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付费自习室想到的

阮一峰的《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97 期,刊首语讲的是上海的付费自习室。阮一峰对此的评价和我之前对于付费自习室的看法让我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这里记录记录。

对于付费自习室的看法

付费自习室,顾名思义,也就是一个花钱在里边待着自习的地儿,付费价格并不便宜,有的需要 20 块钱一小时。根据阮一峰描述的,基本是一些准备各种考试的青年在里面自习。对此,阮一峰引用了网友的评论:看起来他们都很有上进心,但是感觉他们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做什么。在看到有人去付费自习室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觉得这些人有些怪怪的,但是又说不出怪在哪里,这位网友的评论一语点醒我:这些人的努力其实只是内心迷茫的伪装罢了,这是他们的怪异之处。从这里出发,我觉得去自习室的人大致分为了两种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都很迷茫,但是迷茫的原因不一样。我觉得我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是类似这两种人的心态的,所以我觉得我能够比较好的表述出他们的心态。

第一种人——为努力而努力

第一种人,他们是高中班上的“书呆子”学霸,可以一直很努力,可以学得如痴如醉。每天,他们的潜意识会问自己高中墙上爱贴的话:“今天你努力了吗?”,他们足够努力,这句话的回答当然是是的,这个时候他们的努力给了他们积极的心里暗示,让他们明天也想要能够回答自己是的,于是他们明天也无比努力,如此循环,他们就能够日复一日学得刻苦,对于他们来说,努力像是麻醉药,让他们能够沉溺在努力中,甚至不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就能够一直努力。他们努力的力量源泉不是对于获得目标的期待,比如我努力就能赢娶白富美,而是努力本身就能给他们带来力量,就是今天我很努力,我很满意,我明天要更努力,如此正反馈使得他们可以坚持不懈。

这类人的迷茫在于目标的缺失,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最终要达成什么目的。在高考之前,有人告诉他们要干什么,即为各种考做准备,这个时期目标单一并且确实只要为之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他们能够很努力,所以他们会是这个阶段的佼佼者。他们的问题在于高考之后,高考之后,选择变多,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会很迷茫,因为他们本身动力的来源是努力本身,而不是什么目标,所以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他们很迷茫,迷茫的时候他们没有什么可努力,于是没有努力来给他们带来动力,他们就会很慌,越做不出选择越慌,他们自然无法忍受这种慌得一匹的感觉,于是经历一定的挣扎之后会随便做个选择,然后为之努力,给自己带来动力,然后沉浸其中。随便选择的目标完成之后,又回到迷茫随便选择的阶段,以此往复。

他们去自习室大概是因为自习室能够提供学习的环境,同时相比于在家里学习可以给他们更强的积极心理暗示作用,即在自习室学习这一点让他们更加认同自己在努力,于是带来更强的心里暗示,努力给他们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这是他们去自习室的目的。

这些人去自习室学习仅仅是寻求一种慰藉,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前路究竟在何方,因为太难选择太难思考了,去纠结做选择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他么选择逃避,转而随便做些选择,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为考试或者别的形式的目标努力上,考完之后或者完成目标之后,就像大多数人高考完后一样,怅然若失。不用说考的差带来的巨大打击,即使考的好,也就像是循环一样,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迷茫和随便找东西填补的过程。

第二种人——过分热血的人

第二种人,他们是高中班上热血的人,他们张口闭口离不开努力,看起来十分有上进心,然而学习并不好。他们经常受到很努力的夸赞,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他们心里很慌,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很大程度上只是表面努力罢了。这里的表面努力可能是真的表面努力,也可能是他们的努力达不到预期,于是老觉得自己是表面努力。他们是知乎上问高三剩下 100 天,如果特别特别努力,能否从 400 分提高到 600 分的人,他们理想中的自己可以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可以在不睡觉不吃饭的剩下时间一直保持专注学习,而且只要这样做他们就能够逆袭,然而这往往是他们看多了逆袭的文章产生的幻想,他们根本做不到这样,于是老是觉得自己不行。他们不安于现状,想要拼命努力改变现状,又做不到自己的预期,很多时候,他们其实已经比大多数人都努力了,但是由于老是达不到预期,就又觉得自己不行。因为他们的预期往往是很理想的情况,然后又爱把别人想象成学习机器,于是就觉得别人都可以这么努力,但自己就不行,就老感觉自己真的不行,自暴自弃。

