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十二个工作的基本》 转

按八小时计算,工作占据了一天清醒时间的一半。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对它有过一点点认真的思考。

虽然,很多人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在升职加薪跳槽中,在与天斗与地斗与同事斗的其乐无穷中,在与朋友的吐槽中,渐渐形成了为什么工作、如何工作的简单信条。

但是,这足够吗?

每天早上,睁开双眼,上班,工作,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麻木工作,思考沉滞,像北京的雾霾,任尔东南西北风,依然浓的化不开。这样,别说对工作本质的哲思,即便怎么干好工作,琢磨这项技艺,恐怕也是少之又少。

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工作本身,就像站在天台看车流汹涌,灯光倏忽而过,推荐阿兰德波顿的《工作颂歌》。相信我,这绝不是单调乏味的“颂歌”。

若是就做好工作本身,精进业务,为职业发展,个人成长打造框架,看后浪出品的,日本人大久保幸夫的这本《12个工作的基本》准没有错。它像是一部基本法,告诉你职场律法的边界在哪里。

从装帧设计看,像其他日本人写的书一样,简单直观,干净利落。内容也一样,有一说一,精干短小,不像美国人写的同类型书,东拉西扯,故作风趣。

所谓12个基本,就是指自我管理:包含乐观力、持续学习力、目标发现力、专业构筑力;人际沟通:亲和力、反应力、语境理解力、人脉开拓力;团队协作:委任力、商谈力、传授力、协调力。说实话,12个方面内容非得用“力”来穿成串,有些穿凿附会,生拉硬扯之嫌,但并不妨碍作者力图将工作,或者说职业发展各个因素打造成稳定结构的企图,而且做的不错。

此书简介也说了,不是告诉你具体工作细节,而是给出个框架,锚定个起点,指明个方向。

所以,12个方面,以及各自间的联系读书即可,把概念解读、结构框架、思维导图等所谓“干货”放在这里,我觉得其实没有必要,且显得敷衍了事。

还不如摘出来一些有用的信息,结合自己些许思考,呈现出来。就像漫山遍野的花海,让人心旷神怡,面对美景,与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一下,不如摘下一捧亲手送给你。

作者说,他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讲座,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开始请以漂流的方式行动,过段时间再切换成登山型。”什么意思?就是说,择业时,到底是以兴趣为导向,认准一门,不走到底不罢休;还是随遇而安,慢慢确定职业方向。作者给出的意见是,刚开始像漂流一样,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迎接每一段激流的挑战,应接不暇,打怪升级;然后能力提升,自然眼界宽广,找到一座山峰,一步一脚印,向上攀爬。

想起自己刚毕业那阵,对职业的了解,停留在不知何处听来七拼八凑、七零八落的信息、身边七大姑八大姨的七嘴八舌。要知道,即使传授经验者身在其中,也不一定对所在行业、职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再把信息传达给你,你在加入不必要的想象,便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

除了极少数人,天生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就像村上春树笔下那个梦想成为地图测绘员的家伙。大多数人是不能正确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的。

那些没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孩子,作为一个工作5年的老司机,我觉得这份忠告很有意义。

在知乎里回答过一个问题,关于非法学人为什么司考。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一定有一部分人参加司考的原因是焦虑。

对未来焦虑,对身无长物焦虑。尤其是文科生,真的是没有什么安身立命的本领。而社会上的焦虑让人没有时间去判断一个人的素质。

所以,一纸证书证明了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像贴在脑门上的“我行我行我行”。

再说,法律,门槛不太高。核物理一定没人敢招惹的。

还有就是闲的或随大流。

那么问题来了,通过司考到底有没有用呢?

这本书说,没用。一纸学历或者证书,并不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你有多优秀,一个普普通通的博士、硕士学位,或者一纸不疼不痒的证书,真的看不出什么,在职场的视角上,筛选不出什么。不过个人以为顶尖名校和CPA、CFA的加持,会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除此之外,大多数此类证书只能锦上添花,绝不会雪中送炭。

想指望一个MBA或不痛不痒的证书来跳槽,更是无稽之谈。再说,要是工作一段时间后,还抱着拿这些东西改变命运,登上人生顶峰的愿望,未免过于幼稚。

书里说,年过35岁的人想要跳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备业界通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说,比如在银行,有些业务是银行特有的,有些技能是各金融机构间差不多的。若是想跳槽,第二种业务能力得有,积攒的专业技能也不可或缺,那是定义你几年来工作的坐标。二是积累作为领导者的扎实经验和技巧。过了35,在职场里,可以被称作“一大把年纪”了,要是还把自己当做生产力工具使唤,未免太过悲凉。所以,除了工作能力之外,必须具备“领导力”,表现在带团队、拓展人脉、知人用人等方面。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这种本事是多么重要。

