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边界》乔治戴德 笔记

虽然有点伤心,但是要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知识。只有脑子永远是自己得----by SheZQ

前言

我们大部分人为了追求舒适,都会刻意与他人保持相应的距离(除非是与我们很亲近的人)。与他人相距太近,我们会认为不舒服,而太远,我们又觉得不够友善。

这里讲述了一个送礼的故事,送礼的人跟接受礼物的人。如果接受礼物的人表达不满情绪(愤怒、猜忌)。送礼的人就会很难受。结局送的鲜花被丢进垃圾桶

作者人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告诉我们:当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该怎样依靠他人获得快乐——事实上,没有人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我们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由自己负责的,所以也应对我们每天遇到的事件做出的反应负责。

我认为人会以自己为中心,而无法形成客观判断,如果接受礼物的一方表达不满情绪(愤怒、猜忌),那送礼一方可以表达同样的不满情绪(愤怒、暴力),这是客观对等的,当然可以选择素质更高的选项,这里不讨论,只按底线考虑。

作者当然是站的比较高的,他倾向于控制情绪反应,偏向于控制自己的终止而引导对方的结束。

graph LR A(本书基本内容) B(第一部分) C(第二部分) D(基于心理学边界的定义) E(基于脑科学边界的定义) F(基于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边界定义) G(基于人际关系中的边界定义) H(基于亲密关系中的边界定义) A---B---D B---E A---C---F C---G C---H

重点知识

理智和情绪的互动是人类成长过程中分正常反应。我们最佳状态就是均衡利用自己的情绪和理智。达到一种平衡不被破环的场合。
image

一旦平衡被破环,就会产生一种基本情绪,这个基本情绪估计会贯彻整本书的理论。
那就是恐惧image

吐槽:AI作图失败

以恐惧为原型衍生的表达,如:死亡的恐惧

graph LR A(死亡的恐惧) B(恼怒) C(有攻击性) D(悲伤过度) A---B A---C A---D

PART 1 Charpter 1

自我边界:”我“的心理范围

作者认为:人类的行为(心理行为还是生理行为)都源于一个能量的概念。
这样就涉及到能量的产生,与能量的消耗。

graph LR D("基本生命安全") A("避免被吃") B(“避免挨饿”) C("抵抗or躲避") E("寻欢作乐") D---A D---B A-->C B-->C C--得到保障-->E

能量的产生:

能量的消耗:

1. 人的感知机:即如何感知行为和情绪本身!
我们已经习惯于将行为与情绪等同起来:某人在大声喊叫,那他肯定生气了。因此,对他人行为的这种理解也就会影响到我们与他们交流的方式。

2. 一套自我的判断标准,来决定人之后的行为!
我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看到的东西来做出某种行动(在上述情境中,就是那个人在生气),并以此作为测量标准,来衡量以后所遇见的所有人和事。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境,ji都是因为这种原则成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的驱动力。

这就会引出一个问题,既然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判断标准,那一定存在一个客观的判断的标准,就像判断愤怒一样,某人在大喊大叫,它肯定生气了。那么如何区分客观和主观的判断标准就是个问题?

3. 不遵守“边界“限制的行为。
我只好奇这个是否有客观的行为判定,还是纯主观的行为判定,还是主观和客观交杂判定,但我直觉感觉这应该是个社会学问题。当主观与客观形成冲突的时候,必然优先主观还是客观?

4. 对边界的理解和认识,就能够区分什么是”我的问题“,什么是”你的问题“
理清问题问题的方式:树顶方式
边界焦点理论

graph LR A("树顶式分析") B("分析遇到的状态") C("分析问题") D("分析行为") A---B A---C A---D

作者认为树顶式分析并不能解决问题,对于困惑不已以及疲倦与寻找于答案的人,可能会让问题更复杂,而引出新的问题,导致问题无法解决。

这就决定了如果能使用树顶式分析的,必须双方拥有很高的素质以及知识素养,以及科学探究问题的态度。如果起冲突的双方都是大老粗,用这种方法反而无用。

5. 屈从某些原则
屈从于控制自身行为的原则,无法判定好与坏
但是可以自由可以”设计“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浪漫主义的随性自然。主要取决于人对于不适应的解决能力。

感觉到不适应,就要做出改变,不适应是改变的先决条件。所以要去适应这种“不适应”,但是要确保不能有太多不适应控制生活(防止过分改变)

