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导入包的几个说明:import
导入包:
- 标准包使用的是给定的短路径,如"fmt"、"net/http"
- 自己的包,需要在工作目录(GOPATH)下指定一个目录,improt 导入包,实际上就是基于工作目录的文件夹目录
导入包的多种方式:
- 直接根据$GOPATH/src目录导入import "test/lib"(路径其实是$GOPATH/src/test/lib)
- 别名导入:import alias_name "test/lib" ,这样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别名
- 使用点号导入:import . "test/lib",作用是使用的时候直接省略包名
- 使用下划线导入:improt _ "test/lib",该操作其实只是引入该包。当导入一个包时,它所有的init()函数就会被执行,但有些时候并非真的需要使用这些包,仅仅是希望它的init()函数被执行而已。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_操作引用该包。即使用_操作引用包是无法通过包名来调用包中的导出函数,而是只是为了简单的调用其init函数()。往往这些init函数里面是注册自己包里面的引擎,让外部可以方便的使用,例如实现database/sql的包,在init函数里面都是调用了sql.Register(name string, driver driver.Driver)注册自己,然后外部就可以使用了。
- 相对路径导入 import "./model" //当前文件同一目录的model目录,但是不建议这种方式import
包的导入过程说明:
程序的初始化和执行都起始于main包。如果main包还导入了其它的包,那么就会在编译时将它们依次导入。有时一个包会被多个包同时导入,那么它只会被导入一次(例如很多包可能都会用到fmt包,但它只会被导入一次,因为没有必要导入多次)。当一个包被导入时,如果该包还导入了其它的包,那么会先将其它包导入进来,然后再对这些包中的包级常量和变量进行初始化,接着执行init函数(如果有的话),依次类推。等所有被导入的包都加载完毕了,就会开始对main包中的包级常量和变量进行初始化,然后执行main包中的init函数(如果存在的话),最后执行main函数。下图详细地解释了整个执行过程:
注意:
import 导入 Go 包有几种方式,用途不同。 代码统一存储在工作目录下,工作目录里边会有很多个包,不同包按目录组织,包下面由多个代码文件组成。导入包时按包的唯一路径进行导入,导入的包默认是必须要使用,如果不使用则编译失败,需要移除,减少不必要代码的引入,当然还有其他使用场景。默认情况下,我们使用文件名做为包名,方便理解。不同包组织不同的功能实现,方便理解。
编译时使用的是包源码还是.a?
一个非main包在编译后会生成一个.a文件(在临时目录下生成,除非使用go install安装到$GOROOT或$GOPATH下,否则你看不到.a),用于后续可执行程序链接使用。比如Go标准库中的包对应的源码部分路径在:$GOROOT/src,而标准库中包编译后的.a文件路径在$GOROOT/pkg/darwin_amd64下。一个奇怪的问题在我脑袋中升腾起来,编译时,编译器到底用的是.a还是源码?
- 在使用第三方包的时候,当源码和.a均已安装的情况下,编译器链接的是源码。而所谓的使用第三方包源码,实际上是链接了以该最新源码编译的临时目录下的.a文件而已。
- Go标准库中的包也是这样么?对于标准库,比如fmt而言,编译时,到底使用的时$GOROOT/src下源码还是$GOROOT/pkg下已经编译好的.a呢?不过与自定义包不同的是,即便你修改了fmt包的源码(未重新编译GO安装包),用户源码编译时,也不会尝试重新编译fmt包的,依旧只是在链接时链接已经编译好的fmt.a
Go语言中import后面路径中最后的一个元素到底是包名还是路径名?
- import后面的最后一个元素应该是路径,就是目录,并非包名。但是很多时候,这个路径名字和包名字相同
- import m "lib/math" m指代的是lib/math路径下唯一的那个包 ,编译器在这个路径下如果发现了两个包,是不允许的,编译报错
1、https://yushuangqi.com/blog/2016/understanding-golang-import-package.html
2、https://blog.csdn.net/zhangzhebjut/article/details/25564457
3、https://tonybai.com/2015/03/09/understanding-import-pack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