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使用go实现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
定义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Design Pattern),也叫作游标模式(Cursor Design Pattern)。
提供了一种方法顺序的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而不是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这里的聚合对象也叫容器聚合对象,实质上及时包含一组对象的对象,例如数组、链表、树、图、跳表。迭代器模式将集合对象的遍历操作从集合类中拆分出来,放到迭代器类中,让两者的职责更加单一。
一个通俗的总结对于迭代器模式:
流水线上坐一天,每个包裹扫一遍。
优点
迭代器相比于 for 循环的优点
1、迭代器模式封装集合内部的复杂数据结构,开发者不需要了解如何遍历,直接使用容器提供的迭代器即可;
2、迭代器模式将集合对象的遍历操作从集合类中拆分出来,放到迭代器类中,让两者的职责更加单一;
3、迭代器模式让添加新的遍历算法更加容易,更符合开闭原则。除此之外,因为迭代器都实现自相同的接口,在开发中,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替换迭代器也变得更加容易。
缺点
由于迭代器模式将存储数据和遍历数据的职责分离,增加新的聚合类需要对应增加新的迭代器类,类的个数成对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适用范围
1、访问一个聚合对象的内容而无须暴露它的内部表示;
2、需要为聚合对象提供多种遍历方式;
3、为遍历不同的聚合结构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
代码实现
使用迭代器输出切片中的名字集合
type Iterator interface {
HasNext() bool
Next() string
}
type names []string
func (na names) NewIterator() *NameRepository {
return &NameRepository{
index: 0,
names: na,
}
}
type NameRepository struct {
index int
names names
}
func (nr *NameRepository) HasNext() bool {
if nr.index < len(nr.names)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func (nr *NameRepository) Next() string {
if nr.HasNext() {
name := nr.names[nr.index]
nr.index++
return name
}
return ""
}
测试代码
func TestIterator(t *testing.T) {
names := names{
"小明", "小豆", "小龙",
}
nameRepository := names.NewIterator()
for nameRepository.HasNext() {
t.Log(nameRepository.Next())
}
}
参考
【文中代码】https://github.com/boilingfrog/design-pattern-learning/tree/master/迭代器模式
【大话设计模式】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334288/
【极客时间】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intro/100039001
【迭代器模式】https://boilingfrog.github.io/2021/11/24/使用go实现迭代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