案例解析:
以上这些案例有什么共同点?
案例的主角都认为,其他人“让”他们做了不想做的事,产生了不希望有的感觉。

你可能也认为,是的,别人确实能让你产生某些不快的感觉。而我问他们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1. 他们“让”你怎么了?
  2. 他们都做了什么“让”你不快的事?
  3. 他们怎么会“让”你有你所说的感觉的呢

作者认为,没有人能让你产生任何的感觉、想法、或者让你去做任何事。这里做着用案例3中的母亲的例子:

graph LR A("母亲让女儿做什么") B("极端好的一面:利用好人、人道、信仰") C("任何我认为可以促使你去做的手段") D("极端坏的一面:用一把枪抵着你的头") A-->C---B C---D E("女儿的回应") F("最终会因为母亲的要求、请求或威胁而做出决定") G("可以屈服的去做也可以宁死不从,这取决于个人的追求") E-->F-->G

作者和我差不多,都喜欢用行为去定义行为边界的尺度,就像一把15cm的尺子,在0cm处的行为表现和在15cm的行为表现。

作者在女儿的表达上使用了存在主义的观点,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你的行为选择,你的行为最终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古今烈士之所以烈士,就是他们宁愿去死也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没有人会让他们做出这种抉择,他们都是自愿的

6. 不确定的结果
我认为结果必然是不确定的,因为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人的不稳定性,你很难证明一个人会长久的拥有某个良好的特质、品格。

这个作者真的很喜欢引用存在主义的观点,强调选择,

无论你面临什么样的境况(即便是最极端的),你是唯一能够控制你自己生活的人。但是,无论你做出的抉择导致了什么结果,那都不是你能够控制的。

这一段基本就是“他人即地狱”的翻版了

我们都有这种错误的观念:总是担心别人会否定我们的行为,这给我们的生活制造了不少麻烦。换言之,我们做了某件事后,总是希望别人做出我们所预期的那种反应。如果别人没有这样做,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或他人,结果导致双方的矛盾。还记得前言里的詹姆斯吗?他给妻子送了一束花,而妻子却质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忘记了自己想要送花的真正理由:他希望妻子会喜欢这些花,希望妻子明白,他是想通过送花来表达对妻子的爱。他认为,妻子会很开心,也会很感激他。

人变得敏锐的时候:涉及行为的意图和期望

当我们有着涉及行为的意图和期望时,都会变得非常敏锐。我们总是根据我们做出行为时的感觉或期待,去想象其他人的想法和感觉究竟如何。然而,我们常常忽略自己的行为意图,不说出来。承认自己的行为动机简单,如“只要她开心,我就高兴”,然而这种行为往往会被人认为很幼稚。事实上,我们不说出自己的行为意图是不好的,而对于这一点,大家的观念可能都不一样。总之,我们随后会对此展开更为详尽的阐述,即没有人有能力“让你高兴”,你只是为他们提供了“让你高兴”的机会而已。

还好我有自己让自己高兴的能力,感谢这几年好好面对生活的自己吧。谢谢那些有趣的爱好,有趣的朋友,有趣的过客们。

7. 上帝清结
指的是一种对于预期结果完美的控制。

我倒是没啥上帝情结,不过我更喜欢做个观察者,一个社会学者常有的宏观以及冷静的观测所有事。

作者开始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能够“让”某人高兴或不高兴吗?有人能“让”你高兴或不高兴吗?
当然作者预设了一个模糊不清的答案是:视情况而定。

然而作者真实答案是:快乐源自于幸福的满足感。

  1. 如果我情绪好的话,那么任何特别的事件和行动都能让我感到开心。无论何时何地,任何情况下都能让你开心的东西,被称为“幸福的配方”(我更愿意称之为满足)
  2. 那就是幸福并不在于你为我做了什么,而在于我自己的感觉。除非我自己愿意,否则你不能改变我的情绪。

作者举例了一个边界的作用,两个人本来就是两个个体,如果一个人打开心扉,什么叫做心扉,是一个可以让对方进来影响你的权利,这个权利不是永恒的,甚至不是一直存在这种权利。
这种允许他人来影响的权利,是很主观的,我们可以引申一下,也就是在幸福的亲密关系中,或者幸福的家庭关系中,这个权利会比较广泛存在。

然后作者也没完全否定人的影响力

上面的话似乎很有说服力,但我还是能够想象到,你一定皱起了眉头,似乎在问:“你是说我不能让我的伴侣开心吗?是否能让他/她开心,问题不在于我,而在于他/她?”答案嘛,是,但也不是。我们提出这一概念,只是希望能够让我们达成共识,避免产生异议。

