过的人一样,发现自己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一些实际上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
​ 这是正常的。但是,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

  • 速成绝无可能。

  •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 完美永不存在。

  • 未知永远存在。

  •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 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什么是正确的方法?

​ 以'关注步骤'的扩充词汇量为例,已经决定将'一个单元分2次完成,也就是说,21乘2,总计42个阶段。那么,在这42个阶段里他应该具体如何操作呢?

  • 先尝试做一两个阶段,测试以下完成1个阶段需要多长时间。

  • 按照测量的结果制作一个时间表,把其余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填写完整(最终总是需要做一些调整的)。

  • 背单词需要重复,所以,每3个阶段过后要留出与1个阶段相等的时间去复习。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56(42+14)个阶段的时间。

  • 每完成总任务的1/3,就增加与完成1一个阶段相等的再复习时间,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59(56+3)个阶段的时间。

  • 学习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快速重复记忆,每次可能相当于完成3~5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由于熟悉程度的不断增加,每次重复记忆所需要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所以,预计进行3次重复记忆需要相当于完成10个阶段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一共需要花费完成69(59+10)个阶段的时间。

  • 做出以上规划后,还要认真思考完成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当然,越具体越好。

  • 每天造成腾出一点时间

  • 把前一天背过的单词朗读至少2遍

  • 听录音,跟读当天要背的单词3~5遍,主要关注发音、拼写,顺带看看词义,能记多少就几多少,不求速成。

  • 上午利用闲暇时间通读词汇列表,并反复阅读例句

  • 午用专门的时间把当天要背的单词集中背2~3遍。可以一边读,一边抄,一边背,不要只是坐在那里呆呆的盯着词汇看

  • 空闲时反复听当天要背的单词,重复次数越多越好

  • 晚上睡觉前复习当天背的单词

关注步骤

​ 所谓'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三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 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三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清楚了解一个任务的这些属性,对最终能否完成该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三思'。
​ 当我们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基本确定(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法了。当然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的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 扩充词汇量——>托福词汇——>托福核心词汇——>21单元——>每个单元100个单词——>一个单元分两次完成.....
​ 在这个过程总,对任务的每一次'具体化'与'细分拆解'都要反复询问'原因'

候世达法则

​ 完成一个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错误估算任务时间

  • ​ 为什么完成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预期呢?

​ 因为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是无法想象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
​ 因此,所谓'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大多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 ​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呢?

    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完成的任何的真实属性往往是'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如何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

  • ​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何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的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拖延

  • ​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

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者着不开始做事。

  • ​ 拖延的原因?
  1.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
  2. 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 拖延的认知性错误
​ 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好、做对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
​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

​ 时间的流逝必然越来越快
​ 人在小时候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愈发觉得时间过得慢;随着年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越发觉得时间过的飞快,稍纵即逝。
​ 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时候都不做'

来自外部的恐惧

​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 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
​ 所以,尽管自己不怎么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评价别人做得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看来,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
​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
​ 他们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如何避免拖延

  • 现在就开始。 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时候都不做'

  • 认清并接受现实,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

  • '接受现实', '勤能补拙'

  • 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奖励和惩罚

​ 回避困难。
​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合理的安排时间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

  • 为什么人们有'回避困难'的行为?

    这样的行为与做事的动机有关。
    ​ 人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奖励与惩罚。人都喜欢被奖励,讨厌被惩罚。从最浅的层面上看,尽力做能够获得奖励的事情显然是划算的,回避做可能招致惩罚的事情显然是合理的。然后,从另一个层面上看,
    ​ 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很多时候,为了能够' 长一智',必须先'吃一堑',西方称之为'挫折教育'。
    ​ 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过性的,总会阶段性地有奖有罚。受到奖励之后,原本有两个选项:'再次来过'和'见好就收'。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受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个选项:
    ​ '从此碰都不碰那件事情'和'挣扎着找一个出路'。同样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的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并行串行

​ 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并行串行的方式去思考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任务之间究竟应该是串行关系,还是并行关系?
​ 弄清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提高效率'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如何做事有效率。

  • ​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合理的安排时间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

  • 并行任务。
    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写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非机械),然后尝试把一个机械的任务和一个非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又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被动发生的并行任务往往只能使得效率变得更为低下。
    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任务的时候,对于这些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仔细甄别。甄别后,可能会因此产生若干行动方案,而针对这些方案可能还需要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 时间切片.
    类似番茄工作法,只有在任务太多、时间太紧的情况下。如c任务,把所有任务的一部分依次完成之后,重新循环,从a任务开始顺次处理,直到最后一个任务,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有些任务完成了,有些任务处于尚未完成的状态,
    如果有新的任务进来,只需要加入循环队列即可.

  • 记录时间开销
    柳比歇夫

  • 制定预算

    • 罗列当天需要完成的任务
    • 给列表中每项任务标上权重.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完成,需进行选择,用数字1~5或者只标注'重要'和'不重要',用*号表示。
    • 重新审视.
      标注之后,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已经被标注为'重要'的那些任务,因为其中必然有一些只不过是'显得重要'而已。同时,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一下那些被标为'不重要'的任务,因为其中总有一些实际上只是显得'不重要'。
    •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如何衡量目标的可行性?

  • ​ 已经有人做到了。

  •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 他用多少时间做到的?他通过什么方式做到的?我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些确实是我无法超越的?我的相对优势在哪里?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弥补我的相对缺陷?

    • 如果不开始行动,就根本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要开始行动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不可行的,

    • 那么'半途而废'不仅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如何做计划?

​ 有人说'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这话听上去挺现实,却没说到点子上。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块,计划总是要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
​ 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 ​ 长期计划?