这本书里,也提到了成为专家与负责管理并不冲突。有人,包括我,曾经认为做人和做事一定程度上是很难相容的。或者说二者居其一就不错了,把活干得漂亮和做人做的明白都做到,实属不易。这种想法就是错的。实际上,真正的成功者,大多二者能力都具备,只不过有所侧重罢了。其实,那些过于强调其一的,恐怕是另一方面实在不行或者不敢尝试的托词吧。

在亲和力的塑造上,作者举出了日本首相的例子,田中角荣、小渊惠三。总结起来,大致是:做什么事,无论演讲、会议甚至笑容,大量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记住别人的名字;主动与人联系;洞悉别人的意愿和想法;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不用多说,聪明的读者在身边的领导、上司中,也能发现他们的魅力之所在。不承认不行,有些才能是天生的,我等凡人是如何追赶不上的。但是,上天还给普通人一点活路,其实上面很多方面,可以让人通过努力和技巧去追赶。结果是一样的,尽管我们走了些许弯路。怕的是偏离航道。

比如说,万事万物皆有准备。不必说一项重大工作、当众演讲、重要面试等,即便穿戴、笑容、寒暄,都可以准备一个良好状态。虽然很多时候,准备并不会对干好一件事有什么直接作用,但是,准备的过程就像是囤积粮食,“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个积攒自信的过程。

作者提到了日本很多年轻人是“待命族”,就是给安排活就干,不给安排活就不干。看来普天之下,故事并没有什么不同。生活需要主动,工作也一样。

在社会精细化分工的大背景下,我们都是社会运转的小小螺丝钉,面对本质上皆为单调乏味的工作,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理智、克制的中产阶级,干好自己一摊活就可以了。

其实,这真的就可以了。但是,大多数人不甘心成为被上级呼来唤去的跟班,不甘心成为流水线上的机械臂,希望能向上一步,一品黄山,天高云淡。“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虽然,本质上,仍然逃不出阶级本身,却仍然所有人生存于世的目标之所在。

可怜,但不可悲。

如果这样,只是“待命”、“听喝”,老板让干啥就干啥是断然不行的。主动思考,尤其是站在上级的维度去思考,很重要。遗憾的是,很多人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一点。

作者提到了“思维的格式化”,大概意思是学知识,无论是读书听课看文章,先打下底儿,形成骨架,再以此为坐标,在往上填血肉,慢慢的把专项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深以为然。之前以为务必博览群书,让知识在大脑里碰撞,事实却是,不会碰撞,只是遗忘。

所以,找到你认可的作者或观点,不管是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讲座,先深入了解、学习、记忆,再通过其他渠道,进一步了解、学习、记忆,甚至不需要自己思考。在这基础上,在了解其他内容,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就像一个棵树,根子打好了,自然枝繁叶茂。可大多数人随处播撒,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自以为知识广博,真要问起来,依然不知所以。

专业构筑力的说法耳目一新。发展专业技能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说法,见诸各类鸡汤和职场攻略中,但是作者这么鲜明地提出来,并给出了建议,还是颇为难得。尤其是选择专业方向上给出意见:

一是已经积累大量经验的领域。沉没成本还是得重视的。有时,诗和远方不如眼前的苟且。这年头,说大实话的人不被喜欢,忽悠梦想的人大行其道。二是要清楚在公司内部是否存在被估价的可能,在社会上是否存在高需求。就是说,对自己所干工作有个评估,是否具有通用性、发展性和普遍适用性。三是在相对较短时间能达到一定水平的领域。有的领域需要10年20年的积累,才能达到独当一面的程度。不要“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四是能想象出自己享受该领域工作的模样。这点作者提的碰到了痛点,有一个活生生的目标。可以是你的上司、导师、领导,可以使半泽直树,甚至可以是格林斯潘。重要的是,这幅图景里,是享受这份工作。

现在教人记笔记的书、文章、公众号数不胜数,不知道多少人能坚持下来。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笔记术;一是开会时携带的论点整理单。论点二字是重点。二是手册大小的笔记本,积累专业知识时,随手记在本上。三是A4大小的大笔记本,用来将学习理论通过知识图表化加以整理,或者回顾实践,变成自己的语言,记下来。

其实所谓笔记术,适合自己,坚持就好。我就两个本子,一个日常,一个工作。简单就是力量。

最后,预祝国庆节快乐!

毕竟职场基本法第一条,就是放假是第一生产力。

posted @ 2017-10-10 11:18  lucky.yang  阅读(32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