作者用天气现象解释了一种喜欢的感觉:

我不能让你产生任何感觉,这跟我喜不喜欢你没有关系,而就像是天气变化一样,是自然现象,喜不喜欢这种天气是你的主观意见。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只要与某人意见不统一或产生了什么矛盾,你就可以用以上理念来验证你们的不同之处。你们中的一个人一定认为自己是可以让别人产生特定的感觉、情绪的,但他人的感受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由他们自己的体验、需求以及能够影响他们反应的任何其他事物决定的。

然而这点其实我不太认同,本质上这种多巴胺分泌的行为,跟天气无关,其实是有据可依的

作者描述了一段客观的事实:

每次和别人谈到有趣或令人悲伤的事时,我们都希望他们能跟我们一起笑或者哭,换言之,我们希望他们与我们有同样的感受。尽管我们努力尝试,但最终,只有对方认可了我们所说的事,

作者提出一个按钮效应:这个按钮其实硬翻译就是软肋的意思。

有的人可能会故意“按你的按钮”,惹到你。例如,孩子们知道,只要他们坚持,父母就会心软,给他们想要的东西。你的伴侣知道,只要提起某个特定的事物,你就会愧疚难安,而不会继续追寻特定的问题,也不追究对方的过错。想象一下,如果“按钮”失灵了呢?那就会“断电”。那然后呢?无论他人怎么试探,你都无动于衷。你的“按钮”就不会再起作用了,换言之,他人就无法获得他们期盼的反应了。记住这一点——你是唯一能让你的“按钮”失灵的人。

7. 生命第一课
这里主要用科学的方式解释:初始的边界

graph LR A("用婴儿的边界来定义") B("精神分析理论:,婴儿刚刚出生时会将母亲的胸部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C("生理学:新生儿仅能看清8英寸约20厘米以内的事物,这个距离以外的事物全都是模糊不清的。现在猜一猜,当母亲抱着婴儿的时候,她的眼睛与婴儿的眼睛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猜对了!约20厘米。") D("婴儿的边界判定依据") E("我和妈妈是不同的") F("妈妈和爸爸是不同的") A---B A---C A---D---E D---F

8. 可预见性
这里主要理论了一下马斯洛得需求理论
作者认为马斯洛得理论只是对可预见性得需求进行了判定。

而作者认为可预见性是压力得征兆。

同时作者也引述了存在主义得观点,认为人应该靠着希望而活着。

我们知道,一旦明确了方向,人就会有希望,而且,即便是知道还有不可避免的困难出现,也会乐于尝试。换言之,即便是知道可能保障不了自己的安全,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努力去把握。

作者认为,清晰得目的,指明了方向,本身就是一种确定得边界,即是可预见性得边界,这样即使双方有共同得边界,有相交得部分,就可以 暂时得求同存异。

而边界混乱(双方无法预见或者确定得方向或者目的)则是生活中所有问题和矛盾核心。

作者把人比作一张世界地图,

graph LR A("地图") B("构成地图中边界得要素:道路、指示牌") C("构成人的边界要素:状况、意见、态度") A---B---C

这张地图道路密集,对一个不熟悉该地的人而言,根本起不了指路的作用,他们看这张地图就像是在玩走迷宫的游戏。现在,想象一下,你面前的地图是一张仅仅标注了主干道的地图,如果你想要找某个特定的地方,这样的地图上是看不出来的,但如果你只是想知道自己想去的地方的大致方向,这样的地图就有作用。

作者说,边界需要去定义,就像人去定义一辆汽车是把人和物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得工具。

那这么说,如果人没有主观定义出自己得边界,本身那就是混乱得,或者说,边界应该符合一般规律,广义道德、公序良俗!

我们大部分人为了追求舒适,都会刻意与他人保持相应的距离(除非是与我们很亲近的人)。与他人相距太近,我们会认为不舒服,而太远,我们又觉得不够友善。

9. 为什么会因“边界”而自由
这里作者提到的问题跟我很久之前思考的问题是一样的,果然爱思考的人想法都是一样的。

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如果你有了大家都很喜欢的东西钱,会怎样呢?如果我有了更多钱,我就会非常开心,这话是不是很耳熟?

