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Mysql的基础篇| 基础架构| 日志系统| 事务隔离| 锁

 

1.一条sql查询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mysql逻辑架构图 

大体来说,MySQL可以分为Server层和存储引擎层两部分。

Server层包括连接器、查询缓存、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等,涵盖MySQL的大多数核心服务功能,以及所有的内置函数(如日期、时间、数学和加密函数等),所有跨存储引擎的功能都在这一层实现,比如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等。

而存储引擎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提取。其架构模式是插件式的,支持InnoDB、MyISAM、Memory等多个存储引擎。现在最常用的存储引擎是InnoDB,它从MySQL 5.5.5版本开始成为了默认存储引擎。

从图中不难看出,不同的存储引擎共用一个Server层 ,也就是从连接器到执行器的部分。

 

① 连接器

第一步,你会先连接到这个数据库上,这时候接待你的就是连接器。连接器负责跟客户端建立连接、获取权限、维持和管理连接。

mysql -h$ip -P$port -u$user -p

连接命令中的mysql是客户端工具,用来跟服务端建立连接。在完成经典的TCP握手后,连接器就要开始认证你的身份,这个时候用的就是你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用户名密码认证通过,连接器会到权限表里面查出你拥有的权限。之后,这个连接里面

的权限判断逻辑,都将依赖于此时读到的权限。连接完成后,如果你没有后续的动作,这个连接就处于空闲状态,你可以在show processlist命令中看到它。 

 

客户端连接的时长是由参数wait_timeout控制的,默认值是8小时。

数据库长连接是指连接成功后,如果客户端持续有请求,则一直使用同一个连接。短连接则是指每次执行完很少的几次查询就断开连接,下次查询再重新建立一个。建立连接的过程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尽量使用长连接。

但是全部使用长连接后,有些时候MySQL占用内存涨得特别快,因为MySQL在执行过程中临时使用的内存是管理在连接对象里面的。这些资源会在连接断开的时候才释放。所以如果长连接累积下来,可能导致内存占用太大,被系统强行杀掉(OOM),从现

象看就是MySQL异常重启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案。

1. 定期断开长连接。使用一段时间,或者程序里面判断执行过一个占用内存的大查询后,断开连接,之后要查询再重连。

2. 如果你用的是MySQL 5.7或更新版本,可以在每次执行一个比较大的操作后,通过执行mysql_reset_connection来重新初始化连接资源。这个过程不需要重连和重新做权限验证,但是会将连接恢复到刚刚创建完时的状态。

② 查询缓存

连接建立完成后,就可以执行select语句了。

MySQL拿到一个查询请求后,会先到查询缓存看看,之前是不是执行过这条语句。之前执行过的语句及其结果可能会以key-value对的形式,被直接缓存在内存中。key是查询的语句,value是查询的结果。如果你的查询能够直接在这个缓存中找到key,那么这个

value就会被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如果语句不在查询缓存中,就会继续后面的执行阶段。执行完成后,执行结果会被存入查询缓存中。

但查询缓存往往弊大于利。查询缓存的失效非常频繁,只要有对一个表的更新,这个表上所有的查询缓存都会被清空。对于更新压力大的数据库来说,查询缓存的命中率会非常低。

你可以将参数query_cache_type设置成DEMAND,这样对于默认的SQL语句都不使用查询缓存。而对于你确定要使用查询缓存的语句,可以用SQL_CACHE显式指定,像下面这个语句一样:

mysql> select SQL_CACHE * from T where ID=10;

需要注意的是,MySQL 8.0版本直接将查询缓存的整块功能删掉了,也就是说8.0开始彻底没有这个功能了。

③ 分析器

如果没有命中查询缓存,就要开始真正执行语句了。首先,MySQL需要知道你要做什么,因此需要对SQL语句做解析。

分析器先会做“词法分析”。你输入的是由多个字符串和空格组成的一条SQL语句,MySQL需要识别出里面的字符串分别是什么,代表什么。

MySQL从你输入的"select"这个关键字识别出来,这是一个查询语句。它也要把字符串“T”识别成“表名T”,把字符串“ID”识别成“列ID”。

做完了这些识别以后,就要做“语法分析”。根据词法分析的结果,语法分析器会根据语法规则,判断你输入的这个SQL语句是否满足MySQL语法。

 

④ 优化器

经过了分析器,MySQL就知道你要做什么了。在开始执行之前,还要先经过优化器的处理。

优化器是在表里面有多个索引的时候,决定使用哪个索引;或者在一个语句有多表关联(join)的时候,决定各个表的连接顺序。比如你执行下面这样的语句,这个语句是执行两个表的join:

既可以先从表t1里面取出c=10的记录的ID值,再根据ID值关联到表t2,再判断t2里面d的值是否等于20。

也可以先从表t2里面取出d=20的记录的ID值,再根据ID值关联到t1,再判断t1里面c的值是否等于10。

这两种执行方法的逻辑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执行的效率会有不同,而优化器的作用就是决定选择使用哪一个方案。

mysql> select * from t1 join t2 using(ID) where t1.c=10 and t2.d=20;

 

⑤ 执行器

MySQL通过分析器知道了你要做什么,通过优化器知道了该怎么做,于是就进入了执行器阶段,开始执行语句。

开始执行的时候,要先判断一下你对这个表T有没有执行查询的权限; 打开表的时候,执行器就会根据表的引擎定义,去使用这个引擎提供的接口。

比如我们这个例子中的表T中,ID字段没有索引,那么执行器的执行流程是这样的:

  • 1. 调用InnoDB引擎接口取这个表的第一行,判断ID值是不是10,如果不是则跳过,如果是则将这行存在结果集中;
  • 2. 调用引擎接口取“下一行”,重复相同的判断逻辑,直到取到这个表的最后一行。
  • 3. 执行器将上述遍历过程中所有满足条件的行组成的记录集作为结果集返回给客户端。

至此,这个语句就执行完成了。

对于有索引的表,执行的逻辑也差不多。第一次调用的是“取满足条件的第一行”这个接口,之后循环取“满足条件的下一行”这个接口,这些接口都是引擎中已经定义好的。

你会在数据库的慢查询日志中看到一个rows_examined的字段,表示这个语句执行过程中扫描了多少行。这个值就是在执行器每次调用引擎获取数据行的时候累加的。

在有些场景下,执行器调用一次,在引擎内部则扫描了多行,因此引擎扫描行数跟引擎扫描行数跟rows_examinedrows_examined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2. 一条sql更新语句是如何执行的

一条查询语句的执行过程一般是经过连接器、分析器、优化器、执行器等功能模块,最后到达存储引擎。 那么,一条更新语句的执行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mysql> create table T(ID int primary key, c int);
如果要将ID=2这一行的值加1,SQL语句就会这么写:
mysql> update T set c=c+1 where ID=2;

查询语句的那一套流程,更新语句也是同样会走一遍。执行语句前要先连接数据库,这是连接器的工作。在一个表上有更新的时候,跟这个表有关的查询缓存会失效,所以这条语句就会把表T上所有缓存

结果都清空。 

接下来,分析器会通过词法和语法解析知道这是一条更新语句。优化器决定要使用ID这个索引。然后,执行器负责具体执行,找到这一行,然后更新。与查询流程不一样的是,更新流程还涉及两个重要

的日志模块,redo log(重做日志)和 binlog(归档日志);

重要的日志模块:redo log

酒店掌柜有一个粉板,专门用来记录客人的赊账记录。如果赊账的人不多,那么他可以把顾客名和账目写在板上。

但如果赊账的人多了,粉板总会有记不下的时候,这个时候掌柜一定还有一个专门记录赊账的账本如果有人要赊账或者还账的话,掌柜一般有两种做法:

  • 一种做法是直接把账本翻出来,把这次赊的账加上去或者扣除掉;
  • 另一种做法是先在粉板上记下这次的账,等打烊以后再把账本翻出来核算;

在生意红火柜台很忙时,掌柜一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前者操作实在是太麻烦了。如果掌柜没有粉板的帮助,每次记账都得翻账本,效率就会非常低;

同样,在MySQL里也有这个问题,如果每一次的更新操作都需要写进磁盘,然后磁盘也要找到对应的那条记录,然后再更新,整个过程IO成本、查找成本都很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MySQL的设计者就

用了类似酒店掌柜粉板的思路来提升更新效率。

而粉板和账本配合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MySQL里经常说到的WAL技术,WAL的全称是Write-Ahead Logging,它的关键点就是先写日志,再写磁盘,也就是先写粉板,等不忙的时候再写账本。

具体来说,当有一条记录需要更新的时候,InnoDB引擎就会先把记录写到redo log(粉板)里面,并更新内存,这个时候更新就算完成了。同时,InnoDB引擎会在适当的时候,

