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底层架构及其应用(上)转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jcwNzA2Mw==&mid=2247486427&idx=1&sn=61f9579bbe1dfe26da4b53eb538fee13&chksm=e8d28643dfa50f557c56ce8b5bc9b0597a157a20791e21b1812fe2a30ff4cf2c813608473b43&mpshare=1&scene=23&srcid=#rd
一、前言
市面上有很多基于vue的core和compile做出的优化开源框架,为非Web场景引入了Vue的能力,因此学习成本低,受到广大开发者的欢迎,下面大体列一下我所了解到的,有更优秀的欢迎大家评论指出
跨平台native |
weex |
小程序 |
mpvue |
服务端渲染 |
Vue SSR |
小程序多端统一框架 |
uni-app |
至于提供类Vue开发体验的框架就数不胜数了,如小程序框架--wepy. 从其他的方面看,github日榜,Vue每天都有过100的star,足见其火热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在非web领域提供Vue的支持。那么Vue的底层架构及其应用就尤为重要了
二、Vue底层架构
了解Vue的底层架构,是为非web领域提供Vue能力的大前提。Vue核心分为三大块:core,compiler,platform,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其中Core的部分。
core是Vue的灵魂所在,正是core实现了通过vnode方式,递归生成指定平台视图并在数据变动时,自动diff更新视图,也正是因为VNode机制,使得core是平台无关的,就算core的功能在于UI渲染。
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说明core
-
挂载
-
指令
-
Vnode----划重点
-
组件实例vm及vm间的关系
-
nextTick
-
Watcher----划重点
-
vnode diff算法----划重点
-
core总结
1.1 挂载
将vnode生成的具体平台元素append到已知节点上。我们拿web平台举例,用vnode通过document.createElement生成dom,然后在append到文档树中某个节点上。后面我们也会经常说到挂载组件,它指的就是执行组件对应render生成vnode,然后遍历vnode生成具体平台元素,组件的根节点元素会被append到父元素上。
1.2 指令
指令在Vue中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属性,指令分两类,一类是编译时处理,在生成的render函数上体现,如:v-if,v-for,另外一类是运行时使用,更多的是对生成的具体平台元素操作,web平台的话就是对dom的操作
1.3 VNode——划重点
vnode是虚拟node节点,是具体平台元素对象的进一步抽象(简化版),每一个平台元素对应一个vnode,可通过vnode结构完整还原具体平台元素结构。
下面以web平台来解释vnode。对于web,假定有如下结构:
<div class="box" @click="onClick">------------------对应一个vnode
<p class="content">哈哈</p>-------对应一个vnode
<TestComps></TestComps>----------自定义组件同样对应一个vnode
<div></div>-----------------------对应一个vnode
</div>
经过Vue的compile模块将生成渲染函数,执行这个渲染函数就会生成对应的vnode结构:
//这里我只列出关键的vnode信息
{
tag:'div',
data:{attr:{},staticClass:'box',on:{click:onClick}},
children:[{
tag:'p',
data:{attr:{},staticClass:'content',on:{}},
children:[{
tag:'',
data:{},
text:'哈哈'
}]
},{
tag:'div',
data:{attr:{},on:{}},
},{
tag:'TestComps',
data:{
attr:{},
hook:{
init:fn,
prepatch:fn,
}
},
}
最外层的div对应一个vnode,包含三个孩子vnode,注意自定义组件也对应一个vnode,不过这个vnode上挂着组件实例
1.4 组件实例vm及vm间的关系——划重点
组件实例其实就是Vue实例对象,只有自定义组件才会有,平台相关元素是没有的,要看懂Vue的core,明白下面这个关系很重要。现在,让我们来直观感受下:
假定有如下结构的模板,元素上的vnode表示生成的对应vnode名称:
// new Vue的template,对应的实例记为vm1
```
<div vnode1>
<p vnode2></p>
<TestComps vnode3
testAttr="hahha"
@click="clicked"
:username="username"
:password="password"></TestComps>
</div>
```
// TestComps的template,对应的实例记为vm2
```
<div vnode4>
<span vnode5></span>
<p vnode6></p>
</div>
```
// 生成的vnode关系树为
```
vnode1={
tag:'div',
children:[vnode2,vnode3]
}
vnode3={
tag:'TestComps',
