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学习(四)computed

一、为什么要使用computed?

我们都知道,在模板内的表达式非常遍历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在模板内的放入太多逻辑的东西。会让模板变重,且难于维护。

<div id="example">
  {{ 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div>

在这模板中的代码中,其实,我们需要花费上一小段时间去理解,这块渲染的是message的翻转字符串。然而,当初模板中使用表达式的初衷时为了简单运算的。所以从这点出发,我们就不建议在模板中使用过于复杂的表达式了。此时,计算属性就横空出世了。计算属性就是当依赖的属性的值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会触发他的更改,如果依赖的值,不发生变化的时候,使用的是缓存中的属性值。

定义:当其依赖的属性的值发生变化时,计算属性会重新计算,反之,则使用缓存中的属性值。

<div id="example">
  <p>Original message: "{{ message }}"</p>
  <p>Computed reversed message: "{{ reversedMessage }}"</p>
</div>


var vm = new Vue({
  el: '#example',
  data: {
    message: 'Hello'
  },
  computed: {
    // 计算属性的 getter
    reversedMessage: function () {
      // `this` 指向 vm 实例
      return this.message.split('').reverse().join('')
    }
  }
})

计算属性允许我们对指定的视图,复杂的值计算。这些值将绑定到依赖项值,只在需要时更新。

例如,我们可以在数据模型中有一个results数组:

假设想要查看所有主题的总数。我们不能使用filtersexpressions来完成这个任务。

  • filters:用于简单的数据格式,在应用程序的多个位置都需要它
  • expressions:不允许使用流操作或其他复杂的逻辑。他们应该保持简单

这个时候,计算属性就可以派上用场。我们可以向模型中添加一个计算值,如下:

 

 

 

效果如下:

当然也可以使用Vue中的method计算出学科的总分,最终得到的总数结果是相同的。

在上例的基础上,我们把computed区块中的totalMarks函数整体移到methods中。同时在模板中将{{ totalMarks }} 替换成{{ totalMarks() }}。 最终看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如下所示:

 

虽然这两种方式输出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用method方法的性能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使用这种方法totalMarks()方法在每次页面渲染时都被执行一次(例如,使用每一个change)。

如果我们有一个计算属性,那么Vue会记住计算的属性所依赖的值(在我们这个示例中,那就是results)。通过这样做,Vue只有在依赖变化时才可以计算值。否则,将返回以前缓存的值。这也意味着只要results还没有发生改变,多次访问totalMark计算属性会立即返回之前的计算结果,而不必再次执行函数。

上面两个示例也说明,在Vue中计算属性是基于它们的依赖进行缓存的,而方法是不会基于它们的依赖进行缓存的。从而使用计算属性要比方法性能更好。

二、getter函数

getter和setter函数参考文章https://www.jianshu.com/p/56f337688d6b

在 Vue 中,computed 的属性可以被视为是 data 一样,可以读取和设值,因此在 computed 中可以分成 getter(读取) 和 setter(设值),一般情况下是没有 setter 的,computed 预设只有 getter ,也就是只能读取,不能改变设值。

vue.js计算属性默认只有 getter,因为是默认值所以我们也常常省略不写,如下代码:

<div id="demo">{{ fullName }}</div>

var vm = new Vue({
  el: '#demo',
  data: {
    firstName: 'Foo',
    lastName: 'Bar'
  },
  computed: {
    fullName: function () {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

其实computed里的代码完整的写法应该是:

 computed: {
    fullName: {
      get(){
         return this.firstName + ' ' + this.lastName
      }
    }
  }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说我们更改了getter里使用的变量,就会触发computed的更新,前提是computed里的值必须要在模板里使用才行。

三、setter函数

当赋值给计算属性的时候,将调用setter函数。多用于在模板组件中需要修改计算属性自身的值的时候。

computed: {
    updateMessage: {
      get: function() {
        console.log('计算属性', this.message)
        return this.message
      },
      set: function(newVal) {
        this.message = newVal
        console.log('newVal', newVal)
      }
    }
  },
 mounted () {
    this.updateMessage = '222'
    console.log('测试:', this)
 },

只有当计算属性中的属性被直接赋值的时候,才会走setter函数,而且,setter函数和getter函数是相互独立的,不是说走setter函数,就必须走getter函数。上面的案例,打印结果是

newVal: 222,
计算属性: 222

是因为,在setter中触发了message的更改,当message发生改变的时候,getter函数中就会改变。执行顺序是setter -> getter -> updated

computed: {
    updateMessage: {
      get: function() {
        console.log('计算属性', this.message)
        return this.message
      },
      set: function(newVal) {
        console.log('newVal', newVal)
      }
    }
  },
 mounted () {
    console.log('测试:', this)
 },

这种情况下,打印结果是:

newVal 222

此时,就只是单单的走了setter的函数,而没有走getter函数。

 

 

posted @ 2020-07-14 16:45  二猫子  阅读(37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