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 《机器学习》第二章学习笔记
这一章应该算是比价了理论的一章,我有些概率论基础,不过起初有些地方还是没看多大懂。其中有些公式的定义和模型误差的推导应该还是很眼熟的,就是之前在概率论课上提过的,不过有些模糊了,当时课上学得比较浅。
Day2 第二章 模型评估与选择
2.1 经验误差与过拟合
通常我们把分类错误的样本数占样本总数的比例称为“错误率(error rate)”,即错误率E=a/m,m个样本中a个错误,1-a/m称为“精度(accuracy)”,我们把学习器的实际输出与样本的真实输出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error)”,学习期在训练机上的误差称为“训练误差(training error)”或“经验误差(empirical error)”,在新样本上的误差叫做“泛化误差(generation error)”,显然,我们做机器学习,就是希望得到泛化误差小的学习器。
一个好的学习器,应该从训练样本中尽可能学出适用于所有潜在样本的“普遍规律”,注意,这里说的“普遍规律”。这里就涉及到学习器的两个概念:“过拟合(overfitting)”和“欠拟合(underfitting)”。过拟合:就是学习器把本学得太好了,把训练样本自身的一些特点当做了潜在样本都会有的一般性质了,欠拟合:顾名思义,就是对训练样本的一般性质还没学好。导致过拟合的因数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学习能力过于强大,把样本不太一般的特性都学会了,而欠拟合是由于学习能力低下造成的。欠拟合容易克服,过拟合不好克服(要构造性地证明 “P=NP”,只要相信“P≠NP”,过拟合就不可避免),比较麻烦。
2.2 评估方法
通常,我们可通过实验测试来对学习器的泛化误差进行评估进而做出选择。
为此,我们需要使用一个“测试集(testing set)”来测试学习器对新样本的判别能力,然后以测试集上的“测试误差(testing error)”作为泛化误差的近似。这里说到的测试集,来自于数据集,应该尽可能与训练集排斥,即测试样本尽量不在训练集中出现,未在训练集中使用过,这很好理解:学完一门课,老师出了10道习题用作课后练习,如果老师想要考察同学们对着门课的学习情况,如果用这10道习题用作考题,显然得不到正确的考察结果。但是,我们如果只有一个包含m个样本的数据集D={(x1, y1),(x2, y2),…,(xm, ym)},既要训练,又要测试,我们就要对D做适当的处理,从中产生训练集S和测试集T,有以下常见做法:
2.2.1 留出法
“留出法(hold-out)”直接将数据集D划分为两个互斥的集合,训练集S和测试集T,即D=S∪T,S∩T=∅。我们通常将数据集的大约2/3~4/5的样本用作训练,剩余样本用作测试。
2.2.2 交叉验证法
“交叉验证法(cross validation)”先将数据集D划分为k个大小相似的互斥子集,即D=D1∪D2∪…∪Dk, Di∪Dj=∅(i≠j),且每个子集Di都尽可能保持原数据分布的一致性。然后,每次用k-1个子集的并集作为训练集,余下的一个子集做测试集,这样就可以获得k组训练/测试集,从而进行k次训练和测试,最终返回的是k个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因此,我们通常把交叉验证法称为“k折交叉验证法(k-fold cross validation)”。其中的一个特例是k=m:留一法(Leave-One-Out,简称LOO)。
2.2.3 自助法
我们希望评估的是用D训练出的模型,但留出法和交叉验证法中,由于保留了一部分样本用作测试,因此实际评估的模型使用的训练集比D小,这必然会引入一些因训练集规模不同而导致的估计偏差。“自助法(bootstrapping)”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它直接以自助采样法(bootstrap sampling)为基础。用自助法通过一些列处理,达到的效果是:实际评估的模型和期望评估的模型都使用m个训练样本,而仍有数据总量约1/3的、没在训练集中出现的样本用于测试,这样的测试结果,也叫“包外估计(out-of-bag estimate)”。自助法在数据集较小。难以有效划分训练/训练集时很有用。
2.2.4 调参和最终模型
大多数的学习算法都有些参数(parameter)需要设定,参数配置不同,学得的模型的性能有显著差别。
2.3 性能度量
对学习器的泛化性能进行评估,不仅需要有效可行的实验估计方法,还需要有衡量泛化能力的评价标准,这就是性能度量(performance measure)
2.3.1 错误率和精度
2.3.2 查准率、查全率和F1
2.3.3 ROC和AUC
ROC全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源自于“二战”中用于敌机检测的雷达信号分析技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别用于一些心理学、医学检测应用中,此后别引入机器学习领域。AUC(Area Under ROC Curve),AUC可通过对ROC曲线下各部分的面积求和而得。
2.3.4 代价敏感错误率和代价曲线
2.4 比较检验(对这一块知识没看太懂后续多看几遍)
有了实验评估方法和性能度量,可以使用某种实验评估方法测得学习器的某个性能度量,然后对这些结果进行比较,但问题是如何做这个“比较”。
统计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为上面说的学习器性能比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4.1 假设检验
概率论和统计学上面的概念
2.4.2 交叉验证t检验
2.4.3 McNemar检验
2.4.4 Friedman 检验和Nemenyi后续检验
2.5 偏差与方差
自助采样法在机器学习中有重要用途。ROC曲线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被引入机器学习,AUC则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在机器学习领域广为使用。
(第二章笔记到此,继续学习后续章节)
-------------------------------------------
个性签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做一个灵魂有趣的人!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小小的帮助的话,记得在右下角点个 [推荐]哦,博主在此感谢!
万水千山总是情,打赏一分行不行,所以如果你心情还比较高兴,也是可以扫码打赏博主,哈哈哈(っ•̀ω•́)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