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学数据结构和算法(四)之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

最近学习了极客时间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很有收获,记录总结一下。
欢迎学习老师的专栏: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
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peiniwan/Arithmetic

排序

我们知道,时间复杂度反应的是数据规模 n 很大的时候的一个增长趋势,所以它表示的时候会忽略系数、常数、低阶。但是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我们排序的可能是 10 个、100 个、1000 个这样规模很小的数据,所以,在对同一阶时间复杂度的排序算法性能对比的时候,我们就要把系数、常数、低阶也考虑进来。

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的执行过程,会涉及两种操作,一种是元素比较大小,另一种是元素交换或移动。所以,如果我们在分析排序算法的执行效率的时候,应该把比较次数和交换(或移动)次数也考虑进去。

排序算法的内存消耗
算法的内存消耗可以通过空间复杂度来衡量,排序算法也不例外。不过,针对排序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我们还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原地排序(Sorted in place)。原地排序算法,就是特指空间复杂度是 O(1) 的排序算法。冒泡、插入、选择,都是原地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的稳定性
针对排序算法,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度量指标,稳定性。这个概念是说,如果待排序的序列中存在值相等的元素,经过排序之后,相等元素之间原有的先后顺序不变。
我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下。比如我们有一组数据 2,9,3,4,8,3,按照大小排序之后就是 2,3,3,4,8,9。这组数据里有两个 3。
经过某种排序算法排序之后,如果两个 3 的前后顺序没有改变,那我们就把这种排序算法叫作稳定的排序算法;如果前后顺序发生变化,那对应的排序算法就叫作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稳定排序算法可以保持金额相同的两个对象,在排序之后的前后顺序不变

  • 稳定排序有:插入排序,基数排序,归并排序 ,冒泡排序 ,基数排序。
  • 不稳定的排序算法有:快速排序,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 排序的稳定性,就是指,在对a关键字排序后会不会改变其他关键字的顺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稳定、原地排序
我们要对一组数据 4,5,6,3,2,1,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经过一次冒泡操作之后,6 这个元素已经存储在正确的位置上。要想完成所有数据的排序,我们只要进行 6 次这样的冒泡操作就行了。

实际上,刚讲的冒泡过程还可以优化。当某次冒泡操作已经没有数据交换时,说明已经达到完全有序,不用再继续执行后续的冒泡操作。我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例子,这里面给 6 个元素排序,只需要 4 次冒泡操作就可以了。

// 冒泡排序,a表示数组,n表示数组大小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if (n <= 1) return;
 
 for (int i = 0; i < n; ++i) {
    // 提前退出冒泡循环的标志位
    boolean flag = false;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x:比较元素减少,-1:避免角标越界  
      if (a[j] > a[j+1]) { // 交换
        int tmp = a[j];
        a[j] = a[j+1];
        a[j+1] = tmp;
        flag = true;  // 表示有数据交换      
      }
    }
    if (!flag) break;  // 没有数据交换,提前退出
  }
}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稳定、原地排序
基本思想是每一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有序序列中去,直到插完所有元素为止。

一个有序的数组,我们往里面添加一个新的数据后,如何继续保持数据有序呢?很简单,我们只要遍历数组,找到数据应该插入的位置将其插入即可。

这是一个动态排序的过程,即动态地往有序集合中添加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保持集合中的数据一直有序。而对于一组静态数据,我们也可以借鉴上面讲的插入方法,来进行排序,于是就有了插入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具体是如何借助上面的思想来实现排序的呢?

首先,我们将数组中的数据分为两个区间,已排序区间和未排序区间。初始已排序区间只有一个元素,就是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插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取未排序区间中的元素,在已排序区间中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将其插入,并保证已排序区间数据一直有序。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未排序区间中元素为空,算法结束。

要排序的数据是 4,5,6,1,3,2,其中左侧为已排序区间,右侧是未排序区间。

插入排序也包含两种操作,一种是元素的比较,一种是元素的移动。
当我们需要将一个数据 a 插入到已排序区间时,需要拿 a 与已排序区间的元素依次比较大小,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找到插入点之后,我们还需要将插入点之后的元素顺序往后移动一位,这样才能腾出位置给元素 a 插入。

// 插入排序,a表示数组,n表示数组大小
public void insertionSort(int[] a, int n) {
  if (n <= 1) return;

  for (int i = 1; i < n; ++i) {
      //待插入元素
    int value = a[i];
    int j = i - 1;
    // 查找插入的位置
    for (; j >= 0; --j) {
      if (a[j] > value) {
        a[j+1] = a[j];  // 数据移动,将大于temp的往后移动一位
      } else {
        break;
      }
    }
    a[j+1] = value; // 插入数据
  }
}