​ 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跻身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
​ 哪怕制定一个星期的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实际做一下就知道了。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

  • ​ 任务非常简单
  • 如每天慢跑一小时。
  • 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

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都是在试错,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世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列表

​ 列表的读者往往只有我们自己,所以列表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够了,用最简单的方式制作列表才最合理。

如何使用列表规划任务?

  • ​ 如何判断一件事是否真的重要?

    • 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大多数人面临的真正问题并不是弄不清如何分配任务的优先级,而是无从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紧急'和'显得紧急'。不过,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紧急,标准却不好找,因为人总会觉得每一件事都很紧急。

    • 事实上,真正紧急的事少之又少,“十万火急”几乎只出现在故事里。如果不信,你可以尝试把所有觉得紧急的事情延迟一段时间再处理,如此坚持一个月左右。现实会让我们明白,那些事情实际上没有那么紧急。

    • 所以,评价任务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它是否真的重要。再往后的道理一目了然: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 制作专门下一阶段任务列表.(另一个列表,储存新注意)

    •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一旦这么做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现自己'有必要'不停地更改这个列表中的某个或多个项目,最终甚至回导致整个任务永远无法完成。

    • 所以如果有了什么新鲜的主意,不用放弃————那太可惜了————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任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

  • ​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倒也罢了,但事实上更好的方向并不存在,因为照此下去,'更好的方向'会不断出现。

    • 千万不要觉得认为自己能够不断地找到'更好的方向。'方向''越来越好',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寥寥

如何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制定流程

  • ​ 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好事情。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

以打电话为例,有心人拨打工作电话是有技巧的。

  • 确定对方最可能方便接电话的时间(难以确定的时候先发短信询问)。
  • 在拨打电话甚至发短信询问对方是否方便之前准备好一切计划沟通的内容,最好检查列表放在手边,确保沟通过程中不会遗漏要点。
  • 通话前把重要信息整理成电子文本,在通话中做必要的更新,通话结束后,马上通过电子邮件将备忘发给对方。
  • 若对方没有接电话,则给对方发署名短信告知详细事由,并做好记录,防止自己遗忘此次沟通任务。
  • 养成定期备份电话薄的习惯。

预演

​ 有些时候,如果面临任务简单,可以在脑海中预演,如演讲、某个应急动作;如果面临的任务比较复杂,大脑短期记忆容量不够,就只好借助纸和笔(有些人更喜欢使用计算机上的思维导图类软件),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辅助自己预演每一个步骤。
​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异。

验收机制

​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
​ 如电子游戏,设计者为玩家设计了详尽的即时回报系统,包括经验值、等级、宝物等。而且,电子游戏不仅有正面回报系统,还有负面回报系统,例如一段时间不登陆就会减少经验值等。这种回报系统其实就是设计精良的验收机制。

在这种验收机制的'监督'下,每个玩家都不由自主地'加油干活',并且乐不思蜀。由此可见,验收机制相当重要。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对其认真审视,同时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要想办法回答:

  • ​ 怎样才算'做好'?

​ 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玩某个游戏上瘾了——明知道它占用了很多时间(这是客气的说法,不客气的说法是浪费了很多生命)却忍不住继续……摆脱这种沉迷的方法是找个作弊器。
​ 使用作弊器,实际上等同于打破游戏设计者所设计的验收机制,使其无效,勾人上瘾的因素也就减轻了。

学习

​ 很多人常常拒绝学习,他们拒绝的理由和那些痴迷学习的人一样————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 任何一个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项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

  • ​ 获取知识的途径​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比'体验'跟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试错';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但重要得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

​ 除了'体验'、'试错'、'观察'、'阅读'之外,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试过之后,知道错了,以后就不会再犯了。当然,也许在试过之后,发现不仅没错,而且很正确,那么,我们就获得了一项新的知识或者技能。'观察'拓展了我们的学习范围。我们依靠观察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
​ 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正所谓'他人亡羊我补牢'。

什么是正确的思考? 参考维基百科——科学方法,及达尔文。

  • ​ '经验主义'的局限

个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恐惧;而群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疯狂。有句话非常精辟:'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沟通障碍'本质上几乎都是由于沟通双方无法让对方理解与他们经验相悖的知识或信息造成的。在我看来,所有教育失败的症结也在于此,在人们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时候,
​ 困难大都来自如何正确地理解'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自学能力

  • ​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

    • 阅读是能够识别文字的人接收信息的过程,故在阅读之前就肯定要有一个甄别所接收的信息是否可靠和有效的过程————这显然要依赖长期培养的甄别能力。输入完成之后,信息要经过大脑进一步处理;需要记忆的,就要记住,
    • 并且可能要依赖复习才能真正记住;不需要全部记忆而又有用的,就要用文字存档,并且要想办法保证将来能够找到;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类似却不完全相同,就要花时间仔细分辨,以免将来使用的时候出差错;
    • 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有关联,就要想办法研究清楚————要知道,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要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融会贯通'.....
  • ​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 ​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 这里提到的'写作能力',不是写小说的能力,不是写诗歌的能力,不是写剧本的能力,也不是写散文的能力,只是写作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如何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 ​ 固定一段时间来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对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
    • 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

    • 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 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 ​ '选择性输入'是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

独立思考和权威

  • ​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 ​ 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
    ​ 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正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两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从另一个角度看,拒接独立思考、把思考的工作交给别人,
    ​ 不仅不省时间,恰恰相反,非常浪费时间————甚至浪费一生的时间。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接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为之奇怪并慨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 然后戏虐道,'实际上,他们确实死得很快。

思维陷阱

  • ​ 概念不清
    ​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她所有的基础概念。
    ​ '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

  • ​ 拒接接受不确定性
    ​ 拒接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呢?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

  • 不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很多认知上和逻辑上的错误。由此引起的逻辑错误实际上是心理问题,而并非只是欠缺逻辑学训练。

如何分析因果关系

  • ​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 有些时候,相关联的两者间是'互为因果'的。(如学生和教师)

​ 例:有些人认为'电视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A:'即现在的人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 B:'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时间越来越短'。

1.的确有些人因为电视看的太多,导致不与他人沟通,但另一些人即使不看电视也不会与他人沟通,他们可能会酗酒、吸毒。。。。
​2.就算电视是沟通被破坏的原因,也不见得是唯一的。例如,某个人白天丢了工作,回家之后有气却不愿意告诉家人,于是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看电视,这时,'不沟通'的表面原因是'看电视',而深层次原因是'失业的烦恼'。
​3.既然电视不见得是沟通被破坏的唯一理由,那它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理由。事实上,人与人之间不沟通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人们普遍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

4.无形之间,我们就在被环境塑造。可是,与此同时,正在塑造我们的这个环境,也是我们自己(参与)塑造的....

