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都挺好》

 

《都挺好》,都挺不好。

 

苏家人不好,折射的现实也不好——

 

人性凉薄,男人懦弱,父母不义不仁不公平,世间万事利字开头,企业不惜代价测试人性以验忠奸。

 

最不好的是,在这部剧里,你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现实:生而为女,自带原罪。

 

你得不到关爱,也得不到认可,更得不到公平。

 

哪怕你光芒万丈,而其他人在阴沟,依然改变不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命运。

 

 

 

在女主角明玉的一生里,她似乎与“幸福”二字一直绝缘。

 

童年被忽略,少年被殴打,再大些被逐出家门,青年被否认,壮年被利用......原生家庭像一只从地狱伸出的手,以亲情之名,一直贬损她,折磨她。

 

可是,她仍然在付出。

 

给钱,出力,安排工作,宽恕家人的恶,为一直不曾接纳她的原生家庭倾其所有。

 

可惜付出的一直在付出。不被认可。

 

索取的一直在索取。无感恩,也无界限。

 

 

 

这个情感基调,构成了《都挺好》的伦理背景,和情绪来源。

 

而故事,也就这样徐徐展开。

 

展开以后,你会发现,更多东西细思极恐。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

 

坏人永远不会认为自己是坏的

 

在这个剧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 朱丽无视明玉的痛苦,一直倒逼,理由是:“明玉已经在医院了,明成却在牢里不知死活”;

 

  • 苏大强懦弱,无情,不辨是非,自私至极,毫无父爱可言,他的理由是:“我管不了,我老了,你们得管我。”

 

  • 苏明哲伪善,他的理由是,“一家人打打闹闹,有什么大不了的。”

 

  • 而苏明成呢,也有掷地有声的理由:“这个女人是天底下最恶毒的女人。”所以他毫无心理障碍地殴打明玉,并且恐吓、辱骂、不把她当人,看不见她一星半点的付出。

 

1000个罪人,有1000套理论体系。

 

1000套体系,足以支撑1000种罪行,1000万种恶行。

 

恶人可以继续无知无觉地作恶、毫不悔改,甚至不知道自己错了。

 

而受害者的哭喊与呻呤,血泪与伤疤难以被看见,更难以被救赎。

 

王小波说过,理由是多么主观的东西。

 

成年人的世界里,人们只谈利弊。于我有利,就是对的。于我有弊,就是坏的。

 

明玉不给好处时,就贴上负面评价的标签:“不是苏家人”,“很冷漠”,“不讲情理”。

 

当明玉给了好处时,评价全然不同:“还是明玉有能耐啊”,“有什么事找明玉就行了”,“我这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凡事以利弊衡量,必然导致混淆是非。

 

在从小到大的欺侮与伤害中,明玉得不到一次公平的审判和对待。

 

 

 

苏家人没有理性的能力。

 

腐臭的原生家庭,在他们的内心里,种植了一套畸形的价值观。

 

这套观念,会让他们作恶而不自察,欺人而不自省,犯罪而不自知。

 

而明玉,倘若她继续与苏家往来,她依然会重复这样的命运:被索取-付出-被埋怨-再被索取-再付出-再被埋怨。

 

往复循环,无始无终。

 

她会一次次吞忍下伤害,变成一个残疾人——爱的残疾人——失去了爱与被爱的能力。

很不幸,苏明玉依然很善良

 

看这个剧时,时常涌上的内心OS是:明玉,请你狠心,不要宽恕。

 

但不幸的是,明玉依然善良。

 

她会为苏大强一掷千金,为他购买名牌服饰。

 

会在苏大强被骗时,自己垫付6万,却不告诉他们。

 

会在嫌弃她、抛弃她、侮辱她、殴打她的母亲去世时,从墓地、殡葬、车队、骨灰盒等大大小小的事全部一个人搞定。

 

会在苏明成驱逐苏大强时,二话不说,“你可以到我那儿住。如果你不愿和我同住,我城外有一套别墅,我给你请个保姆照顾你,你怎么快活怎么来。”

 

她承载着这个家庭最大的恶。

 

她被反复剥削。

 

她被视为陌生人,但依然以一颗圣母心,去对待最亲又最狠的家人。

 

 

 

后来,她被苏明成打成重伤,依然选择原谅。

 

她让苏明成的刑期,从3年减至10天。

 

又从10天,减到1天。

 

她像地母一样,独自消化着这些痛苦,午夜梦回时,惊叫着“不要打我,不要打我”醒来,却删去苏明成道歉的视频。

 

而明玉的隐忍,又会鼓励这家人继续作恶。

 

所以,悲剧还在后头。

 

前路吉凶未卜,明玉有的是麻烦要应对。

 

苏明成出狱后,父亲也好,大哥也罢,嫂子亦然,都说:万事大吉,皆大欢喜。

 

没有一个人发自内心说:“明玉,你受苦了。”

 

可是——

 

为什么女性注定成为牺牲品?