children:undefined,
parent:undefined
}
vnode4={
tag:'div',
children:[vnode5,vnode6],
parent:vnode3 //这一点关系很重要
}
```
// 生成的vm关系树为
```
vm1={
$data:{password: "123456",username: "aliarmo"}, //组件对应state
$props:{} //使用组件时候传下来到模板里面的数据
$attrs:{},
$children:[vm2],
$listeners:{}
$options: {
components: {}
parent: undefined //父组件实例
propsData: undefined //使用组件时候传下来到模板里面的数据
_parentVnode: undefined
}
$parent:undefiend //当前组件的父组件实例
$refs:{} //当前组件里面包含的dom引用
$root:vm1 //根组件实例
$vnode:undefined //组件被引用时候的那个vnode,比如<TestComps></TestComps>
_vnode:vnode1 //当前组件模板根元素所对应的vnode对象
}
vm2={
$data:{} //组件对应state
$props:{password: "123456",username: "aliarmo"} //使用组件时候传下来到模板里面的数据
$attrs:{testAttr:'hahha'},
$children:[],
$listeners:{click:fn}
$options: {
components: {}
parent: vm1 //父组件实例
propsData: {password: "123456",username: "aliarmo"} //使用组件时候传下来到模板里面的数据
_parentVnode: vnode3
}
$parent:vm1 //当前组件的父组件实例
$refs:{} //当前组件里面包含的dom引用
$root:vm1 //根组件实例
$vnode:vnode3 //组件被引用时候的那个vnode,比如<TestComps></TestComps>
_vnode:vnode4 //当前组件模板根元素所对应的vnode对象
}
```
1.5 nextTick
它可以让我们在下一个事件循环做一些操作,而非在本次循环,用于异步更新,原理在于microtask和macrotask
让我们来看段代码:
new Promise(resolve=>{
return 123
}).then(data=>{
console.log('step2',data)
})
console.log('step1')
结果是先输出 step1,然后在step2,resolve的promise是一个microtask,同步代码是macrotask
// 在Vue中
this.username='aliarmo' // 可以触发更新
this.pwd='123' // 同样可以触发更新
那同时改变两个state,是否会触发两次更新呢,并不会,因为this.username触发更新的回调会被放入一个通过Promise或者MessageChannel实现的microtask中,亦或是setTimeout实现的macrotask,总之到了下一个事件循环。
1.6 Watcher——划重点
一个组件对应一个watcher,在挂载组件的时候创建这个观察者,组件的state,包含data,props都是被观察者,被观察者的任何变化会被通知到观察者,被观察者的变动导致观察者执行的动作是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组件重新render生成vnode并patch。
明白这个关系很重要:观察者包含对变动做出响应的定义,一个组件对应一个观察者对应组件里面的所有被观察者,被观察者可能被用于其他组件,那么一个被观察者会对应多个观察者,当被观察者发生变动时,通知到所有观察者做出更新响应。
组件A的state1发生了变化,那会导致观察了这个state1的watcher收到变动通知,会导致组件A重新渲染生成新的vnode,在组件A新vnode和老的vnode patch的过程中,会updateChildrenComponent,也就是导致子组件B的props被重新设置一个新值,因为子组件B是有观察传入的state1的,因此会通知到相应watcher,导致子组件B的更新
整个watcher体系的建立过程:
-
创建组件实例的时候会对data和props进行observer,
-
对传入的props进行浅遍历,重新设定属性的属性描述符get和set,如果props的某个属性值为对象,那么这个对象在父组件是被深度observe过的,所以props是浅遍历
-
observer会深度遍历data,对data所包含属性重新定义,即defineReactive,重新设定属性描述符的get和set
-
在mountComponent的时候,会new Wacther,当前watcher实例会被pushTarget,设定为目标watcher,然后执行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执行render函数导致属性的get函数被调用,每个属性会对应一个dep实例,在这个时候,dep实例关联到组件对应的watcher,实现依赖收集,关联后popTarget。
-
如果有子组件,会导致子组件的实例化,重新执行上述步骤
state变动响应过程:
-
当state变动后,调用属性描述符的set函数,dep会通知到关联的watcher进入到nextTick任务里面,这个watcher实例的run函数包含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执行这个run函数,导致重新生成vnode,进行patch,经过diff,达到更新UI目的
父组件state变化如何导致子组件也发生变化?
