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最短路算法--Dijkstra算法
转自:http://blog.51cto.com/ahalei/1387799
-
将所有的顶点分为两部分:已知最短路程的顶点集合P和未知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Q。最开始,已知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P中只有源点一个顶点。我们这里用一个book[ i ]数组来记录哪些点在集合P中。例如对于某个顶点i,如果book[ i ]为1则表示这个顶点在集合P中,如果book[ i ]为0则表示这个顶点在集合Q中。
-
设置源点s到自己的最短路径为0即dis=0。若存在源点有能直接到达的顶点i,则把dis[ i ]设为e[s][ i ]。同时把所有其它(源点不能直接到达的)顶点的最短路径为设为∞。
-
在集合Q的所有顶点中选择一个离源点s最近的顶点u(即dis[u]最小)加入到集合P。并考察所有以点u为起点的边,对每一条边进行松弛操作。例如存在一条从u到v的边,那么可以通过将边u->v添加到尾部来拓展一条从s到v的路径,这条路径的长度是dis[u]+e[u][v]。如果这个值比目前已知的dis[v]的值要小,我们可以用新值来替代当前dis[v]中的值。
-
重复第3步,如果集合Q为空,算法结束。最终dis数组中的值就是源点到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模板:
1 const int INF = 0x3f3f3f; 2 const int N = 1000 + 10; 3 int map[N][N]; //邻接矩阵 4 int dist[N] //记录起点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 5 int visit[N]; //记录结点是否被访问过 6 int n; //存储结点个数,结点编号1~n 7 8 void dijkstra(int s) //求结点s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存储在dist[]中 9 { 10 memset(visit, 0, sizeof(visit)); //初始化 11 for (int i = 1; i <= n; i++) 12 dist[i] = map[s][i]; 13 dist[s] = 0; 14 visit[s] = 1; 15 16 int min_dist, now = s; 17 for (int i = 1;i <= n; i++) 18 { 19 min_dist = INF; 20 for (int j = 1; j <= n; j++) 21 { 22 if (!visit[j] && dist[j] < min_dist) //求与结点now相邻的距离最短的结点,最短距离存储在min_dist中 23 { 24 min_dist = dist[j]; 25 now = j; 26 } 27 } 28 visit[now] = 1; //标记该结点已经被访问 29 for (int j = 1; j <= n; j++) //“松弛”操作 30 dist[j] = min(dist[j], dist[now] + map[now][j]); 31 } 32 }
通过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2)。其中每次找到离1号顶点最近的顶点的时间复杂度是O(N),这里我们可以用“堆”(以后再说)来优化,使得这一部分的时间复杂度降低到O(logN)。另外对于边数M少于N2的稀疏图来说(我们把M远小于N2的图称为稀疏图,而M相对较大的图称为稠密图),我们可以用邻接表(这是个神马东西?不要着急,下周再仔细讲解)来代替邻接矩阵,使得整个时间复杂度优化到O( (M+N)logN )。请注意!在最坏的情况下M就是N2,这样的话MlogN要比N2还要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有那么多边,因此(M+N)logN要比N2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