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 TiD 2015 是怎样一番体验?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专程打飞的去帝都)参加软件大会,我也是第一次。
TiD
说到软件大会,QCon、PyCon 什么的早已如雷贯耳,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但对于 TiD,确实还是头一次听说。直到现在我也没法一句话概述,让我们来看看官方的话:
质量竞争力大会,英文名称TiD,定位是中国顶级软件研发盛会,是质量竞争力计划(Q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智联联盟于2014年重磅推出。TiD秉承追求行业高度(Top)、技术创新(innovation)、专业深度(Depth)三大理念,大会内容涉及软件研发全层次、全流程及全角色。
好了,既然理都懂了,我们就来看看 TiD 是如何城会玩的。
会议议程
整个 TiD 会议从 7月12日 开始,持续到 7月15日 结束,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12日到13日是所谓的 大时段并行课程(不明觉厉),不过需要购买 A 票才能参加。作为 B 票用户,我只参加了14日到15日的 全体会议 和 专题会。
全体会议
全体会议即典型的开幕式环节。无图无真相:
各种行业协会秘书长、企业高管、名校专家教授轮番登场,个个口若悬河、唾沫横飞(隔得太远,我猜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演讲:
- 如何练就最强大脑 - 记忆学的秘诀 —— 林建东(第二期《最强大脑》选手)
- 信息时代的心文明 —— 学诚法师(著名宗教界人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龙泉寺主持)
听后感:道可道,非常道。虽然不太听得懂大师在讲什么(容我思考一会儿人与宇宙的关系……),但是能看得出大师的泰然和诚恳。干啥的、会什么都不重要,做人的态度才是根本,赞一个!
专题会
专题会开启的是菜市场模式。大大小小有十来个分会场,同时进行,话题不一。参会者个个挂着牌子,拎着袋子,交头接耳,人潮涌动。
参会者们各有所好,有买米的,有买菜的,还有在路边看人下象棋的;大家也都各自使用了不同的遍历算法,有深度优先的(从一而终型),也有广度优先的(赶场答到型)。
会场内是这样的:
会场外是这样的:
心得体会
TiD(质量竞争力大会)包括了 AgileChina(中国敏捷软件开发大会)、ChinaTest(中国软件测试大会)、SPIChina(中国系统与软件过程改进年会)、R&D summit(中国软件研发高峰论坛)。会议议题可谓五花八门、多彩纷呈,但会议太大了,议题太多了,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散乱、不够聚焦。
可能跟自己的经历和视野有关,我个人是偏技术实战型的。根据我自己听了之后的感受,以及别人听了之后的反馈,不少分享议题论调偏大、浮于表面,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实战型的干货不多。
千贬低,万吐槽,在我个人听过的有限的几个分享中(人毕竟是单线程的),还是不乏一些有意思的、能够引发我去思考的分享。这里我不提分享的内容(请自行下载并参考PPT),只谈我的体会。
1. 自组织团队的咏叹调 —— 周峰(诺基亚网络)
对于软件研发团队,面对持续变化的产品需求,如何在拥抱变化的同时,实现高效、高质量的软件交付,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一话题牵扯出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当我们重方法、重流程、重管理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软件开发中最核心的两个角色:人 和 团队。
作为码农,我们其实是知识工作者,彼得德鲁克说:知识工作者必须自我管理,他们必须具备自主性。
如何去引导一个团队(和其中的人)发挥更多的自主性,更大程度地实现自我管理?说多了都是虚的,总结起来,我认为就取决于两点:人的素质,团队的氛围。因此如何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如何培养更好的团队氛围,才是关键。
2. 互联网开发团队代码质量提升实践分享 —— 武丹(腾讯)
软件开发不只是写代码,质量保证也很重要。编码(Coding)、单元测试(Unit Test)、代码检视(Code Review)都应该被列入开发必备技能当中,都应该被视为开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如何想到说到做到,这需要引导和激励;如何一直都能做到,培养氛围很关键。说到底,这其实又跟第 1 点体会中谈到的人和团队有着莫大的关系。
3. 释放开源价值,加速软件创新 —— 开源社
开源不只是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对个人而言,参与开源可以:展示能力、与高手交流 和 培养主人翁意识;对企业而言,参与开源可以:节约开发成本、挖掘优秀人才,甚至主导行业发展方向。
啥也不说了,赶紧去 GitHub 创建 Repository 或者提交 Pull Request 吧。
干货
扯了这么多没用的,还是分享点干货吧。以下是 TiD 2015 的部分 PPT,大家自行取用。
posted on 2015-07-26 16:41 RussellLuo 阅读(1162)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