父组件state更新后,会导致渲染函数重新执行,生成新的vnode,在oldVnode和newVnode patch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的是组件vnode,会updateChildrenComponent,这里面做的操作就是更新子组件的props,因为子组件是有监听props属性的变动的,导致子组件re-render
父组件传入一个对象给子组件,子组件改变传入的对象props,父组件又是如何被更新到的?
大前提:如果父组件传给子组件的props中有对象,那么子组件接收到的是这个对象的引用。也就是ParentComps中的this.person和SubComps中的this.person指向同一个对象
// 假定父组件传person对象给子组件SubComps
Vue.component('ParentComps',{
data(){
return {
person:{
username:'aliarmo',
pwd:123
}
}
},
template:`
<div>
<p>{{person.username}}</p>
<SubComps :person="person" />
</div>
`
})
现在我们在SubComps里面,更新person对象的某个属性,如:this.person.username='wmy' 这样会导致ParentComps和SubComps的更新,为什么呢?
因为Vue在ParentComps中会深度递归观察对象的每个属性,在第一次执行ParentComps的render的时候,绑定ParentComps的Watcher,传入到SubComps后,不会对传入的对象在进行观察,在第一次执行SubComps的render的时候,会绑定到SubComps的Watcher,因此当SubComps改变了this.person.username的值,会通知到两个Watcher,导致更新。这很好的解释了凭空在传入的props属性对象上挂载新的属性不触发渲染,因为传入的props属性对象是在父组件被观察的。
1.7 vnode diff算法——划重点
当组件的state发生变化,重新执行渲染函数生成新的vnode,然后将新生成的vnode与老的vnode进行对比,以最小的代价更新原有视图。diff算法的原理是通过移动、新增、删除和替换oldChildrenVnodes对应的结构来生成newChildrenVnodes对应的结构,并且每个老的元素只能被复用一次,老元素最终的位置取决于当前新的vnode。要明确传入diff算法的是两个sameVnode的孩子节点,从两者的开头和结尾位置,同时往中间靠,直到两者中的一个到达中间。
PS:oldChildrenVnodes表示老的孩子vnode节点集合,newChildrenVnodes表示state变化后生成的新的孩子vnode节点集合
说这个算法之前,先得明白如何判断两个vnode为sameVnode,我只大体列一下:
-
vnode的key值相等,例如 <Comps1 key="key1" />,<Comps2 key="key2" />,key值就不相等,<Comps1 key="key1" />,<Comps2 key="key1" />,key值就是相等的,<div></div>,<p></p>,这两个的key值是undefined,key值相等,这个是sameVnode的大前提。
-
vnode的tag相同,都是注释或者都不是注释,同时定义或未定义data,标签为input则type必须相同,还有些其他的条件跟我们不太相关就不列出来了。
整个vnode diff流程
大前提,要看懂这个vnode diff,务必先明白vnode是啥,如何生成的,vnode与elm的关系,详情请看上面的vnode概念
-
如果两个vnode是sameVnode,则进行patch vnode
-
patch vnode过程
(1)首先vnode的elm指向oldVnode的elm
(2)使用vnode的数据更新elm的attr,class,style,domProps,events等
(3)如果vnode是文本节点,则直接设置elm的text,结束
(4)如果vnode是非文本节点&&有孩子&&oldVnode没有孩子,则elm直接append
(5)如果vnode是非文本节点&&没有孩子&&oldVnode有孩子,则直接移除elm的孩子节点
(6)如果非文本节点&&都有孩子节点,则updateChildren,进入diff 算法,前面5个步骤排除了不能进行diff情况
-
diff 算法,这里以web平台为例
这里还有强调下,传入diff算法的是两个sameVnode的孩子节点,那么如何用newChildrenVnodes替换oldChildrenVnodes,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遍历newChildrenVnodes,直接重新生成这个html片段,皆大欢喜。但是这样做会 不断的createElement,对性能有影响,于是前辈们就想出了这个diff算法。
(1)取两者最左边的节点,判断是否为sameVnode,如果是则进行上述的第二步patch vnode过程,整个流程走完后,此时elm的class,style,events等已经更新了,elm的children结构也通过前面说的整个流程得到了更新,这时候就看是否需要移动这个elm了,因为都是孩子的最左边节点,因此位置不变,最左边节点位置向前移动一步
