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次我蛮想聊一个不起眼,但影响深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俗称“填坑力”。
实话说,职场处处都是坑,一个人的填坑力简直决定“职场生死”。
身为苦逼职场人,你有没有一些心烦意乱,头皮发麻的时刻?
最近老A总找我吐苦水,由于公司部门调动,他升职了。但是——这份工作却不少坑。比如老A接手后,业绩总不能达标,跟同事经常因为业务吵架。
这一堆烦心事把他搞得头皮发麻。
最后他请教了许多管理界的前辈高人,才把解决团队问题的思路梳理出来。
你也许会觉得解决问题很简单,但99%的人都不会解决问题。因为他们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了一个问题,但相似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职场人非常识用的问题解决法:《根因分析——5why法则》。
它由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首创,目的是通过不断问问题,来找到问题本质。这个方法神奇在哪?先看一个小故事。
No.1 什么是根因分析法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人问大野:“丰田公司的汽车质量怎么会这么好?”
大野耐一神秘一笑,开始吹起自己公司的牛逼(个人感觉是真的很牛逼)。
大野一直要求他们公司的员工,思考问题一定要想透。比如他举了个公司管理例子。在一次质量事故之中,他问了汽修工人5个问题:
第1️⃣个:
大野BOSS:为什么机器停了?
工人叔叔 :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第2️⃣个:
大野BOSS: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工人叔叔 :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第3️⃣个:
大野BOSS: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工人叔叔 :因为润滑帮浦失灵了。
第4️⃣个:
大野BOSS:为什么润滑帮浦会失灵?
工人叔叔 :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第5️⃣个:
大野BOSS:为什么润滑帮浦的轮轴会耗损?
工人叔叔 :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你有没有发现,大野Boss问的问题都很关键?如果员工只是换根保险丝,不深究,也许能暂时解决问题,但却会有无数保险丝接着断裂。
这就是“归因分析——5WHY法则”,又称“5问法”,以打破砂锅问到底方式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的,然后从根源或者流程上去预防它。
No.2 根因分析法怎么用?
一般而言,问题的解决要经历过一下三个层面:
发现问题(界定/描述,评估/测量);
- 分析原因(为什么发生);
- 解决和预防措施(什么办法能够阻止问题再次发生)。
5why就要把这三个层面的问题都问透,直到这个问题不再出现。
5why虽然叫5why,但是问题可以不限于5个,你可以问3个或10个以上,只要能把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都探寻出来,就能顺藤摸瓜,抓住问题本质。
而这三个层面具体怎么问:
1)发现问题,界定和评估问题
1️⃣:初步问自己一些问题信息。你会开始意识到一个大的、复杂、模糊的问题。你掌握是一些简略的信息,但是不详细。
比如问:对于这个问题,我知道什么?
2️⃣:厘清问题,得到更清楚的理解。
比如问:这个事情应该是怎样的,它现在发生了什么偏差?
3️⃣:将问题分解为小的、独立的元素一个个分析。
比如问: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其他信息,子问题?
4️⃣:收集问题的关键原因&信息。
比如问:我应该找谁获取这些信息,谁可能掌握关键信息?
5️⃣:给问题定性,找到现在问题的主要倾向。
比如问:谁?什么时间?多少频次?多大量?
二、分析原因(为什么发生)
1️⃣:找到问题形成的原因。
如果原因显而易见,验证一次。如果原因是不可见的,一个个排查潜在原因,并核实。
比如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发生?没有直接原因,这个事情潜在原因是什么?怎么核实?
2️⃣:使用“5why”法则再次建立一个链条,验证这是不是根本原因。
1why:处理显而易见的这个原因,能防止问题再发生吗?
2why:如果不能,我能发现下一级原因吗?哪个是潜在的下一级原因呢?如何核实和确认呢?
3why:处理这一级原因能预防在发生吗?如果不能,继续问“为什么”,直到在可防止问题再发生处停止。
4why:这个原因能通过一次次关系链,跟最初的问题对应起来吗?
5why:为什么我们的系统允许问题发生?找到流程和管理上的问题
三、解决和预防措施(什么办法能够阻止问题再次发生)
1️⃣:处理问题,直到这个问题会被永久解决。在用5why分析法问一次自己:
1wahy:短期措施能用到最终措施的使用吗?
2why:最终措施能永久解决问题吗?
3why:如何跟踪并核实结果。
N个why .........
No.3 使用“5why”的注意要点
1️⃣:尽量找出所有原因,在罗列完原因之前,先不考虑要怎么解决。
因为有很多原因是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因为孩子做不完作业的愿意可能是拖延,但更深处的原因可能是父母关系不和,要具象化描述出来。
2️⃣:跟问题相关的成员都要参与分析问题,杜绝个人猜测。多方考量!
3️⃣:在捋顺问题之前,不要单一将责任归到环境或者具体人员上。因为考虑外部环境,会让问题无法解决。
所以问题要限定在内部,比如今年的市场环境不好,在这个既定背景下,我们内部应该如何调整。
至于具体人员的问题,很有可能是系统原因而导致的个人出错。我们需要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