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问题集合

数据库系统原理

一、数据库系统概述

1.通常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DBS)包括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以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DBA)、用户

2.数据库系统的简称:DBS  -》指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

3.数据库基本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4.数据库(DB):长期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5.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消息

6.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Data(数据)

7.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

8.数据库管理员(DBA)

9.通俗的被称为存储数据的仓库,指的是数据库(DB)

10.数据库(DB)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且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系统易于扩展,并可以被多个用户共享,数据库通俗的被称为存储数据的仓库,只是这个仓库是一定的格式进行存储的

11.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数据不一致

12.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 数据集成: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
  • 数据共享性高:不只是同一数据可以被多个不同用户存取,还包含了并发共享
  • 数据冗余小:并非所有的冗余都可以或者应该被消除
  • 数据一致性:通过消除或控制数据冗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数据的不一致性,引起不一致的根源是数据冗余
  • 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定义与使用数据的应用程序分离称为数据独立
  • 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

13.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说法错误的是:不具备网络功能

1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数据定义功能
  • 数据操纵功能
  •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
  •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 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 其他功能:主要包括与其他软件的网络通信功能、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相互访问功能等

15.数据库管理系统:他负责科学有效的组织和存储数据,并帮助数据库的使用者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快速的获取所需数据,以及提供必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统一控制机制,实现对数据有效的数据管理和维护

16.专门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并保证数据库正常、高效运行的人员是:数据库管理员

17.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对象是用户

18.数据库系统(DBS)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

19.通常所说的数据库系统不包括网络环境

20.数据库管理员不同于普通数据库用户,他们是专门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并保证数据库正常、高效运行的人员

21.数据库系统中,用户通常包括【程序员】和【数据库终端用户】这两类用户

22.具有模型简单清晰、理论基础好、数据独立性强、数据库与语言非过程化和标准化等特点的是第二代关系数据库系统

 23.数据的组织分为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两种,数据的逻辑组织是用户或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形式,而物理组织则是数据在物理存储设备上的结构形式,这两者之间可以相互独立

24.将收集的数据进行适当的构造,这称之为数据组织

25.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 人工管理阶段
    • 数据不保存
    • 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 数据面向应用:当多个应用程序涉及某些相同的数据室必须各自定义,不能共享,因此程序与程序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冗余数据,数据的独立性差
  • 文件系统阶段
    • 物理数据独立性
  • 数据库系统阶段
    • 数据集成:主要目的
    • 数据共享性高
    • 数据冗余小
    • 数据一致性
    • 数据独立性高
    • 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即数据库保护
    • 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工作量

26.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经历的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是: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27.为了备用,需要将数据归类进行存储,为了向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的数据要能够方便地被选择提取,这个叫检索

28.数据的组织分为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两种

29.数据管理的任务是:进行数据收集、组织、控制、存储、选取、维护,实现在适当的时刻、以适当的形式,给适当的人,提供适当的数据,他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而数据处理则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30.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其所涉及的数据处理工作基本都是依靠手工方式来进行的,指的是工人管理阶段

31.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不属于人工管理阶段特点的是数据冗余度低

32.数据管理技术人工管理阶段特点的锚点口诀是:不保存,两应用

33.文件系统阶段优点是:具有数据可长期保存和专门管理的特点,它提供了物理数据独立性,使数据共享称为可能

34.文件系统阶段缺点是:在文件系统中,不能实现数据的普通共享,只能实现文件级的共享,而不能在记录或数据项级实现数据的共享。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根据他的应用而设计的,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之间相互依赖,当不同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大部分相同时,还必须构造各自的文件,这样仍然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

35.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等,即数据库保护。口诀:完全病故

  • 数据的安全性:指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而造成数据泄密和破坏
  • 数据的完整性:是对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要求
  • 并发控制:指当多个用户的并发进行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
  • 故障恢复:DBMS必须具有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

36.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错误的是:数据不一致

37.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不包含的是:数据冗余高

38.数据库系统产生的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件系统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人工管理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39.数据库系统阶段具有的特点中,数据集成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

40.数据定义与使用数据的应用程序分离称为数据独立

41.数据定义的修改,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修改。这种独立称之为数据的逻辑独立

42.可改变数据的存储结构或存储方式以响应变化的需求而无需修改现有的应用程序,这称之为数据的物理独立

43.引起数据不一致的根源是【数据冗余】,一个数据在数据库中只存储一次,不会发生不一致性。消除或控制数据冗余可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数据的不一致性

44.数据共享性高:不只是同一个数据可以被多个不同的用户存取,还包含了并发共享

45.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 :

  • 模式(概念模式、逻辑模式)
  • 内模式(存储模式)
  • 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

46.在数据库系统中,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物理独立的是【模式/内模式映像】

47.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的独立性,还需要修改的是【外模式/模式映像】

48.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是逻辑模式

49.在三级模式结构中,用户模式指的是外模式

50.存储模式指的是三级模式中的内模式

51.数据库模式定义操作中,和内模式定义无关的是创建用户视图

5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内模式描述语言来严格的定义内模式,即定义所有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所有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按照顺序结构存储还是按照B数据结构存储,数据是否压缩、是否加密等

