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的这一章,作者提到了团队。一个人数增加到三就开始产生分歧的组织。就像三个和尚没水喝一样,人多就出现了资源和责任的划分,就有不均,就有矛盾。不说开发团队,就连生活中也存在。作者强调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和用于承担自己失败的责任。
接下来,他谈到了制度的问题。根据现实的故事,我感觉随意的转变制度是致命的。因为制度不是说转变就转变的事情。因为一转变,就会有一类人中的一部分人“集体”成为“新职工”一样,几乎不知所措。那么再环节中,产生断节是可怕的。
然后,人们可能就会产生错误。就需要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个措施要人性的,公平的裁决这件事情。绝对是不可能,只能谈相对。听作者的意思,似乎管理者会因为自己出错而动摇机制。对此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但如果我是这个“管理者”的管理者,我就裁了他。
说道“那么,我们开始开发吧”,我就想到我自己。虽然我谈不上开发,但我上来也是敲代码。几乎不构思,不画流程图。一个一个变量与函数的往里塞。功能是完成了,但总会有些冗杂。如果不直接敲代码吧,这感觉就好像,解一道数学道题,不上来在算草纸上演算,先上个香一样。希望在以后慢慢接触的东西变多的时候,有所改观吧。
角色,就好像我自己常说的定位一样。因为我也玩LOL,知道一个角色定位的重要性。而我自己感觉,我在角色转换时,对自己的定位很有把握。因为至少我能看出来别人没有站好自己的定位。这样不仅招人反感,也会托低一方的效率。之所以有这种不清楚定位的现象,可能就是他自己省事了吧。
下一段说的是蚂蚁。蚂蚁有一种“弹性分工”。我知道这种工作方法的优点,但作为个体,我有些不喜欢。因为编程不想蚂蚁搬东西那么简单。因为,A开发的代码工工整整,给了B或与B合作之后,可能就会参杂一些不好的代码。我要是A,我得恶心死咯。
作者也举了自己转变角色的例子。我感觉这不是弹性分工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他是初次接触,难免陌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得到了“弹性分工”结果。
最后一句话,做管理 != 做伯乐。联系上课老师说的话,这让我感觉到了团队冷血的一面。就是团队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就连管理者都不能因为个人而违背自己的工作态度。虽然我这么说,但我还是能体会团队这么做的做法的。
看了两遍,到了第三章。这次比上次的感觉强了好多。但我总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也没说什么专业术语和知识。就是不知道他具体说的是什么(不包括概念框架)。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写给懂的人看的,也可能是作者起点太高了。这样,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