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关于ulimit
linux对每个用户,系统限制其最大进程数.为提高性能,可根据设备资源情况,设置各linux用户最大进程数.
[Qrui@root ~]#ulimit -a 用来显示当前各种用户进程限制
1-1.1 编辑/etc/security/limits.conf解除系统的最大进程数及最大文件打开数限制.
添加如下语句
* soft noproc 11000
* hard noproc 11000
* soft nofile 4100
* hard nofile 4100
1-1.2 ulimit 命令用法
-H 设置硬件资源限制
-S 设置软件资源限制
-a 查看当前所有的资源限制
-c size 设置core文件的最大值,单位
-d 数据段
-f 创建文件的最大值
-l 设置内存中锁定进程
-m 设置可以使用的常驻内存最大值
-n 设置同时可以的最大文件描述符
-p 设置管道缓冲区
-s 设置堆栈
-t 设置cpu使用时间最大上限
-v 设置虚拟内存
1-1.3进程,线程,会话区别.
进程是程序执行时的一个实例,从内核的观点看,进程的目的就是担当系统资源分配(cpu,内存)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流,是cpu分派和调度的基本单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 的最小单元,
进程-资源分配的最小单元,线程-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
1、进程与线程
进程是程序执行时的一个实例,即它是程序已经执行到课中程度的数据结构的汇集。从内核的观点看,进程的目的就是担当分配系统资源(CPU时间、内存等)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流,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进程由几个线程组成(拥有很多相对独立的执行流的用户程序共享应用程序的大部分数据结构),线程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进程——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线程——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
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 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 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总的来说就是: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线程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下面的内容摘自Linux下的多线程编程)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一是和进程相比,它是一种非常"节俭"的多任务操作方式。我们知道,在Linux系统下,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必须分配给它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众多的数据表来维护它的代码段、堆栈段和数据段,这是一种"昂贵"的多任务工作方式。而运行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它们彼此之间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共享大部分数据,启动一个线程所花费的空间远远小于启动一个进程所花费的空间,而且,线程间彼此切换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小于进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据统计,总的说来,一个进程的开销大约是一个线程开销的30倍左右,当然,在具体的系统上,这个数据可能会有较大的区别。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二是线程间方便的通信机制。 对不同进程来说,它们具有独立的数据空间,要进行数据的传递只能通过通信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而且很不方便。线程则不然,由于同一进程下的线程 之间共享数据空间,所以一个线程的数据可以直接为其它线程所用,这不仅快捷,而且方便。当然,数据的共享也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有的变量不能同时被两个线程 所修改,有的子程序中声明为static的数据更有可能给多线程程序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这些正是编写多线程程序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除了以上所说的优点外,不和进程比较,多线程程序作为一种多任务、并发的工作方式,当然有以下的优点:
- 提高应用程序响应。这对图形界面的程序尤其有意义,当一个操作耗时很长时,整个系统都会等待这个操作,此时程序不会响应键盘、鼠标、菜单的操作,而使用多线程技术,将耗时长的操作(time consuming)置于一个新的线程,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
- 使多CPU系统更加有效。操作系统会保证当线程数不大于CPU数目时,不同的线程运行于不同的CPU上。
- 改善程序结构。一个既长又复杂的进程可以考虑分为多个线程,成为几个独立或半独立的运行部分,这样的程序会利于理解和修改。
1-1.4sysctl内核级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