双盲测试

​ 一种新的药物研制出来后,需要测试并明确其真实效果才能投入使用。研究人员会招募一群病人作为被测试者。被测试者分为两组,一组服用新研制出来的药物,而另外一组服用看起来一模一样但没有任何药力的安慰剂。

他们无从知晓自己服用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事实上,他们都认为自己服用的是药物。此为“一盲”。不同于测试者,发放药品的工作人员知道测试者中一定有服用安慰剂的,但这些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自己手中的药片哪些是新药,

​ 哪些是安慰剂。他们的工作只是把标记着号码的药盒发给相应编号的测试者。此为另“一盲”。研究人员则要在“局外”观察、“记录、监视被测试者(病人)的治疗效果。服用新药的被测试者中可能会有一部分人病情好转,

​ 而服用安慰剂的被测试者中也可能会有一部分人病情好转——这是可以观察到的。将服用安慰剂后病情好转的比例与服用新药后病情好转的比例进行比较,就可以了解新药的实际效果。如果两个比例相当(如均为30%), 就说明新药几乎是无用的,它的作用与没有任何药力的安慰剂差不多。”

​ 尽管很难用双盲测试检验教学手段,但这种思考模式仍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审视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的理论依据。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无论是什么学习方法,都可能有1/3的人由于安慰剂效应而宣称自己确实收益

(注意,他们️无意欺骗,他们是真诚的)。很多人宣称某种学习方法神奇,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确实看到了很多'成功案例',却没有看到或者忽略了更多的'失败案例'(他们同样并非故意)。

自证预言

​ 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如何做到'思维慎密'?

​ 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

  • 权威不一定正确.
  • 是否概念不清
  • 是否拒接接受不确定性
  • 分析因果关系
  • 双盲测试
  • 自证预言
  • 相关命题
  • 举证责任
  • 案例局限

​ 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甄别能力突飞猛进。

相关命题

  • ​ 四大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然而,在生活中,许多人不知不觉就把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等同起来。每天有无数的人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而被他人左右。混淆原命题和逆命题,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广告设计者最常用、最舍不得放弃的手段————因为它很有效,

正如之前的统计数字所表明,至少对70%的人有效!

举证责任

​ 例: 甲:我要....
​ 乙:那么做有什么好处呢?
​ 甲:呃...那你说,有什么坏处?
​ 乙:...
​ 甲:那就这么定了!
​ (甲究竟要做什么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甲的眼里,乙'哑口无言'就是甲的胜利。)

​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 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原因基本上都能归结于知识的贫乏。不懂统计学,所以不知道统计样本有效性的核定;不懂概率,所以常常害怕不确定性;不懂科学方法论,所以从未听说过双盲测试....

​ 说理之时,针对某一论点,对立双方的举证难度并非总是对称的————事实上,几乎总是不对称的。
​ 首先,举证难度受举证人能力的影响,因为每个人的学识和专业不同。
​ 其次,举证难度受当时所在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甚至文化)的影响。
​ 除此之外,举证难度还受需要证明的结论与当时社会普遍接受的知识相符程度的影响。

  • ​ 由于举证难度的不同,争论双方的情况常常处于这种状态:​

1.其中一方肩负沉重的举证责任。
​ 2.另外一方则享有来自假设的恩惠。

​ 当有一方(有意或无意地)拒接承担举证责任的时候,讨论就没法正常进行下去了。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方法很简单,连那些不懂举证责任的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运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要求对方进行反证。
​ 他们的逻辑是: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对于任何一个现象来说,错误的解释可能有无数个。即便我们无法证明其中一个解释是错的,它事实上依然是错的。
​ 而于此同时,证明肯定论断的难度与证明否定论断的难度也相差巨大。在多数情况下,证明否定论断要比证明肯定论断难得多。

案列局限

如爱迪生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但是,这个'案例'无法证明:一个人只要跟爱迪生一样'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就可以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就————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因素。
其实,爱迪生还是不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利用案例来说明道理,可是,在使用案例说明道理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对立论证

​ 同样的现象,用同样的论据证明截然相反的论点。就是我们在基于一摸一样的的原因(如 我们觉得上司很愚蠢),然后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一旦意识到对立认证的存在,应该'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
​ 如我们觉得上司很蠢,就算上司做出一个可能很愚蠢的决策,那也是基于上司在认真做事的基础上。

​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
​ 钱钟书先生有一段很有趣的描述: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这红臀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 张冠李戴

有时候,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偷换概念)

辨析感悟

反思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之一,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常说'光想是没用的',因为反思的结果并不一定有价值,很可能顶多是'感悟',离'道理'还差十万八千里。

  • 例:一位母亲怀孕了,消息一传出,他就将开始获得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忠告'、'建议'或者'指导'。

​ 这位母亲听到的大多数消息其实不是'道理',而只是'感悟'。并非只有科学家才要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也并非只有专家级别的新闻工作者才要分清'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

​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认识'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
​ '辨析感悟'与之前的'案例局限'非常类似。它们的区别在于,'案例'往往来自别人的经历,'感悟'往往基于自己的经历。如此,人们在分析自己的感悟时,更难排除安慰剂效应(双盲测试)

​ 并非所有的'感悟'都不是'道理',但确实在更多时候,'个体经验'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如何分清'道理'和'感悟'?

