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xijie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1.封装用户请求的变化

考虑一个日志记录工具。目前需要提供一个方便的日志API,使得客户可以轻松地完成日志的记录。该日志要求被记录到指定的文本文件中,记录的内容属于字符串类型,其值由客户提供。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定义一个日志对象:

public class Log

{

     public void Write(string target, string log)

     {

         //实现内容

     }

}

当客户需要调用日志的功能时,可以创建日志对象,完成日志的记录。

Log log = new Log();

log.Write("error.log", "log");

然而,随着日志记录的频繁使用,日志文件逐渐增多,日志的查询与管理也变得越来越不方便。此时,客户提出,需要改变日志的记录方式,将日志内容写入到指定的数据表中,以利于日志的查询与管理。显然,此前的设计无法从容应对新的需求变化。

现在我们回到设计之初,想象一下日志API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这样的变化吗?如本书第1章所述,软件设计存在两种理念,即演进的设计和计划的设计。分析本例,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日志记录方式在未来的可能变化,并不容易。再者,如果在最开始就考虑全面的设计,会产生设计上的冗余。此时,采用计划的设计固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它对设计者的要求过高,同时还会产生过度设计的缺陷。如果采用演进的设计,在遇到需求变化时,我们可以利用重构技术改进现有的设计。那么,在演进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再一次变化吗?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于本例而言,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修改Write方法,接受一个类型判断的参数以解决问题。但这样的设计,自然要担负因为未来可能的再一次变化,导致代码大量修改的危险,例如,我们要求日志记录到指定的xml文件中,那么之前的修改又再一次陷入困境。

所以,变化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在时间和技术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我更倾向于将变化对设计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此时,我们就需要封装变化。

在封装变化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发生了变化?从需求看,是日志记录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这个概念分析,可能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情形是我们将日志记录的方式视为一种行为,确切地说,是用户的一种请求。另一种情形则从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将各种方式的日志看作不同的对象,它们调用相同的接口方法,区别仅在于创建的日志对象不同。前者需要我们封装“用户请求的变化”,后者需要我们封装“日志对象创建的变化”。

封装“用户请求的变化”,在这里就意味着封装日志记录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日志记录行为抽象为一个单独的接口,然后再分别定义不同的实现,如图2-1所示。

图2-1   封装日志记录行为的变化

 

如果熟悉设计模式,可以看到图2-1所表示的结构正是Command模式的体现。由于我们对日志记录行为进行了接口抽象,用户就可以自由地扩展日志记录的方式,只需要新增的类实现ILogWriter接口即可。至于Log对象,仅存在与ILogWriter接口的弱依赖关系。

public class Log

{

     private ILogWriter m_logWriter;

     public Log(ILogWriter logWriter)

     {

         m_logWriter = logWriter;

     }

     public void Write(string target, string logValue)

     {

         m_logWriter.Write(target, logValue);

     }

}

利用Command模式实现日志记录,显著的好处是对于日志记录的行为是可扩展的。当我们定义一个新的类去实现ILogWriter接口时,Log类的实现并不需要做任何改变。在这里,实则是利用了面向对象思想的多态原理,Log类的构造函数中传递的参数,其编译期类型为ILogWriter接口类型;至于运行期类型,则根据具体实例化的对象类型而定。例如:

Log log = new Log(new XmlLogWriter());

log.Write("error.log", "log");

此时,传递入Log类构造函数的ILogWriter参数对象,运行期类型为XmlLogWriter类型,因此执行log对象的Write方法,实际是执行XmlLogWriter类的Write方法。

2.封装对象创建的变化

面对同样的需求扩展,我们也可以通过封装“日志对象创建的变化”来支持日志API的可扩展性。在这种情况下,日志会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被定义为不同的对象。当我们需要记录日志时,就创建相应的日志对象,然后调用该对象的Write方法,实现日志的记录。此时,可能会发生变化的是日志对象的创建。在C#中,对象的创建由new操作符完成,然而,我们可以定义专门的类来管理对象的创建,这个类在设计模式中被称为“工厂类”。由于目标对象的创建是变化的,因此要封装这种变化,就需要定义的工厂类同时也是抽象的,修改后的设计如图2-2所示。

图2-2   封装日志对象创建的变化

 

图2-2是Factory Method模式的体现,类LogFactory是所有工厂类的抽象父类,专门负责Log对象的创建。如果用户需要记录相应的日志,例如要求日志记录到数据库,则需要先创建具体的LogFactory对象。

LogFactory factory = new DBLogFactory();

然后在应用程序中,通过LogFactory对象来创建新的Log对象。

Log log = factory.Create();

log.Write("error.log", "log");

如果用户需要修改日志记录的方式为文本文件时,仅需要修改LogFactory对象的创建即可。

LogFactory factory = new TxtLogFactory();

为了更好地理解“封装对象创建的变化”,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假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数据库组件,它能够访问微软的SQL Server数据库。根据ADO.NET的知识,我们需要使用SqlConnection、SqlCommand、SqlDataAdapter等对象。

