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的事件监听与捕获和冒泡
JavaScript的事件监听与捕获和冒泡
在前端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某些事件进行监听。这样只要在指定的元素上触发了该事件,就会执行一个回调来进行相关的操作。
而js中事件监听方法总共有三种,分别如下所示: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type, listener[, useCapture]); // IE6~8不支持
- element.attachEvent(’on’ + type, listener); // IE6~10,IE11不支持
- element[’on’ + type] = function(){} // 所有浏览器
demo:
function cb() { console.log(1);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cb, false); element.attachEvent('onclick', cb); element.onclick = cb;
参数含义:
type
:事件类型
listener
:事件触发后的回调函数
useCapture
:是否使用捕获,如果值为true, useCapture 表示用户希望发起捕获。 在发起捕获之后, 只要Dom子树下发生了该事件类型,都会先被该事件监听器捕获,然后再被派发到Dom子树中的事件监听器中。并且向上冒泡的事件不会触发那些发起捕获的事件监听器。进一步的解释可以查看 DOM Level 3 Events 文档。 useCapture 默认值为false
。
addEventListener
是W3C工作组在DOM Level 2开始引入的一个注册事件监听器的方法;而在此之前,传统的事件监听方法是通过element[’on’ + type]
的方式来注册的。它们两之间的主要区别是,element[’on’ + type]
的方式无法使用事件捕获,并且element[’on’ + type]
不支持对同一个元素的同一个事件注册多个事件监听器。如下面的例子所示,元素被点击后只会输出1,而不会输出0和1.
element.onclick = function(){ console.log(0); } element.onclick = function(){ console.log(1); }
然而addEventListener
方法在IE6~8的浏览器中不被支持。那么在低版本的IE中怎么来为同一个事件注册多个事件监听器呢?原来IE从IE5.0系列开始就引入了attachEvent()
方法来支持这一特性。但遗憾的是该方法也不支持事件捕获。并且从IE 11开始,这个方法已经被弃用。
谈谈事件的捕获和冒泡
W3C规范中定义了3个事件阶段,依次是捕获阶段、目标阶段、冒泡阶段。事件对象按照上图的传播路径依次完成这些阶段。如果某个阶段不支持或事件对象的传播被终止,那么该阶段就会被跳过。举个例子,如果Event.bubbles
属性被设置为false
,那么冒泡阶段就会被跳过。如果Event.stopPropagation()
在事件派发前被调用,那么所有的阶段都会被跳过。
- 捕获 阶段:在事件对象到达事件目标之前,事件对象必须从window经过目标的祖先节点传播到事件目标。 这个阶段被我们称之为捕获阶段。在这个阶段注册的事件监听器在事件到达其目标前必须先处理事件。
- 目标 阶段:事件对象到达其事件目标。 这个阶段被我们称为目标阶段。一旦事件对象到达事件目标,该阶段的事件监听器就要对它进行处理。如果一个事件对象类型被标志为不能冒泡。那么对应的事件对象在到达此阶段时就会终止传播。
- 冒泡 阶段: 事件对象以一个与捕获阶段相反的方向从事件目标传播经过其祖先节点传播到window。这个阶段被称之为冒泡阶段。在此阶段注册的事件监听器会对相应的冒泡事件进行处理。
在一个事件完成了所有阶段的传播路径后,它的Event.currentTarget
会被设置为null
并且Event.eventPhase
会被设为0。Event
的所有其他属性都不会改变(包括指向事件目标的Event.target
属性)
<script src="http://htmljs.b0.upaiyun.com//js/tuiku.js"></script>
二、事件阻断
1.把事件捕获和冒泡的过程统称为事件的传播,事件的传播是可以阻止的:
- 在W3c中,使用stopPropagation()方法
- 在IE下设置cancelBubble = true;
- 在W3c中,使用preventDefault()方法;
- 在IE下设置window.event.returnValue = false;
3.应用实例
如果我们把单击事件处理程序注册到一个锚元素,而不是一个外层的<div>上,那么就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当用户单击链接时,浏览器会加载一个新页面。这种行为与我们讨论的事件处理程序不是同一个概念,它是单击锚元素的默认操作。类似地,当用户在编辑完表单后按下回车键时,会触发表单的submit事件,在此事件发生后,表单提交才会真正发生。
如果我们不希望执行这种默认操作,那么在事件对象上调用.stopPropagation()方法也无济于事,因为默认操作不是在正常的事件传播流中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preventDefault()方法则可以在触发默认操作之前终止事件 。
提示 当在事件的环境中完成了某些验证之后,通常会用到.preventDefault()。例如,在表单提交期间,我们会对用户是否填写了必填字段进行检查,如果用户没有填写相应字段,那么就需要阻止默认操作。我们将在第8章详细讨论表单验证。
事件传播和默认操作是相互独立的两套机制,在二者任何一方发生时,都可以终止另一方。如果想要同时停止事件传播和默认操作,可以在事件处理程序中返回false,这是对在事件对象上同时调用.stopPropagation()和.preventDefault()的一种简写方式。
.target,可以确定DOM中首先接收到事件的元素(即实际被单击的元素)。而且,我们知道this引用的是处理事件的DOM元素,所以可以编写下列代码:
$(document).ready(function(){
$('#switcher').click(function(event){
if(event.target==this){
$('#switcher .button').toggleClass('hidden');
}
})
})
此时的代码确保了被单击的元素是<div id="switcher"> ,而不是其他后代元素。现在,单击按钮不会再折叠样式转换器,而单击边框则会触发折叠操作。但是,单击标签同样什么也不会发生,因为它也是一个后代元素。实际上,我们可以不把检查代码放在这里,而是通过修改按钮的行为来达到目标 。
事件对象还提供了一个.stopPropagation()方法,该方法可以完全阻止事件冒泡。与.target类似,这个方法也是一种纯JavaScript特性,但在跨浏览器的环境中则无法安全地使用 。不过,只要我们通过jQuery来注册所有的事件处理程序,就可以放心地使用这个方法。
下面,我们会删除刚才添加的检查语句event.target == this,并在按钮的单击处理程序中添加一些代码:
$(document).ready(function(){
$('#switcher .button').click(funtion(event){
//……
event.stopPropagation();
})
})
同以前一样,需要为用作单击处理程序的函数添加一个参数,以便访问事件对象。然后,通过简单地调用event.stopPropagation()就可以避免其他所有DOM元素响应这个事件。这样一来,单击按钮的事件会被按钮处理,而且只会被按钮处理。单击样式转换器的其他地方则可以折叠和扩展整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