  • ​ '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 '感悟'不一定是普适的,非普适的'感悟'与普适的'道理'不一样,很多'感悟'是有局限的,甚至可能有很大误导性的。
  •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 不要说模仿成功者,就算观察成功者也很困难。成功者很多,但是,我们身边真正的成功者却很少。成功背后的东西很难看清楚,所谓成功的真实性也很难判断,成功者们又会有意无意地美化和包装他们的经验,而这一切,都在干扰我们的判断。
  • 不过,观察失败者却相对容易很多,因为失败者的失败往往是明显的、确定的。失败的真正原因也往往很容易查实(尽管失败者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并且,我们身边失败者的数量,显然要多与成功者的数量。
  • ​ 如此,我们也就有了更多的观察机会。不过,仅仅'专注于汲取教训,而不是幸灾乐祸'这件事本身都不容易做到。只有经过自己的仔细分辨,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才是无价的。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多花心思分辨,
  • ​ 另一方面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 ​ 人贵自知————难哪!

恐惧

​ 恐惧是人性中难移的本性,而恐惧又会带来另一个更有杀伤力的品性————懦弱。
​ 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善良,只不过是懦弱的表现。人们总是喜欢用善恶区分一切,但这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有意义的是区分'强'与'弱'。
​ '强'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

勇气

  • ​ 勇气与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得的。

当一个只有一点点勇气的时候,就期望他可以'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匡扶正义'是非常幼稚且不现实的想法。一个人的强与弱,实际上就相当于他的勇气减去他的恐惧之后的分值————如果是正数,那么他是强的;
如果是负数,那么他是弱的。所有人的起点都是负数。但凡是人,都要经过很多的挣扎才能使得这个算式的结果变成正数。并且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恐惧。勇气可能等于零,恐惧却永远大于零。

辅助工具(语言)

有些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因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

如何使用语言习惯修复思维漏洞?

​ 很多时候,一个人不现实就是因为他的想法不现实。而这个人的想法不现实,往往是由他所使用的巨型决定的————无论怎么替换都只能造出不现实的句子。

  • 其实有时候有些话'话糙理不糙'...其实不说脏话的人不一定不'';偶尔说点脏话有助心理健康。

  •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 ...不一定...。

  •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

  •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 ...看起来像...可是... 。

  •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 ...然后,(这个论断) 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后却完全不现实。

  •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以上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他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三不说

  • ...本来(原本)就是嘛!

  • 我认为....了!

  •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 要是...就好了!(但....)

学会倾听

​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模式拼接能力: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 以'自知'为起点审视模式拼接能力的运作机理,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必须想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判定类知识),以区别于其他知识(概念类知识)。
​ 有了一些判定类知识后,我们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要尽量用这些知识可靠地鉴定自己大脑中所储存的已知信息(大多是概念类知识)的有效性。这并不是要在交流的时候做的事情,但是在交流进行的每时每刻,这些已知信息都在起作用,
​ 而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决定了交流过程中'理解'的质量。因为人在理解一样东西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调动一切已知信息去和它进行匹配。

如何做到有效倾听?

  • ​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 大多数人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在听的过程中只有两种状态————接收和排斥。接收状态本身并不一定有害————除非'接受'一切'接收'进来的东西。但是,排斥状态会使一个人处于永无进步的状态,
    ​ 因为拒接接收,所以无法接受————'接收'并不等于'接受'。
  • 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
    '回顾'即说者刚刚都讲了些什么?
    大多数人会对自己的记忆力过分高估。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比自己估计得差(甚至差很多) 是去除这一幻觉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只有相信这个事实,才能够在倾听的时候有意识地为了真正记住而反复(认真)回顾。 在一些重要场合(课堂、会议等), 也会因此真诚地借助辅助工具(笔记、照片、录音等)来帮助记忆。
    • 所谓'预期',其实只不过是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但这个运用'多余'脑力做出的动作却有诸多好处。
      • 它将自动集中听者的注意力​
      • 它有助于听者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
      • 它能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 说者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所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的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
      •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 作为听者,尤其是能被说者看到的听者,给予说者鼓励性的信号会使说者更容易地进入'倾诉'状态。适度控制自己的反感情绪对获取信息也会有极大的正面作用————既然坐在那里,'听而不闻'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 听者还需要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说者的一切表达方式,包括他的眼神、姿态、动作等,随时随刻尽可能地去想象说者正在经历的情绪状态。(情绪三的反应)
        ​ 句式:'那你的意思是不是...呢?' '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说与不说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赢得尊重' 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人还会互相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我个人认为,在分享知识的时候,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正确的;在日常交流中,这个原则的适用性非常差。 《论语》里有一句话:'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就说明自己所处的状态;话说了,别人却'听而不闻',甚至有(对自己来说意外的)异常反应,就说明自己的积累得还不够。积累得不够就接着攒罢。
我一直觉得'攒人品'的说法不仅是有趣的,还是相当精巧的。

交流(讨论)的三大原则

  • ​ 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 双方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以下八条)。
    • 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 不做人身攻击。

    • 保持主题。

    • 辩论时要用证据

    • 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 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 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分别。

    • 对话要有记录

    • 尽量理解对方

      • 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随意作出判断;

      • 有了确凿的证据,就算结论令人难以接受也必须接受;

      • 错了就要承认并进行改正;

      • 对了也好,错了也罢,不许向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对事不对人;

      • 谁有道理就听谁的;

      • 如果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那就要看谁的理由更站得住脚,谁的结论更实际;