将这个操作记录更新到磁盘里面,而这个更新往往是在系统比较空闲的时候做,这就像打烊以后掌柜做的事。如果今天赊账的不多,掌柜可以等打烊后再整理。但如果某天赊账的特别多,粉板写满了,又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掌柜只好

放下手中的活儿,把粉板中的一部分赊账记录更新到账本中,然后把这些记录从粉板上擦掉,为记新账腾出空间。 

与此类似,InnoDBredo log也是固定大小的,比如可以配置为一组4个文件,每个文件的大小是1GB,那么这块粉板总共就可以记录4GB的操作。从头开始写,写到末尾就又回到开头循环写,

如下面这个图所示。

                                                  

 write pos是当前记录的位置,一边写一边后移,写到第3号文件末尾后就回到0号文件开头。checkpoint是当前要擦除的位置,也是往后推移并且循环的,擦除记录前要把记录更新到数据文件。

write poscheckpoint之间的是粉板上还空着的部分,可以用来记录新的操作。如果write pos追上checkpoint,表示粉板满了,这时候不能再执行新的更新,得停下来先擦掉一些记录,把checkpoint

进一下。 

有了redo logInnoDB就可以保证即使数据库发生异常重启,之前提交的记录都不会丢失,这个能力称为crash-safecrash-safe

要理解crash-safe这个概念,可以想想我们前面赊账记录的例子。只要赊账记录记在了粉板上或写在了账本上,之后即使掌柜忘记了,比如突然停业几天,恢复生意后依然可以通过账本和粉板上的数据明确赊账账目。

 

重要的日志模块:binlog

MySQL整体来看,其实就有两块:一块是Server层,它主要做的是MySQL功能层面的事情;还有一块是引擎层,负责存储相关的具体事宜。上面我们聊到的粉板redo logInnoDB引擎特有的日志,而Server层也有自己的日志,称为binlog(归档日志)。

为什么会有两份日志呢?因为最开始MySQL里并没有InnoDB引擎。MySQL自带的引擎是MyISAM,但是MyISAM没有crash-safe的能力,binlog日志只能用于归档。而InnoDB是另一个公司以插件形式引入MySQL的,既然只依靠binlog是没有crash-safe能力的,所

InnoDB使用另外一套日志系统— — 也就是redo log来实现crash-safe能力。

这两种日志有以下三点不同。

  • 1. redo logInnoDB引擎特有的;binlogMySQLServer层实现的,所有引擎都可以使用。
  • 2. redo log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在某个数据页上做了什么修改binlog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这个语句的原始逻辑,比如ID=2这一行的c字段加1 ”
  • 3. redo log是循环写的,空间固定会用完;binlog是可以追加写入的。追加写是指binlog文件

写到一定大小后会切换到下一个,并不会覆盖以前的日志。

执行器和InnoDB引擎在执行这个简单的update句时的内部流程。

  • 1. 执行器先找引擎取ID=2这一行。ID是主键,引擎直接用树搜索找到这一行。如果ID=2这一行所在的数据页本来就在内存中,就直接返回给执行器;否则,需要先从磁盘读入内存,然后再返回。
  • 2. 执行器拿到引擎给的行数据,把这个值加上1,比如原来是N,现在就是N+1,得到新的一行数据,再调用引擎接口写入这行新数据。
  • 3. 引擎将这行新数据更新到内存中,同时将这个更新操作记录到redo log里面,此时redo logprepare状态。然后告知执行器执行完成了,随时可以提交事务。
  • 4. 执行器生成这个操作的binlog,并把binlog写入磁盘。
  • 5. 执行器调用引擎的提交事务接口,引擎把刚刚写入的redo log改成提交(commit)状态,更新完成。

 

update语句的执行流程图,图中浅色框表示是在InnoDB内部执行的,深色框表示是在执行器中执行的。

                        

最后三步看上去有点,将redo log的写入拆成了两个步骤:preparecommit,这就是"两阶段提交"

 

两阶段提交

“两阶段提交”是为了让两份日志之间的逻辑一致。怎样让数据库恢复到半个月内任意一秒的状态?

前面我们说过了,binlog会记录所有的逻辑操作,并且是采用“追加写”的形式。如果你的DBA承诺说半个月内可以恢复,那么备份系统中一定会保存最近半个月的所有binlog,同时系统会定期做整库备

份。这里的“定期”取决于系统的重要性,可以是一天一备,

也可以是一周一备。当需要恢复到指定的某一秒时,比如某天下午两点发现中午十二点有一次误删表,需要找回数据,那你可以这么做:

首先,找到最近的一次全量备份,如果你运气好,可能就是昨天晚上的一个备份,从这个备份恢复到临时库;

然后,从备份的时间点开始,将备份的binlog依次取出来,重放到中午误删表之前的那个时刻。这样你的临时库就跟误删之前的线上库一样了,然后你可以把表数据从临时库取出来,按需要恢复到线上库

去。

为什么日志需要“两阶段提交”。这里用反证法来进行解释。

由于redo log和binlog是两个独立的逻辑,如果不用两阶段提交,要么就是先写完redo log再写binlog,或者采用反过来的顺序。我们看看这两种方式会有什么问题。

用前面的update语句来做例子。假设当前ID=2的行,字段c的值是0,再假设执行update语句过程中在写完第一个日志后,第二个日志还没有写完期间发生了crash,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 先写先写 redo log后写 binlog。假设在redo log写完,binlog还没有写完的时候,MySQL进程异常重启。由于我们前面说过的,redo log写完之后,系统即使崩溃,仍然能够把数据恢复回来,所以恢复

后这一行c的值是1。

但是由于binlog没写完就crash了,这时候binlog里面就没有记录这个语句。因此,之后备份日志的时候,存起来的binlog里面就没有这条语句。

然后你会发现,如果需要用这个binlog来恢复临时库的话,由于这个语句的binlog丢失,这个临时库就会少了这一次更新,恢复出来的这一行c的值就是0,与原库的值不同。

2. 先写binlog后写redo log。如果在binlog写完之后crash,由于redo log还没写,崩溃恢复以后这个事务无效,所以这一行c的值是0。但是binlog里面已经记录了“把c从0改成1”这个日

志。所以,在之后用binlog来恢复的时候就多了一个事务出来,恢复出来的这一行c的值就是1,与原库的值不同。

可以看到,如果不使用“两阶段提交”,那么数据库的状态就有可能和用它的日志恢复出来的库的状态不一致。

这个概率是不是很低,平时也没有什么动不动就需要恢复临时库的场景呀?其实不是的,不只是误操作后需要用这个过程来恢复数据。当你需要扩容的时候,也就是需要再

多搭建一些备库来增加系统的读能力的时候,现在常见的做法也是用全量备份加上应用binlog来实现的,这个“不一致”就会导致你的线上出现主从数据库不一致的情况。

简单说,redo log和binlog都可以用于表示事务的提交状态,而两阶段提交就是让这两个状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

物理日志redo log和逻辑日志binlog

redo log用于保证crash-safe能力。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这个参数设置成1的时候,表示每次事务的redo log都直接持久化到磁盘。这个参数我建议你设置成1,这样可以保证MySQL异常重启之

后数据不丢失。

sync_binlog这个参数设置成1的时候,表示每次事务的binlog都持久化到磁盘。这个参数我也建议你设置成1,这样可以保证MySQL异常重启之后binlog不丢失。

3. 事务隔离

数据库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用到事务。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转账,你要给朋友小王转 100 块钱,而此时你的银行卡只有 100 块钱。

转账过程具体到程序里会有一系列的操作比如查询余额、做加减法、更新余额等,这些操作必须保证是一体的,不然等程序查完之后,还没做减法之前,你这 100 块钱,完全可以

借着这个时间差再查一次,然后再给另外一个朋友转账,如果银行这么整,不就乱了么?这时就要用到“事务”这个概念了。

简单来说,事务就是要保证一组数据库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在 MySQL中,事务支持是在引擎层实现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引擎都支持事务。比如 MySQL 原生的 MyISAM 引擎就不支持事务,这也是MyISAM 被 InnoDB 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隔离性与隔离级别

提到事务肯定会想到 ACID(Atomicity、Consistency、Isolation、Durability,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 I,也就是“隔离性”。

当数据库上有多个事务同时执行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脏读(dirty read)、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幻读(phantom read)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有

了“隔离级别”的概念。隔离得越严实,效率就会越低。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SQL 标准的事务隔离级别包括: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

  • 读未提交是指,一个事务还没提交时,它做的变更就能被别的事务看到。
  • 读提交是指,一个事务提交之后,它做的变更才会被其他事务看到。
  • 可重复读是指,一个事务执行过程中看到的数据,总是跟这个事务在启动时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未提交变更对其他事务也是不可见的。
  • 串行化是对于同一行记录,“写”会加“写锁”,“读”会加“读锁”。当出现读写锁冲突的时候,后访问的事务必须等前一个事务执行完成,才能继续执行。

