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聚类分析总结
聚类分析
一、概念
聚类分析是按照个体的特征将他们分类,让同一个类别内的个体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不同类别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聚类分析属于无监督学习
聚类对象可以分为Q型聚类和R型聚类
Q型聚类:样本/记录聚类 以距离为相似性指标 (欧氏距离、欧氏平方距离、马氏距离、明式距离等)
R型聚类:指标/变量聚类 以相似系数为相似性指标 (皮尔逊相关系数、夹角余弦、指数相关系数等)
二、常用的聚类算法
- K-Means划分法
- 层次聚类法
- DBSCAN密度法
1、K-Means划分法
K表示聚类算法中类的个数,Means表示均值算法,K-Means即是用均值算法把数据分成K个类的算法。
K-Means算法的目标,是把n个样本点划分到k个类中,使得每个点都属于离它最近的质心(一个类内部所有样本点的均值)对应的类,以之作为聚类的标准。
算法原理见 http://www.aboutyun.com/thread-18178-1-1.html【转】
K-Means算法的计算步骤
- 取得k个初始质心:从数据中随机抽取k个点作为初始聚类的中心,来代表各个类
- 把每个点划分进相应的类:根据欧式距离最小原则,把每个点划分进距离最近的类中
- 重新计算质心:根据均值等方法,重新计算每个类的质心
- 迭代计算质心: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迭代计算
- 聚类完成:聚类中心不再发生移动
基于sklearn包的实现
导入一份如下数据,经过各变量间的散点图和相关系数,发现工作日上班电话时长与总电话时长存在强正相关关系
选择可建模的变量并降维
cloumns_fix1 = ['工作日上班时电话时长', '工作日下半时电话时长', '周末电话时长', '国际电话时长', '平均每次通话时长'] #数据降维 pca_2 = PCA(n_components=2) data_pca_2 = pd.DataFrame(pca_2.fit_transform(data[cloumns_fix1]))
通过sklearn包中的K-Means方法构建模型
#绘制散点图查看数据点大致情况 plt.scatter(data_pca_2[0],data_pca_2[1])
#预计将数据点分类为3类 kmmodel = KMeans(n_clusters=3) #创建模型 kmmodel = kmmodel.fit(data[cloumns_fix1]) #训练模型 ptarget = kmmodel.predict(data[cloumns_fix1])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注 pd.crosstab(ptarget,ptarget) #交叉表查看各个类别数据的数量
plt.scatter(data_pca_2[0],data_pca_2[1],c=ptarget)#查看聚类的分布情况
最后,可以通过直方图查看各聚类间的差异
#查看各类之间的差异 dMean = pd.DataFrame(columns=cloumns_fix1+['分类']) #得到每个类别的均值 data_gb = data[cloumns_fix1].groupby(ptarget) #按标注进行分组 i = 0 for g in data_gb.groups: rMean = data_gb.get_group(g).mean() rMean['分类'] = g; dMean = dMean.append(rMean, ignore_index=True) subData = data_gb.get_group(g) for column in cloumns_fix1: i = i+1; p = plt.subplot(3, 5, i) p.set_title(column) p.set_ylabel(str(g) + "分类") plt.hist(subData[column], bins=20)
2、 层次聚类法
层次聚类算法又称为树聚类算法,它根据数据之间的距离,透过一种层次架构方式,反复将数据进行聚合,创建一个层次以分解给定的数据集。层次聚类算法常用于一维数据的自动分组。
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很直观的聚类算法,基本思想是通过数据间的相似性,按相似性由高到低排序后重新连接各个节点,整个过程就是建立一个树结构,如下图:
层次聚类算法的步骤:
- 每个数据点单独作为一个类
- 计算各点之间的距离(相似度)
- 按照距离从小到大(相似度从强到弱)连接成对(连接后按两点的均值作为新类继续计算),得到树结构
基于sklearn包的实现
使用K-Means聚类案例中的数据
cloumns_fix1 = ['工作日上班时电话时长', '工作日下半时电话时长', '周末电话时长', '国际电话时长', '平均每次通话时长'] linkage = hcluster.linkage(data[cloumns_fix1], method='centroid') #中心点距离计算,得到矩阵
linkage = scipy.cluster.hierarchy.linkage(data, method='single')
single 两个类之间最短距离的点的距离
complete 两个类之间最长距离的点的距离
centroid 两个类所有点的中点的距离
#层次聚类绘图 hcluster.dendrogram(linkage) #不设置参数时会将所有点做为一个基础的类进行树结构的绘制
#由于数据量大,限制类的个数,保留12个节点,有括号表示副节点,括号内的数字为该节点内部包含的子节点
hcluster.dendrogram(linkage, truncate_mode='lastp', p=12, leaf_font_size=12.)