      • 如果双方的提案都不好,那么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

​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讨论的对象。就算对方不依不饶,我们也应该回避、回避、再回避,因为接下来的任何过程都已经不再是'讨论',
​ 而更可能是仅仅为争而争的'争论'了。这种争论的害处很多:浪费时间,影响情绪,把对方变成敌人,失去更多朋友....
​ 如果我们作文讨论的一方,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也已经不再是'讨论者',而更可能只不过是一个为争而争的'争辩者'罢了

  • 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 一旦有人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或者自己就代表着真理,甚至自己干脆就是真理本身,他就可能已经陷入思维混乱的困境。其实,'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

  • 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个中辛苦,世世代代都有人慨叹。庄子有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以一个————退出讨论。

  • ​ 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 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有一方抛出这样的话: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对话就应该结束了。
    • 我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时候,原本的焦点在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看法'只是对事实的'理解'而已,'理解'本身又不一定可靠。尽管讨论都是从交流双方的'看法'开始的,但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剔除'看法'、
    • ​ 萃取'事实'、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过滤掉。

沟通中的验证机制(面对面)

​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当我们听对方说完之后,应该自觉避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肯定理解对了。我们不妨套用以下句式进行验证、反馈:

1.'你的意思是....是吗?'

2.'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勤于反思的要点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的情况。而'把部分事实当作所有事实'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它们也往往是各种冲突的根源,所以,我们需要反思,并且要常常反思。下面列出几个反思的要点。

  • 1.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如,尽管从道理上每个人都能明白'在游泳池里如果抽筋了的话,只需要仰在水中不动就肯定不会沉下去',可最终几乎没有谁会那么做,因为那一瞬间的巨大恐惧会打败绝大多数人。

  • 2.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经验需要归纳,更需要经过演绎来论证。很多时候,不仅归纳经验需要很长时间,通过演绎论证归纳出来出来的经验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未经演绎论证确定之前,最好意识到每次运用经验都可能存在风险。
    实际上,'确定'常常是永远也做不到的,所以,在运用已有经验的时候,怎么小心都不过分。

  • 3.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
    —— 我原本以为,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自己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我最终发现,有些错误是因习性甚至人性本身而生的,所以,即便保持做记录的习惯,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毫无疑问的是,
    我依靠做记录的方法避免了多次犯同样错误的危险。
    如 网志,也可是日记

  • 4.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观察之前先调整一下自己的态度,要解决这个态度问题,只需要在平时多琢磨一下: '他们为什么那么想'? '他们为什么那么做?' '他们为什么那么看?'

  • 5.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鸿沟的唯一手段。
    有时间就多读杂书————越杂越好,多多益善。为什么呢?因为读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也使一种理解能力)。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
    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 6.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兴趣

​ 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他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然而,事实果真这样吗?不客气地说,在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
​ 首先,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 其次,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其他事情。可事实上,出现这种感觉应该仅仅是因为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情,也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
​ 综上所述,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 说来说去,是顺序出了问题: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就有兴趣。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兴趣?

​ 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方法

​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痛苦

​ 尽管情绪有很多种,但最需要控制的大概只有一种————痛苦。
​ 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谋杀人们感知其他事务的能力。但一个人身处极大的痛苦之中时,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对外界的感受。即便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对自身的痛苦也往往并不十分了解。
​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当我们觉得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我们的痛苦我们已经体悟,而别人的痛苦我们又很难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 所以,如果不去努力分辨的话,我们当然会认为'自己最痛苦'。 了解这种关系的好处在于,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面临的痛苦其实并没有自己感受的那么强烈,我们就很容易————或者起码是比较容易————忍受那些痛苦。
​ 我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即使我再痛苦,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我肯定还不是最痛苦的人。我会想到几个人,然后再问自己:"你比他们还痛苦吗"。

  • 例1: 有这么一个人,也许你知道他,1818年,他的母亲过世,那年他才9岁。1831年,他失去了工作,这显然使他伤心。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但糟糕的是,1832年,他竞选议员失败。他着手经商,可一点不到就难以为继。
    ​ 1834年,他再一次参选州议员。这一次,他实现了理想。可在紧跟着的1825年,他的女友不幸去世。1838年,他尝试成为州议会议长,可惜失败了。直到1860年,在历经了更多的起伏与磨难之后,他当选了美国总统。
    ​ 他的名字是 亚伯拉罕·林肯。可是,他的噩运并没有结束。1865年,他被暗杀了。
  • ​ 例2: 最富戏剧性的案列之一是我曾经接触过的一个14岁男孩。在他8岁那年11的月,他的母亲突然去世;在他9岁那年的11月,他从梯子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在他10岁那年的11月,他骑自行车时发生车祸,造成透骨断裂,
    ​ 还伴有严重的脑震荡;在他11岁那年的11月,他从天窗上跌了下来,造成臀部骨折;在他12岁那年的11月,他从滑板上摔下来,导致手腕骨骨折;在他13岁那年的11月,他被汽车撞伤,造成骨盆断裂。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几近自动消息,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这类痛苦的一种很常见的表述就是:'怎么道理全明白,但就是不行呢?' 这种自我保护功能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不对这种功能加以控制,

我们就会遇到尴尬————'重复犯以往错误'的尴尬。

如何解决大脑的遗忘痛苦机制?

