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件:《观潮》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 认识并理解“观潮”“天下奇观”“人声鼎沸”“应接不暇”等重点词汇,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
### 2. 能力目标
- 通过对文章描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 学会通过关键词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作者运用生动语言描写潮水壮观场景的写作技巧。
### 3. 情感目标
-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 通过赏析“天下奇观”的描写,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 二、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潮水的重点词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生动的描写,呈现潮水的气势和场面。
## 三、教学难点
- 理解并体会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 在感受潮水的壮观同时,深入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塑造了形象感受。
## 四、教学过程
### 1. 导入新课(5分钟)
**经验导入**: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去过海边?有没有看过海浪?当你们站在海边,看到一望无际的海洋,是否曾经感受到大海的壮美与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壮观潮水的文章——《观潮》。这篇文章写的是我国著名的自然奇观——钱塘江大潮。作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潮水的气势磅礴,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这一“天下奇观”。
**播放视频**:
首先,我给大家播放一段钱塘江潮水的视频,大家仔细观察,体会潮水的力量和壮美。看完之后,我们一起讨论视频中潮水的特点是什么。(播放视频)
### 2. 初读课文(10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
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观潮》。注意读准字音,理清文章的结构,同时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2)教师范读**:
学生初读完毕后,教师进行范读。通过范读让学生感受文章节奏,体会文字的韵律感。
**(3)朗读交流**:
让几位学生轮流朗读部分段落,教师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出朗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音和节奏点。
### 3. 细读课文、分析课文(30分钟)
#### (1)分段学习
**第一段分析(描写观潮的准备):**
- 提问:课文开头描述了什么场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描写观潮前人们的热切期盼,体会“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
- **关键词分析**:“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词语?(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这些词语展现了观潮的盛况,许多人期待潮水的到来,渲染了大潮未至气氛已先热的景象。)
**第二段分析(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 让学生朗读这一段,思考:这一段写潮水的什么特点?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 **关键词句分析**:
-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潮水远远来时的景象。
- “白线越来越大,横贯江面”——潮水逐渐靠近的气势。
- **讨论**:为什么作者先写“白线”,再写“横贯江面”?(引导学生感受潮水来时的速度与变化。)
**第三段分析(潮水的高涨与撞击):**
- 提问:潮水到达时的场景是怎样的?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发现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修辞手法分析**:为什么用“战马”来比喻潮水?这种比喻有什么效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潮水的力量感和气势,学生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形象化的描写使潮水变得生动具体。)
**第四段分析(潮水退去):**
-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潮水退去的场面的?(引导学生注意潮水退去的速度和景象对比,与前文形成的反差。)
- **词语分析**:“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山崩地裂”与“平息”形成了怎样的对比?(学生讨论并体会潮水退去时的余韵与静寂。)
#### (2)整体分析
- **提问**:读完全文后,你认为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顺序,采用了由远及近、由弱到强的描写顺序,符合潮水变化的自然规律。)
- **段落结构分析**:通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描写技巧,如何逐层推进潮水的壮观景象,增强文章的节奏感与感染力。
### 4. 词汇与表达的运用(10分钟)
**(1)重点词语理解**:
教师带领学生重点学习几个词语:“人声鼎沸”“应接不暇”“山崩地裂”“摩肩接踵”。通过造句、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词义。
**(2)写作手法的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这些修辞如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通过具体的示例,帮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
### 5. 总结与扩展(15分钟)
**(1)课文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还学会了如何通过生动的语言来描写大自然。希望大家在写作时也能通过观察,用生动的文字描绘自己看到的景象。
**(2)小组讨论**:
同学们可以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 除了钱塘江大潮,你还知道哪些自然奇观?你认为这些自然现象带给人类什么样的启示?
-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如何描写这些景象?请尝试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用比喻或拟人手法写一段描写。
**(3)课外拓展**:
教师推荐相关的自然景观视频和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自然奇观的知识,如《大自然的力量》等纪录片,拓展学生的视野。
### 6. 作业布置
**(1)课文复习**:
请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词句,熟练掌握重点词汇的运用。
**(2)写作练习**:
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式,选择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如日出、瀑布等),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描述性文字。
##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观潮》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结合了自身教学经验,注重通过生动的导入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视频、范读和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还对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大自然的奇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辅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描写的壮观场面。同时,学生在讨论和写作环节中积极参与,展示了较强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未来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