#对聚类得到的类进行标注 层次聚类的结果,要聚类的个数,划分方法(maxclust,最大划分法)
ptarget = hcluster.fcluster(linkage, 3, criterion='maxclust')
#查看各类别中样本含量
pd.crosstab(ptarget,ptarget)
绘制图形
#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降维 pca_2 = PCA(n_components=2) data_pca_2 = pd.DataFrame(pca_2.fit_transform(data[cloumns_fix1])) plt.scatter(data_pca_2[0], data_pca_2[1], c=ptarget) #绘制图形
3、 DBSCAN密度法
概念:
中文全称:基于密度的带噪声的空间聚类应用算法,它是将簇定义为密度相联的点的最大集合,能够把具有足够高密度的区域划分为簇,并可在噪声的空间数据集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
密度:空间中任意一点的密度是以该点为圆心,以Eps为半径的园区域内包含的点数目。
邻域:空间中任意一点的邻域是以该店为圆心,以Eps为半径的园区域内包含的点集合。
核心点:空间中某一点的密度,如果大于某一给定阈值MinPts,则称该点为核心点。(小于MinPts则称边界点)
噪声点:既不是核心点,也不是边界点的任意点
DBSCAN算法的步骤:
- 通过检查数据集中每点的Eps邻域来搜索簇,如果点p的Eps邻域内包含的点多于MinPts个,则创建一个以p为核心的簇
- 通过迭代聚集这些核心点p距离Eps内的点,然后合并成为新的簇(可能)
- 当没有新点添加到新的簇时,聚类完成
DBSCAN算法优点:
- 聚类速度快且能够有效处理噪声点发现任意形状的空间聚类
- 不需要输入要划分的聚类个数
- 聚类簇的形状没有偏倚
- 可以在需要是过滤噪声
DBSCAN算法缺点:
- 数据量大时,需要较大的内存和计算时间
- 当空间聚类的密度不均匀、聚类间距差较大时,得到的聚类质量较差(MinPts与Eps选取困难)
- 算法效果依赖距离公式选择,实际应用中常使用欧式距离,对于高纬度数据,存在“维度灾难” https://baike.baidu.com/item/维数灾难/6788619?fr=aladdin
python中的实现
1)数学原理实现
导入一份如下分布的数据点的集合
#计算得到各点间距离的矩阵 from sklearn.metrics.pairwise import euclidean_distances dist = euclidean_distances(data)
将所有点进行分类,得到核心点、边界点和噪声点
#设置Eps和MinPts
eps = 0.2
MinPts = 5
ptses = [] for row in dist: #密度
density = np.sum(row<eps) pts = 0 if density>MinPts: #核心点,密度大于5
pts = 1 elif density>1 : #边界点,密度大于1小于5 pts = 2 else: #噪声点,密度为1 pts = 0 ptses.append(pts)
#得到每个点的分类
以防万一,将噪声点进行过滤,并计算新的距离矩阵
#把噪声点过滤掉,因为噪声点无法聚类,它们独自一类 corePoints = data[pandas.Series(ptses)!=0] coreDist = euclidean_distances(corePoints)
以每个点为核心,得到该点的邻域
cluster = dict() i = 0 for row in coreDist: cluster[i] = numpy.where(row<eps)[0] i = i + 1
然后,将有交集的邻域,都合并为新的领域
for i in range(len(cluster)): for j in range(len(cluster)): if len(set(cluster[j]) & set(cluster[i]))>0 and i!=j: cluster[i] = list(set(cluster[i]) | set(cluster[j])) cluster[j] = list()
最后,找出独立(也就是没有交集)的邻域,就是我们最后的聚类的结果了
result = dict() j = 0 for i in range(len(cluster)): if len(cluster[i])>0: result[j] = cluster[i] j = j + 1 #找出每个点所在领域的序号,作为他们最后聚类的结果标记 for i in range(len(result)): for j in result[i]: data.at[j, 'type'] = i plt.scatter(data['x'], data['y'], c=data['type'])
2)基于sklearn包的实现
eps = 0.2 MinPts = 5 model = DBSCAN(eps, MinPts) data['type'] = model.fit_predict(data) plt.scatter(data['x'], data['y'], c=data['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