  • ​ 1.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并定期回顾。

  • 2.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

    • 客观的说,我们面临的所有尴尬,肯定有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所以没必要找借口,没必要抱怨别人,没必要认为这世界就对自己一个人不公平,要记得'你并不孤独'————肯定还有其他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
  • 3.如 背单词的时候,或者更一般地说,在做任何一种必须记住大量信息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 ~~ 在日记中记录所遇到的尴尬

比较

​ 在很多人眼里,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比较的产物,归根结底就4个字-——'高人一等',也就是市井语言中的'牛逼'。
​ 但是,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由此,我们可以轻松地想象:对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和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
​ 因为总有人比他们更加年轻貌美、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力更高,地位更尊贵、财富更雄厚。
​ 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大坑。在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生活中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也同样很多,只不过它们常常被人们忽略。
​ 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 常常问自己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对成长很有帮助: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想清楚后,标记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

运气

​ 首先,运气是确实存在的。并且,运气有好坏之分。从理性角度出发,我们能体会的所谓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一定要想清楚并牢牢记住: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 概率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人的欲望。一个人觉得'幸运',是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一个人觉得'不幸',是因为他的欲望遭遇了落空。
​ 当好运气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应该非常开心;而当坏运气降临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也应该平静接受。 苏轼总结的生活态度: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尽管对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失望悲观。

​ 塞内卡:'所谓的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 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努力,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 法兰克·奈特:'努力'相对于另外两个因素————出身和运气————是最无足轻重的。

人脉

​ 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 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广受欢迎的人总是少数。但同样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少数派们是如何理解他们行为的。所有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
​ 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可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慢慢无疾而终。
​ 当然也有持续下去的情况,但与其说这还是由于另外一方珍视友谊,还不如说这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实现'公平'。

  • ​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量力而行)。
    • 第一,承认自己能力有限;
    • 第二,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
    • 第三,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会往往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的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人认为是优秀者。
​ 如果有一天,某个人经过长期的积累,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他必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他所遇到的人将来自于以往完全不同的层面和意想不到的方向,
​ 而他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索取者',他扮演的将是'乐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这个人是被我们找来提供帮助的。

​ 甚至,这些优秀的人会获得意外的帮助。一个优秀而有价值的人,自然会引来其他很多优秀而有价值的人主动为其提供帮助,而这时候的帮助往往是'无私的'。

​ 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自己的人脉————如果人脉真像传说中那么重要的话。
​ 其实,我总觉得关于人脉导致成功的传说虚无缥缈,不过是些不明真相的人臆造出的幻象罢了。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如何与人相处?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自卑

​ '感觉中的自己'是有限的,'愿望中的自己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二者之间的差是一个非常大的负值————自卑就形成了。自卑原本只是正常的感受,不过是被定义成了负面的而已。

​ 首先,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时候,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的。
​ 道理也很简单: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感知这个世界的,而'感觉'本身非常不准确,且特别容易受影响,甚至被误导。显而易见,整个社会的观念不过是绝大多数人的观念的组合,其中必然包含未矫正的、粗糙并扭曲的所谓'真实的感觉'。

​ 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们其实有必要选择性地漠视甚至忽略整个社会灌输给我们的观念————很多时候,那不过是'整个社会扭曲的感觉'而已。所以,自卑不是缺点。该自卑的时候就要自卑,这才是正常的。
​ 如果谁在所有该自卑的时候竟然从不自卑,那他就真正扭曲了自己。

​ 优秀的人更容易自卑。
​ 自信和自卑的衡量标准是在自己身上,还是要以别人为参照物呢?事实上,既不该在自己身上,也不该以别人为参照物。美与丑的分别、强与弱的不同、慧与痴的差异,并不依附个人观点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看法而改变。

如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

  • 1.停止嘲弄他人。
    通过嘲弄他人而获得的'强'的感觉,必然是远离'真实的自己'的

  • 2.忘记自己的优点(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

    • 克服自卑的正确方式往往被认为起码应该是'克服缺点',但有很多所谓的缺点是不可能被克服的(身体)。在一个'自卑'、'自信'、'自负'几乎全被扭曲定义的社会里,一个人'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他会被赞誉淹没,
    • 因为他太'谦虚'、太'低调'了。其实,他也没做什么,只是做了一件所有成熟的人都善于去做的事情————让别人舒服。很多时候,所谓'谦虚'和'低调'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 如果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感受,刻意做到'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那么他必会发现自身的一个重要变化:他的优点与缺点之间的落差被他人为地却同时自然地减少了,而这是一个貌似矛盾却非常合理的结果。这种落差的减小,必然会为为他减缓不必要的痛苦。
  • 3.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因为用'特点'这个中性词取代'优点'、'缺点'这种明显带有褒贬含义的词,她就能很容易地做到平静对待自己的各种特点,也平静对待他人的各种特点了。

  • 4.适当的放纵一下自己。
    ​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其实,只要在不伤害他人情感、减损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大可不必苛求。

灵感

​ '博学'背后的真相是————有意识地积累!
​ 我认为,以下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每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接受并在大脑的灰质细胞中储存大量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中很大一部分以潜意识的心态存在,我们甚至无法用意识将其调出,但它们就好像鸡尾酒会中无序而又嘈杂的
​ '噪音'一样,有时'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我们'神奇地'捕捉到那些与'我们所关注的信息'相关的某些信息————这很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灵感乍现'。

  • 一是在★问题清单.txt中记录自己阅读中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二是写读书笔记

鸡尾酒效应

​ '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我们拥有神奇的能力————在哪怕使从非常嘈杂的'噪音'中一下子挑出我们所需要的'被关注的信息'。

潜意识

​ 人类大脑中灰质所储存的各种信息里只有很少一部分(很难超过12%) 是有序储存的,这些部分被人们称作'有意思'的。而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碎片是无序储存的,甚至是很难通过意识直接调出的,
​ 这些部分往往被人们称作'无意识'或者'潜意识'的。梦境就是潜意识存在的最基本的证据。随着信息输入量的增加,大脑会因为需要主动生成新的灰质细胞。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灰质细胞。
​ 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那些大脑中储存的信息量超常多地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可以'融会贯通',看上去也就超常的地充满'智慧'。

