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we students which I imagined.
其实,在小学、中学、我会碰见“好老师”,但是很少会遇上好课堂(至少我不觉得它们可以称得上好)。
首先从老师说起,我遇到的“好老师”,是那种有想负责任的想法的老师,他们往往会很负责任,把班级管理好,虽然有时候他们的措施不是很妥善,但是他们至少有一颗愿意管理的心,这对于自律性普遍不好的中国学生来说已经很好了。但是在初级教育和中等教育里,学生是“不应该”对老师有各种“要求”的,所以往往区分老师好坏的方法就是看老师“负不负责”,而不是看老师教的好不好。由于现在的教学模式都很固定--应试教育,其实不要求老师教一些有创新的东西,把范围内的东西学好就行了,所以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拓展就是需要自己去获取,与课堂不是很i相关,这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求知欲和执行力。
我对教育的认知大概就是认识,生疑,解惑,应用,所以我课上会去了解一些我不懂的事情,然后课后去找老师解答。我个人的好奇心可能算大的,某种方面上也是对枯燥学校生活的一种舒缓和严格管理下的寻找刺激,但是我尝到了甜头,原来课外的知识往往更加有用,所以我其实培养了一种自学的能力。但是说是自学也很不妥,我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依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发挥的,也就是说学习其实只能自学,课堂上的其实只是一种灌输(况且有的也不算正确),这要求学生自己去接收这些信号,要加以自己的判断,然后转码成为符合自己格式的信息,结合自己的思想来真正掌握它,最终目的其实就只有一个,应用。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当今这种强迫学习的模式,尽管它普遍适用,但是我很感激我的老师们,因为他们的这种force,我才会去思考这种force的意义,想到真正的学习的雏形。如果没有我初中和高二高三班主任的催促、念念叨叨,我可能就会一直混下去,因为那样很舒适。然而,在我开始“减少接受课内已知知识,涉猎课外知识时”,我就找到了我自己觉得的好老师。这类老师,愿意为学生解答问题,消除疑惑。我在高三的时候,经常会下课去语文办公室蹲在语文老师旁边,“聊天”,这让我很出门,尽管也有的老师认为我不务正业、打扰老师休息,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作为一个年轻人,对世界的认知很狭隘,当你开始接触一些以前没接触的或者是当你有些事情自己觉得不对二大多数人觉得对的时候,你真的会很困惑,而愿意为我解答的人某种意义上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这应该算是广泛意义上的老师。我的语文老师她愿意花时间(其实很多老师都愿意,只是没有学生去提升这个热度),她会用她的视角给我一些信息,让我不至于闭塞于自己的思维,有的时候也会鼓励我成为那小多数,这让我感觉我的思想很自由并且不断充实。
这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期望,希望老师能看见我并且给我解答我的疑惑,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给我提一些更高的要求,给我提供一些方法”少走弯路“。因为首先,我想学,这很重要,我认识到学习到一门技能对自己个人提升的重要性,而且我想要能够应用到所学知识并且找到创新点,这是一个人的制胜点。然而大学里的时间很松散,即使一个人很想抓住往往也会流失很多。如果可以,我希望老师能够在课外开始新的教学,拎我一下,增加我的日程从而能够让我提高时间利用率,做到高效学习。谢谢,写的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