其中“读提交”和“可重复读”比较难理解,例子有数据表T中只有一列,其中一行的值为 1,下面是按照时间顺序执行两个事务的行为。

mysql> create table T(c int) engine=InnoDB;

mysql> insert into T(c) values(1);

事务A 事务B
启动事务查询得到值 1  启动事务
  查询得到值 1
  将1 改成 2
查询得到值 V1  
  提交事务 B
查询得到值 V2  
提交事务 A  
查询得到值 V3   

我们来看看在不同的隔离级别下,事务 A 会有哪些不同的返回结果,也就是图里面 V1、V2、V3 的返回值分别是什么。

  • 若隔离级别是“读未提交”, 则V1 的值就是 2。这时候事务B 虽然还没有提交,但是结果已经被A 看到了。因此,V2、V3也都是2。
  • 若隔离级别是“读提交”,则V1是1,V2的值是2。事务B 的更新在提交后才能被A看到。所以, V3的值也是 2。
  • 若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则 V1、V2 是 1,V3 是 2。之所以 V2 还是 1,遵循的就是这个要求:事务在执行期间看到的数据前后必须是一致的。
  • 若隔离级别是“串行化”,则在事务B 执行“将1改成2”的时候,会被锁住。直到事务A提交后,事务B才可以继续执行。所以从A的角度看,V1、V2值是1,V3的值是2。

在实现上,数据库里面会创建一个视图,访问的时候以视图的逻辑结果为准。

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这个视图是在事务启动时创建的,整个事务存在期间都用这个视图。

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这个视图是在每个SQL 语句开始执行的时候创建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读未提交”隔离级别下直接返回记录上的最新值,没有视图概念;

而“串行化”隔离级别下直接用加锁的方式来避免并行访问。

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隔离级别下,数据库行为是有所不同的。Oracle 数据库的默认隔离级别其实就是“读提交”,因此对于一些从 Oracle 迁移到 MySQL 的应用,

为保证数据库隔离级别的一致,你一定要记得将 MySQL 的隔离级别设置为“读提交”。

配置的方式是,将启动参数 transaction-isolation 的值设置成 READ-COMMITTED。可以用 show variables 来查看当前的值。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transaction_isolation';

总结来说,存在即合理,哪个隔离级别都有它自己的使用场景,要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来定。什么时候需要“可重复读”的场景呢?看一个数据校对逻辑的案例;

假设你在管理一个个人银行账户表。一个表存了每个月月底的余额,一个表存了账单明细。这时候你要做数据校对,也就是判断上个月的余额和当前余额的差额,

是否与本月的账单明细一致。你一定希望在校对过程中,即使有用户发生了一笔新的交易,也不影响你的校对结果。

这时候使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就很方便。事务启动时的视图可以认为是静态的,不受其他事务更新的影响。

 

事务隔离的实现

理解了事务的隔离级别,再来看看事务隔离具体是怎么实现的。这里展开说明“可重复读”。

在MySQL 中,实际上每条记录在更新的时候都会同时记录一条回滚操作。记录上的最新值,通过回滚操作,都可以得到前一个状态的值。

假设一个值从1被按顺序改成了2、3、4,在回滚日志里面就会有类似下面的记录。

               

 

当前值是4,但是在查询这条记录的时候,不同时刻启动的事务会有不同的read-view。如图中看到的,在视图A、B、C 里面,这一个记录的值分别是1、2、4,

同一条记录在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版本,就是数据库的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对于read-view A,要得到1,就必须将当前值依次执行图中所有的回滚操作得到。

同时你会发现,即使现在有另外一个事务正在将4 改成 5,这个事务跟read-view A、B、C 对应的事务是不会冲突的。

回滚日志总不能一直保留吧,什么时候删除呢?答案是,在不需要的时候才删除。也就是说,系统会判断,当没有事务再需要用到这些回滚日志时,回滚日志会被删除。

什么时候才不需要呢?就是当系统里没有比这个回滚日志更早的read-view 的时候。基于上面的说明,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建议尽量不要使用长事务。

长事务意味着系统里面会存在很老的事务视图。由于这些事务随时可能访问数据库里面的任何数据,所以这个事务提交之前,数据库里面它可能用到的回滚记录都必须保留,

这就会导致大量占用存储空间。

在MySQL5.5 及以前的版本,回滚日志是跟数据字典一起放在 ibdata 文件里的,即使长事务最终提交,回滚段被清理,文件也不会变小。我见过数据只有20GB,而回滚段有

200GB的库。最终只好为了清理回滚段,重建整个库。除了对回滚段的影响,长事务还占用锁资源,也可能拖垮整个库;

 

事务的启动方式

如前面所述,长事务有这些潜在风险,我当然是建议你尽量避免。其实很多时候业务开发中长事务通常是由于误用所致。

MySQL的事务启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1.显式启动事务语句,begin或start transaction。配套的提交语句是 commit,回滚语句是rollback。

2. set autocommit=0,这个命令会将这个线程的自动提交关掉。意味着如果你只执行一个select 语句,这个事务就启动了,而且并不会自动提交。

这个事务持续存在直到你主动执行commit 或rollback语句,或者断开连接。有些客户端连接框架会默认连接成功后先执行一个set autocommit=0 的命令。这就导致

接下来的查询都在事务中,如果是长连接,就导致了意外的长事务。

建议使用 set autocommit=1, 通过显式语句的方式来启动事务。

很多开发同学会纠结“多一次交互”的问题。对于一个需要频繁使用事务的业务,第二种方式每个事务在开始时都不需要主动执行一次 “begin”,减少了语句的交互次数。

如果你也有这个顾虑,我建议你使用commit work and chain 语法。

在autocommit为1的情况下,用begin 显式启动的事务,如果执行commit 则提交事务。

如果执行commit work and chain,则是提交事务并自动启动下一个事务,这样也省去了再次执行begin 语句的开销。同时带来的好处是从程序开发的角度明确地知道每个语

句是否处于事务中。

你可以在information_schema 库的 innodb_trx 这个表中查询长事务,比如下面这个语句,用于查找持续时间超过60s 的事务。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where TIME_TO_SEC(timediff(now(),trx_started

 

小结

MySQL的事务隔离级别的现象和实现,根据实现原理分析了长事务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方式避免长事务。 

如何避免长事务对业务的影响?这个问题,可以从应用开发端和数据库端来看。

首先,从应用开发端来看:

1.确认是否使用了set autocommit=0。这个确认工作可以在测试环境中开展,把MySQL的general_log 开起来,然后随便跑一个业务逻辑,通过general_log的日志

来确认。一般框架如果会设置这个值,也就会提供参数来控制行为,你的目标就是把它改成 1。

2.确认是否有不必要的只读事务。有些框架会习惯不管什么语句先用 begin/commit 框起来。我见过有些是业务并没有这个需要,但是也把好几个select语句放到了事务中。

这种只读事务可以去掉。

3.业务连接数据库的时候,根据业务本身的预估,通过SET MAX_EXECUTION_TIME 命令,来控制每个语句执行的最长时间,避免单个语句意外执行太长时间。

其次,从数据库端来看:

1.监控information_schema.Innodb_trx 表,设置长事务阈值,超过就报警或者 kill;

2.Percona的pt-kill 这个工具不错,推荐使用;

3.在业务功能测试阶段要求输出所有的 general_log,分析日志行为提前发现问题;

4.如果使用的是 MySQL 5.6 或者更新版本,把 innodb_undo_tablespaces 设置成 2(或更大的值)。如果真的出现大事务导致回滚段过大,这样设置后清理起来更方便。 

 

4. 索引 

索引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就像书的目录一样。

索引的常见模型

索引的出现是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可以用于提高读写效率的数据结构很多,有哈希表、有序数组和搜索树等;

哈希表是一种以键-值(key-value)存储数据的结构,我们只要输入待查找的值即key,就可以找到其对应的值即Value。哈希的思路很简单,把值放在数组里,用一个哈希函数把key换算成一个确定的位置,然后把value放在数组的这个位置。

多个key值经过哈希函数的换算,会出现同一个值的情况。处理这种情况的一种方法是,拉出一个链表。

假设,现在维护着一个身份证信息和姓名的表,需要根据身份证号查找对应的名字,这时对应的哈希索引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User2和User4根据身份证号算出来的值都是N,但没关系,后面还跟了一个链表。假设,这时候你要查ID_card_n2对应的名字是什么,处理步骤

首先,将ID_card_n2通过哈希函数算出N;