看书方法

​ 李敖在凤凰卫视2006年的1月19日《李敖有话说》
​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
​ 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存留。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我“分尸”分掉了。这就是我看书的方法。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我的资料全部分类。
​ 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得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成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我李敖分得更细了,“天主教”还可以分,“神父”算一类。
​ “神父”还可以再细分,“神父同性恋”是一类,“神父还俗”又是一类;“修女同性恋”是一类,“修女还俗”这又是一类。“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
​ 我只是写一下就好了。或者发生了一个什么事件,跟“修女同性恋”有关系,我要发表对这个新闻的感想,把新闻拿过来,再把我的资料打开,两个一合并,文章立刻就写出来了。换句话说,这本书看过以后,被我大卸八块,
​ 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力来记它,我凭用细部的很有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标题是按照我的习惯来分的,基本上都翻译成英文字,用英文字母排出来,
​ 偶尔也有些中文的。今天我把看家的本领告诉大家。你看李敖知道那么多,博闻强记,记忆力那么好。我告诉大家,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一开始就是你不要偷懒,不要说躺在那里看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
​ 这不对。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就大卸八块。书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这本书。今天我为大家特别亮一手,把如何看书的招告诉大家。不要以为这本书看完了,干干净净的、新的算看过。那个不算看过,因为当时是看过,
​ 可是浪费了。你不能够有系统地扣住这些资料,跟资料挂钩。可是照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把精华都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这种“土法炼钢”的治学方法。

鼓励

​ 我有一个尽量坚持的原则: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 看清大多数人是以'泼冷水'为乐后,我作了个决定:从此鼓励身边的所有人,哪怕他并不是我的朋友。支持我这么做的另一个理由也来自我的观察。我发现,敢做惊天动地的事情的人,不仅是少数,还是少数中的极少数。
​ 所以,鼓励一个人是没什么风险的。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
​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浪费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泼冷水

​ 大多数人是以'泼冷水'为乐的。
​ 他们原本跟我一样————他们也'跟大多数人不一样'。学习一下概率论是件好事,它会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人必然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们或许也曾像我一样,挣扎着试图与其他人一样。结果,我们当然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 但是,我比较老实(或者所情商不够),失败了就承认。而相当数量的人,失败了却假装成功,甚至假装到连自己都相信的地步。
​ 他们一定要给他们眼中的'异类'泼冷水。泼冷水的愿望之强烈,令人无法想象。那种强烈借助了太多的力量————怀疑、嫉妒、恐惧、愤怒,而在表现的过程中却又披上了另外一层'皮'————关怀、爱护、友好、帮助。
​ 所以,每当有人竟然敢跟他们不一样的时候,他们最直接的想法是 "这怎么可能?" "你凭什么跟我们不一样?" 他们甚至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搜索"你不可能跟我不一样"的理由,然后试图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
​ 而不管那些理由是否牵强。尽管他们不见得希望你跟他们一样,但他们一定不喜欢你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心里想说的是:"凭什么呀?"

效率

记住,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地有效率。

有些时候,我们会非常有效率,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维持。如果一个人强迫自己一定要如此,那么他必然会像那些始终用100%的功率运转的机器一样,由于损耗太大而提前报废。

时间规划
​ 如果一个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么他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如果一个人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么他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所以,你需要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这时候,黄金分割率可以作为一件趁手的工具。如果你一天可以规划的时间有10个小时,
​ 并且你确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那就这样规划把:用大约6.18小时去工作和学习,而用剩下的的大约3.82小时去享受欢乐————你毕竟是一个正常人。
​ 反过来,如果你确定自己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那就这样规划把:用大约6.18小时去享受欢乐,而用剩下的大约3.82小时去工作和学习————你毕竟还要想办法养活自己。

​ ~~ 工作/学习时间就以毛时间来算,如以工作为导向,一天可支配的十二小时,8.16小时学习/工作,3.84小时娱乐。

节奏

​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得满慢一点。
​ 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往往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无法坚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总是幻想什么'速成'的方法————他们前期松懈了太久,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最后期限马上就到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速成'方法的存在。如果你曾经有过类似的幻觉,别奇怪,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 这几乎是人类的本性。

​ 所以,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这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一个人的独特见解,
​ 同样的道理已经有很多人讲过————'不要等机会来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机会总是眷顾那些准备好了的人'。

减脂跑步

​ 正确的减脂跑步方式是慢跑,到稍微气喘的时候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
​ 这样就很容易坚持到第30分钟。在接下来的10到15分钟,如果体力允许的话(通常要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就尽量快跑,或者至少强度比前30分钟再高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

物极必反

​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 不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因为人和人是有区别的,就好像车和车有区别一样。有的车耗油多,有的车耗油少。不过,面对这个貌似'无解'的问题,我仍然没有放弃尝试,并最终开心地找到了可堪一用的解决方案:
​ 我把自己夜间的睡眠时间缩短到4小时;然后,在中午12点左右,想办法找个合适的地方打盹30分钟;到下午18点左右,再找个地方打盹30分钟。这样,我消减了3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样精力充沛。实践这个方案的一个小窍门是:
​ 在打盹之前喝一小杯咖啡,然后迅速睡过去。这样,在30分钟后醒来时,大脑就会处于清晰的状态,这种感觉真的很棒。按时打盹,按时清醒,是需要锻炼的。我差不多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学会了这种本事。
​ ~~ 这种睡眠方式可以尝试下,最初以不喝咖啡,精神充沛为前提。

​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 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血缘关系是我们唯一无法解除的关系。

​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 为了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不碰壁,我们要学会不停地帮助身边的人。帮助身边人的方法很多,但其中最有价值也最被重视的是往往不是金钱帮助。在我们决定是否要对某人提供金钱帮助的时候,需要弄明白这样几件事:
​ 首先,我们自己可能并非真的有能力提供金钱帮助;其次,需要金钱帮助的人很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最需要的不是金钱;再次,金钱帮助说不定会带来负面效果,因为金钱可能有去无回;最后,因为没有提供金钱帮助而心怀怨恨的人,
​ 就算我们为他提供了帮助,他最终也不见得会真的心生感激。
​ 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运用自己的资源,为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当身边的人向我们求助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尽量想办法帮助他们,如果确实无法提供帮助,就要当机立断告诉他。如果我们主动去帮助别人,
​ 那么接受我们帮助的人往往会加倍感激我们。主动帮助的基本方式就是共享。

