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皆没有非常明确的商业模式,但却并不妨碍国内三大博客网站——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中国博客网(www.blogcn.com)和BlogBus(www.blogbus.com)获得风险投资商的青睐。
业界消息称,三大博客网站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二轮融资筹备。
“三个月内,我们将获得第二轮风险投资,融资金额在1000万美元左右。”博客中国董事长方兴东告诉记者,博客中国正与来自硅谷的数家国际风险投资商接洽,软银亚洲作为最早向其注资的风险投资机构,还将继续追加资金。

“今年年底我们可能会再融资,事实上我们与很多风险投资商都保持接触,关系不错。”中国博客网COO胡之光也透露。

BlogBusCEO窦毅向本报记者证实,BlogBus正在与包括维众中国(UCI)在内的多家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商谈第二轮融资计划。

“中国的博客网站已开始进行有意识的商业化操作”。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融资和并购咨询业务的汉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龚豪东认为,“但因为博客产业和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大部分风险投资商和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还处于关注阶段。”

“圈钱”与“圈地”并行

博客获得风险投资商们的青睐始于两年前。

2003年初,Google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商Blogger.com,上市后市值迅速超过500亿美元,并带动Blogger.com进一步发展。龚豪东认为,全球博客网站的盈利前景均未明朗,但Google此举一定程度上让风险投资商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中国的三大博客网站在2004年才陆续得到第一笔风险投资。

2004年7月,已经创办两年的博客中国获得第一笔风险投资,软银亚洲投入不到100万美元,约占博客中国10%的股份,另外几家天使风险投资约占10%股份,博客中国管理层绝对控股。

中国博客网也在2004年7月获得了来自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IDGVC)的第一笔风险投资。“董事会认为不方便透露具体金额,但我可以说这个数字大于博客中国的100万美元。”胡之光表示。

IDGVC副总裁兼合伙人章苏阳告诉记者,“IDGVC投资一个企业的盈利预期通常在3到5年,也就是说,IDGVC将继续对中国博客网注资。”

BlogBus在2004年10月与维众中国确认了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手续。维众中国初期投入约20多万美元,占BlogBus较少股权。

目前,窦毅已开始与数家风险投资商洽谈BlogBus的第二轮融资,具体时间和金额还未确认,但他表示维众中国将继续追加投资。

“应该在几个月内能拿下来。”窦毅表示,“其实在第一轮融资中,我看重的不是20多万美元,而是看好维众中国的资金管理能力和对项目的孵化能力。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对博客的价值有相同认识。”

上海艾瑞市场研究公司总经理杨伟庆认为,博客要想商业化,就需要有大笔投资进入,正如当年门户网站高涨时,博客的目标也是风险投资商。

伴随着不断的圈钱,三家博客也在加紧不断的圈地。

“并购是博客商业化运作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方兴东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参照美国经验,2003年美国市场博客并购涉及资金800万美元,2004年涉及3300万美元,而据他估计,2005年第一季度美国的博客并购将涉及2亿多美元。

1月5日,博客中国宣布全面并购国内第一个由网络博客通过协同合作建立起来的博客服务站点博客动力(www.blogdriver.com),原博客动力CEO卢亮出任博客中国的副总裁兼CTO。

方兴东认为,博客中国与博客动力在产品、业务和技术力量上资源互补,方便为今后全面开展海外业务、提供英文等多语种博客服务奠定基础。

他表示,从4月份开始,博客中国还将陆续以现金加股权的方式开展并购,目标包括专业的博客网站和与博客业务相关的网站,以及能为博客带来增值服务的SP,“博客中国将迅速整合成为一个真正的博客门户网站”。

BlogBus也是国内最早进行并购的博客网站。

窦毅介绍,BlogBus在2004年5月成功收购了国内唯一一家程序架构面向Google等搜索引擎的中文博客服务站点YourBlog(www.yourblog.org)。2004年12月,BlogBus收购了52Blog(www.52blog.net),在用户结构上覆盖了所有使用人群。

中国博客网却一直按兵不动。

“中国博客网的用户量已经很大,这些陆续被并购的网站不一定能与我们资源互补。”胡之光解释,但他表示,在基于把市场做大的目的下,中国博客网不排除会与其他两家博客网站合作的可能。