如果仅就SQL Server而言,在访问数据库时,我们可以直接创建这些对象。

SqlConnection connection = new SqlConnection(strConnection);

SqlCommand command = new SqlCommand(connection);

SqlDataAdapter adapter = new SqlDataAdapter(command);

显然,在一个数据库组件中,到处充斥着这样的语句,是很不合理的。它充满了僵化的坏味道,一旦要求支持其他数据库时,原有的设计就需要彻底地修改,这为扩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我们来思考一下,以上拙劣的设计应该做怎样的修改?假定该数据库组件要求或者将来要求支持多种数据库,那么对于Connection、Command、DataAdapter等对象而言,就不能具体化为SQL Server对象。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为这些对象建立一个继承的层次结构,并为它们分别建立抽象的父类或者接口。然后针对不同的数据库,定义不同的具体类。以Connection对象为例,如图2-3所示。

图2-3   Connection对象的层次结构

 

我为Connection对象抽象了一个统一的IConnection接口,支持各种数据库的Connection对象都实现该接口。同样的,Command对象和DataAdapter对象也采用了相似的结构。现在,我们要创建对象时,可以利用多态的原理创建。

IConnection connection = new SqlConnection(strConnection);

随着访问数据库的不同,对象的创建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采用现在的结构,会存在无法应对对象创建发生变化的问题。利用“封装变化”的原理,我们有必要把创建对象的责任单独抽象出来,进行有效地封装。例如,我们为相关的数据库对象建立一个专门的抽象工厂类DBFactory,并由它负责创建Connection、Command、DataAdapter对象。至于具体的工厂类,则与目标对象的结构相同,并根据数据库类型的不同,定义不同的工厂类,类图如图2-4所示。

 

 

图2-4是一个典型的Abstract Factory模式的体现。类DBFactory中的各个方法均为抽象方法,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接口来代替该类的定义。各个具体工厂类,负责创建相对应的数据库类型对象。以SqlDBFactory类为例,创建各自对象的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qlDBFactory: DBFactory

{

     public override IConnection CreateConnection(string strConnection)

     {

          return new SqlConnection(strConnection);

     }

     public override ICommand CreateCommand(IConnection connection)

     {

          return new SqlCommand(connection);

     }

     public override IDataAdapter CreateDataAdapter(ICommand command)

     {

         return new SqlDataAdapter(command);

     }

}

现在要创建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相关对象,就可以利用工厂类来获得。首先,我们可以在程序的初始化部分创建工厂对象。

DBFactory factory = new SqlDBFactory();

然后利用该工厂对象创建相应的Connection、Command、DataAdapter对象。

IConnection connection = factory.CreateConnection(strConnection);

ICommand command = factory.CreateCommand(connection);

IDataAdapter adapter = factory.CreateDataAdapter(command);

可以看到,当我们引入工厂类后,在Connection等对象的创建语句中,已经成功地消除了与具体的数据库类型相依赖的关系。在上面的代码中,并未出现如SqlConnection、SqlCommand等具体类型对象。也就是说,现在创建对象的方式是完全抽象的,是与具体实现无关的。无论是访问何种数据库,都与这几行代码无关,那么面对未来可能的变化,这些实现仍然“放之四海而皆准”,实现了一劳永逸的理想模式。

在抽象工厂模式中,涉及到的对象创建的变化,将全部抽象到抽象工厂类中。因此,在本例中,如果需要更改访问数据库的类型,我们只需要修改创建工厂对象的那一行代码即可,例如,将SQL Server类型修改为Oracle类型。

DBFactory factory = new OracleDBFactory();

很显然,这样的方式提高了数据库组件的可扩展性。我们将可能发生变化的部分封装起来,放到程序固定的部分,例如初始化部分,或者作为全局变量。一种更佳的方式,是将这些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方,放到配置文件中,通过读取配置文件的值,创建相对应的对象。如此一来,不需要修改代码,也不需要重新编译,仅仅是修改xml文件,就能实现数据库类型的改变。例如,我们创建如下的配置文件。

<appSettings>

     <add key="db" value="SqlDBFactory"/>

</appSettings>

创建工厂对象的代码相应修改如下:

string factoryName = ConfigurationManager.AppSettings["db"];

//DBLib为数据库组件的程序集名

DBFactory factory =

      (DBFactory)Activator.CreateInstance("DBLib",factoryName).Unwrap();

当需要将访问的数据库类型修改为Oracle数据库时,只需将配置文件中的value值修改为“OracleDBFactory”即可。我们将变化的内容转交到易于修改的配置文件中,使得程序结构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较好地解决了未来可能发生的需求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3.封装算法实现的变化

 

我们再来设想这样一个需求,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框架提供一个负责排序的组件。目前需要实现的是冒泡排序算法和快速排序算法,根据“面向接口编程”的思想,我们可以为这些排序算法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ISort,在这个接口中有一个Sort方法,它能接受一个object数组参数。对数组进行排序后,返回该数组。接口的定义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Sort

{

     object[] Sort(object[] values);

