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理基础 | 记忆的四个环节2——保持 | 2023年7月25日

小虾米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shrimp-can/p/17580595.html
我们都想高效学习,但如何实现呢?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记忆、学习的技巧,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但我始终认为,要做好一件事,须得“顺势而为”。那对于学习,什么是这个“势”呢?
我认为便是人学习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我们外界接触到的所有东西,都是通过我们的生理和心理起作用的,学习亦是如此。
因此,我想系统性整理学习的生理基础,了解我们的大脑在学习上是如何运转的,然后再基于这个机制去探索那些方法、技巧起作用的原因是什么,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在不同的场景下适用于哪些技巧。
 
首先我想探索的就是记忆的四个环节:识记、保持、再现、回忆。
上一篇笔记介绍了第一个环节——识记,这里介绍第二个环节——保持。
 

1、什么是保持?我们的大脑如何实现保持?

保持是指将识记后知识在头脑中存储下来。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存储下来的呢?
说到大脑的存储机制,就要先提一下神经元的概念。神经元是大脑中的基本单元,它们通过突触连接起来,形成神经网络,这些神经网络在大脑中实现信息的传递,从而使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得以实现。
而大脑正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来存储信息的,存储信息的过程就是大脑形成神经回路的过程,也就是使神经元的连接越发紧密并产生定式,这个定式就是神经回路。
 

2、知识在我们脑中能存储多久?

不同的知识在我们的脑子存储的时长是不同的,根据知识存储时间的长短,我们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是我们感知信息的起点,存储时间一般只有不到一秒钟。
我们从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系统获得信息之后,先存储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内,时间非常短,通常 不到一秒钟。
比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广告,但是没有特别注意,只是在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很快就忘记了。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对知识产生注意力,则只会停留在瞬时记忆,很快便会忘记,这也是为什么老师常说”要注意听讲“。
注意力是提高知识存储时长的必要条件。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一种临时性的记忆存储方式,通常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
短时记忆时,大脑会将信息从瞬时记忆的”感觉区“传输到大脑皮层中前额叶的工作记忆区,在这里,存储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存储5-9个组块,也就是”7加减2个“组块  。
比如我们拨打一个号码,短时间内记住后拨打,拨打完便忘记了。
因为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因此我们要进行分段式学习,即将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次只学习一个部分,避免信息过载,让信息更易于消化和记忆。
这样看,番茄钟的划分便有助于我们进行分段式学习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知识在我们的脑中保存时间较长久的记忆,可以持续几天、几年甚至一生,而容量也几乎是无限的。例如我们对自己的姓名、家庭、学习和工作经历等都有长时记忆。
在长时记忆的形成过程中,海马体是关键结构,它负责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并将长时记忆分散存储在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中,大脑皮层则对不同类型的长时记忆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如语义记忆、情景记忆、程序性记忆等。
长时记忆又可以分为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
    • 显性记忆
指我们有意识地、有意地回忆和使用的记忆,包括事实记忆和事件记忆。事实记忆是指我们对于某些特定的知识或信息的记忆,比如人名、日期、事实等等。事件记忆是指我们对于经历过的特定事件的记忆,包括个人经历、历史事件等等。
显性记忆主要依赖于内侧颞叶,尤其是海马体。这些区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记忆网络,将信息存储在特定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上,形成记忆痕迹。在回忆时,这些连接会被激活,从而使我们会想起存储的信息。
    • 隐形记忆
指我们无意识地、无意地回忆和使用的记忆,包括习惯性的动作、条件反射和情感记忆等。这些记忆通常是通过重复学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无需有意识地回忆。
隐性记忆的处理区域分布在大脑的多个区域,包括小脑、基底神经节和运动皮质等区域。这些区域也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了记忆网络,一旦我们学会了某个动作或条件反射,这些连接就会被巩固下来,从而使我们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执行这些动作或反射。
有句话:”习惯成自然“,我想,所谓的自然,就是通过反复的练习,该记忆神经元被巩固下来,形成了我们无意识的行为。这也充分体现了”练习、巩固“的重要性
 

3、如何通过大脑的存储机制提高学习效率?

了解学习生理机制的目的是为了顺应我们人体运转的生理机制,掌握学习的技巧,提升学习的效率。
(1)提高注意力
提高注意力,进行有意学习,有助于提高瞬时记忆的转化,提高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时长。
提高注意力这点,在《记忆的四个环节1——识记》中也有强调,通过有意学习提高识记的效果,在保持这一章中,也能提高知识的存储时长。
可见在学习中,注意力的重要性,现在也能理解为什么上课老师总是说”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了“。
 
(2)分段式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将内容进行划分,最好是搭建学习内容的知识框架,每次学习一个方面,制定学习计划,逐步完善该内容的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周期性休息,避免信息过载,影响记忆质量。
 
(3)多复习巩固
学习内容记忆的保持的时间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而每次反复练习,都会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甚至会形成神经反射。
因此在学习时,我们要反复练习,巩固记忆。
 

4、具体有哪些方法或工具?

基于大脑对知识保持的生理特点,也有一些方法工具被研究出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学习。
(1)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通过定时工作和休息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它将工作学习时间划分为若干个25分钟的时间块,每个工作时间块称为一个“番茄时间”,在每个番茄时间结束后,休息5分钟。每完成4个番茄时间后,休息15-30分钟,这样循环进行直到完成学习工作任务。
采用番茄工作法其实就是进行了分段式学习,此外通过间歇性休息,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注意力,在番茄工作时间内,不分心,只专心做那一件事。
现在很多软件上都有番茄工作法,在商城一搜就有很多的APP,我自己平时则是使用印象笔记的印象时间,或者买个小的计时器,到时提醒。对于小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可以买个学习计时器。番茄时长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进行设置,比如我一般早上的番茄时间会长一些,因为早上精神好一些,下午则短一些。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描述人类记忆遗忘速度的经验曲线。艾宾浩斯实验室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一个人在学习新信息后,在20分钟内就会遗忘掉其中的一半左右,而在一天后,遗忘率将达到70%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率会进一步增加,直到达到一个稳定水平。
它通过知识的遗忘特点,告诉了我们最佳的复习巩固时间,及时进行复习和记忆的强化,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质量。
对应的,市场上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本,采用该记忆本,我们能清晰知道当天该复习哪些内容,实在是记忆的好帮手。

 

 
posted @ 2023-07-25 17:31  shrimp_929  阅读(11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