然后,按顺序遍历,找到User2。

图中四个ID_card_n的值并不是递增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新的User时速度会很快,只需要往后追加。缺点是因为不是有序的,所以哈希索引做区间查询的速度是很慢的。如果你现在要找身份证号在[ID_card_X, ID_card_Y]这个区间的所有用户,就必须全部扫描一

遍了。

所以,哈希表这种结构适用于只有等值查询的场景,比如Memcached及其他一些NoSQL引擎。而有序数组在等值查询和范围查询场景中的性能就都非常优秀。

如果我们使用有序数组来实现的话,示意图如下所示:

              

假设身份证号没有重复,这个数组就是按照身份证号递增的顺序保存的。这时如果要查ID_card_n2对应的名字,用二分法就可以快速得到,这个时间复杂度是O(log(N))。

很显然这个索引结构支持范围查询。查身份证号在[ID_card_X, ID_card_Y]区间的User,可以先用二分法找到ID_card_X(如果不存在ID_card_X,就找到大于ID_card_X的第一个User),然后向右遍历,直到查到第一个大于ID_card_Y的身份证号,退出循环。

如果仅仅看查询效率,有序数组就是最好的数据结构了。但是,在需要更新数据的时候就麻烦了,你往中间插入一个记录就必须得挪动后面所有的记录,成本太高。

所以,有序数组索引只适用于静态存储引擎,比如要保存2017年某个城市的所有人口信息,这类不会再修改的数据。

上面根据身份证号查名字的例子,如果我们用二叉搜索树来实现的话,示意图如下所示:  

             

二叉搜索树的特点是:每个节点的左儿子小于父节点,父节点又小于右儿子。这样如果你要查ID_card_n2的话,按照图中的搜索顺序就是按照UserA -> UserC -> UserF -> User2这个路径得

到。这个时间复杂度是O(log(N))。

当然为了维持O(log(N))的查询复杂度,你就需要保持这棵树是平衡二叉树。为了做这个保证,更新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log(N))。

树可以有二叉,也可以有多叉。多叉树就是每个节点有多个儿子,儿子之间的大小保证从左到右递增。二叉树是搜索效率最高的,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数据库存储却并不使用二叉树。其原因

是,索引不止存在内存中,还要写到磁盘上。

想象一下一棵100万节点的平衡二叉树,树高20。一次查询可能需要访问20个数据块。在机械硬盘时代,从磁盘随机读一个数据块需要10 ms左右的寻址时间。也就是说,对于一个100万行的表,如果使用二叉树来存储,单独访问一个行可能需要20个10 ms的时间,

这个查询可真够慢的。为了让一个查询尽量少地读磁盘,就必须让查询过程访问尽量少的数据块。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使用二叉树,而是要使用“N叉”树。这里,“N叉”树中的“N”取决于数据块的大小。

以InnoDB的一个整数字段索引为例,这个N差不多是1200。这棵树高是4的时候,就可以存1200的3次方个值,这已经17亿了。考虑到树根的数据块总是在内存中的,一个10亿行的表上一

个整数字段的索引,查找一个值最多只需要访问3次磁盘。其实,树的第二层也有很大概率在内存中,那么访问磁盘的平均次数就更少了。N叉树由于在读写上的性能优点,以及适配磁盘的访问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数据库引擎中了。

不管是哈希还是有序数组,或者N叉树,它们都是不断迭代、不断优化的产物或者解决方案。数据库技术发展到今天,跳表、LSM树等数据结构也被用于引擎设计中;

数据库底层存储的核心就是基于这些数据模型,每碰到一个新数据库,我们需要先关注它的数据模型,这样才能从理论上分析出这个数据库的适用场景。

这是数据库处理数据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经常用到。当你理解了索引的模型后,就会发现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视角,体会到引擎设计的精妙之处。

在MySQL中,索引是在存储引擎层实现的,所以并没有统一的索引标准,即不同存储引擎的索引的工作方式并不一样。而即使多个存储引擎支持同一种类型的索引,其底层的实现也可能不同。由于InnoDB存储引擎在MySQL数据库中使用最为广泛,以InnoDB为例分

析一下其中的索引模型。

 

InnoDB 的索引模型的索引模型

在InnoDB中,表都是根据主键顺序以索引的形式存放的,这种存储方式的表称为索引组织表。InnoDB使用了B+树索引模型,所以数据都是存储在B+树中的。

每一个索引在InnoDB里面对应一棵B+树。

假设,我们有一个主键列为ID的表,表中有字段k,并且在k上有索引。这个表的建表语句如下:

mysql> create table T(
    id int primary key,
    k 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16),
  index (k)
)engine=InnoDB;

表中R1~R5的(ID,k)值分别为(100,1)、(200,2)、(300,3)、(500,5)和(600,6),两棵树的示例如下:

                          

从图中不难看出,根据叶子节点的内容,索引类型分为主键索引和非主键索引。

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存的是整行数据。在InnoDB里,主键索引也被称为聚簇索引(clusteredindex)。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内容是主键的值。

在InnoDB里,非主键索引也被称为二级索引(secondary index)。

基于主键索引和普通索引的查询有什么区别?

如果语句是select * from T where ID=500,即主键查询方式,则只需要搜索ID这棵B+树;

如果语句是select * from T where k=5,即普通索引查询方式,则需要先搜索k索引树,得到ID的值为500,再到ID索引树搜索一次。这个过程称为回表。

也就是说,基于非主键索引的查询需要多扫描一棵索引树。因此,我们在应用中应该尽量使用主键查询。

索引维护

B+树为了维护索引有序性,在插入新值的时候需要做必要的维护。以上图为例,如果插入新的行ID值为700,则只需要在R5的记录后面插入一个新记录。如果新插入的ID值为400,就

相对麻烦了,需要逻辑上挪动后面的数据,空出位置。而更糟的情况是,如果R5所在的数据页已经满了,根据B+树的算法,这时候需要申请一个新的数据页,然后挪动部分数据过去。这个过程称为页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性能自然会受影响。

除了性能外,页分裂操作还影响数据页的利用率。原本放在一个页的数据,现在分到两个页中,整体空间利用率降低大约50%。

当然有分裂就有合并。当相邻两个页由于删除了数据,利用率很低之后,会将数据页做合并。合并的过程,可以认为是分裂过程的逆过程。

基于上面的索引维护过程,一个案例:

你可能在一些建表规范里面见到过类似的描述,要求建表语句里一定要有自增主键。哪些场景下应该使用自增主键,而哪些场景下不应该。

自增主键是指自增列上定义的主键,在建表语句中一般是这么定义的: NOT NULL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插入新记录的时候可以不指定ID的值,系统会获取当前ID最大值加1作为下一条记录的ID值。也就是说,自增主键的插入数据模式,正符合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递增插入的场景。每次插入一条

新记录,都是追加操作,都不涉及到挪动其他记录,也不会触发叶子节点的分裂。而有业务逻辑的字段做主键,则往往不容易保证有序插入,这样写数据成本相对较高。

除了考虑性能外,我们还可以从存储空间的角度来看。假设你的表中确实有一个唯一字段,比如字符串类型的身份证号,那应该用身份证号做主键,还是用自增字段做主键呢?

由于每个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上都是主键的值。如果用身份证号做主键,那么每个二级索引的叶子节点占用约20个字节,而如果用整型做主键,则只要4个字节,如果是长整型(bigint)则是

8个字节。

显然,主键长度越小,普通索引的叶子节点就越小,普通索引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小。显然,主键长度越小,普通索引的叶子节点就越小,普通索引占用的空间也就越小。

所以,从性能和存储空间方面考量,自增主键往往是更合理的选择。

有没有什么场景适合用业务字段直接做主键的呢?有的,比如,有些业务的场景需求是这样的:

1. 只有一个索引;

2. 该索引必须是唯一索引。

这就是典型的KV场景。

由于没有其他索引,所以也就不用考虑其他索引的叶子节点大小的问题。这时就要优先考虑“尽量使用主键查询”原则,直接将这个索引设置为主键,可以避免每次查询需要搜索两棵树。

如果你要重建索引 k,你的两个SQL语句可以这么写:

alter table T drop index k;

alter table T add index(k);

如果你要重建主键索引,也可以这么写:

alter table T drop primary key;

alter table T add primary key(id);

通过两个alter 语句重建索引k,以及通过两个alter语句重建主键索引是否合理。为什么要重建索引,索引可能因为删除,或者页分裂等原因,导致数据页有空洞,重建索引的过程会创建一个新的索引,

把数据按顺序插入,这样页面的利用率最高,也就是索引更紧凑、更省空间。

重建索引k的做法是合理的,可以达到省空间的目的。但是,重建主键的过程不合理。不论是删除主键还是创建主键,都会将整个表重建。所以连着执行这两个语句的话,第一个语句就白做

了。这两个语句,你可以用这个语句代替 : alter table T engine=InnoDB

 