方兴东向记者表示,博客中国很有可能会与预期一致的博客网站进行合作,而他预测,到2005年底博客市场将结束“三分天下”,出现“一家独霸”。

但汉理投资副总裁龚豪东认为:“这种猜想恐怕过于乐观。一般来说,在前期烧钱的情况下,拿到资金多的一方会存在优势,但从产业角度讲,博客初期就出现大规模的整合行为,在竞争和技术创新上未必是件好事。”

博客盈利三招

通常来说,博客网站的最大价值在于吸引客户获得广告收入。

参照美国经验,Google不仅成立了专门负责博客注册的Adsense公司,还为登记在册的博客招揽广告,并根据点击率每月分红。

美国著名的博客汽车论坛Jalopnik.com新近将大众汽车旗下的奥迪公司作为唯一赞助商,因为奥迪发现85%的汽车买主在购车前通常要进行网络搜索。

网络媒体公司Media buying则在2004年为近100个博客站点找到了20位广告赞助商,其中包括迪斯尼和夏普。

今年年初,已经有企业开始在国内三家博客网站上投放广告。

除了广告收入,三大博客网站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采用了不同的盈利模式。

创立最早的博客中国以评论和资讯文章见长,用户浏览为主,注册用户不是很多,旨在吸取和连接全球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博客中国已经汇集了近2万名各界的专业专栏作者,目前他们全部免费为博客中国写作。

方兴东的理想是,从用户增值服务角度,让博客(指内容文本)的生产者赚钱,而博客中国作为网站载体按比例获得一定分红。本月,他们将围绕此理念进行收费。

4月份,博客中国还将启动移动博客的运营,下半年将推出企业博客。移动博客业务将通过SP(短信服务商)提供增值服务,使用户可以移动浏览博客和即时发布信息。而企业博客能使企业针对特定的博客用户发布消息,成本低而效率高。

“作为众多青年的集合点,中国博客网以向用户提供服务和应用为主,类似私人日记功能的衍生。”胡之光表示。

据胡之光介绍,中国博客网的用户目前高达220多万,位居三者榜首。但中国博客网目前却基本没有收入。

胡之光透露,中国博客网今年肯定会推出相关收费,但不会在用户增值服务上。这项服务很有可能是移动博客,初期阶段会免费测试,在技术稳定后将根据电信运营商标准和用户选择模式定价。

易观国际的报告显示,2004年移动通信用户数达3.35亿,互联网用户达1.03亿,快速增长的用户数奠定了增值业务快速发展的基础。

据了解,博客中国和中国博客网暂时不过多考虑用户增值服务而推行无线增值服务的初衷是为吸引和稳定用户。

但龚豪东认为,收费不一定会造成用户流失,从产业角度讲,这甚至是维持市场秩序的一件好事,它能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互联网应用就应该免费”的定论,这实际上是当年互联网经济的一大教训。

针对注册用户的应用和服务本身进行收费,BlogBus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4年6月起,BlogBus开始对一定的文件、图片进行空间收费,由于价格便宜,目前BlogBus的付费用户已经占所有用户的10%左右,每月收入在几万之间。

“我希想企业是一个良性、盈利的企业,而且利润在不断增加,BlogBus账面目前已经有盈余。”窦毅说。

他表示,BlogBus在4月还将改变盈利模式,不仅空间收费,在一些域名、个性化等用户增值服务上也会陆续开始收费,而与手机结合的“移动博客”服务目前已完成技术积累和开发,BlogBus很快还将尝试企业博客。

赛迪分析师张林强认为,“博客是一种参与,不是通常的消费行为。对博客来说,近期较稳定的盈利还在广告一块,无线增值服务要成为大众化、大规模的收入显然还太遥远。”

“博客还处于概念推广和商业探索期,谁都不知道哪一块业务会真正起来。”龚豪东说,“当年互联网门户刚兴起时,大家都用点击率、用户浏览量评价一个网站价值,但从目前看,网游和短信服务却是最大的盈利点。”

或许,博客精神中最本质的“自由”成分决定了它带来的经济效应不会像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热潮那样轰轰烈烈,用Media buying创始者亨利.考普兰话说:“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改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