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窍通五脏:心气足则味觉灵 肺燥热则鼻孔干 身体流出 5种 液体对应五脏
2013-12-16 16:42 宝宝合凤凰 阅读(7806) 评论(1) 编辑 收藏 举报火-温热、升腾、明亮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清洁、清肃、收敛
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
五行
|
五脏
|
六腑
|
季节
|
气候 |
五感
|
五官
|
五色 |
五味
|
形体
|
五音
|
方位 |
木
|
肝
|
胆
|
春
|
风 |
怒
|
目
|
青 |
酸
|
筋
|
角 | 东 |
火
|
心
|
小肠
|
夏
|
热 |
喜
|
舌
|
赤 |
苦
|
脉
|
徵 | 南 |
土
|
脾
|
胃
|
长夏
|
湿 |
思
|
口
|
黄 |
甘
|
肉
|
宫 | 中 |
金
|
肺
|
大肠
|
秋
|
燥 |
悲
|
鼻
|
白 |
辛
|
皮毛
|
商 | 西 |
水
|
肾
|
膀胱
|
冬
|
冷 |
恐
|
耳
|
黑 |
咸
|
骨
|
羽 | 北 |
心笑、肺哭、肝吼、脾歌、肾呻吟
汉语非常形象,形容一个人快不行了,说“七窍流血”;形容一个人愤怒到极点,说“七窍生烟”。可见“七窍”集中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何谓“七 窍”?指的是面部的7个孔窍,即两眼、两耳、鼻、口、舌。《黄帝内经》指出,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也就是说,五 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通过观察这7个部位的变化,就能了解相应脏器的状况。
心开窍于舌
《黄帝内经》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味觉正常和语言表达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心气足,则舌色红润、柔软灵 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有病变,如心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阴血不足,则舌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淤阻,则舌质紫暗或有淤 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说话费力,吐字不清。
肺开窍于鼻
《黄帝内经》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一身之气,掌管呼吸。鼻作为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因此,鼻的通气和嗅觉 必须依赖肺气。肺气调和,才能鼻窍通利、嗅觉灵敏,如外感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邪热壅肺,往往有气喘、鼻翼扇动等症 状。
脾开窍于口
《黄帝内经》指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可见,饮食口味及食欲全赖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运,则口味正常,食欲旺盛;脾气亏虚,则口淡无味;脾胃湿热,则口中黏腻、嘴里发甜、食欲不振;肝脾不和,则口中泛酸。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也是脾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的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
肝开窍于目
《黄帝内经》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的经脉与眼睛相连,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肝功能正常,则目光有神,视物清楚明亮;肝的阴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甚至夜盲;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风内动,则目斜上视。
肾开窍于耳
《黄帝内经》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耳是听觉器官,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肾精亏虚,则脑髓失养,容易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甚至耳聋。
血是人体的源泉,血气足,气色自然好。人体内在的气血,往往决定了面容肌肤的外在表现。因此,都市白领们想要让美丽永驻,其实很简单,只要找对方法,就能做到。下面,寻医问药小编就来介绍一些日常补足营养的方法,从体内调理开始,让女性拥有自然美。
补心
心与脸色的光润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营养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而面部血管最丰富,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