小结

分析了数据库引擎可用的数据结构,介绍了InnoDB采用的B+树结构,以及为什么InnoDB要这么选择。B+树能够很好地配合磁盘的读写特性,减少单次查询的磁盘访问次数。

由于InnoDB是索引组织表,一般情况下建议创建一个自增主键,这样非主键索引占用的空间最小。但事无绝对,也讨论了使用业务逻辑字段做主键的应用场景。

 

 

在下面这个表T中,执行 select * from T where k between 3 and 5,需要执行几次树的搜索操作,会扫描多少行?

mysql> create table T (
ID int primary key,
k int NOT NULL DEFAULT 0,
s varchar(16) NOT NULL DEFAULT '',
index k(k)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100,1, 'aa'),(200,2,'bb'),(300,3,'cc'),(500,5,'ee'),(600,6,'ff');

这条SQL查询语句的执行流程如下:

  • 1. 在k索引树上找到k=3的记录,取得 ID = 300;
  • 2. 再到ID索引树查到ID=300对应的R3;
  • 3. 在k索引树取下一个值k=5,取得ID=500;
  • 4. 再回到ID索引树查到ID=500对应的R4;
  • 5. 在k索引树取下一个值k=6,不满足条件,循环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回到主键索引树搜索的过程,我们称为回表回到主键索引树搜索的过程,我们称为回表 。可以看到,这个查询过程读了k索引树的3条记录(步骤1、3和5),回表了两次(步骤2和4)。
这个例子中,由于查询结果所需要的数据只在主键索引上有,所以不得不回表。有没有可能经过索引优化,避免回表过程呢?

覆盖索引覆盖索引

如果执行的语句是select ID from T where k between 3 and 5,这时只需要查ID的值,而ID的值已经在k索引树上了,因此可以直接提供查询结果,不需要回表。也就是说,在这个查询里面,

索引k已经“覆盖了”我们的查询需求,我们称为覆盖索引。

由于覆盖索引可以减少树的搜索次数,显著提升查询性能,所以使用覆盖索引是一个常用由于覆盖索引可以减少树的搜索次数,显著提升查询性能,所以使用覆盖索引是一个常用

的性能优化手段。

在引擎内部使用覆盖索引在索引k上其实读了三个记录,R3~R5(对应的索引k上的记录项),但是对于MySQL的Server层来说,它就是找引擎拿到了两条记录,因此MySQL

认为扫描行数是2。 

基于上面覆盖索引的说明讨论一个问题:在一个市民信息表上,是否有必要将身份在一个市民信息表上,是否有必要将身份证号和名字建立联合索引?

假设这个市民表的定义是这样的:

CREATE TABLE `tuser` (
  `id` int(11) NOT NULL,
  `id_card` varchar(32) DEFAULT NULL,
  `name` varchar(32)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ismale` tinyint(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_card` (`id_card`),
  KEY `name_age` (`name`,`age`)
) ENGINE=InnoDB

身份证号是市民的唯一标识。也就是说,如果有根据身份证号查询市民信息的需求,只要在身份证号字段上建立索引就够了。

而再建立一个(身份证号、姓名)的联合索引,是不是浪费空间?

如果现在有一个高频请求,要根据市民的身份证号查询他的姓名,这个联合索引就有意义了。它可以在这个高频请求上用到覆盖索引,不再需要回表查整行记录,减少语句的执行时间。

当然,索引字段的维护总是有代价的。因此,在建立冗余索引来支持覆盖索引时就需要权衡考虑了。这正是业务DBA,或者称为业务数据架构师的工作。

最左前缀原则

如果为每一种查询都设计一个索引,索引是不是太多了。如果要按照市民的身份证号去查他的家庭地址呢?虽然这个查询需求在业务中出现的概率不高,但

总不能让它走全表扫描吧?反过来说,单独为一个不频繁的请求创建一个(身份证号,地址)的索引又感觉有点浪费, 应该怎么做呢?

结论: B+树这种索引结构,可以利用索引树这种索引结构,可以利用索引的“最左前缀”,来定位记录。

为了直观地说明这个概念,我们用(name,age)这个联合索引来分析。

                       

可以看到,索引项是按照索引定义里面出现的字段顺序排序的。

当你的逻辑需求是查到所有名字是“张三”的人时,可以快速定位到ID4,然后向后遍历得到所有需要的结果。

如果你要查的是所有名字第一个字是“张”的人,你的SQL语句的条件是"where name like‘张%’"。这时,你也能够用上这个索引,查找到第一个符合条件的记录是ID3,然后向后遍历,

直到不满足条件为止。

可以看到,不只是索引的全部定义,只要满足最左前缀,就可以利用索引来加速检索。这个最左前缀可以是联合索引的最左N个字段,也可以是字符串索引的最左M个字符。

基于上面对最左前缀索引的说明,讨论一个问题:在建立联合索引的时候,如何安排索引内的字段顺序。

评估标准是,索引的复用能力, 因为可以支持最左前缀,所以当已经有了(a,b)这个联合索引后,一般就不需要单独在a上建立索引了。

因此,第一原则是,如果通过调整顺序,可以少维护一个索引,那么这个顺序往往就是需要优先考虑采用的。

我们要为高频请求创建(身份证号,姓名)这个联合索引,并用这个索引支持“根据身份证号查询地址”的需求。

那么,如果既有联合查询,又有基于a、b各自的查询呢?查询条件里面只有b的语句,是无法使用(a,b)这个联合索引的,这时候你不得不维护另外一个索引,也就是说你需要同时维护(a,b)、

(b) 这两个索引。

这时,我们要考虑的原则就是空间了。比如上面这个市民表的情况,name字段是比age字段大的 ,建议创建一个(name,age)的联合索引和一个(age)的单字段索引。

索引下推

上一段我们说到满足最左前缀原则的时候,最左前缀可以用于在索引中定位记录。那些不符合最左前缀的部分,会怎么样呢?

还是以市民表的联合索引(name, age)为例。如果现在有一个需求:检索出表中“名字第一个字是张,而且年龄是10岁的所有男孩”。那么,SQL语句是这么写的:

mysql> select * from tuser where name like '张%' and age=10 and ismale=1;

跟进前缀索引规则这个语句在搜索索引树的时候,只能用“张”,找到第一个满足条件的记录ID3。然后是判断其他条件是否满足。

在MySQL 5.6之前,只能从ID3开始一个个回表。到主键索引上找出数据行,再对比字段值。

而MySQL 5.6 引入的索引下推优化(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可以在索引遍历过程中,对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先做判断,直接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记录,减少回表次数。

下图是这两个过程的执行流程图。

      

        

这两个图里面,每一个虚线箭头表示回表一次。

第一个图中,在(name,age)索引里面我特意去掉了age的值,这个过程InnoDB并不会去看age的值,只是按顺序把“name第一个字是 ’张’”的记录一条条取出来回表。

因此,需要回表4次。

这两个图区别是,InnoDB在(name,age)索引内部就判断了age是否等于10,对于不等于10的记录,直接判断并跳过。在本例只需要对ID4、ID5这两条记录回表取数据判

断,就只需要回表2次。

CREATE TABLE `geek` (
`a` int(11) NOT NULL,
`b` int(11) NOT NULL,
`c` int(11) NOT NULL,
`d` int(11) NOT NULL,
PRIMARY KEY (`a`,`b`),
KEY `c` (`c`),
KEY `ca` (`c`,`a`),
KEY `cb` (`c`,`b`)
) ENGINE=InnoDB;
表需要a、b做联合主键,
既然主键包含了a、b这两个字段,那意味着单独在字段c上创建一个索引,就已经包含了三个字段了呀,为什么要创建“ca”“cb”这两个索引?
因为他们的业务里面有这样的两种语句:
select * from geek where c=N order by a limit 1;
select * from geek where c=N order by b limit 1;

表记录
–a--|–b--|–c--|–d--
1 2 3 d
1 3 2 d
1 4 3 d
2 1 3 d
2 2 2 d
2 3 4 d
主键 a,b的聚簇索引组织顺序相当于 order by a,b,也就是先按a排序,再按b排序,c无序。

索引 ca 的组织是先按c排序,再按a排序,同时记录主键
–c--|–a--|–主键部分b-- (注意,这里不是ab,而是只有b)
2 1 3
2 2 2
3 1 2
3 1 4
3 2 1
4 2 3
这个跟索引c的数据是一模一样的。
索引 cb 的组织是先按c排序,在按b排序,同时记录主键 –c
--|–b--|–主键部分a-- (同上) 2 2 2 2 3 1 3 1 2 3 2 1 3 4 1 4 3 2 所以,结论是ca可以去掉,cb需要保留。