(2)如果不是(1)所述case,取两者最右边的节点,跟(1)的判定流程一样,不过是最右边节点位置向前移动一步
(3)如果不是(1)(2)所述case,取oldChildrenVnodes最左边节点和newChildrenVnodes最右边节点,跟(1)的判定流程一样,不过,elm的位置需要移动到oldVnode最右边elm的右边,因为vnode取的是最右边节点,如果与oldVnode的最右边节点是sameVnode的话,位置是不用改变的,因此newChildrenVnodes的最右节点和oldChildrenVnodes的最右节点位置是对应的,但由于是复用的oldChildrenVnodes的最左边节点,oldChildrenVnodes最右边节点还没有被复用,因此不能替换掉,所以移动到oldChildrenVnodes最右边elm的右边。然后oldChildrenVnodes最左边节点位置向前移动一步,newChildrenVnodes最右边节点位置向前移动一步
(4)如果不是(1)(2)(3)所述case,取oldChildrenVnodes最右边节点和newChildrenVnodes最左边节点,跟(1)的判定流程一样,不过,elm的位置需要移动到oldChildrenVnodes最左边elm的左边,因为vnode取的是最左边节点,如果与oldChildrenVnodes的最左边节点是sameVnode的话,位置是不用改变的,因此newChildrenVnodes的最左节点和oldChildrenVnodes的最左节点位置是对应的,但由于是复用的oldChildrenVnodes的最右边节点,oldChildrenVnodes最左边节点还没有被复用,因此不能替换掉,所以移动到oldChildrenVnodes最左边elm的左边。然后oldChildrenVnodes最右边节点位置向前移动一步,newChildrenVnodes最左边节点位置向前移动一步
(5)如果不是(1)(2)(3)(4)所述case,在oldChildrenVnodes中寻找与newChildrenVnodes最左边节点是sameVnode的oldVnode,如果没有找到,则用这个新的vnode创建一个新element,插入位置如后所述,如果找到了,则跟(1)的判定流程一样,不过插入的位置是oldChildrenVnodes的最左边节点的左边,因为如果newChildrenVnodes最左边节点与oldChildrenVnodes最左边节点是sameVnode的话,位置是不用变的,并且复用的是oldChildrenVnodes中找到的oldVNode的elm。被复用过的oldVnode后面不会再被取出来。然后newChildrenVnodes最左边节点位置向前移动一步
(6)经过上述步骤,oldChildrenVnodes或者newChildrenVnodes的最左节点与最右节点重合,退出循坏
(7)如果是oldChildrenVnodes的最左节点与最右节点先重合,说明newChildrenVNodes还有节点没有被插入,递归创建这些节点对应元素,然后插入到oldChildrenVnodes的最左节点的右边或者最右节点的左边,因为是从两者的开始和结束位置向中间靠拢,想想,如果newChildrenVNodes剩余的第一个节点与oldChildrenVnodes的最左边节点为sameVnode的话,位置是不用变的
(8)如果是newChildrenVnodes的最左节点与最右节点先重合,说明oldChildrenVnodes中有一段结构没有被复用,开始和结束位置向中间靠拢,因此没有被复用的位置是oldChildrenVnodes的最左边和最右边之间节点,删除节点对应的elm即可。
举个栗子来描述下具体的diff过程(web平台):
// 有Vue模板如下
<div> ------ oldVnode1,newVnode1,element1
<span v-if="isShow1"></span> -------oldVnode2,newVnode2,element2
<div :key="key"></div> -------oldVnode3,newVnode3,element3
<p></p> -------oldVnode4,newVnode4,element4
<div v-if="isShow2"></div> -------oldVnode5,newVnode5,element5
</div>
// 如果 isShow1=true,isShow2=true,key="aliarmo"那么模板将会渲染成如下:
<div>
<span></span>--------------element2
<div key="aliarmo"></div>----------element3
<p></p>-------------element4
<div></div>----------element5
</div>
// 改变state,isShow1=false,isShow2=true,key="wmy",那么模板将会渲染成如下:
<div>
<div key="wmy"></div>------------element6
<p></p>-------------------element4
<div></div>---------element5
</div>
那么,改变state后的dom结构是如何生成的?
