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restful规范

开发模式

  1. 前后端不分离

  2. 前后端分离

    • 前后端数据交互用的都是ajax请求;
      • 前端向后端发送ajax请求;
      • 后端返回前端json(也就是说用不上render或redirect,只用HttpResponse就可以了),向前端提供URL;
      • 也就是说前端永远发送ajax请求;而后端永远返回HttpResponse;

为什么采用前后端分离?

  • 针对不同平台(如手机端,PC端,安卓,ios等)只需修改前端代码即可,无需修改后端代码;

restful规范

    1. 以前的做法
    • 如果数据库中有10张表,分别做他们的增删改查的话,需要40个url,40个视图函数;
    • 过于繁琐,需要简化,此时出现了一些人写了一些规范,可以简化这个过程,一种事物的增删改查只写一个路由即可;

1. restful规范

  • 对于一条数据只写一个路由,根据method的不同做不同的操作;

    # 基于FBV
    urlpatterns = [
    url(r'^order/', views.order),
    ]
    
    def order(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GET':
      return HttpResponse('获取订单')
    elif request.method == 'POST':
      return HttpResponse('创建订单')
    elif request.method == 'PUT':
      return HttpResponse('修改订单')
    elif request.method == 'DELETE':
      return HttpResponse('删除订单')
    
    
    # 基于CBV
    urlpatterns = [
    url(r'^order/', views.OrderView.as_view()),
    ]
    
    class OrderView(View):
    def get(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HttpResponse('获取订单')
    def post(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HttpResponse('创建订单')
    def put(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HttpResponse('修改订单')
    def delete(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HttpResponse('删除订单')
    

1.1 推荐使用HTTPs协议

API与用户的通信协议,推荐使用HTTPs协议

1.2 域名:

  • 子域名方式(需要解决跨域问题)
    • www.xxx.com
    • api.xxx.com
  • URL方式
    • www.xxx.com
    • www.xxx.com/api/

1.3 版本

1.4 路径

面向资源编程(面向切面编程):视网络上的任何东西都是资源,均使用名词表示(可用复数,不适用动词);

1.5 method

  • GET:从服务器取出资源(一项或多项);
  • POST:在服务器创建资源;
  • PUT:在服务器更新资源(整体更新);
  • PATCH: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局部更新);
  • DELETE:从服务器删除资源;

1.6 过滤

通过在url上传参的形式传递搜索条件;

1.7 状态码

200 OK - [GET]:服务器成功返回用户请求的数据,该操作是幂等的(Idempotent)。
201 CREATED - [POST/PUT/PATCH]:用户新建或修改数据成功。
202 Accepted - [*]:表示一个请求已经进入后台排队(异步任务)
204 NO CONTENT - [DELETE]:用户删除数据成功。
400 INVALID REQUEST - [POST/PUT/PATCH]:用户发出的请求有错误,服务器没有进行新建或修改数据的操作,该操作是幂等的。
401 Unauthorized - [*]:表示用户没有权限(令牌、用户名、密码错误)。
403 Forbidden - [*] 表示用户得到授权(与401错误相对),但是访问是被禁止的。
404 NOT FOUND - [*]:用户发出的请求针对的是不存在的记录,服务器没有进行操作,该操作是幂等的。
406 Not Acceptable - [GET]:用户请求的格式不可得(比如用户请求JSON格式,但是只有XML格式)。
410 Gone -[GET]:用户请求的资源被永久删除,且不会再得到的。
422 Unprocesable entity - [POST/PUT/PATCH] 当创建一个对象时,发生一个验证错误。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器发生错误,用户将无法判断发出的请求是否成功。

301和302:重定向(临时重定向和永久重定向)

常用状态码:
200系列:成功的;
300系列:重定向的;
400系列:客户端错误;
500系列:内部代码错误;

更多看这里:http://www.w3.org/Protocols/rfc2616/rfc2616-sec10.html

状态码是远远不够的,现在都是状态码 + code结合使用,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class OrderView(View):
    def get(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ret = {
            'code': 1000,
            'msg': 'xxx'
        }
        return HttpResponse(json.dumps(ret), status=201)

1.8 错误处理

状态码是4xx时,应返回错误信息,error当做key;

{
    error: "Invalid API key"
}

1.9 返回结果

针对不同操作,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结果应符合以下规范;

GET /collection:返回资源对象的列表(数组)
GE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单个资源对象
POST /collection:返回新生成的资源对象
PU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PATCH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DELETE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一个空文档

1.10 Hypermedia API

RESTful API最好做到Hypermedia,即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连向其他API方法,使得用户不查文档,也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link": {
  "rel":   "collection https://www.example.com/zoos",
  "href":  "https://api.example.com/zoos",
  "title": "List of zoos",
  "type":  "application/vnd.yourformat+json"
}}
posted @ 2020-10-13 20:39  richard_A  阅读(10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