 小结

数据库索引的概念,包括了覆盖索引、前缀索引、索引下推。在满足语句需求的情况下, 尽量少地访问资源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在用数据库时,尤其在设计表结构时,也要以减少资源消耗作为目标。

5. 全局锁和表锁 

数据库锁设计的初衷是处理并发问题。作为多用户共享的资源,当出现并发访问的时候,数据库需要合理地控制资源的访问规则。而锁就是用来实现这些访问规则的重要数据结构。
根据加锁的范围,根据加锁的范围, MySQLMySQL里面的锁大致可以分成全局锁、表级锁和行锁三类里面的锁大致可以分成全局锁、表级锁和行锁三类 。

全局锁

全局锁就是对整个数据库实例加锁。MySQL提供了一个加全局读锁的方法,命令是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FTWRL)。当你需要让整个库处于只读状态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命

令,之后其他线程的以下语句会被阻塞:数据更新语句(数据的增删改)、数据定义语句(包括建表、修改表结构等)和更新类事务的提交语句。

全局锁的典型使用场景是,做全库逻辑备份。也就是把整库每个表都select出来存成文本。以前有一种做法,是通过FTWRL确保不会有其他线程对数据库做更新,然后对整个库做备份。

注意,在备份过程中整个库完全处于只读状态。

让整库都只读,听上去就很危险:

如果你在主库上备份,那么在备份期间都不能执行更新,业务基本上就得停摆;

如果你在从库上备份,那么备份期间从库不能执行主库同步过来的binlog,会导致主从延迟。

看来加全局锁不太好。但是细想一下,备份为什么要加锁呢?我们来看一下不加锁会有什么问题。

假设你要维护“极客时间”的购买系统,关注的是用户账户余额表和用户课程表。现在发起一个逻辑备份。假设备份期间,有一个用户,他购买了一门课程,业务逻辑里就要扣掉

他的余额,然后往已购课程里面加上一门课。如果时间顺序上是先备份账户余额表(u_account),然后用户购买,然后备份用户课程表(u_course),会怎么样呢?看下图:

                 

 

表级锁

MySQL里面表级别的锁有两种:一种是表锁,一种是元数据锁(meta data lock,MDL)。

表锁的语法是lock tables ... read/write,与FTWRL类似,可以用unlock tables主动释放锁,也可以在客户端断开的时候自动释放。需要注意,lock tables语法除了会限制别的线程的读写

外,也限定了本线程接下来的操作对象。

如果在某个线程A中执行lock tables t1 read, t2 write; 这个语句,则其他线程写t1、读写t2的语句都会被阻塞。同时,线程A在执行unlock tables之前,也只能执行读t1、读写t2的操作。

连写t1都不允许,自然也不能访问其他表。

在还没有出现更细粒度锁的时候,表锁是最常用的处理并发的方式。而对于InnoDB这种支持行锁的引擎,一般不使用lock tables命令来控制并发,毕竟锁住整个表的影响面还是太大。

另一类表级的锁是另一类表级的锁是MDL(metadata lock)。 MDL不需要显式使用,在访问一个表的时候会被自动加上。MDL的作用是,保证读写的正确性。

如果一个查询正在遍历一个表中的数据,而执行期间另一个线程对这个表结构做变更,删了一列,那么查询线程拿到的结果跟表结构对不上,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在MySQL 5.5版本中引入了MDL,当对一个表做增删改查操作的时候,加MDL读锁;当要对表做结构变更操作的时候,加MDL写锁。

读锁之间不互斥,因此你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对一张表增删改查。

读写锁之间、写锁之间是互斥的,用来保证变更表结构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如果有两个线程要同时给一个表加字段,其中一个要等另一个执行完才能开始执行。

MDL锁是系统默认会加的。

坑:给一个小表加个字段,导致整个库挂了。

给一个表加字段,或者修改字段,或者加索引,需要扫描全表的数据。在对大表操作的时候,你肯定会特别小心,以免对线上服务造成影响。而实际上,即使是小表,操作不慎也

会出问题。看下下面的操作序列,假设表t是一个小表。

             

 

可以看到session A先启动,这时候会对表t加一个MDL读锁。由于session B需要的也是MDL读锁,因此可以正常执行。之后session C会被blocked,是因为session A的MDL读锁还没有释放,

而session C需要MDL写锁,因此只能被阻塞。

如果只有session C自己被阻塞还没什么关系,但是之后所有要在表t上新申请MDL读锁的请求也会被session C阻塞。所有对表的增删改查操作都需要先申请MDL读锁,就都被锁住,等于这个表现在完全不可读写了。

如果某个表上的查询语句频繁,而且客户端有重试机制,也就是说超时后会再起一个新session再请求的话,这个库的线程很快就会爆满。

事务中的MDL锁,在语句执行开始时申请,但是语句结束后并不会马上释放,而会等到整个事务提交后再释放。

基于上面的分析,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安全地给小表加字段?

首先我们要解决长事务,事务不提交,就会一直占着MDL锁。在MySQL的information_schema库的innodb_trx 表中可以查到当前执行中的事务。如果你要做DDL变更的表刚好有长事务

在执行,要考虑先暂停DDL,或者kill掉这个长事务。

考虑一下这个场景:如果你要变更的表是一个热点表,虽然数据量不大,但是上面的请求很频繁,而你不得不加个字段,该怎么做呢?

这时候kill可能未必管用,因为新的请求马上就来了。比较理想的机制是,在alter table语句里面设定等待时间,如果在这个指定的等待时间里面能够拿到MDL写锁最好,拿不到也不要阻塞后

面的业务语句,先放弃。之后开发人员或者DBA再通过重试命令重复这个过程。

MariaDB已经合并了AliSQL的这个功能,所以这两个开源分支目前都支持DDL NOWAIT/WAIT n这个语法。

ALTER TABLE tbl_name NOWAIT add column ...

ALTER TABLE tbl_name WAIT N add column ...

 

小节

全局锁主要用在逻辑备份过程中。对于全部是InnoDB引擎的库,我建议你选择使用single-transaction参数,对应用会更友好。

表锁一般是在数据库引擎不支持行锁的时候才会被用到的。如果你发现你的应用程序里有lock tables这样的语句,你需要追查一下,比较可能的情况是:

要么是你的系统现在还在用MyISAM这类不支持事务的引擎,那要安排升级换引擎;

要么是你的引擎升级了,但是代码还没升级。我见过这样的情况,最后业务开发就是把lock tables 和 unlock tables 改成 begin 和 commit,问题就解决了。

MDL会直到事务提交才释放,在做表结构变更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不要导致锁住线上查询和更新。

备份一般都会在备库上执行,在用single-transaction方法做逻辑备份的过程中,如果主库上的一个小表做了一个DDL,比如给一个表上加了一列。这时从备库上会看到什么现象?

 

6. 行锁 

MySQL的行锁是在引擎层由各个引擎自己实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引擎都支持行锁,比如MyISAM引擎就不支持行锁。不支持行锁意味着并发控制只能使用表锁,对于这种引擎的表,

同一张表上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更新在执行,这就会影响到业务并发度。InnoDB是支持行锁的,这也是MyISAM被InnoDB替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及如何通过减少锁冲突来提升业务并发度。

行锁就是针对数据表中行记录的锁。比如事务A更新了一行,而这时候事务B也要更新同一行,则必须等事务A的操作完成后才能进行更新。

当然,数据库中还有一些没那么一目了然的概念和设计,这些概念如果理解和使用不当,容易导致程序出现非预期行为,比如两阶段锁。

从两阶段锁说起

我先给你举个例子。在下面的操作序列中,事务B的update语句执行时会是什么现象呢?假设字段id是表t的主键。

                        

结论:事务A在执行完两条update语句后,持有哪些锁,以及在什么时候释放。

实际上事务B的update语句会被阻塞,直到事务A执行commit之后,事务B才能继续执行。

事务A持有的两个记录的行锁,都是在commit的时候才释放的。也就是说,在InnoDB事务中,行锁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加上的,但并不是不需要了就立刻释事务,而是要等到事务结束时才释放。这个就是两阶段锁协议。

知道了这个设定,对我们使用事务有什么帮助呢?那就是,如果你的事务中需要锁多个行,要把最可能造成锁冲突、最可能影响并发度的锁尽量往后放。

比如:假设你负责实现一个电影票在线交易业务,顾客A要在影院B购买电影票。这个业务涉及以下操作:

1. 从顾客A账户余额中扣除电影票价;

2. 给影院B的账户余额增加这张电影票价;

3. 记录一条交易日志。

要完成这个交易,我们需要update两条记录,并insert一条记录。当然,为了保证交易的原子性,要把这三个操作放在一个事务中。你会怎样安排这三个语句在事务中的顺序呢?

