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inotify的使用
有时候我们需要检测某个目录下文件或者子目录的改动状况,如添加、删除、以及更新等,Linux系统上提供了inotify来完成这个功能。inotify是在版本2.6.13的内核中首次出现,现在的发行本应该都包含这个系统调用了。
下面的描述中的文件如无特别说明包括文件以及目录
使用inotify的第一步就是调用inotify_init()创建一个inotify实例,该函数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这个文件描述符关联了一个inotify事件队列,通过read读取该文件描述符,就能获取底层的inotify事件。
1
|
int inotify_fd = inotify_init(); |
还有另外一个系统调用inotify_init1(int flag),该函数提供了一个参数可用于设置文件描述符属性
1
|
int inotify_fd = inotify_init1(flag); |
其效果与如下代码相同
1
2
|
int inotify_fd = inotify_init(); fcntl(inotify_fd, F_SETFL, flags) |
一旦成功创建了inotify实例,获得了相应的文件描述符,下一步就是告诉内核需要关注的文件以及关注的事件类型。这一步是通过函数inotify_add_watch()实现的。
1
|
int wd = inotify_add_watch(instance_fd, file_name, event_mask) |
上面的调用中,file_name就是需要关注的文件,而event_mask是关注的事件类型掩码。目前inotify支持的事件类型包括如下几种
IN_ACCESS
IN_ATTRIB
IN_CLOSE_WRITE
IN_CLOSE_NOWRITE
IN_CREATE
IN_DELETE
IN_DELETE_SELF
IN_MODIFY
IN_MOVE_SELF
IN_MOVED_FROM
IN_MOVED_TO
IN_OPEN
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是IN_DELETE、IN_MOVE_TO和IN_DELETE_SELF、IN_MOVE_SELF,简单来说带有SELF结尾的事件,发生在被关注目录自身,而不带SELF的发生在关注对象的子目录或者子文件之上。例如对于目录A调用inotify_add_watch,如果目录A中的文件B被删除,内核会发出IN_DELETE事件,而目录A被删除,内核发出IN_DELETE_SELF事件。
如果决定不再关注某个文件,只需调用inotify_rm_watch(instance_fd, wd)即可,其中的wd为inotify_add_watch的返回值。
设置好了关注文件以及事件类型,剩下的就是inotify事件的处理了。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获取inotify事件,这一步非常简单,只需要对于instance_fd调用read进行读取即可。注意,read读出的数据只是一些字符序列,你要通过强制转换才能获得inotify_event
1
2
3
4
5
6
7
|
struct inotify_event { int wd; uint32_t mask; uint32_t cookie; uint32_t len; char name[] }; |
具体的含义可以使用man命令去看,值得一体的是mask字段和cookie字段。这里的mask字段除了包含事件类型之外,还可能包含其他信息,诸如IN_ISDIR标示事件是否是发生在目录之上,IN_UMOUNT标示关注对象所在文件系统是否被卸载等。
Windows下也有类似的系统调用ReadDirectoryChanges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jimmychange/p/349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