挣多少钱才是一个人的边界。

你了解了该怎样让我开心,而我也很高兴你同意这样去做,那么你就要经常去做。我们怎样表达我爱你,我想要跟你在一起,这些方法并没有什么不同。通常,只有在情况变得糟糕的时候,这些区别才凸显出来。

没有什么人和物能够永远都让我们有某种感觉。我们对特定的行为和事件的情绪反应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性决定的

10. 将外在的问题“内在化”
这个能力我太擅长了,让自己开心嘛!
简称心外无物 ,王阳明是吧,哈哈哈...

经历不开心的事情时,所产生的感觉总是与某件突发事故和干扰我们计划的事物相关,不然就是太过担心我们所在意的人。我们可能担心产生矛盾,或其他可能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情绪反应都与我们的身外之物相关。

亲密关系中PUA倒是可以利用这层心理矛盾:

当我们选择为某事烦恼的时候,那么那件事就可能会真的成为我们的烦恼,这就包括了“接受别人的感受和反应是我们的责任”这一点。争吵之后,“你让我很痛苦”这种说法会让他人产生负罪感,这种强烈的感受,可能会让你认为,自己应为对方的感受负责。但是,要注意,一旦产生了这种想法,那就覆水难收了,你就注定成为承担责任的人,“我”可以偷偷操纵,让你总是对我产生负罪感,因为你已经认为是你让我不幸的。

当我们不尊重他人对问题的所有权,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我们就是完全弱化了他人的存在,而把自己当成了主角。我们的真正想法是:你不能照顾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我就该为你解决掉。如果别人对你这样说,你会有什么感受?

巨婴真的蛮多的,最基本的礼貌都做不到的也很多。比如表示感谢,表示道歉。

我们经受了压力,可能是因为我们无力解决问题,或者其他人并不看重我们所认为的解决方案,完全忽略了我们认为“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我们就会觉得焦虑、失望、紧张或产生其他不快的感觉,我们必须寻求专业的人士来帮我们摆脱困境,而这困境是由于我们不尊重“边界”而导致的。我们不断努力,试图消解这个问题,结果却发现根本无法解决。一旦你将外在的麻烦视作了自己的,你就要自行承担这样做的后果

对于这种问题,我还挺有经验的,就是让那个人去犯错,如果 错误不是我承担的,那就看别人笑话,如果错误需要我承担,那就看能否承受,比如孩子的犯错。

因为你将“陌生”的事物“植入”了自己之中,你试图让事物朝着你所想要的结果发展,但最终的结果却不是你能够控制的。你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期待成真.

翻一下作者结尾的话,就是不要对他人抱有期待,期待自己更重要。

part 1 charpter 2

生活中90%的问题,都是自我边界不清导致的

压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压力感是大脑的一种基本反应。但需要追根溯源。

任何人只要忙的飞起,就没机会反思,就没机会思考,只有压力堆积。

作者认为边界跟压力和情绪有关。

洞悉了在对别人的言行做出反应之前,自己头脑中的变化,你就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避免做出冲动的反应——冲动反应才是“问题”出现的缘由。

压力对于生存机制的作用?

关于脑科学:三重脑的概念让我们将“焦虑”和“失望”视作正常的情绪反应,而非情绪失常的表现。我更愿意认为,这两种情绪的产生是大脑正常传递信息的结果,不幸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未能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要认识这一过程,每经历一次,记忆就会变得更深,如果经常经历不愉快的事,我们就会陷入不愉快的记忆中。我们记得越频繁,记忆就越深,这是记忆的本质。我们越关注一件事,我们就越不可能忘记它。在心理学上,这个过程称之为“学习”(在心理学上,指通过实践、训练等改进行为举止)。不幸的是,无论是我们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记忆,都是经历一次,记忆就加深一次。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甚至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不断重复,让我们一直都有紧迫感,而不是作为单一事件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人的见识和学识还是能决定一些人品的部分的,对于事物的谦卑态度。

我们对自身之外的事物考虑得更多,对那些新的经历体验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就会“忘却”过去的陈旧信息。要接受新的想法和意见,我们的大脑就需要创建新的神经元联系。这个“新”指的是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不同了,或者用新的、不寻常的观念来理解旧的信息。每一次新的经历,大脑处理的时候都要进行改变,不然也就不称为“新”的了,而是被归为“记忆”。

暂时看到这把,骑车玩去。。。。。。

这里主要解释了脑科学的左右脑控制得逻辑,

其实更好奇社交行为中得礼貌性关切。这个其实很难穿透。

作者认为是大脑是可塑得,

posted @ 2023-12-26 19:49  SheZQ  阅读(6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