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2017

  博客园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鸿门宴”的滑坡谬误

“鸿门宴”堪称千古第一宴。后世敌对的双方收到对方的饮宴邀请时,下意识地都会想起他们之前的那场酒席;姜文经典作品《让子弹飞》,里面极其精彩的一段戏份,它的内核正是“鸿门宴”;就连中文输入法,你敲下一个“鸿”字,它都能联想到“门宴”两字。
 
“鸿门宴”名声在外,它代表的那段历史,讨论的人自然也多起来。说起“鸿门宴”,人们就扼腕叹息,责怪项羽没在宴会上杀掉刘邦,致使刘邦争得天下,最终自己落得一个自刎乌江的悲剧下场。
 
如此论断的人,他们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即“滑坡谬误”。滑块谬误说的是不合理地使用连串的因果关系,进而推导出一个错误结论。就“鸿门宴”而言,放走刘邦和项羽的自刎,因果之间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
 
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表现在:喜欢屠城,“诸所过无不残灭”;灭田荣平定齐国后,鬼子似的顺手“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其他坑杀投降士卒、动不动就煮杀人的行径更是家常便饭。再加上他崇尚武力征服,智谋短浅,用人失当,意气行事……就算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也会有另一个“萧邦”、“曹邦”出现,他的结局依然是兵败身死。
 
换个角度,项羽说自己八年间“身七十余战”,“鸿门宴”作为项羽、刘邦之间的其中一次博弈,项羽失策没能干掉刘邦;那他后面依然有战胜并干掉刘邦的机会,但他却没能够做到——总不能把失败的责任归结到某一次博弈上吧?
 
归根结底,项羽败在他的本性,而不是“鸿门宴”上放还刘邦。
 
类似的“滑坡谬误”例子,现实中也经常看到。比如知名公司惠普,其企业文化崇尚“员工至上”,办公氛围轻松自由。某年起,企业盈利连续下滑,随之就有人指责并把罪魁归到企业文化上——其实原因出在公司战略层面。
 
想做到以史为鉴,博古通今,甚至预知未来,就需要追究人或事物盛衰的根源,而不是想当然的逻辑推断。如此才能避免“滑坡谬误”。
2022.2.4
posted on 2022-02-10 21:04  yin'xiang  阅读(28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