自我证明

​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证明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是挣扎着想'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殊不知,'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 我常常劝告身边的朋友,不用花心思和时间去想办法去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如果你想不开,一定要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那就听我的劝告,记住一件事: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
​ 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可是,你是否直到,当你最终竟然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很多的时候会面临什么境遇?哈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你身边的人不再在这方面跟你比了,他们会自动转向,跟你比你不如他们的地方!
​ 想明白了这一系列的状况,再去面对现实的时候,就要看我们自己的控制能力了。长久的观察和思考,有益于锻炼自己心气平和的能力,反正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如何议论根本没办法影响一个人所处的状态。
​ 但是,一旦某个人开始为此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甚至为此有一些无聊的举动,那么他就不仅是倒霉,而且是可怜了,因为他已经被别人左右了。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相当可悲的状态之一。

现状

​ 现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
​ 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收到了影响,那么他的行为和决策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行为和决策的结果形成新的现状,再次影响其后的心态....如果一个人不能运用自己的心智控制这个过程,那么他必然会沦为恶性循环的牺牲品。
​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作出不现实的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宁静祷词》:'愿我能从容接受我不能改变的敢于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也愿我有智慧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复利与积累

​ 复利的力量与神奇在于,尽管本利的增长在最初一段时间里相当缓慢,甚至让人感觉聊胜于无,可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积累),就能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
​ 甚至不夸张地讲,连男人的性能力都可能被同样的道理影响。男人所谓的性能力,与其心肺功能紧密相关。如果一个男人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不管从什么渠道得知了这一点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坚持每周至少3次有氧运动。
​ 几年之后,他就会发现,在他的朋友、同事都被工作压垮了身体、了无生活乐趣的时候,他竟然可以通过积累做到一枝独秀。

​ 常言道'习惯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些好习惯,养成得越早,一生的收益就越大。同理,坏习惯也是收复利的'高利贷'。
​ "怕麻烦”之类的坏习惯与其他好习惯一样,“利息”并不高,甚至很低,只不过它“利滚利”。”怕麻烦”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它连本带利要多高有多高,我们根本还不起。千万不要跟怕麻烦的人在一起,也不要跟怕麻烦的人交朋友,
​ 因为这种人会把他们惧怕的所有麻烦全都甩给朋友,瞬间就把所有的朋友——当然包括你——全都变成另一个更大的麻烦……接下来,背叛是他们唯一可选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 如果能够彻底理解积累的重要,相信积累的力量,那么再进一步,就只有一个结论了:越早醒悟越好。

​ 为了将来不再面临尴尬,必须改变今天的观念和行为。要坚信积累的力量,即便遇到了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如果觉得积累已经来不及了,那就接受现实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
​ 找到能改变的领域,采取积累的策略,这是唯一的方法。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去埋单。

  • 真爱

真爱的定义就是你心甘情愿地在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身上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不计回报。

  • 人生

人生就好像是马拉松长跑,最后的胜者是那个最能坚持的人。

People don't plan to fail, they fail to plan

~~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时间不会服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地流逝。

ps:以下为李笑来老师书籍(截止2021年电子版)里提到过书籍/电影或推荐

推荐电影

​ 《福斯特对话尼克松》 Frost/Nixon,2008
​ 《朗读者》 The Reader,2008
​ 《革命之路》 Revolutionary Road,2008
​ 《是,大臣》 Yes Minister
​ 《新基督山伯爵》
​ 《火柴人》 安慰剂效应
​ 《立春》 现状无法立马摆脱
​ 《路人甲》
​ 《模仿游戏》
​ 《Trumbo》
​ 《黑天鹅》
​ 《围城》 修辞启蒙
​ 《超越感觉》 Beyong feeling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逻辑启蒙
​ 《动物庄园》 英语写作启蒙
​ 《Fooled by Randomness》 必读
​ 《一年又一年》 1999年21集

推荐书籍

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 概率学
​ 统计学

​ 《认知心理学》 原命题和逆命题
​ 《异类》 看英文版
​ 《引爆点》 看英文版
​ 《围城》 推荐书籍
​ 《对话守则》
​ 《少有人走的路》 看英文版 推荐书籍
​ 《本能》
​ 《学问与决策》
​ 《女心理师》 毕淑敏
​ 《奇特的一生》
​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成功,动机与目标》 Succeed: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
​ 《领导梯队》 The Leadership Pipeline 必读
​ 《从0到1》
​ 《Mean Genes: From Sex to Money to Food, Taming Our Primal Instincts》 《本能:为什么我们管不住自己?》
​ 《决断两秒间》 看英文版
​ 《闪念——不假思索的思考》 Blink——The power of 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
​ 《如何让消费者对你的产品上瘾》 Hooked: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 关于精通用户的方法论
​ 《魔鬼经济学》 看英文版
​ 《枪炮、病菌与钢铁》 看英文版
​ 《至关重要的关系》 The Start-Up of You

作者推荐

​ 乔治·奥威尔 严肃文学
​ 史蒂芬·金 通俗文学
​ 钱钟书 语文
​ 米尔顿·弗里德曼 经济学

频道或演讲或文章推荐

​ 油管 YC创业课程:《如何开始创业》 (how to start a startup)
​ 阿诺德·施瓦 《成功的真谛》 2018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utiful-minds/the-dark-core-of-personality/ 有一篇《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的文章

posted @ 2021-09-13 10:01  石佳炜  阅读(27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