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天气预报服务和技术开发概述

前言

  本文将大致介绍中尺度天气预报服务所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知识

技术发展背景

  气象局一般负责发布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当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天气灾害造成的破坏一次比一次严重,气象局的服务中又增添了诸如“雷暴警告”,“暴雨警告”等数小时时效的天气信息。根据其有效时效长,这些信息又称为中尺度天气预报

  传统的公众天气服务和海洋气象服务都仅仅是通过监测天气图尺度天气系统,所用的设备也只有一部天气雷达,这对研究中尺度天气系统是不够的。虽然各地气象局这几年的设备有了提高,但是社会要求的提升更快,对气象局及相关的科研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常见的几种天气警报服务

  1. 雷暴警告  2. 泥石流警告  3. 暴雨警告

  要提高这几种警告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大对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研究。

基本思路

  一般从两个方向着手:

    1. 以天气图尺度天气预报方面颇有成效的数值预报为起点,争取通过模式的引进和改造,使数值预报产品有足够的时空分辨率为分析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

    2. 走临近预报的路,借助雷达资料的“外推”来尝试定量化由云雨转移带来的雨量并希望增大有效时长。

  PS:“外推”有几个层次,可以指个别雨胞的移动,也可以指较大尺度云雨区的总体移动,后者牵扯到一些中尺度天气系统变化或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式。

数值预报

  一般来说,分析员在凌晨获得模式产品( 由卫星资料得出 )。此后,将有足够的时间对此进行分析并发布相关信息。

  模式产品聚焦在中尺度上,模式时间每几个小时输出一张图,通常会报告这几个小时积累的雨量,这是很直观的。但,由于海面上资料贫乏,有时和实际情况也不相符合。故可以考虑加入卫星水汽资料的作用。

临近预报

  传统的方法是跟踪个别回波单体,利用Z-R公式计算云雨到达时间和降雨量。而现在的分析系统应当再加上对整个对流系统移动的考虑,尽量利用地面雨量站的数据求出最适合当时情况的Z-R公式,以使预报更加有效。

  某气象局曾经尝试过采用传统临近预报方法TREC去预测有中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场合,结果不理想。这是临近预报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了本地暴雨的概念模式问题

 

  

posted on 2014-03-25 10:54  空山悟  阅读(40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