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相同,都是 O(n2),在实际的软件开发里,为什么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插入排序算法而不是冒泡排序算法呢?
冒泡排序的数据交换要比插入排序的数据移动要复杂,冒泡排序需要 3 个赋值操作,而插入排序只需要 1 个。我们来看这段操作:冒泡排序中数据的交换操作:

冒泡排序中数据的交换操作:
if (a[j] > a[j+1]) { // 交换
   int tmp = a[j];
   a[j] = a[j+1];
   a[j+1] = tmp;
   flag = true;
}

插入排序中数据的移动操作:
if (a[j] > value) {
  a[j+1] = a[j];  // 数据移动
} else {
  break;
}

我们把执行一个赋值语句的时间粗略地计为单位时间(unit_time),然后分别用冒泡排序和插入排序对同一个逆序度是 K 的数组进行排序。用冒泡排序,需要 K 次交换操作,每次需要 3 个赋值语句,所以交换操作总耗时就是 3* K 单位时间。而插入排序中数据移动操作只需要 K 个单位时间。

二分法插入排序

二分法插入排序是在插入第i个元素时,对前面的0~i-1元素进行折半,先跟他们中间的那个元素比,如果小,则对前半再进行折半,否则对后半进行折半,直到left>right,然后以左下标为标准,左及左后边全部后移,然后左位置前插入该数据。

二分法没有排序,只有查找。所以当找到要插入的位置时。移动必须从最后一个记录开始,向后移动一位,再移动倒数第2位,直到要插入的位置的记录移后一位。

    private static void sort(int[] a) {
        // {4, 6, 8, 7, 3, 5, 9, 1}
        // {4, 6, 7, 8, 3, 5, 9, 1}
        for (int i = 1; i < a.length; i++) {
            int temp = a[i];//7
            int left = 0;
            int right = i - 1;//2
            int mid = 0;
            //确定(找到)要插入的位置
            while (left <= right) {
                //先获取中间位置
                mid = (left + right) / 2;
                if (temp < a[mid]) {
                    //如果值比中间值小,让right左移到中间下标-1,舍弃右边
                    right = mid - 1;
                } else {//7  6
                    //如果值比中间值大,让left右移到中间下标+1,舍弃左边
                    left = mid + 1;//2
                }
            }
            for (int j = i - 1; j >= left; j--) {
                //以左下标为标准,左及左后边全部后移,然后左位置前插入该数据。
                a[j + 1] = a[j];
            }
            if (left != i) {//如果相等,不需要移动
                //左位置插入该数据
                a[left] = temp;
            }
        }
    }

希尔排序(O(n^1.3))

  • 希尔排序也是一种插入排序,它是简单插入排序经过改进之后的一个更高效的版本,也称为缩小增量排序,同时该算法是冲破O(n2)的第一批算法之一。
  • 希尔排序是把记录按下标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1时,整个文件恰被分成一组,算法便终止。
  • 先取一个小于n的整数d1作为第一个增量,把数组的全部记录分组。所有距离为d1的倍数的记录放在同一个组中。先在各组内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取第二个增量d2<d1重复上述的分组和排序,直至所取的增量 =1( < …<d2<d1),即所有记录放在同一组中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为止。
    public void heer(int[] a) {
        int d = a.length / 2;//默认增量
        while (true) {
            for (int i = 0; i < d; i++) {
                for (int j = i; j + d < a.length; j += d) {
                    //i=0  j=0,4
                    //i=1  j=1,5
                    int temp;
                    if (a[j] > a[j + d]) {
                        temp = a[j];
                        a[j] = a[j + d];
                        a[j + d] = temp;
                    }
                }
            }
            if (d == 1) {
                break;
            }
            d--;
        }
    }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基本思想为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作为首元素,直到所有元素排完为止
选择排序算法的实现思路有点类似插入排序,也分已排序区间和未排序区间。但是选择排序每次会从未排序区间中找到最小的元素,将其放到已排序区间的末尾。

那选择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吗?
比如 5,8,5,2,9 这样一组数据,使用选择排序算法来排序的话,第一次找到最小元素 2,与第一个 5 交换位置,那第一个 5 和中间的 5 顺序就变了,所以就不稳定了。正是因此,相对于冒泡排序和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就稍微逊色了。

    public void selectSort(int[] array) {
        int min;
        int tmp;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min = array[i];
            //里面for第一次出来0,并且排在最前面,然后从i=1开始遍历
            for (int j = i; j < array.length; j++) {
                if (array[j] < min) {
                    min = array[j];//记录最小值  3
                    tmp = array[i];//9
                    array[i] = min;//3
                    array[j] = tmp;//9
                }
            }
        }
        for (int num : array) {
            System.out.println(num);
        }
    }
posted @ 2021-08-30 09:36  梦和远方  阅读(31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