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5 字典
day05 字典
今日内容概要
- 字典 --非常重要
- 解构
- 字典的嵌套
昨日内容回顾
-
列表
- 列表用来存储大量数据,关键字是list
- 列表是可变的,有序的(可用索引查找定位),可迭代的
- 列表的增加(append,insert,extend)
- 列表的删除(remove,pop,clear,del)
- 列表的修改(lst[索引] = 值,可切片)
- 列表的查找(索引,for循环)
-
元组
- 元组是一种不可变的列表,关键字是tuple
- 元组有序,不可变,可迭代
-
range
- 用于循环数字,可迭代
- Python 2中返回列表,Python 3中返回range本身
- range(起始位置:终止位置:步长) 顾头不顾腚
- range(终止位置)
今日内容详细
字典
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name_lst = ["新力", "一帆", "海绵", "秀"]
id_lst = [18, 9, 25, 50]
其中,列表name_lst
中存储的是同学的名字,id_lst
中存储的是对应同学的学号。例如,新力
的学号是18
。
如果我们要查找新力的学号,就要去另一个列表中找到其索引对应的学号值,例如:
name_lst[0]
id_lst[0]
这样的操作虽然也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显然有些繁琐。而且一旦任何一个列表中的索引发生了变化(比如进行了插入或者删除数据的操作),就要对另一个列表进行同样的改动,否则会造成混乱。
如果我们使用字典来进行这一类操作,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麻烦。
字典也是Python中的基本数据类型之一。字典是唯一一种使用{},包含键值对的数据类型。字典是一种键值对数据。
字典在Python中的关键字是dict
字典用来存储大量数据,数据量比列表存储的还要大。
字典能够将数据和数据之间进行关联。
字典的定义方法是这个样子的:dic = {'键': '值'}
,具体的例子就是:
dic = {"新力": ["开车", "唱", "跳"], "一帆": 9, 25: "海绵", True: "秀", (1, 2, 3): "大圣"}
通过键可以准确地找到其对应的值:
print(dic["新力"])
在这里补充一个概念,哈希
:
- 可变数据类型不可哈希
- 不可变数据类型可哈希
目前我们学到的可变数据类型有:列表和字典;不可变数据类型有:整型、字符串、布尔值和元组。
字典的键必须是不可变数据类型(也就是可哈希)且唯一(字典中的键只能存在一个)。如果字典中的键出现了重复,后面的键值对会覆盖前面的键值对。
字典的值可以是任意的数据类型。
字典本身也是一个可变数据类型:
dic = {{'a': 1}: 'alex'}
print(dic)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Users/Sure/PyProject/day05/01 exercise.py", line 54, in <module>
dic = {{'a': 1}: 'alex'}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dict'
运行上面的代码会报错,错误原因是字典是不可哈希的数据类型。也就是说,字典是可变的。
字典元素的增加
字典的增加操作可以通过dic["键"] = "值"
的方式实现:
dic = {"key": 1}
dic["alex"] = 89
print(dic)
输出的内容为:{'key': 1, 'alex': 89}
这种通过赋值的方法增加变量的方法有些”暴力“,因为如果字典中原本存在相同的键,赋值操作将把原来的键对应的值替换为新值:
dic = {'key': 1, 'alex': 18}
dic["alex"] = 89
print(dic)
输出的内容为:{'key': 1, 'alex': 89}
还有一种相对”温柔“的增加字典元素的方法,.setdefault()
。通过这种方法,如果原字典中已经有了同样的键,返回值为改键对应的值,不会进行修改操作。如果原字典中不存在这样的值,将会增加新的键值对。值默认为None
,也可以自定义要添加的值。范围值为增加之后的键对应的新值。例如:
dic = {'key': 1}
print(dic.setdefault('key'))
print(dic.setdefault('meet'))
print(dic.setdefault('alex', 89))
print(dic)
输出的结果为:
1
None
89
{'key': 1, 'meet': None, 'alex': 89}
对于.setdefault()
的返回值,可以这样记忆:最终字典的键对应的值是什么,就返回什么。
.setdefault()
方法是通过两个步骤进行的:
- 先通过减去字典中查找,如果键存在,返回对应的值,不会继续执行第二步;如果键不存在,返回将要赋给该键的值,默认为
None
,去执行第二步。 - 将键和值添加到字典中
字典的删除
字典的删除主要有.clear()
、.pop()
、.popitem()
和del
四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字典没有.remove()