 

为什么女性的命运里,布满以下关键词:付出,牺牲,宽恕,容忍。

 

为什么我们无法拥有这些品质:有仇必报,杀伐决断,是非分明,绝不动摇。

 

没人告诉我们答案。

 

又或许,根本没有答案。

 

这不是明玉一个人的悲剧命运。它是天底下所有明玉的人生魔咒。

 

终其一生,我们无法走出性别的五指山。

 

职场也好,家庭也罢,亲密关系亦然,你会随时碰壁,在这种集体潜意识中无法出逃,最终疲累交加,无法停歇。

明玉必将一生缺爱

 

明玉没有爱上老蒙,成为老蒙的第三者,说实话,我是挺意外的。

 

 

 

当然,这可能有编剧对于“正能量”的考量。

 

但关掉视频,投入现实中,你会发现,在泥沙俱下的生活里,一个接一个的明玉,会像飞蛾扑火一样,扑向对她关照有加的老男人。

 

因为她太匮乏了。

 

她从未得到爱,从未得到关怀,也从未被家人温柔对待过。

 

童年未曾得到的,会在成年以后张开嘴,大喊:“我要,我要,我要。”

 

她会贪婪地攫取关怀。

 

会不计后果地靠近和牺牲。

 

会一生惴惴不安,一生恐惧。

 

哪怕她爱上有妇之夫后,被玩弄,被抛弃,遍体鳞伤,遇见石老板这样的小奶狗,本以为苦尽甘来,但依然会是悲剧。

 

她会毁于紧张和焦虑,会查岗,会害怕他爱上别人,会在猜测与忧虑中度过余生。

 

因为——

 

-100分的缺憾,需要别人用+100的爱来填,稍微填不满,就会抱怨和指责。

 

但正常人只有-1分的缺憾,只需对方用+1的爱来弥补,就能皆大欢喜。

 

再要么,她让自己成为工作狂。

 

不再爱人。

 

成为无爱的僵尸。

 

铜皮铁骨之内,是一颗铅心,不再有情感流动,也不再与人连接。

 

她以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但孰不知,这是一种更快的自毁。因为她虽生犹死,如同枯木。

父母的心智不健全,真的是会毁人的

 

 

苏母是悲剧根源。

 

她因为愚昧与偏见,让三个孩子都变得精神畸形。

 

卢悦老师说,苏母让大儿子,替自己承担了价值功能。让小儿子,承担了情感功能。让女儿,承担了情绪宣泄功能。

 

这种来自潜意识的选择,让大儿子成为伪善者,让小儿子成为啃老族,让女儿成为一个孤儿。

 

后来,伪善者一边维持表面荣光,一边无视妹妹的疼痛和血泪。

 

啃老族呢?一边索要无度,一边毫无责任意识。

 

 

 

最可怜的是女儿。

 

有父母,等于没父母。她被迫飘零于世,30多岁,无法爱人,也无法被爱。

 

苏父也是人格残障的。

 

他不像一个男人。

 

于夫,他无法替妻子挡风雨。

 

于父,他无法替子女提供规则,并悍卫规则。

 

他一直在逃避。

 

女儿正在眼前被打,他不管。女儿正在被骂,他要上厕所。女儿被各种苛刻对待,他视而不见。

 

所有的病态,都具有摧毁性。

 

苏母毁了明玉,也毁了明成。

 

而苏父间接毁了苏母。

 

苏母生病,是他一直守在身边,病发时,他第一时间没打120 ,而是找邻居,把人抬到路边等出租车,出租车被多次拒载,才把人送到医院。

 

直到母亲咽气才通知孩子。

 

以上种种,如果诛心点,不得不令人怀疑他的用心。不诛心,则令人遗憾他的头脑。

 

而在苏母离世后,他疯狂买彩票、疯狂投资P2P、百般挑事、遇事不前,都令他不仅没成为了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反而令他成为整个家庭的祸根。

 

所有的祸,又都要家庭中最弱的那个人来承担。

 

那个人,就是明玉。

 

我一直觉得,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合格。很大一部分,不过是生了孩子的人渣。

 

他们配不上父母的身份。

 

也提供不了父母该有的经济保障、安全保护、情感滋养和智识启蒙。

 

好在,明玉已经长大了。

 

 

 

她开始努力自救。

 

她与石老板相恋,努力疗愈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她说“自己的命是老蒙给的”,为老蒙出生入死,为自己提供一个精神的父,和自我价值感的来源。

 

最重要的是,她慢慢学会了拒绝。

 

懂得我是我,他们是他们

 

不是我的,我可以拒绝。是我的,我可以拥有。一一强化,自我疆界就逐渐清晰。

 

这条路会很漫长,《都挺好》还会有种种冲突。

 

但我相信,不论是明玉,还是你,只要你愿意开始,疗愈在任何时候都不晚。

 

而一路的未知,都是修行。

 

文章作者简介:周冲,2015年离开体制,放弃公职,从事自由写作。出版《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等多部畅销书。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zhouchong2017)。

 

posted @ 2019-03-27 20:52  神犇(shenben)  阅读(337)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