}

类图如图2-5所示。

图2-5   排序算法的类图

 

 

排序是有顺序之分的,例如升序,或者降序,返回的结果也不相同。我们可以利用if语句来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在QuickSort类中:

public class QuickSort:ISort

{

     private string m_sortType;

     public QuickSort(string sortType)

     {

         m_sortType = sortType;

     }

     public object[] Sort(object[] values)

     {

         object[] objs = new object[values.Length];

         if (m_sortType.ToUpper().Trim() == "ASCENDING")

          {

             //执行升序的快速排序

          }

          else

          {

             //执行降序的快速排序

          }

          return objs;

     }

}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string类型的SortType定义为枚举类型,以减少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仔细阅读代码,我们发现这样的代码是非常僵化的。一旦需要扩展,要求我们增加新的排序顺序,例如字典顺序,那么我们面临的工作会非常繁重。如果变化增加,在我们的Sort方法中,if语句的长度会随之而增加,我们会像一个暮年的老者,喋喋不休地重复着自己的修改,直到我们失去耐性。而使用框架的客户则已经没有耐心发出烦人的抱怨了,永无休止地修改使得他们已经做出了放弃的选择。

作为框架的开发者,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将变化所带来的修改扼杀在摇篮之中。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排序方法,会发现数组元素大小的比较,才是排序算法中最关键的一环,它决定了谁排列在前,谁排列在后。它并不属于排序算法,而是一种比较的策略,或者说是比较的算法。

再仔细分析实现ISort接口的类,例如QuickSort类,它在实现排序算法的时候,需要对两个对象做比较。按照重构Extract Method原则,我们可以在Sort方法中抽取出一个私有方法Compare,通过返回的布尔值,决定哪个对象在前,哪个对象在后。如此一来,我们成功地将排序算法中最不稳定的一环,转移到了Compare方法中。

上述方法还不够彻底。既然比较算法是最可能发生变化的,我们就应该利用“封装变化”的原理,抽象该行为,定义一个专有的接口ICompare,然后分别定义实现升序、降序或者字典排序的类对象,如图2-6所示。

图2-6   实现比较算法

 

我们可以为每一个实现了ISort接口的类构造函数引入ICompare接口对象,从而建立起排序算法与比较算法的弱耦合关系,例如QuickSort类。

public class QuickSort:ISort

{

     private ICompare m_compare;

     public QuickSort(ICompare compare)

     {

         m_compare = compare;

     }

     public object[] Sort(object[] values)

     {

         object[] objs = new object[values.Length];

         //……实现略

         for (int i = 0; i < beSorted.Length - 1; i++)

          {

             if (m_Compare.Compare(beSorted[i], beSorted[i+1))

             {

                 //略

             }

         }

         //……实现略

         return objs;

     }   

}

类图如图2-7所示。

 

图2-7   利用Strategy模式实现排序算法

 

通过对比较算法的封装以应对它的变化,显然是Strategy模式的设计,它使得我们对比较算法的扩展成为可能。由于ISort接口类型的对象与ICompare对象是弱耦合关系,它的定义并不因ICompare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当需求发生更改时,如上的结构可以安然无恙。

事实上,这里的排序算法也可能是变化的,例如,框架要求实现二叉树排序。由于我们已经引入了“面向接口编程”的思想,我们完全可以轻易地添加一个新的类BinaryTreeSort,实现ISort接口。对于调用方而言,ISort接口的实现,同样是一个Strategy模式。此时的类结构,是一个对扩展开放的状态,完全能够适应类库调用者新需求的变化。

图2-7还体现了另外一种思想,就是排序接口与比较接口间的组合关系。利用聚合方式而非继承方式,我们可以随意将排序算法对象与比较算法对象进行排列组合,这实际上是一种对象间组合关系的封装。以上的实现也可以看作是Bridge模式的体现。

再以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为例。在该项目中要求对客户的订单进行管理,例如插入订单。考虑到访问量的关系,系统为订单管理提供了同步和异步的方式。显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决定使用这两种方式的其中一种。为了应对这样一种可能会很频繁的变化,如果我们不采取“封装变化”的设计思想,那么实现的困难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当然应该利用Strategy模式,因为插入订单的行为,实则就是一种插入订单的策略。因此,我们为此策略建立抽象级别的对象,如IOrderStrategy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OrderStrategy

{

     void Insert(OrderInfo order);

}

然后分别定义两个类OrderSynchronous和OrderAsynchronous实现IOrderStrategy接口。类结构如图2-8所示。

图2-8   订单策略的实现

当领域业务对象Order类需要插入订单时,将根据IOrderStrategy接口的运行期类型,执行相关的订单插入策略,如下代码所示。

public class Order

{

     private IOrderStrategy m_orderStrategy;

     public Order(IOrderStrategy orderStrategy)

     {

         m_orderStrategy = orderStrategy;

     }

      public void Insert(OrderInfo order)

     {

         m_orderStrategy.Insert(order);

     }

}

 

posted on 2009-03-07 16:36  尚希杰  阅读(61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