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供应_比较优势
一. 比较优势原理
1.比较优势原理的含义
比较优势原理的含义是说: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更别人进行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就能达到最大,而且每一个个体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
比较优势原理有几个要点:
-
第一,它指的个体可以是个人,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地区,甚至可以是国家。
-
第二,它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每个个体的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
-
第三,比较优势来自自己跟自己的比较。自己跟别人比较,可能样样都比别人差,但是自己跟自己比,一定会有比较优势。我们只要生产一种产品,从事一种活动,就得放弃其他的机会。我们在放弃的机会之间进行比较,找到机会成本最小的那种,就是我们的比较优势。
-
第四,如果每个个体都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放在那些放弃的机会最小,也就是成本最小的生产活动上,那么整个社会总产量就会达到最大。每个人的处境,通过交换,就都能得到改善。
2.分工与合作给人们带来更大财富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生产袜子的成本高,还是制造飞机的成本高?答案是,中国人制造飞机的成本更高,因为放弃了能卖钱的袜子,而做出来的飞机恐怕还找不到买家。所以中国工人在当时的条件下,就应该集中精力生产袜子。
-
2.1 分工可以减少工作之间往返的成本
-
2.2 分工促进“熟能生巧”
-
2.3 分工是机器替代成为可能
两位经济学大师,大卫 李嘉图加上亚当 斯密,为我们今天的分工合作、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的核心,讲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总有效率比较高、成本比较低的生产项目,专注这种生产项目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整个社会的财富就能够增加,而个人的财富也能够增加。 亚当 斯密的分工协作原理的核心是:哪怕是天生禀赋一样的人,只要专注某个细分领域的生产,就能够减少在工作当中切换往返的成本,能够孰能生巧,能够让机器的替代成为可能。 以比较优势为指导,分工合作一定是对双方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 顺差逆差,孰优孰劣
1. 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都不重要
贸易逆差,就是一个国家从另一个国家进口的产品,多于这个国家向另外那个国家出口的产品,货币净流出的那个国家会出现贸易逆差;反过来,出口多于进口的国家,即货币出现净流入的那个国家,我们就说它出现了贸易顺差。(简单来说,货币流入,就是顺差)。
2. 为什么总有人反对自由贸易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分工合作能使所有国家都受益,为什么每个国家还有那么多声音反对自由贸易、反对分工合作呢?”
原因在于,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铁板一块,都存在一个抽象地国家利益。所谓的国家利益,最终都会落实到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集体,最后是每一个个人。
任何一宗国际贸易,至少涉及三方人事:本国的消费者、本国的生产者、国外的生产者。所以任何一宗成功的国际贸易。本国的消费者从国外的先进生产者那里买到商品以后,本国比较落后的生产者就受损了,他们就会说分工和合作的各种坏话。
如果这种跨国的贸易持续下去,本国的落后生产者就难以为继,他们就得另外找新的职业了,而再找新的职业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本国的生产者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反对国际贸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