如上图,在isShow1=true,isShow2=true,key="aliarmo"
条件下,生成的vnode结构是:
oldVnode1,oldVnodeChildren=[oldVnode2,oldVnode3,oldVnode4,oldVnode5
]
对应的dom结构为:
改变state为isShow1=false,isShow2=true,key="wmy"
后,生成的新vnode结构是
newVnode1,newVnodeChildren=[newVnode3,newVnode4,newVnode5
]
最左边两个新老vnode对比,也就是oldVnode2,newVnode3,
不是sameVnode,
那最右边两个新老vnode对比,也就是oldVnode5
,newVnode5,
是sameVnode,不用移动原来的Element5所在位置,原有dom结构未发生变化,
最左边两个新老vnode对比,也就是oldVnode2,newVnode3,
不是sameVnode,
那最右边两个新老vnode对比,也就是oldVnode4
,newVnode4
是sameVnode,不用移动原来的Element4所在位置,原有dom结构未发生变化,
最左边两个新老vnode对比,也就是oldVnode2,newVnode3,
不是sameVnode,
那最右边两个新老vnode对比,也就是oldVnode3
,newVnode3,由于key值不同,不是sameVnode,
当前最左边和最右边对比,oldVnode2,newVnode3,不是sameVnode
当前最右边和最左边对比,oldVnode5,newVnode3,不是sameVnode
在遍历oldVnodeChildren,寻找与newVnode3为sameVnode的oldVnode,没有找到,则用newVnode3创建一个新的元素Element6,插入到当前oldVnode2所对应元素的最左边,dom结构发生变化
newVnodeChildren两头重合,退出循环,删除剩余未被复用元素Element2,Element3
1.8 core总结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理一下,从new Vue()开始,core里面发生了些什么
-
new Vue()或者new自定义组件构造函数(继承自Vue)
-
初始化,props,methods,computed,data,watch,并给state加上Observe,调用生命周期created
-
开始mount组件,mount之前确保render函数的生成
-
new Watcher,导致render和patch,注意一个watcher对应一个组件,watcher对变化的响应是重新执行render生成vnode进行patch
-
render在当前组件上下文(组件实例)执行,生成对应的vnode结构
-
如果没有oldVnode,那patch就是深度遍历vnode,生成具体的平台元素,给具体的平台元素添加属性和绑定事件,调用自定义指令提供的钩子函数,并append到已存在的元素上,在遍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的是自定义组件,则从**步骤1**开始重复
-
如果有oldVnode,那patch就是利用vnode diff算法在原有的平台元素上进行修修补补,不到万不得已不创建新的平台元素
-
state发生变化,通知到state所在组件对应的watcher,重新执行render生成vnode进行patch,也就是回到**步骤4**
鉴于篇幅,本次分享的上半部分到此结束。Compiler与部分以及应用与总结见下半部分的文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