方法。
.clear()
方法用来清空字典,使用该方法后,会得到一个空字典:
dic = {'key': 1, 'dsb': 'alex'}
dic.clear() # 字典是可变数据类型,可以直接用方法来修改,不必重新赋值
print(dic)
输出的结果为:{}
.pop()
方法需要输入想要删除的键作为参数,返回的是被删除的键对应的值:
dic = {'key': 1, 'dsb': 'alex'}
print(dic.pop('key'))
.popitem()
是随机删除。但是在Python 3和最新版本的Python 2中,默认删除字典的最后一组键值对,返回值为删除掉的键值对元组(注意,是元组,而不是像.pop()
一样放回的是值):
dic = {'key': 1, 'dsb': 'alex'}
print(dic.popitem())
输出的结果为:('dsb', 'alex')
与列表不同的是,字典中没有remove
方法。
字典中del
方法的用法和列表十分相似,如果不指定要删除的键,将会删除整个字典:
dic = {'key': 1, 'dsb': 'alex'}
del dic
print(dic)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Users/Sure/PyProject/day05/01 exercise.py", line 80, in <module>
print(dic)
NameError: name 'dic' is not defined
代码运行后报错,因为dic已经被完全删除了。
我们也可以通过指定键的方法,删除特定的键值对:
dic = {'key': 1, 'dsb': 'alex'}
del dic['dsb']
print(dic)
输出的结果是:{'key': 1}
字典的修改
字典的修改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用暴力增加的方法dic['键'] = '值'
对已经存在的键进行修改;第二种是通过.update()
方法来合并两个字典。
使用dic['键'] = '值'
进行修改,当字典中存在指定的键时,该键对应的值将会被替换为新的值:
dic = {"key":1,"dsb":"alex"}
dic["dsb"] = "Alex" # 修改
dic["ss"] = "Alex" # 增加
print(dic)
输出的结果为:{'key': 1, 'dsb': 'Alex', 'ss': 'Alex'}
.update()
方法可以将两个字典合并。update
中输入的字典的级别要高于前面的字典。也就是说,如果新输入的键已经在就字典中存在,该键对应的新值将对替换旧值:
dic = {'key': 1, 'dsb':'alex'}
dic.update({'key': 2, 'meet': 23})
print(dic)
输出的结果为:{'key': 2, 'dsb': 'alex', 'meet': 23}
字典的查找
字典可以直接通过键来查找值,不过这种查找方式相对“暴力”:当键存在时,返回对应的值;当键不存在时,程序会报错:
dic = {'key': 1, 'dsb': 'alex'}
print(dic['dsb']) # 返回'dsb'
print(dic['alex']) # 程序报错
因为这种直接查找的方法当键不存在时会报错,有时我们需要使用.get()
方法:当键存在时,返回键对应的值;当键不存在时,返回None:
dic = {'key': 1, 'dsb': 'alex'}
print(dic['dsb']) # 返回'dsb'
print(dic['alex']) # 返回None
我们甚至可以改变键不存在时的返回值:
print(dic.get("alex","没有找到啊"))
我们也可以通过.keys()
、.values()
和.items()
方法获取字典全部的键、值和键值对。这三个方法的返回值都是一种高仿列表
,可以迭代但不支持索引。我们可以通过list函数将返回的高仿列表转化为普通列表:
dic = {'key': 1, 'dsb': 'alex'}
print(dic.keys())
print(dic.values())
print(dic.items())
for i in dic.keys():
print(i)
print(list(dic.values()))
也可以使用for循环迭代字典,将会遍历字典的键:
dic = {'key': 1, 'dsb': 'alex'}
for i in dic:
print(i)
解构
我们刚刚提到了字典的.items()
方法会返回键值对元组的键值对元组列表:
dic = {'key': 1, 'dsb': 'alex'}
print(dic.items())
输出的内容为:dict_items([('key', 1), ('dsb', 'alex')])
我们得到的是一个键值对列表,每个键值对以元组的形式存在。
如果现在,我们需要提取其中的每个元素,可以这样操作:
dic = {'key': 1, 'dsb': 'alex'}
lst = list(dic.items())
print(lst[0][0])
print(lst[0][1])
print(lst[1][0])
print(lst[1][1])
虽然能够实现,但是十分繁琐,这就需要用到结构的方法。
结构的基本样式是这样的:
a, b = (10, 20)
print(a)