心血足,则面部红润光洁,心气足,则容光焕发,心气推动心血运行,心血滋养心气产生,心气足,心血就足。有些人脸色看起来红润,但没有气力,提不起精神,这是心气不足。心开窍于舌,其华在表。
调理招数:可将桂圆肉和莲子肉加入米熬粥,常服此粥可养心补血,润肤红颜。或是一天吃20颗红枣,几个星期之后你就能见到容光焕发的自己了。
补肺
肺与皮毛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的气机以宣降为顺,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
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肺开窍于鼻,鼻周有粉刺的人,说明肺热。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主传导糟粕,大便不通畅,肺的宣发功能失调,易引发粉刺、便秘和皮肤粗糙等。
调理招数:若能善用润肺的中药,如百合、灵芝、杏仁、桑叶等,会帮助皮肤活化。很多感冒发烧的人病后都会出现面容憔悴、失眠多梦的后遗症,百合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补肝
肝不好的人,脸上易长斑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主疏泄,还主情志,它开窍于目。能调节血流量和调畅全身循环,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
肝气郁结的人,气血运行不畅,造成血脉瘀阻,脸色会变得晦暗,有的还会产生黄褐斑;肝胆湿热的人,皮脂腺分泌旺盛,粉刺、痤疮也易滋生,而且会引起两眼发黄,口干、口苦;肝胆血气不足,面部自然失去光彩。
调理招数:对肝脏失调者,中医提倡食用“银杞菊花粥”。其做法为将银耳、菊花和大米熬粥,然后放入枸杞和适量蜂蜜。
补脾
肤色滋润、弹性与脾有很大关系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
如果脾胃气虚,气血化生不足,则面色萎黄口唇干裂、苍白,萎软不丰,无泽。
调理招数:脾虚的人应多服山药、茯苓、甘草、薏仁、山楂等,可以改善肌肤粗糙。让肤质更细腻。
补肾
肾与人的衰老有很大关系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也将正常运行,气血旺盛,容貌不衰。
肾的精气不足,脏腑功能底下,则周身乏力、倦怠、神疲。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洁白、坚固,与肾有很大关系。肾主发,头发的浓密、光泽和柔顺度,与肾精有关。未老先衰者,头发必稀疏、干枯、发白。
调理招数:对于肾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其容颜最易受损,可多食服芝麻、核桃等,使皮肤变得润白、丰润。除了美容外,还能帮助毛发生长发育。可用补肾阳方面的中药,如桂皮、艾叶等来改善肌肤,以达到除皱、青春永驻的效果。
=====================
身体流出5种液体对应五脏
五液是指汗、涕、泪、涎、唾五种体液。《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在临床上,若五脏的分泌异常,则可反映所属脏腑的病变。
它的排泄在生理上会受到心神的控制,比如,感觉冷时,毛窍闭合而无汗;天热、运动或衣被过厚感觉热时,则毛窍大开而多汗。
汗的异常主要有自汗、盗汗两种。心阳不足、心气虚,不能“守住”心液,则见自汗,此时应补气补阳。阳虚患者大多形寒怕冷,易外感风寒,所以室内温度宜偏暖,且要温补调理。
气虚患者宜注意休息,建议可以用大枣5枚、黑豆30克、黄芪60克、煎汤150毫升,一日两次口服,同时注意起居有常。
心阴血不足者容易出现盗汗,这类人饮食要以清补为主,忌食辛辣,如羊肉、辣椒、姜葱等。盗汗患者体质多热而偏燥,故室温宜偏低且湿。
涕:为肺之液
肺开窍于鼻,肺之津液充盈,出于鼻窍则为涕。鼻涕可滋润鼻窍,使其保持畅通,保证呼吸和嗅觉功能的正常。
肺的病变可从鼻涕的异常表现看出来。如肺阴虚者可表现为鼻干无涕,建议将室内温度调低些,并保持一定湿度。用银耳50克、百合30克、沙参30克、蜂蜜一勺,温火炖半小时,煎汤150毫升,一日两次口服。忌辛辣、油炸食品。
因风寒导致肺气失宣者,多表现为鼻流清涕。这类人所处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风寒再袭。中药宜热服,服药后静卧,盖被或喝热粥助汗以驱寒。流黄浊鼻涕的人应清肺泄热。中药宜凉服或微温服,并多吃清补膳食,注意保持鼻腔的通畅。
泪:为肝之液
肝开窍于目,肝血及肝之津液充盈,溢于目窍则为泪。泪可滋润眼目,若肝有病变,就会从泪的异常表现出来。
泪少而眼干,为肝阴血不足,应滋肝养血。忌恼怒,宜清补。
迎风流泪、两眼发痒,为肝经受风邪,应少用眼,保持清洁,也可用野菊花、桑叶煎水熏洗。泪热发黏、两眼畏光作痛,为肝经有热,可用棉签沾水、擦拭泪囊处,一天数次。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保持大便通畅,使热邪有下泻之路。老年人气血虚弱、肝肾阴虚,常会流泪不止。建议滋补肝肾,补气养血,加强营养,节制房事。
唾:为肾之液
肾气旺盛,肾之阴精上充于口为唾,有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的作用。