如果同时有另外一个顾客C要在影院B买票,那么这两个事务冲突的部分就是语句2了。因为它们要更新同一个影院账户的余额,需要修改同一行数据。

根据两阶段锁协议,不论你怎样安排语句顺序,所有的操作需要的行锁都是在事务提交的时候才释放的。所以,如果你把语句2安排在最后,比如按照3、1、2这样的顺序,那么影院账户余额

这一行的锁时间就最少。这就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事务之间的锁等待,提升了并发度。

现在由于你的正确设计,影院余额这一行的行锁在一个事务中不会停留很长时间。但是,

如果这个影院做活动,可以低价预售一年内所有的电影票,而且这个活动只做一天。于是在活动时间开始的时候,你的MySQL就挂了。CPU消耗接近100%,但整个数据库

每秒就执行不到100个事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就涉及死锁和死锁检测了。

死锁和死锁检测死锁和死锁检测

当并发系统中不同线程出现循环资源依赖,涉及的线程都在等待别的线程释放资源时,就会导致

这几个线程都进入无限等待的状态,称为死锁。以数据库中的行锁举例。

                           

这时事务A在等待事务B释放id=2的行锁,而事务B在等待事务A释放id=1的行锁。 事务A和事务B在互相等待对方的资源释放,就是进入了死锁状态。当出现死锁以后,有两种策略:

一种策略是,直接进入等待,直到超时。这个超时时间可以通过参数innodb_lock_wait_timeout来设置。

另一种策略是,发起死锁检测,发现死锁后,主动回滚死锁链条中的某一个事务,让其他事务得以继续执行。将参数innodb_deadlock_detect设置为on,表示开启这个逻辑。

在InnoDB中,innodb_lock_wait_timeout的默认值是50s,意味着如果采用第一个策略,当出现死锁以后,第一个被锁住的线程要过50s才会超时退出,然后其他线程才有可能继续执行。对于

在线服务来说,这个等待时间往往是无法接受的。

但我们又不可能直接把这个时间设置成一个很小的值,比如1s。这样当出现死锁的时候,确实很快就可以解开,但如果不是死锁,而是简单的锁等待呢?所以,超时时间设置太短的话,会出现很多误伤。

所以,正常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采用第二种策略,即:主动死锁检测,而且innodb_deadlock_detect的默认值本身就是on。主动死锁检测在发生死锁的时候,是能够快速发

现并进行处理的,但是它也是有额外负担的。每当一个事务被锁的时候,就要看看它所依赖的线程有没有被别人锁住,如此循环,最后判断是否出现了循环等待,也就是死锁。

如果是所有事务都要更新同一行的场景呢?

每个新来的被堵住的线程,都要判断会不会由于自己的加入导致了死锁,这是一个时间复杂度是O(n)的操作。假设有1000个并发线程要同时更新同一行,那么死锁检测操作就是100万这个量级的。

虽然最终检测的结果是没有死锁,但是这期间要消耗大量的CPU资源。因此,你就会看到CPU利用率很高,但是每秒却执行不了几个事务。

怎么解决由这种热点行更新导致的性能问题呢?问题的症结在于,死锁检测要耗费大量的CPU资源。

一种头痛医头的方法,就是如果能确保这个业务一定不会出现死锁,可以临时把死锁检测关掉。 但是这种操作本身带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业务设计的时候一般不会把死锁当做一个严

重错误,毕竟出现死锁了,就回滚,然后通过业务重试一般就没问题了,这是业务无损的。而关掉死锁检测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超时,这是业务有损的。

另一个思路是控制并发度。根据上面的分析,你会发现如果并发能够控制住,比如同一行同时最多只有10个线程在更新,那么死锁检测的成本很低,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一个直接的想法就是,在客户端做并发控制。但你会很快发现这个方法不太可行,因为客户端很多。有一个应用,有600个客户端,这样即使每个客户端控制到只有5个并发线程,汇总到数据库服务

端以后,峰值并发数也可能要达到3000。

因此,这个并发控制要做在数据库服务端。如果你有中间件,可以考虑在中间件实现;如果你的团队有能修改MySQL源码的人,也可以做在MySQL里面。基本思路就是,对于相同行的更新,

在进入引擎之前排队。这样在InnoDB内部就不会有大量的死锁检测工作了。

可能你会问,如果团队里暂时没有数据库方面的专家,不能实现这样的方案,能不能从设计上优化这个问题呢?

你可以考虑通过将一行改成逻辑上的多行来减少锁冲突。还是以影院账户为例,可以考虑放在多条记录上,比如10个记录,影院的账户总额等于这10个记录的值的总和。这样每次要给影院账

户加金额的时候,随机选其中一条记录来加。这样每次冲突概率变成原来的1/10,可以减少锁等待个数,也就减少了死锁检测的CPU消耗。

这个方案看上去是无损的,但其实这类方案需要根据业务逻辑做详细设计。如果账户余额可能会减少,比如退票逻辑,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当一部分行记录变成0的时候,代码要有特殊处

理。

小结

介绍了MySQL的行锁,涉及了两阶段锁协议、死锁和死锁检测这两大部分内容。

以两阶段协议为起点,讨论了在开发的时候如何安排正确的事务语句。这里的原则:如果你的事务中需要锁多个行,要把最可能造成锁冲突、最可能影响并发度的锁的申请时机尽量往后放。

但是,调整语句顺序并不能完全避免死锁。所以我们引入了死锁和死锁检测的概念,以及提供了三个方案,来减少死锁对数据库的影响。减少死锁的主要方向,就是控制访问相同资源的并发事务量。

如果你要删除一个表里面的前10000行数据,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做到:

  • 第一种,直接执行delete from T limit 10000;
  • 第二种,在一个连接中循环执行20次 delete from T limit 500;
  • 第三种,在20个连接中同时执行delete from T limit 500。

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

 

7. 事务隔离还是不隔离 

如果是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事务T启动的时候会创建一个视图read-view,之后事务T执行期间,即使有其他事务修改了数据,事务T看到的
仍然跟在启动时看到的一样。也就是说,一个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执行的事务,好像与世无争,不受外界影响。
一个事务要更新一行,如果刚好有另外一个事务拥有这一行的行锁,它又不能这么超然会被锁住,进入等待状态。
问题是,既然进入了等待状态,那么等到这个事务自己获取到行锁要更新数据的时候,它读到的值又是什么呢?

mysql>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k`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id, k) values(1,1),(2,2);

事务A/B/C的执行流程 

                  

事务的启动时机

begin/start transaction 命令并不是一个事务的起点,在执行到它们之后的第一个操作InnoDB表的语句,事务才真正启动。如果你想要马上启动一个事务,可以使用start transaction with consistent snapshot 这个命令。

默认都是 autocommit=1。

例子中事务C没有显式地使用begin/commit,表示这个update语句本身就是一个事务,语句完成的时候会自动提交。事务B在更新了行之后查询; 事务A在一个只读事务中查询,并且时

间顺序上是在事务B的查询之后。这时,如果我告诉你事务B查到的k的值是3,而事务A查到的k的值是1,你是不是感觉有点晕呢?

在MySQL里,有两个“视图”的概念:一个是view。它是一个用查询语句定义的虚拟表,在调用的时候执行查询语句并生成结果。创建视图的语法是create view ...,而它的查询方法与表一样。

另一个是InnoDB在实现MVCC时用到的一致性读视图,即consistent read view,用于支持RC(Read Committed,读提交)和RR(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隔离级别的实现。

它没有物理结构,作用是事务执行期间用来定义“我能看到什么数据”

“快照快照”在MVCC里是怎么工作的?

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事务在启动的时候就“拍了个快照”。注意,这个快照是基于整库的。

这时,你会说这看上去不太现实啊。如果一个库有100G,那么我启动一个事务,MySQL就要拷贝100G的数据出来,这个过程得多慢啊。可是,我平时的事务执行起来很快啊。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拷贝出这100G的数据。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快照是怎么实现的。

InnoDB里面每个事务有一个唯一的事务ID,叫作transaction id。它是在事务开始的时候向InnoDB的事务系统申请的,是按申请顺序严格递增的。

而每行数据也都是有多个版本的。每次事务更新数据的时候,都会生成一个新的数据版本,并且把transaction id赋值给这个数据版本的事务ID,记为row trx_id。同时,旧的数据版本要保留,

并且在新的数据版本中,能够有信息可以直接拿到它。也就是说,数据表中的一行记录,其实可能有多个版本(row),每个版本有自己的row trx_id。

如图所示,就是一个记录被多个事务连续更新后的状态。

                 

 

图中虚线框里是同一行数据的4个版本,当前最新版本是V4,k的值是22,它是被transaction id为25的事务更新的,因此它的row trx_id也是25。

语句更新会生成undo log(回滚日志)吗?那么,undo log在哪呢?