之所以说他们过分热血,是因为大多数这样的人张口闭口离不开努力,书的扉页上还经常写些笨鸟先飞之类的话,这隐藏的是他们对于自己所处现状的不甘,觉得自己能够通过理想中的努力来逆袭,于是不断尝试让自己进入理想中的状态,但是他们其实大可不必把自己逼的如此紧,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慢慢来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为什么是这两种人

之所以我会觉得去自习室的人是这两种人,是因为我接受的教育确实让我往这两种人的方向发展,而且身边有很多人的种种表现让我觉得这两种人是真实存在的。同时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就是盛产这两种人,当然我并不是要去批判什么,没有这个资格同时也觉得没啥好批判的,固有弊端必然会存在,而且这个弊端是可以通过后面的调整来避免的。所以我更多想说有这两种心理的人要如何破局,同时从这两种人的身上我们要学会什么。

如何避免成为这两种人

如何避免成为为努力而努力的人

有些人为努力而努力,如上面分析,是因为他们没有目标。我觉得这种目标的缺失来源于他们的过分理性,做任何事都十分理性,趋向于做自己熟悉的东西,这样他们就围困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一直接触不到新的东西,也就发现不了自己喜欢什么,进而就没有明确的目标。

我觉得要避免成为这样的人,还是要活得感性一些,培养兴趣,生活中把兴趣当做和努力一样重要的事情,比如我会为了去看漫展放弃一些学习时间。生活中需要这样的兴趣,让你能够不亦乐乎。在兴趣上花时间应当是理所当然的,不要觉得因为兴趣丧失了一些学习时间就亏了,同时不要觉得如果兴趣是打游戏、追番就是罪恶的,而是看书这种就是高尚的,兴趣关键在于 do it because I like it,别人问你,为啥不用追番的时间来学习、来赶 DDL,要能理直气壮:因为我喜欢啊。虽然不能具体形容,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个让你能够这样回答别人的兴趣一定会对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不管这个兴趣是什么,当然如果是看书之类的大家公认的所谓有益的兴趣,可以更被大多数人理解。

这是其中一点,培养自己的兴趣,让自己不要只会闷头努力,另外我觉得比较关键的是经常想想“自己最终是怎样的会让自己觉得很不错”这样的问题,当然你不会立刻得出,所以活的感性一些,做一些从心而动的事情,比如突如起来的演唱会机会,比如突然有的和朋友交流的机会,你想象的空洞会被这些经历逐渐填补的。

如何避免称为过分热血的人

过分热血的人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分理想化自己能够做到的努力以及过分理想化努力能够达到的效果,他们老觉得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我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到,但是由于能力的差距,他们往往没有办法做到别人可能比较轻松就能做到的事情,他们又不甘心,就想通过极致的努力,来证明自己也行,实现所谓逆袭。我丝毫不怀疑努力的巨大作用,但是他们的最大问题在于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接受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差距,即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情况来努力和不能接受自己的百般努力不及大佬的一点点努力。

我觉得,他们要做的还是要接受现实,对自己宽容一些,对自己的努力期许低一些,接受自己和他人能力的差距,少和他人做比较,但是要明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相信自己的优点也能够让自己闯出一片天。

人们的目标

阮一峰认为这些去自习室的年轻人是迷茫的,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只是为了让自己不感觉无所事事而准备考试,他们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最好这份兴趣还能养活他们自己。

这句话我基本认同,它们其实就跟 yyx 一样,内心很迷茫,想要变好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自己。他们需要通过自律来给自己基本的认同感,不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以此来填补内心,他们的基本想法是:我今天很自律,那么我就快乐,我要一直这样下去。但是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这确实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应该有不少人这样过了一辈子,但是真正的人生绝不应该是这样。

有人因为相对虚无的东西而努力着,这像一层保护罩,保护着他们内心存留的空虚。同时,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还是十分努力,让自己时常处于为目标努力的满意感之中,我觉得这很可悲。就像有人因为老师天天吹嘘的 985、211 而最后选择去了很偏远的地方,而明明他们考试就是为了改变命运,得以离开自己的家乡这种小地方。

所以我真的觉得,人们应该朝着自己真正希望的目标走,这个目标不能是为了麻痹自己而设立的,更不能是别人忽悠自己产生的,所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重要。

posted @ 2020-03-07 21:45  shangjh0x268  阅读(38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