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博客的个人简介里说过我目前在从事基于Windows CE的BSP开发,这方面的文章到现在连一篇都没写过,似乎有些说不过去。老板肯定在犯嘀咕了,这小子不干正事儿,整天玩什么外啊挂啊的。接下来,我得整 两篇。以前我都想把文章写的跟论文似的,枯吧干燥,累人累己,以后我就胡乱侃了,一家之言,对不对的凑合着看吧。
Windows CE的文章前面写过几篇,看的人不多,可能是因为搞嵌入式系统相比桌面软件和WEB开发的人少的多,搞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系统的更少。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我的文章写得不好,枯燥,太细节化。
进入现在这家公司之前我一直在做Windows平台的桌面软件开发,什么后台数据处理、中间件、界面,甚至外挂都做过,对嵌入式系统所知甚少,仅有的记忆 是在本科做毕业设计时玩过的一点儿东西:Windows CE 3.0,还有Motorola的什么PPSM和DragonBall。硬件方面,不要说USB协议分析仪、硬件仿真器、温湿度实验箱这些高级玩意儿,我连 逻辑分析仪、脉冲发生器都没听说过;软件方面,Windows CE长什么样子基本上没概念,嵌入式系统开发包含哪些方面也一无所知。记得面试的笔试题中有一道是让画出Windows CE的虚拟内存布局,我当然不会,就按照自己对XP的理解画了一个(不过回过头来看,我当时画的可是现在新鲜出炉的CE6的内存布局啊,哈哈)。更好笑的 是面谈的时候老板介绍工作内容时频频提到BSP一词,我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虚心请教了一把。你看我这个嵌入式白痴稀里糊涂的就这么搞起了嵌入式开 发,而且还是嵌入式系统的底层开发。
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难不难,从桌面软件开发转入嵌入式系统开发容不容易?我想这可能是很多桌面软件开发程序员想问的问题,我当年也深受其扰。人在涉及自己 不熟悉的领域时总是感觉不自信,这个很正常。现在这一步跨过去了,回过头来再看,发现桌面软件开发也好,嵌入式系统开发也好,其实并无多大区别。有一种说 法讲得好:程序=数据+算法。在嵌入式系统里,数据还是那些数据,算法也还是那些算法,不同的只是细节。有些人说,搞嵌入式系统,要会数字电路、模拟电 路,要学会看原理图,等等。说实话,这些东西自从大学毕业还给老师后,我到现在也没学会,没感觉到有什么障碍。当然搞懂这些也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我觉得没 有必要-有专门的硬件工程师负责,何必操这心呢你说是不是。废话一大堆,我的意思是说,桌面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并无太大区别,对于熟手来说互相 转行很容易。当然,要想做底层开发的话,C/C++熟练是必须的,少数情况下还要懂汇编。老板可以招一个嵌入式白痴,但肯定不会招C/C++白痴。所幸的 是之前我的C/C++以及汇编能力都还不错-R/E(逆向工程)搞多了汇编不熟练都不行啊wuhaha。
在我看来,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其他的基于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如VxWorks、Embedded Linux等的软件开发我想也差不多)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应用程序开发。这在Windows CE上几乎就和桌面Windows没差别,什么C runtime/MFC/.NET framework/COM/DCOM/SOCKET/SOAP/SQL/MSMQ全都有,不过好像没有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呵呵。所以如果你入了桌面Windows开发的门也就等于入了Windows CE开发的门。
第二类是驱动程序开发。这也容易理解,比如说你们家做网卡的,得给它写驱动吧。编程语言自然是C/C++。Windows CE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桌面Windows不一样,不过特简单,就是普通的运行在用户态的WIN32 DLL(CE6开始驱动程序也可以运行在核心态)。所以按我说,CE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开发不用入门,你会写桌面Windows的DLL程序的话CE的驱动 开发就已经入了门。
第三类是CSP(Chipset Support Package)开发。和通用CPU不同的是,嵌入式CPU的芯片上除了CPU核外,一般还会根据CPU的市场定位集成一些外围电路,比如LCD controller、USB host controller等,所以很多嵌入式CPU如Intel的PXA27x系列其实是SoC(System on Chip)。既然是CPU核加上一些外围设备(peripherals),CPU厂商就得为这些外围设备提供相应的代码支持,包括完整的驱动程序或操作原 语集(primitives)。这些代码集合起来就是CSP。
第四类是BSP开发,就是我目前在做的。BSP全称叫Board Support Package,Board可以理解成PC的主板。一般来说嵌入式系统的主板都是根据产品需要定制的,比如说可能有定制的键盘、某个厂商的LAN chip,802.11b/g chip等等,不一而足。BSP的目标是让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在你自己定制的板子上稳定运行,并支持所有你要的外围设备。具体开发又可以分为三块: boot loader、OAL(OEM Adaptation Layer)和设备驱动程序的集成。boot loader相当于PC的BIOS加XP的ntldr(NT loader),负责引导操作系统内核。OAL相当于Windows XP的HAL(硬件抽象层),主要任务是初始化硬件、中断处理和实现OEM特定的IOCTL(比如数字签名机制)。最后一块是设备驱动的集成,注意我这里 说的是集成不是开发。做BSP开发会接触到很多类硬件,光CPU的开发者手册就有上千页,我目前为止玩过的外围设备不完全统计就有:PCMCIA/CF、 USB(包括OHCI、UHCI、EHCI,前两个是USB 1.1后一个是USB 2.0)、PS/2、LCD controller、SD/SDIO、Flash memory、802.11b/g、I2C、AC97等等。这些硬件规范随便哪个都有几百上千页的,把这些SPEC统统研究一遍再自己写driver,那 黄花菜都凉了,没法做,即使做出来也很难保证有Product Quality。所以一般的做法是驱动程序由专门的外围设备厂商提供,BSP开发者结合具体的板子、参考相关SPEC做一些修改。当然如果你想用FPGA 鼓捣个printer controller,那只好自己写驱动了。
