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编程(打卡)-Task11: 反射机制
反射机制
是什么
Go 语言提供了一种机制在运行时更新变量和检查它们的值、调用它们的方法,但是在编译时并不知道这些变量的具体类型,这称为反射机制
作用
-
在编写不定传参类型函数的时候,或传入类型过多时
-
不确定调用哪个函数,需要根据某些条件来动态执行
实现
Go的反射基础是接口和类型系统,Go的反射机制是通过接口来进行的
Go语言在reflect包里定义各种类型,实现了反射的各种函数,通过它们可以在运行时检测类型的信息、改变类型的值
三定律
1.反射可以将“接口类型变量”转换为“反射类型对象”。
2.反射可以将“反射类型对象”转换为“接口类型变量”。
3.如果要修改“反射类型对象”,其值必须是“可写的”。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eflect"
)
func main() {
var Num float64 = 3.14
// 接口类型变量分别转换为反射类型对象v和t
v := reflect.ValueOf(Num)
t := reflect.TypeOf(Num)
fmt.Println("Reflect : Num.Value = ", v)
fmt.Println("Reflect : Num.Type = ", t)
// 使用 Interface 方法恢复其接口类型的值
origin := v.Interface().(float64)
fmt.Println(origin)
// 修改“反射类型对象”
v1 := reflect.ValueOf(Num)
// v1.SetFloat(6.18)
fmt.Println("v1的可写性:",v1.CanSet())
}
小结
1.反射对象包含了接口变量中存储的值以及类型。
2.如果反射对象中包含的值是原始值,那么可以通过反射对象修改原始值;
3.如果反射对象中包含的值不是原始值(反射对象包含的是副本值或指向原始值的地址),则该反射对象不可以修改。
实践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eflect"
)
func hello(){
fmt.Println("Hello world!")
}
func main() {
var f float64 = 3.14
fmt.Println("f的原值:",f)
p := reflect.ValueOf(&f)
// reflect.Elem() 方法获取这个指针指向的元素类型。这个获取过程被称为取元素,等效于对指针类型变量做了一个*操作
v := p.Elem()
fmt.Println("v的可写性:",v.CanSet())
v.SetFloat(6.18)
fmt.Println("f修改后的值:",f)
// 调用方法
hl := hello
fv := reflect.ValueOf(hl)
fv.Call(nil)
// 反射会使得代码执行效率较慢,原因有
// 1.涉及到内存分配以及后续的垃圾回收
// 2.reflect实现里面有大量的枚举,也就是for循环,比如类型之类的
}
参考
https://github.com/datawhalechina/go-talent/blob/master/10.反射机制.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