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摆烂摸鱼周

  学习向来就是半分踌躇满志,半分摆烂等死。刚从学校回到家,就没有很快的进入状态,玩了好一周才开始有点状态。目前可以说接近于独居的状态,个人独处的时间最长,实际上不社交会不开心,而我偏偏属于被动型社交,心情时好时坏。看了arete推荐的休伯曼的脑神经科学,对情绪管理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我开始每次起床后都把窗帘拉开,时不时偶尔运动,饮食按照fitting进行,在情绪上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放之任之。真正做这些事,有一种曼妙的感觉滋生出,这就是自爱之后带来的小确幸吧。以前为别人、为自己的无知而活,现在为自己、为学习而活,这种转变不就是一次成长吗?我恍的发现把脑子埋进手机屏幕里,而没有关注自己的内心活动和成长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但好在,一切都不晚。现在在荒地中播种,未来将会有一颗良树伫立于风中。
   每次下手写文章,我尤为功利主义,写了一年的晨间日记,积累了快20w字,但是有什么意义呢?我除了陈述事实,就是陈述事实。带给我最大认知变化的还是当属那本《了不起的我》,而日记带来的作用似乎微乎其微。谈到这个我有一个idea,那就是在输出时,也要建立起自顶而下的方法论、框架。就最近刷高数题的一个感悟,因为一套试卷是综合试卷,而不是分模块练习,考的是知识点的综合练习,而做这种题型,没有一个类似思维导图这种结构的图,往往做不出来,这也符合叶修在《学习的方法》里谈到的知识定位,这个事往往要和结构化一起用,效果最佳,依照题目思考哪两个框架能够产生联系,写完再用结构化整理将其归纳到答题方法中。现在我还没有具体的实践过,只是一点感悟,下次再回来写。我也不想全盘否认写日记的作用,只不过有人不写日记,他们依然是人上人,但显然写作是必须的,锻炼思维,把事物理清。
  最近的生活明显比以前更有价值了,尤其是我把mooc也算入增益当中,现在我的问题是二八法则定律不遵守,所以一定要下狠心,利用好6-7个小时,在这段内把专升本的学习搞定,给脑子多余的时间去休息,这样才能做到持久的学习吧。现在干得最持久的事就是背单词,做一些困难的事我总会想起自己跑5km时的状态,尽量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远比强迫自己专注高效得多。现在学习还存在诸多问题,爱磨洋工,这个事等我按照每天7-8个小时的高效学习专升本的内容再回来写感悟。 下次尽量提升周记的质量,这周的思考程度很浅,明明有很多理论的知识框架可以讨论实践之后的成果,保持学习之余,也要在社群之外做一些产出。真的每周产出一篇文章,所以我必须要开始在渐进写作里面每天输入点内容了。

posted @ 2022-12-20 15:34  阿四与你  阅读(5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