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为何要往下挖

需求为何要往下挖[摘录]

by:授客 QQ1033553122

第一个:福特做汽车的例子。

经过多年的反复唠叨,大家都知道“更快的马”是伪需求,能挖掘出背后“更快的到达某地”,从而给出“汽车”这样一种产品。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大家很快都可以“更快的到达某地”了。为了突出优势,就只能再不停的问“为什么”,为什么大家要更快呢?用车的典型场景是什么?车主、司机、乘客等等最看重的是什么?……所以,很多与“更快”没关系的需求出来的,全景天窗、真皮座椅、按摩加热通风等等,而针对中国市场,豪华品牌们也一致的挖出了“L”,A4L328LiC200LATS-L……

 

第二个:淘宝卖家所在地的例子。

买家简单的告诉你,搜索宝贝后,“希望通过卖家所在地筛选”,这当然是个值得满足的需求,所以在搜索里,淘宝提供了所在地筛选。但要做得更好,就需要去探究“为什么买家需要做筛选”,于是,发现原因有二,一是希望省运费,所以,搜索直接提供了“包邮”的筛选;二是希望预判到货时间长短,所以,淘宝又做了一些与快递时效性相关的功能,比如“24小时发货承诺”的筛选,快递状态跟踪等。

 

第三个:微信打飞机游戏的例子。

打飞机的游戏并不新鲜,红白机时代就有类似的1942、雷电等。微信如果只提供基本的游戏功能,那就太没意思了。在微信里做游戏,肯定要挖一挖玩家更深层的需求,“荣耀?攀比?虚荣?自尊?”,并且结合微信的特点——这里有好友,有互动。所以,不再细说,“好友榜”、“索要/赠送飞机”等特性,都不是游戏的基本功能,但正是有了这些,让游戏更具可玩性。

小结一下,简单挖出的表层需求,很快会被所有相似的产品满足,也就是说,在不成熟的市场,你可以通过满足简单的需求占据优势,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大家很快陷入同质竞争,价格战、红海什么的都来了。这时候,你要出彩,就只能继续往下挖,越深挖,用户需求场景通常越细分,也通常是马斯洛需求里较高层次的需求,是对各种各样“人性”的洞察。

posted @   授客  阅读(13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编辑推荐:
· [.NET]调用本地 Deepseek 模型
· 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让我损失了近一半的绩效!
· .NET Core 托管堆内存泄露/CPU异常的常见思路
· PostgreSQL 和 SQL Server 在统计信息维护中的关键差异
· C++代码改造为UTF-8编码问题的总结
阅读排行:
· 【.NET】调用本地 Deepseek 模型
· CSnakes vs Python.NET:高效嵌入与灵活互通的跨语言方案对比
· DeepSeek “源神”启动!「GitHub 热点速览」
· 我与微信审核的“相爱相杀”看个人小程序副业
· Plotly.NET 一个为 .NET 打造的强大开源交互式图表库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