53.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外模式

54.外模式用来描述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55.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的是内模式

56.构成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的三个模式分别是对数据的三级抽象,他们彼此间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 一个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概念模式)是独立于数据库其他层次结构(内/外模式)的描述,其是数据库的核心,也是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 一个数据库的内部存储模式依赖于概念模式,但存储模式独立于外部模式,也独立于具体的存储设备
  • 用户逻辑结构(外模式)是在全局逻辑结构描述的基础上定义的,它面向具体的应用程序,独立于内部模式和存储设备
  • 特定的应用程序是在外模式的逻辑结构上编写的,他依赖于特定的外模式,与数据库的模式和存储结构独立

57.由于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且也只有一个内模式,所以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

58.内模式实际上是整个数据库的最底层表示,是数据库管理员(DBA)所能见到的

59.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中的两级映像为【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60.外模式实际上是用于满足不同数据库用需求的数据视图,即用户视图

61.外模式/模式映像定义了各个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这些映像定义通常在各自的外模式中加以描述,由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因此对与每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会有一个外模式/模式映像。

62.数据库系统的模式如若发生改变,数据库管理员(DBA)通常会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使那些对用户可见的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的编程人员就不必取修改那些依据数据的外模式所编写的应用程序,如此实现了外模式不受概念模式变化的影响,并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

 63.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同时工作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单机方式】

64.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数据库系统管理系统成为【后台】 或 【数据层】或【服务器】

65.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命令行客户端、图形化界面管理工具、应用程序等称为【表示层】或【前台】或【客户端】

66.C/S模式的英文全称是Client/Server

67.B/S模式的英文全称是Browser/Server

68.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C/S结构】

69.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描述正确的是【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和【基于Web应用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和【B/S结构】

70.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描述的是数据的【共性内容】

71.关于数据模型与数据特征描述错误的是【数据的静态特征是指对数据可以进行符合一定规则的操作】

72.数据具有【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种特征

73.数据的静态特征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以及【对数据取值范围的约束】

74.数据的动态特征是指对数据可以进行符合一定规则的操作

75.以数据库模型的发展为主线,数据库技术可以相应地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地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以及新一代的数据库系统

  • 层次模型
    • 数据库最早使用的数据模型
    • 特点: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没有父节点,称为根结点,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 缺点:数据冗余大
  • 网状模型
    • 网状结构表示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
    • 特点:允许结点有多于一个父结点,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父节点
    • 缺点:很难规范
  • 关系模型
    • 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概念单一,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 面向对象模型
    • 既是概念模型又是逻辑模型
    • 面向对象方法与数据库相结合所构成的数据模型

76.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三个要素组成

  • 数据结构:描述的是系统的静态特性
  • 数据操作: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
  • 数据约束: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间的语法和语义关联

77.描述的是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对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指的是【数据操作】

78.描述的是系统的静态特性,包括数据对象的数据类性、内容、属性以及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指的是【数据结构】

79.数据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特征

80.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务称为实体

81.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

82.【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模型化数据和信息的工具

83.概念层数据模型的概念中,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务称为【实体

84.实体可以是实际的事务,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

85.数据模型的分类中,【物理层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

86.物理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物理模型(Physical Model),其描述数据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结构,是逻辑模型的物理实现,即每一种逻辑模型在实现时都有与其相对应的物理模型

87.在概念模型中,可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或键】。例如学号是学生实体的键和码

88.在概念模型的相关概念中,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特种称为实体的【属性】

89.在概念模型中,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的是【实体型】

90.用实体名与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91.逻辑层数据模型中,【网状模型】是层次模型的扩展,允许结点有多于一个父节点,并可以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父节点

92.【网状模型】以网状结构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

93.使用【二维表结构】表达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

94.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 ,并以二维表格的形式组织数据库中的数据

95.逻辑模型不是重用户的观点出发,对数据建模

96.任何DBMS都是基于某种逻辑数据模型

97.逻辑模型表达了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98.【概念层数据模型】是数据抽象级别的【最高层】。是从【用户的观点】出发,对数据建模。最常用的表示方式【E-R图】

99.【逻辑层数据模型】

  • 数据抽象级别的【中间层】。

  • 描述数据整体的逻辑结构。

  • 他是【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观点】来对数据进行【建模】和【表示】。

  • 【任何BDMS】都是基于某种逻辑数据模型

  • 主要的逻辑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100.【物理层数据模型】是抽象级别的【最低层】

101.主要的逻辑数据模型

  • 层次模型
  • 网状模型
  • 关系模型
  • 面向对象模型

102.关系模型的优点

  •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 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
  •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103.广泛采用E-R模型设计方法的是概念模型

104.在数据模型的分类中,用来描述实现世界的事物,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无关的是【概念层数据模型】

105.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流数据模型是【关系数据模型】

106.【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为数据的【概念模型】或【信息模型】,他是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无关,且独立于任何DBMS,但容易向DBMS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型转换

107.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实体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形表示,联系用菱形表示

108.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109.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性称为实体的属性

110.键或码:可唯一标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或键

111.数据模型的分类

  • 概念层数据模型
  • 逻辑层数据模型
  • 物理层数据模型

 

posted @ 2024-09-09 16:25  骚哥  阅读(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