Windows CE的文章前面写过几篇,看的人不多,可能是因为搞嵌入式系统相比桌面软件和WEB开发的人少的多,搞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系统的更少。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我的文章写得不好,枯燥,太细节化。
进入现在这家公司之前我一直在做Windows平台的桌面软件开发,什么后台数据处理、中间件、界面,甚至外挂都做过,对嵌入式系统所知甚少,仅有的记忆 是在本科做毕业设计时玩过的一点儿东西:Windows CE 3.0,还有Motorola的什么PPSM和DragonBall。硬件方面,不要说USB协议分析仪、硬件仿真器、温湿度实验箱这些高级玩意儿,我连 逻辑分析仪、脉冲发生器都没听说过;软件方面,Windows CE长什么样子基本上没概念,嵌入式系统开发包含哪些方面也一无所知。记得面试的笔试题中有一道是让画出Windows CE的虚拟内存布局,我当然不会,就按照自己对XP的理解画了一个(不过回过头来看,我当时画的可是现在新鲜出炉的CE6的内存布局啊,哈哈)。更好笑的 是面谈的时候老板介绍工作内容时频频提到BSP一词,我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虚心请教了一把。你看我这个嵌入式白痴稀里糊涂的就这么搞起了嵌入式开 发,而且还是嵌入式系统的底层开发。
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难不难,从桌面软件开发转入嵌入式系统开发容不容易?我想这可能是很多桌面软件开发程序员想问的问题,我当年也深受其扰。人在涉及自己 不熟悉的领域时总是感觉不自信,这个很正常。现在这一步跨过去了,回过头来再看,发现桌面软件开发也好,嵌入式系统开发也好,其实并无多大区别。有一种说 法讲得好:程序=数据+算法。在嵌入式系统里,数据还是那些数据,算法也还是那些算法,不同的只是细节。有些人说,搞嵌入式系统,要会数字电路、模拟电 路,要学会看原理图,等等。说实话,这些东西自从大学毕业还给老师后,我到现在也没学会,没感觉到有什么障碍。当然搞懂这些也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我觉得没 有必要-有专门的硬件工程师负责,何必操这心呢你说是不是。废话一大堆,我的意思是说,桌面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并无太大区别,对于熟手来说互相 转行很容易。当然,要想做底层开发的话,C/C++熟练是必须的,少数情况下还要懂汇编。老板可以招一个嵌入式白痴,但肯定不会招C/C++白痴。所幸的 是之前我的C/C++以及汇编能力都还不错-R/E(逆向工程)搞多了汇编不熟练都不行啊wuhaha。
在我看来,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其他的基于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如VxWorks、Embedded Linux等的软件开发我想也差不多)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是应用程序开发。这在Windows CE上几乎就和桌面Windows没差别,什么C runtime/MFC/.NET framework/COM/DCOM/SOCKET/SOAP/SQL/MSMQ全都有,不过好像没有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呵呵。所以如果你入了桌面Windows开发的门也就等于入了Windows CE开发的门。
第二类是驱动程序开发。这也容易理解,比如说你们家做网卡的,得给它写驱动吧。编程语言自然是C/C++。Windows CE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和桌面Windows不一样,不过特简单,就是普通的运行在用户态的WIN32 DLL(CE6开始驱动程序也可以运行在核心态)。所以按我说,CE下的设备驱动程序开发不用入门,你会写桌面Windows的DLL程序的话CE的驱动 开发就已经入了门。
第三类是CSP(Chipset Support Package)开发。和通用CPU不同的是,嵌入式CPU的芯片上除了CPU核外,一般还会根据CPU的市场定位集成一些外围电路,比如LCD controller、USB host controller等,所以很多嵌入式CPU如Intel的PXA27x系列其实是SoC(System on Chip)。既然是CPU核加上一些外围设备(peripherals),CPU厂商就得为这些外围设备提供相应的代码支持,包括完整的驱动程序或操作原 语集(primitives)。这些代码集合起来就是CSP。
第四类是BSP开发,就是我目前在做的。BSP全称叫Board Support Package,Board可以理解成PC的主板。一般来说嵌入式系统的主板都是根据产品需要定制的,比如说可能有定制的键盘、某个厂商的LAN chip,802.11b/g chip等等,不一而足。BSP的目标是让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在你自己定制的板子上稳定运行,并支持所有你要的外围设备。具体开发又可以分为三块: boot loader、OAL(OEM Adaptation Layer)和设备驱动程序的集成。boot loader相当于PC的BIOS加XP的ntldr(NT loader),负责引导操作系统内核。OAL相当于Windows XP的HAL(硬件抽象层),主要任务是初始化硬件、中断处理和实现OEM特定的IOCTL(比如数字签名机制)。最后一块是设备驱动的集成,注意我这里 说的是集成不是开发。做BSP开发会接触到很多类硬件,光CPU的开发者手册就有上千页,我目前为止玩过的外围设备不完全统计就有:PCMCIA/CF、 USB(包括OHCI、UHCI、EHCI,前两个是USB 1.1后一个是USB 2.0)、PS/2、LCD controller、SD/SDIO、Flash memory、802.11b/g、I2C、AC97等等。这些硬件规范随便哪个都有几百上千页的,把这些SPEC统统研究一遍再自己写driver,那 黄花菜都凉了,没法做,即使做出来也很难保证有Product Quality。所以一般的做法是驱动程序由专门的外围设备厂商提供,BSP开发者结合具体的板子、参考相关SPEC做一些修改。当然如果你想用FPGA 鼓捣个printer controller,那只好自己写驱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