实际上,图中的三个虚线箭头,就是undo log;而V1、V2、V3并不是物理上真实存在的,而是每次需要的时候根据当前版本和undo log计算出来的。比如,需要V2的时候,就是通过V4依

次执行U3、U2算出来。明白了多版本和row trx_id的概念后,我们再来想一下,InnoDB是怎么定义那个“100G”的快照的。

按照可重复读的定义,一个事务启动的时候,能够看到所有已经提交的事务结果。但是之后,这个事务执行期间,其他事务的更新对它不可见。

因此,一个事务只需要在启动的时候声明说,“以我启动的时刻为准,如果一个数据版本是在我启动之前生成就认;如果是我启动以后才生成的就不认,必须要找到它的上一个版本”

当然,如果“上一个版本”也不可见,那就得继续往前找。还有,如果是这个事务自己更新的数据,它自己还是要认的。

在实现上, InnoDB为每个事务构造了一个数组,用来保存这个事务启动瞬间,当前正在“活跃”的所有事务ID。“活跃”指的就是启动了但还没提交。

数组里面事务ID的最小值记为低水位,当前系统里面已经创建过的事务ID的最大值加1记为高水位。

这个视图数组和高水位,就组成了当前事务的一致性视图(read-view)。而数据版本的可见性规则,就是基于数据的row trx_id和这个一致性视图的对比结果得到的。

这个视图数组把所有的row trx_id 分成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这样,对于当前事务的启动瞬间来说,一个数据版本的row trx_id,有以下几种可能:

1. 如果落在绿色部分,表示这个版本是已提交的事务或者是当前事务自己生成的,这个数据是可见的;

2. 如果落在红色部分,表示这个版本是由将来启动的事务生成的,是肯定不可见的;

3. 如果落在黄色部分,那就包括两种情况

  • a. 若 row trx_id在数组中,表示这个版本是由还没提交的事务生成的,不可见;
  • b. 若 row trx_id不在数组中,表示这个版本是已经提交了的事务生成的,可见。

比如,对于图中的数据来说,如果有一个事务,它的低水位是18,那么当它访问这一行数据时,就会从V4通过U3计算出V3,所以在它看来,这一行的值是11。

有了这个声明后,系统里面随后发生的更新,是不是就跟这个事务看到的内容无关了呢?

因为之后的更新,生成的版本一定属于上面的2或者3(a)的情况,而对它来说,这些新的数据版本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事务的快照,就是“静态”的了。

所以你现在知道了,InnoDBInnoDB利用了“所有数据都有多个版本”的这个特性,实现了 “秒级创建快照”的能力。

继续看一下图1中的三个事务,分析下事务A的语句返回的结果,为什么是k=1。

做如下假设:

  • 1. 事务A开始前,系统里面只有一个活跃事务ID是99;
  • 2. 事务A、B、C的版本号分别是100、101、102,且当前系统里只有这四个事务;
  • 3. 三个事务开始前,(1,1)这一行数据的row trx_id是90。

这样,事务A的视图数组就是[99,100], 事务B的视图数组是[99,100,101], 事务C的视图数组是[99,100,101,102]。

为了简化分析,我先把其他干扰语句去掉,只画出跟事务A查询逻辑有关的操作:

             

 

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一个有效更新是事务C,把数据从(1,1)改成了(1,2)。这时候,这个数据的最新版本的row trx_id是102,而90这个版本已经成为了历史版本。

第二个有效更新是事务B,把数据从(1,2)改成了(1,3)。这时候,这个数据的最新版本(即row trx_id)是101,而102又成为了历史版本。

在事务A查询的时候,其实事务B还没有提交,但是它生成的(1,3)这个版本已经变成当前版本了。但这个版本对事务A必须是不可见的,否则就变成脏读了。

现在事务A要来读数据了,它的视图数组是[99,100]。当然了,读数据都是从当前版本读起的。

事务A查询语句的读数据流程:

找到(1,3)的时候,判断出row trx_id=101,比高水位大,处于红色区域,不可见;接着,找到上一个历史版本,一看row trx_id=102,比高水位大,处于红色区域,不可见;

再往前找到了(1,1),它的row trx_id=90,比低水位小,处于绿色区域,可见。这样执行下来,虽然期间这一行数据被修改过,但是事务A不论在什么时候查询,看到这行数据的结果都是一致的,所以称之为一致性读。

这个判断规则是从代码逻辑直接转译过来的,但是正如你所见,用于人肉分析可见性很麻烦。

一个数据版本,对于一个事务视图来说,除了自己的更新总是可见以外,有三种情况:

1. 版本未提交,不可见;

2. 版本已提交,但是是在视图创建后提交的,不可见;

3. 版本已提交,而且是在视图创建前提交的,可见。

现在,我们用这个规则来判断图中的查询结果,事务A的查询语句的视图数组是在事务A启动的时候生成的,这时候:

(1,3)还没提交,属于情况1,不可见;

(1,2)虽然提交了,但是是在视图数组创建之后提交的,属于情况2,不可见;

(1,1)是在视图数组创建之前提交的,可见。

去掉数字对比后,只用时间先后顺序来判断,分析起来就轻松多了。所以,后面都用这个规则来分析。

更新逻辑

事务B的update语句,如果按照一致性读,好像结果不对?如果按照一致性读,好像结果不对哦?

你看图中,事务B的视图数组是先生成的,之后事务C才提交,不是应该看不见(1,2)吗,怎么能算出(1,3)来?

                  

 

如果事务B在更新之前查询一次数据,这个查询返回的k值确实是1。但当它要去更新数据的时候,就不能在历史版本上更新了,否则事务C的更新就丢失了。

因此,事务B此时的set k=k+1是在(1,2)的基础上进行的操作。所以,这里就用到了这样一条规则:更新数据都是先读后写的,而这个读只能读当前的值,称为“当前读”(current read)

因此,在更新的时候,当前读拿到的数据是(1,2),更新后生成了新版本的数据(1,3),这个新版本的row trx_id是101。

所以,在执行事务B查询语句的时候,一看自己的版本号是101,最新数据的版本号也是101,是自己的更新,可以直接使用,所以查询得到的k的值是3。

这里我们提到了一个概念,叫作当前读。其实,除了update语句外,select语句如果加锁,也是当前读。

所以,如果把事务A的查询语句select * from t where id=1修改一下,加上lock in share mode 或for update,也都可以读到版本号是101的数据,返回的k的值是3。

下面这两个select语句,就是分别加了读锁(S锁,共享锁)和写锁(X锁,排他锁)。

mysql> select k from t where id=1 lock in share mode;

mysql> select k from t where id=1 for update;

再往前一步,假设事务C不是马上提交的,而是变成了下面的事务C,会怎么样?

事务C的不同是,更新后并没有马上提交,在它提交前,事务B的更新语句先发起了。前面说过了,虽然事务C还没提交,但是(1,2)这个版本也已经生成了,并且是当前的最新版本。

那么,事务B的更新语句会怎么处理呢?这时候“两阶段锁协议”就要上场了。事务C没提交,也就是说(1,2)这个版本上的写锁还没释放。而事务B是当前读,必须要读最新版本,而且必须加锁,

因此就被锁住了,必须等到事务C释放这个锁,才能继续它的当前读。

                 

到这里,我们把一致性读、当前读和行锁就串起来了。

现在,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事务的可重复读的能力是怎么实现的?

可重复读的核心就是一致性读(consistent read);而事务更新数据的时候,只能用当前读。如果当前的记录的行锁被其他事务占用的话,就需要进入锁等待。

而读提交的逻辑和可重复读的逻辑类似,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

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只需要在事务开始的时候创建一致性视图,之后事务里的其他查询都共用这个一致性视图;

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每一个语句执行前都会重新算出一个新的视图。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事务 A 和事务 B 的查询语句查到的 k,分别应该是多少呢?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start transaction with consistent snapshot; ”的意思是从这个语句开始,创建一个持续整个事务的一致性快照。

所以,在读提交隔离级别下,这个用法就没意义了,等效于普通的 start transaction。

下面是读提交时的状态图,可以看到这两个查询语句的创建视图数组的时机发生了变化,就是图中的 read view 框。(注意:这里,我们用的还是事务 C 的逻辑直接提交,而不是事务 C’)

 这时,事务 A 的查询语句的视图数组是在执行这个语句的时候创建的,时序上 (1,2)、(1,3) 的生成时间都在创建这个视图数组的时刻之前。但是,在这个时刻:

  • (1,3) 还没提交,属于情况 1,不可见;
  • (1,2) 提交了,属于情况 3,可见。

所以,这时候事务 A 查询语句返回的是 k=2。

显然地,事务 B 查询结果 k=3。

 
 
 
 
 
 
 
 
posted @ 2023-07-29 13:03  kris12  阅读(4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levels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