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关于当初

  想想2015年夏天的那个上午。那几天是整整一年中网吧最为干净的一段,百万学子已经或走过或趟过了独木桥,现在可以说正在小阴沟的对岸细细挑选着下一段路的门票。考试结果这个东西,我是向来不会满意的。心情失落的我,在家人的簇拥之下,在截止前的最后一分钟填报了志愿—华中科技大学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系,即使当时的我对这个名词只是陌生。可以十分悲观地说,我当时连掷骰子的机会都没有,义务教育已经燃尽了我的热血和激情

  到了校园里,慢慢的接触熟悉,我开始知道什么是软件,什么是编程,什么是水课,什么是室友···  我开始了解扎克伯格,开始了解冯诺伊曼,开始走进这个只有零和一的世界

  跌跌撞撞,我没有任何的准备,渐渐的我也就习惯的干什么都不去准备。可能真的什么都不准备更能历练一个小孩吧。

  博客c:

  “我很偏激地认为拷贝粘帖的程序记不住 ”     ——我也是比较倾向于这样做的,就这样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敲进去会给人一种成就感,可以或多或少的压抑一下学习过程中的痛苦和乏味,而且也很有效果的

  “泡馆GRE”      ——我偶尔没事的时候也喜欢泡馆,可能看看闲书,可能做做作业。至于英语,我现在准备有计划的多记忆些单词,联系一下口语,感觉可能日后会有用武之处

  "感觉到一种永远存在的知识饥饿感,一种永远填不满的饥饿感。不过,我又总觉得前方应该有那么一个终极玉米棒子,能够最终填满自己的饥饿感,所以,我就一直向前奔跑“        —— 我也会有这种感觉,但是仔细想想,这只是一种偷懒的想法,毕竟不可能真的就看到一本书,学到一门语言,你就真的能炉火纯青,一步登天。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的积累学习方为学习之道

  ”拟了一个时间表,自信满满地想要在考研、找工作和出国的三条战线上都有所突破。“    ————厉害了

  “通过看书、自学,彻底地弄懂的一样知识,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突然被用到”   ————受教

  我的编程经验不是很足,代码量也一般般,基本上都只做了课程要求做得一些实验和课设,(c++ primer plus书上的习题我做了一些,c++写的比较多,java写过一点,js写过c式风格的数独),对于大项目或者说是团队合作的流程不甚经历。

问题2:关于未来

  毕业后偏向于工作

  1. 你有多大的热情在这个事业上?  ——十分有七分,停掉一段时间就只剩三分
  2. 你对你自己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的诉求有多大? ——我是一个很注重自我价值的人,我希望能在自己的领域做得小有名气,不是为了名气,而是要做出一些和自己的付出相符合的东西,冠冕的说就是业绩成就

 

  ”如果你想做Dev,你就要有技术储备,多和dev在一起工作,QA又怎么样,如果我能读Dev的代码,我总有一天会成为Dev的。事实证明,她对技术并没有太多热情。现在也只能得过且过了。“ ——我感觉这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许这就是佬和普通人的区别吧

  "能和一个公司一起成长是相当难得的"  ——

  ”我觉得第一份工作能尽量进大公司的确是有好处的,能够帮你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成熟的工作习惯了思维方式,经过一两年(在激情还没被磨灭之前)再挑一个靠谱的、能赌上自己前途的小公司(比如同事朋友等推荐过去的或是他们联合创立的)一起成长一遍,无论公司的成败,对个人来说,那都是成功了“

  谋生 -> 事业

问题3:关于当下

  我喜欢当前的专业吗 把吗去了。 别人都在用自己做的东西生活是多么吸引人并值得付出心血的事情啊。虽然我技术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我还是很喜欢敲代码的感觉的。没事的时候也喜欢敲一点儿东西出来。

  然而现在我的技术也就只能吃瓜。对于学校当前开设的并且我上过的课程,我都学的很明白清楚的,什么数据结构,算法(不敢说全部的算法)以及操作系统,甚至一些硬件接口的课程,我也弄得蛮清楚的。自己在课下主要深入学习了C++(c++学通学透不敢夸口),对于html,js,python有一定的了解(不多),最近在看ruby准备接触一下函数编程)

  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被大公司认可的本科生,我还差的很多,还有很多要去学习,去发掘。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团队做项目经验不太足够。距离任课老师期望的复合型人才还差的挺远。

  博客 M

  ”如果要快速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的话,你必须总是去做一些你做得出来,但是难度大到只要再难一点点你就做不出来的事情。“ 这句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有的时候敲既有的代码,就会思考如果设计的更人性化,这里的代码该如何思考构思。

  博客 J

  虽然没有可以摘抄的东西, 但是说明白了一个事,工作也是学习的过程,无论在哪儿工作一年,总要学到些个什么。 其实也是看一个人是否甘于平凡,

  ”人生的头20年都是被别人规划的,导致了自己根本不会给自己做规划。这点是相当危险的。“

问题4:关于课程

  先回答一下,第一深是 操作系统了吧,可能是因为我很喜欢这个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可能是我内心中多年的困扰终被解开。 第二深怕是后现代影视赏析,打开了我对电影的追求之门。

  推荐的几篇博客我大概都看了一下,各有千秋。看起来科班出身和非科班的的的确确有着差距。不过,看来通过有效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这差距也不算差距。

  但是既然你是科班出身的,就应该上好该上的课。如果有着这般的优良条件却坐视不理,岂不成了大傻瓜。但是作为科班生也不能自傲, 反而要因着非科班的成功而更加的勉励自己。

问题5:关于师生

  看到邹老师对学生教师关系的观点,我颇感欣慰。使我突然又燃起了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希望。虽然我们学生只是也只能一味的逃避或者抱怨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老师并不全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真心希望再过那么几年,就能看到中国大学生是另一个样子,真正朝气蓬勃的样子;看到中国大学教育百花争鸣,不落美后。

 

引用博客: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2960/

  https://www.cnblogs.com/geniusvczh/archive/2011/12/16/2290808.html

  https://news.cnblogs.com/n/53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