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请求
实体标签
ETag
(实体标签)是HTTP响应头的一部分,用于标识响应内容的版本。它通常是服务器根据资源的内容生成的唯一标识符。ETag
的生成方法可以根据资源的不同而变化,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生成方法 | 描述 |
---|---|
哈希算法 | 服务器使用哈希算法(如MD5、SHA-1、SHA-256等)计算资源内容的哈希值,将其转换为字符串作为 ETag 的值。这样,如果资源内容发生变化,哈希值也会不同,ETag 也会不同。 |
时间戳 | 服务器使用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戳作为 ETag 的值。当资源内容发生变化时,最后修改时间戳也会更新,ETag 随之变化。 |
版本号 | 对于某些资源,服务器使用自定义的版本号作为 ETag 。这个版本号通常与资源相关联,当资源内容发生变化时,版本号也会更新。 |
随机数 | 在某些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生成随机数作为 ETag 的值。这种方式不依赖于资源内容的改变,但每次请求都会生成不同的 ETag 。 |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ETag
的改变确实意味着文件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有些情况下,ETag
的改变可能不代表文件内容的实际更改。
ETag
是根据资源的特定生成方法计算的,这个生成方法可以是哈希算法、时间戳、版本号或随机数。文件内容的变化只是其中一种触发 ETag
改变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情况,ETag
的改变不一定意味着文件内容的改变:
-
文件元数据变化:如果只是文件的元数据(例如文件的修改时间、权限、所有者等)发生变化,但文件内容保持不变,那么
ETag
可能会改变,但实际文件内容未变。 -
ETag生成方法不依赖于文件内容:如果服务器使用的
ETag
生成方法与文件内容无关(例如,使用固定的版本号或随机数生成ETag
),那么ETag
的改变并不表示文件内容已经改变。 -
不同服务器上的相同文件:如果相同的文件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使用不同的
ETag
生成方法,那么它们的ETag
值可能不同,尽管文件内容是相同的。
get和post方法
区别点 | GET | POST |
---|---|---|
请求参数位置 | 在URL中,可见,通过查询字符串传递 | 在请求主体中,不可见,通过请求体传递 |
安全性 | 不安全(参数可见于URL),用于获取资源 | 较安全(参数不可见),用于提交数据 |
请求大小限制 | 通常有限制,受浏览器和服务器限制 | 通常没有明确的大小限制,受服务器限制 |
请求幂等性 | 幂等的,多次请求不会对服务器产生影响 | 非幂等的,多次请求可能会对服务器产生影响 |
请求类型 | 获取数据(读操作) | 提交数据(写操作) |
缓存 | 可以被缓存 | 默认情况下不应被缓存,除非显式指定 |
历史记录 | 请求参数会出现在浏览器的历史记录中 | 请求参数不会出现在浏览器的历史记录中 |
安全传输(SSL/TLS)要求 | 通常不需要 | 通常需要,特别是对于敏感数据 |
适用场景 | 读取资源,搜索,无副作用的操作 | 提交表单数据,上传文件,执行写操作 |
GET方法通常用于获取(读取)资源,它通过URL的查询字符串传递参数,可以被缓存,是幂等的,但不适合用于提交敏感数据。
POST方法通常用于提交(写入)数据,它将参数放在请求的主体中,不会被缓存,可能会对服务器产生影响(取决于服务器实现),不一定是幂等的。因此,POST常用于提交表单数据、上传文件以及执行写操作。
HTTP2.0升级功能
-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 HTTP/1.1中,浏览器在同一时间只能与服务器建立一个连接,每个请求都必须在前一个请求完成后才能发送。这种方式会产生队头阻塞,导致性能下降。
- HTTP/2引入了多路复用,允许在一个连接上同时传输多个请求和响应,消除了队头阻塞问题,提高了性能。
-
头部压缩(Header Compression):
- HTTP/1.1中,每个请求和响应的头部信息都需要重复传输,导致不必要的带宽浪费。
- HTTP/2使用HPACK算法对头部信息进行压缩,减少了头部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了效率。
-
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
- HTTP/2允许服务器在客户端请求之前主动向客户端推送资源,从而减少了客户端的等待时间。
- 服务器推送能够提前加载与当前请求相关的资源,加速页面加载速度。
-
二进制协议(Binary Protocol):
- HTTP/2采用了二进制格式的数据帧,与HTTP/1.1的文本格式相比更加高效。
- 二进制协议使得解析和处理HTTP报文更加高效,降低了延迟。
-
流量优先级(Stream Prioritization):
- HTTP/2允许请求被分配优先级,可以控制哪些请求先被处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网络状况。
-
安全性:
- HTTP/2通常与TLS一起使用,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因为数据传输是加密的。
-
兼容性:
- HTTP/2保持了与HTTP/1.1的兼容性,这意味着现有的HTTP/1.1应用程序可以平滑过渡到HTTP/2,无需修改代码。
date: 2023-10-07 13:41:09
