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
扩散和漂移
- 扩散:因为浓度差产生的运动。
- 漂移:因为电位差产生的运动。
PN结的形成
1. 初始状态
- 图示的绿色表示原子没有带电,红色表示带正电,灰色表示带负电。
- P区绿色的三价硼原子,每加入一个硼原子,就产生一个空穴,图中用中空的黑圈表示。
- N区绿色的五价磷原子,每加入一个磷原子,就产生一个自由电子,图中用实心的黑点表示。
- 初始状态是还没有发生扩散运动时的状态,P区的每一个硼原子由不能移动的负离子和空穴组成,整体显电中性;N区的每一个磷原子由不能移动的正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整体显电中性。
2. 扩散运动
- P区的空穴是多子,吸引附近的束缚电子产生移动,P型半导体的空穴数目是固定的,空穴的移动从单个空穴来看是无规律的。虽然空穴一直在运动,但从宏观上来看,扩散运动会导致空穴的均匀分布。N型半导体类似。
- 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PN结,在PN结交界的地方,因为浓度差产生扩散运动,P区空穴向N区扩散,N区自由电子向P区扩散。
- 从本质而言,空穴的移动是靠吸引附近的束缚电子产生的,想象一下,如果只有P区,N区是个本征半导体,那么P区吸引附近的束缚电子,从宏观上来看,空穴吸引N区的束缚电子会多于P区(浓度产生的概率),吸引束缚电子后,杂质原子变成不可移动的负离子,而失去束缚电子的硅原子会产生一个空穴,这个空穴会继续吸引附近的束缚电子,从宏观上看,P区的空穴会扩散到N区,最终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此处动态平衡是指,虽然空穴的运动仍然继续,但从整体上看,空穴的浓度已经平均分布到整个P区和N区,从整体上看空穴浓度已经动态平衡了),这个过程中,空穴的数目没有变少。
- 自由电子的扩散类似,假设P区是本征半导体,N区的电子因为浓度原因会朝各个方向扩散,从宏观上看,最终自由电子会扩散到P区,从而使硅原子带负电,而失去自由电子的磷原子会带正电,最终自由电子的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整个过程中,自由电子的数量并没有变化。
- 前面分别讨论了P区和N区向本征半导体扩散的情况,PN结的扩散运动最大的特点是,当P区硼原子中的空穴和N区磷原子的一个自由电子(此处是自由电子而不是束缚电子)复合,就会产生一个带负电的硼负离子,以及一个带正电的磷正离子。这些带电离子不能移动,但是都是最外层是4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虽然P区也会吸引束缚电子产生负离子,N区的自由电子也有一部分不复合,而是扩散到P区硅原子的外层,但从宏观上看,复合运动是主流。这导致了PN结中出现了带电离子,同时空穴和自由电子数目的减少。
3. 漂移运动
- 由于扩散运动使P区与N区的交界面缺少多数载流子,形成内电场,从而阻止扩散运动的进行。内电场使空穴从N区向P区、自由电子从P区向N区运动,P区的电子和N区的空穴都是少子,形成的电流很小。
- 扩散和漂移运动最终达到的还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果,动态平衡可以理解为,无论初始状态是怎样,最终都会得到一个相同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先看扩散运动,然后再加入漂移运动进去,这样便于分析。如上图所示,假设P区和N区杂质原子都是16个,如果没有漂移运动,扩散运动导致的结果就是,这16个杂质原子全部复合,最后所有杂质原子都是最外层4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有的空穴和自由电子全部消失,PN结整体变成了耗尽层。PN结内电场的电场力达到最大。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空穴从N区向P区、自由电子从P区向N区运动,从而使耗尽层变窄,电场力削弱,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耗尽层的宽度保持不变。扩散电流=漂移电流。
- 如上图所示,假设上图中已经达到了动态平衡,这个动态平衡意味着:每当P区的灰色的负离子因为失去电子变成绿色,如果这个电子是受到电场力的左右,漂移到N区导致一个红色的正离子变绿色,那么就存在N区一个绿色的P原子因为自由电子扩散运动到P区从而产生一个红色的正离子,该自由电子扩散到P区后,会导致一个绿色的硼原子变成灰色的负离子,从而达到一种平衡。
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的细节涉及到半导体物理学、化学势、费米能级、量子力学的概念,在模拟电子中只需了解结果即可。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 PN结加正向电压时,耗尽层变窄,扩散运动加剧,由于外电源的作用,形成扩散电流,PN结处于导通状态。外电源可以源源不断的向P区提供空穴。
- PN结加反向电压时,反向耗尽层变宽,阻止扩散运动,有利于漂移运动,形成漂移电流。由于电流很小,故可近似认为其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