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世界观问题

一. 人怎么认识世界

  元,假设任何事物都是可分的。

 

  认知元:范畴,经验;

  描述元:感觉,感觉+空间,质量;系统元,环境元等;

  物质元:为了达到一个目的,用因果链串起来的事物部分;

  附加意义:例如事物的形状,用来表示人的思维;

  动作:改变事物的状态,状态由描述元描述;

  描述元具有最大的作用,理解物质元则是目的。

  

  理解描述元的作用

    1.思考一样事物,其作用到底是怎样的时候,有一个方向,哪些状态改变了,而状态有限;

    2.分清空间,就如形状表示的温度。在设计的时候,我知道这是附加意义,什么时候应该考虑看作形状,什么时候应该看作温度。

    3.不同的描述元:

      A.范畴元(边界元;事物、因果、部分等),感觉元可以合并起来;

      B.基础还是A的,后面都是辅助元,再怎么基础都是因果、部分这些东西,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同角度的感觉元?

      C.角色元,其实系统元,环境元之类的,去除角色,就是普通的因果而已。

      人为给因果加了角色、视点,这就造就了系统元、环境元等。

      可以用这样的视角来看:与因果元独立,是因果元的分支,前者的看法我比较支持,不完美但实用。

    4.系统元,环境元:

      这样的一个统一模型:

      范畴元,感觉元,X元(环境,系统),因果+X,产生系统、环境的效果,而这个X又不是感觉。

 

二. 计算机的自我描述困惑

  为什么内存和CPU组成的东西,可以描述内存和CPU自身?

  因为其附加意义是质量体系,是人的视觉,换言之,是以人的视觉去描述内存和CPU,这没问题的。

 

三. 边界与存在性

  这阵子,存在性引起了我不少的思考,我一直极其关注关系性,而很忽略存在性。

  

  一个计算机中的矩形是如何存在的?

    1.在理解意义上存在:边界条件等等;

    2.在现实意义中存在:有序电子;

    无边界,不存在,从上一次的模拟日志得到的其实,棋子和棋盘,覆盖问题最能体现边界和存在性。

  

  这里解决了什么疑惑?

    其实没有,只是更好的理解了,现实意义和附加意义,附加意义依托于现实意义,理解的存在依托于实际的存在。

    而实际的存在,也需要理解,这就是CPU对CPU的描述,其中是人对CPU的描述。

 

四.定义问题

  这个事物是什么?根据其组成部分,例如A由B、C、D组成,A可以是B,可以是C,也可以是D,也可能是BCD,看人的视点。 

 

posted @ 2018-06-25 01:13  Rayint  阅读(26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