tags: [前端技术, 网络通信]
title: HTTP请求HTTP请求
实体标签
ETag
(实体标签)是HTTP响应头的一部分,用于标识响应内容的版本。它通常是服务器根据资源的内容生成的唯一标识符。ETag
的生成方法可以根据资源的不同而变化,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生成方法 | 描述 |
---|---|
哈希算法 | 服务器使用哈希算法(如MD5、SHA-1、SHA-256等)计算资源内容的哈希值,将其转换为字符串作为 ETag 的值。这样,如果资源内容发生变化,哈希值也会不同,ETag 也会不同。 |
时间戳 | 服务器使用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戳作为 ETag 的值。当资源内容发生变化时,最后修改时间戳也会更新,ETag 随之变化。 |
版本号 | 对于某些资源,服务器使用自定义的版本号作为 ETag 。这个版本号通常与资源相关联,当资源内容发生变化时,版本号也会更新。 |
随机数 | 在某些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生成随机数作为 ETag 的值。这种方式不依赖于资源内容的改变,但每次请求都会生成不同的 ETag 。 |
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ETag
的改变确实意味着文件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有些情况下,ETag
的改变可能不代表文件内容的实际更改。
ETag
是根据资源的特定生成方法计算的,这个生成方法可以是哈希算法、时间戳、版本号或随机数。文件内容的变化只是其中一种触发 ETag
改变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情况,ETag
的改变不一定意味着文件内容的改变:
-
文件元数据变化:如果只是文件的元数据(例如文件的修改时间、权限、所有者等)发生变化,但文件内容保持不变,那么
ETag
可能会改变,但实际文件内容未变。 -
ETag生成方法不依赖于文件内容:如果服务器使用的
ETag
生成方法与文件内容无关(例如,使用固定的版本号或随机数生成ETag
),那么ETag
的改变并不表示文件内容已经改变。 -
不同服务器上的相同文件:如果相同的文件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使用不同的
ETag
生成方法,那么它们的ETag
值可能不同,尽管文件内容是相同的。
get和post方法
区别点 | GET | POST |
---|---|---|
请求参数位置 | 在URL中,可见,通过查询字符串传递 | 在请求主体中,不可见,通过请求体传递 |
安全性 | 不安全(参数可见于URL),用于获取资源 | 较安全(参数不可见),用于提交数据 |
请求大小限制 | 通常有限制,受浏览器和服务器限制 | 通常没有明确的大小限制,受服务器限制 |
请求幂等性 | 幂等的,多次请求不会对服务器产生影响 | 非幂等的,多次请求可能会对服务器产生影响 |
请求类型 | 获取数据(读操作) | 提交数据(写操作) |
缓存 | 可以被缓存 | 默认情况下不应被缓存,除非显式指定 |
历史记录 | 请求参数会出现在浏览器的历史记录中 | 请求参数不会出现在浏览器的历史记录中 |
安全传输(SSL/TLS)要求 | 通常不需要 | 通常需要,特别是对于敏感数据 |
适用场景 | 读取资源,搜索,无副作用的操作 | 提交表单数据,上传文件,执行写操作 |
GET方法通常用于获取(读取)资源,它通过URL的查询字符串传递参数,可以被缓存,是幂等的,但不适合用于提交敏感数据。
POST方法通常用于提交(写入)数据,它将参数放在请求的主体中,不会被缓存,可能会对服务器产生影响(取决于服务器实现),不一定是幂等的。因此,POST常用于提交表单数据、上传文件以及执行写操作。
HTTP2.0升级功能
-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 HTTP/1.1中,浏览器在同一时间只能与服务器建立一个连接,每个请求都必须在前一个请求完成后才能发送。这种方式会产生队头阻塞,导致性能下降。
- HTTP/2引入了多路复用,允许在一个连接上同时传输多个请求和响应,消除了队头阻塞问题,提高了性能。
-
头部压缩(Header Compression):
- HTTP/1.1中,每个请求和响应的头部信息都需要重复传输,导致不必要的带宽浪费。
- HTTP/2使用HPACK算法对头部信息进行压缩,减少了头部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了效率。
-
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
- HTTP/2允许服务器在客户端请求之前主动向客户端推送资源,从而减少了客户端的等待时间。
- 服务器推送能够提前加载与当前请求相关的资源,加速页面加载速度。
-
二进制协议(Binary Protocol):
- HTTP/2采用了二进制格式的数据帧,与HTTP/1.1的文本格式相比更加高效。
- 二进制协议使得解析和处理HTTP报文更加高效,降低了延迟。
-
流量优先级(Stream Prioritization):
- HTTP/2允许请求被分配优先级,可以控制哪些请求先被处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网络状况。
-
安全性:
- HTTP/2通常与TLS一起使用,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因为数据传输是加密的。
-
兼容性:
- HTTP/2保持了与HTTP/1.1的兼容性,这意味着现有的HTTP/1.1应用程序可以平滑过渡到HTTP/2,无需修改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