唾液的异常变化可反映肾的病变。
口苦口干少津,腰膝无力为肝肾阴虚,可用枸杞子、沙参煎汤服用。同时,调节情志,注意休息,忌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
多唾或唾液清冷多应温阳利水。建议慎起居、防外感,保持皮肤清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涎:为脾之液
脾开窍于口,脾之阴精上布于口,则为涎,主要用来溶解食物,助消化。
脾胃虚弱者可表现为口淡乏味,恶心且口水多,应温中健脾。忌寒凉、多热食,给胃脘部热敷,也可服姜汤或糯米粥加红枣数枚食用。
胃火盛可表现为口干涎少,这类人忌食辛辣刺激之品,要多吃水果、新鲜蔬菜、清凉饮料等,也可用麦冬、沙参煎水服。
=========================================================================================================================================
心笑、肺哭、肝吼、脾歌、肾呻吟
中医一向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人体五脏失调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反之,情绪又会影响五脏。而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这里面的闻不仅包括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吼、笑、歌、哭、呻”这五种带有情绪的声音,对应着人的五脏,即肝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情况。
“怒吼”不止是修养问题
经常大呼小叫或是唉声叹气的人,并不一定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极有可能是肝脏不健康了。那些常住精神病院里的病人,经常大呼大叫的,他们的脉象往往洪大而疾,这就是肝阳上亢的典型脉象之一。生活中精神正常的人,如果表现出以上这两种情况,并不一定是说精神出了问题,往往是肝的阴阳失去了平衡。肝阳上亢者,除了大呼小叫外,一般还伴有眩晕耳鸣、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苦咽干等症状;而那些肝郁气虚者,则还会出现身体乏力、不喜欢说话、容易出汗等症状。
专家建议:这类人群可以常吃山楂、萝卜、茴香、莲藕等疏肝行气的食物来调理。
爱笑的人不见得心情开朗
如果您是心气充足的人,碰到一些好笑的事情,自然会笑得十分爽朗,这样适度之笑,无疑对心神和身体都有好处。可往往有的人爱笑,却是一种掩饰、一种勉强或职业需要。就这类人而言,也许他们本来就不爱笑,缘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经常笑,这反而会使得他们本来就不充足的心气耗损得更厉害,值得警惕的是,在这些人的笑声背后,常常隐藏着疾病的隐患或抑郁的前兆。
为什么有些笑星年纪轻轻心脏就有了问题,排除了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之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笑星要经常努力地制造笑声,从而耗损了太多心气。
专家建议:按理说喜悦情绪本来是有益健康的,但喜悦的情绪也要适度,如果过分了就可能伤害身体。平常注意多吃点大枣、龙眼肉、莲子等,可达到补心气、养心神的作用。
歌唱的好坏全靠“脾气”
人们都会认为一个人唱歌余音绕梁表示他“中气十足”。中医上把脾也叫做“中元”,唱歌时所运用到的就是脾气。一个人脾气盛,则唱歌嘹亮、底气足;假如脾气虚,则可能五音不全,声音出不来。
专家建议:想把自己的歌声练好听一点,对脾进行调理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生活中补脾的食物有很多,比如牛肉、鲫鱼、鲈鱼、大枣、莲子、花生、黄芪、党参、太子参等。
爱哭的人“肺气”不好
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一个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如果哭声特别响亮,那么妈妈爸爸就会很放心,因为这说明宝宝肺部扩张好,没有缺氧的现象。其实这也表明,一个人哭声与肺的关联是很大的。林黛玉经常哭哭啼啼,结果最后是得了肺病而死。虽然与笑声一样,一个人哭泣流泪也是一种正常的宣泄,但如果经常哭,就不是一件好事了。中医里强调说“肺主皮毛”, 所以那些经常哭的女孩子皮肤一定不会好,因为肺虚之后,皮毛得不到肺部输送的精华成分的滋养,导致皮肤就没有光泽。
专家建议:那些爱哭的人平时不妨多吃一些白木耳、百合、海蜇、柿饼、枇杷、荸荠、无花果等补肺食物。
呻吟是肾在调元气
每个人在疼痛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发出呻吟之声,比如受伤或分娩时;可一个人在舒服的时候,也会呻吟。从中医角度来说呻吟的声音,其实是肾在调元气所致。
然而反过来,一个人没事时也总是哼哼唧唧,这就很可能说明其肾有问题了。虽然这样的反证也不是绝对的,但却是对人体健康的一种提醒。
专家建议:有这种现象的人,平时不妨多吃一些羊肉、韭菜、龙眼、山药等补肾的食物,症状严重者还可以根据阳虚阴虚的不同,选择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