print(b)
可以看出,10
和20
的值分别被赋给了a
和b
。这种将等号右面的数据分别赋值给等号前面的变量的方法,就是解构。
在看下面的例子:
a, b = '你好'
print(a)
print(b)
a
获取到了你
,b
获取到了好
。也就是说,结构不仅适用于元组,也适用于字符串。事实上,只要是可迭代的对象,都可以用来解构:
a,b,c = [10,20,30]
print(a)
print(b)
print(c)
a,b = {"key":1,"key2":2}
print(a)
print(b)
需要注意的是,字典在进行迭代操作时,只会返回键,而不会返回值。
结构时,等式左边的变量数要和右边的元素数目相等,否则就会报错。
如果想要使用少数的变量来接收更多的元素,就需要使用*
来将最后面的多个元素进行聚合
:
a, b, *c = (1, 2, 3, 4, 5, 6)
print(a)
print(b)
print(c)
输出的结果是:
1
2
[3, 4, 5, 6]
3
、4
、5
和6
被统一打包
给了c
,打包
后的数据以列表
的形式储存。
返回前面字典的.items()
方法返回值的使用上,如果用结构的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打印出键值对的内容来:
dic = {'key1': 1, 'key2': 2, 'key3': 3, 'key4': 4}
for k, v in dic.items():
print(k, v)
输出的内容为:
key1 1
key2 2
key3 3
key4 4
字典的嵌套
有下面这样一个字典:
house = {
101:{1:{"皮裤男":{"某女":["小钢炮"],"国际章":["熊大","熊二"]},
2:{"林俊杰":["磨牙"]}}},
102:{1:{"皮裤女":{"林宥嘉":["说谎","你是我的眼"]}},
2:{"王菲":["天后","传奇","红豆","笑忘书"]}},
103:{1:{"韦小宝":{"阿珂":"刺客","建宁":"公主","双儿":"丫鬟","教主老婆":"龙儿"}},
2:{"张无忌":{"灭绝师太":"倚天剑","金毛狮王":"屠龙刀","张三丰":"太极拳"}}},
104:{1:{"西游记":{"大圣":"金箍撸撸棒","唐僧":"叨逼叨","八戒":"高老庄主任"}}},
105:{1:{"水浒传":{"武松":"打老虎","鲁智笙":"拔树","林冲":"教头","宋江":"老大"}},
2:{"官场":{"高俅":"足球"}}},
106:{1:{"老男孩":{"alex":"dsb","wusir":"污","宝元":"大卡车","江毅":"兽"}}},
}
要想找到里面的"倚天剑"
的剑
字和"熊大"
的熊
字,我们可以这样找到:
print(house[103][2]['张无忌']['灭绝师太'][2])
print(house[101][1]['皮裤男']['国际章'][0][0])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字典相较于列表是很有优势的:
- 字典查找内容更方便
- 字典查找速度更快
字典还可以简化流程控制的过程。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需要设计这样一个程序,用户输入编号,程序自动返回该编号对应的菜品。如果我们用if条件句来实现,将会非常繁琐:
while True:
choose = int(input("请输入数字(1-12):"))
if choose == 1:
print('饺子')
elif choose == 2:
print('粥')
elif choose == 3:
print('面条')
elif choose == 4:
print('肉')
elif choose == 5:
print('土')
elif choose == 6:
print('东南风')
elif choose == 7:
print('切糕')
elif choose == 8:
print('烤全羊')
elif choose == 9:
print('烤骆驼')
elif choose == 10:
print('锅包肉')
elif choose == 11:
print('杀猪菜')
elif choose == 12:
print('乱炖')
else:
print('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如果我们使用字典的方法,只需要这样即可:
dic = {"1":"饺子",
"2":"粥",
"3":"面条",
"4":"肉",
"5":"土",
"6":"东南风",
"7":"切糕",
"8":"烤全羊",
"9":"烤骆驼",
"10":"锅包肉",
"11":"杀猪菜",
"12":"乱炖"
}
while True:
choose = input("请输入数字(1-12):")
if choose in dic:
print(dic[choose])
else:
print('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们看到,使用字典之后,代码节省了不少,而且少了很多重复代码。以后如果需要增加或者删改列表,只需要在字典中进行操作即可,不需要对程序进行改动,后期维护也更为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