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常见排序算法(转)

http://blog.csdn.net/k346k346/article/details/50791102

1.常见算法分类

十种常见排序算法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交换类排序(快速排序和冒泡排序)、插入类排序(简单插入排序和希尔排序)、选择类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和堆排序)、归并排序(二路归并排序和多路归并排序);

(2)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序:计数排序、基数排序和桶排序。

总结:
(1)在比较类排序中,归并排序号称最快,其次是快速排序和堆排序,两者不相伯仲,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数据初始排序状态对堆排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快速排序却恰恰相反。

(2)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序一般要优于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但前者对待排序元素的要求较为严格,比如计数排序要求待排序数的最大值不能太大,桶排序要求元素按照hash分桶后桶内元素的数量要均匀。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序的典型特点是以空间换时间。

注:本博文的示例代码均已递增排序为目的。


2.算法描述与实现

2.1交换类排序

交换排序的基本方法是: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排序码,交换不满足顺序要求的偶对,直到全部满足位置。常见的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就属于交换类排序。

2.1.1冒泡排序

算法思想:
从数组中第一个数开始,依次遍历数组中的每一个数,通过相邻比较交换,每一轮循环下来找出剩余未排序数的中的最大数并”冒泡”至数列的顶端。

算法步骤:
(1)从数组中第一个数开始,依次与下一个数比较并次交换比自己小的数,直到最后一个数。如果发生交换,则继续下面的步骤,如果未发生交换,则数组有序,排序结束,此时时间复杂度为O(n);
(2)每一轮”冒泡”结束后,最大的数将出现在乱序数列的最后一位。重复步骤(1)。

稳定性:稳定排序。

时间复杂度: O(n)至O(n2)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最好的情况:如果待排序数据序列为正序,则一趟冒泡就可完成排序,排序码的比较次数为n-1次,且没有移动,时间复杂度为O(n)。

最坏的情况:如果待排序数据序列为逆序,则冒泡排序需要n-1次趟起泡,每趟进行n-i次排序码的比较和移动,即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
比较次数:Cmax=i=1n1(ni)=n(n1)/2=O(n2)
移动次数等于比较次数,因此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2)

示例代码: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int len){
    //循环的次数为数组长度减一,剩下的一个数不需要排序
    for(int i=0;i<len-1;++i){
        bool noswap=true;
        //循环次数为待排序数第一位数冒泡至最高位的比较次数
        for(int j=0;j<len-i-1;++j){
            if(array[j]>array[j+1]){
                array[j]=array[j]+array[j+1];
                array[j+1]=array[j]-array[j+1];
                array[j]=array[j]-array[j+1];
                //交换或者使用如下方式
                //a=a^b;
                //b=b^a;
                //a=a^b;
                noswap=false;
            }
        }
        if(noswap) break;
    }
}

2.1.2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是在相邻的两个记录进行比较和交换,每次交换只能上移或下移一个位置,导致总的比较与移动次数较多。快速排序又称分区交换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改进,快速排序采用的思想是分治思想。。

算法原理:
(1)从待排序的n个记录中任意选取一个记录(通常选取第一个记录)为分区标准;

(2)把所有小于该排序列的记录移动到左边,把所有大于该排序码的记录移动到右边,中间放所选记录,称之为第一趟排序;

(3)然后对前后两个子序列分别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记录都排好序。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

时间复杂度: Onlog2nO(n2)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gn

最好的情况:是每趟排序结束后,每次划分使两个子文件的长度大致相等,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

最坏的情况:是待排序记录已经排好序,第一趟经过n-1次比较后第一个记录保持位置不变,并得到一个n-1个元素的子记录;第二趟经过n-2次比较,将第二个记录定位在原来的位置上,并得到一个包括n-2个记录的子文件,依次类推,这样总的比较次数是:

Cmax=i=1n1(ni)=n(n1)/2=O(n2)

 

示例代码:

//a:待排序数组,low:最低位的下标,high:最高位的下标
void quickSort(int a[],int low, int high)
{
    if(low>=high)
    {
        return;
    }
    int left=low;
    int right=high;
    int key=a[left];    /*用数组的第一个记录作为分区元素*/
    while(left!=right){
        while(left<right&&a[right]>=key)    /*从右向左扫描,找第一个码值小于key的记录,并交换到key*/
            --right;
        a[left]=a[right];
        while(left<right&&a[left]<=key)
            ++left;
        a[right]=a[left];    /*从左向右扫描,找第一个码值大于key的记录,并交换到右边*/
    }
    a[left]=key;    /*分区元素放到正确位置*/
    quickSort(a,low,left-1);
    quickSort(a,left+1,high);
}

2.2插入类排序

插入排序的基本方法是: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排序码大小,插到前面已经排序的文件中的适当位置,直到全部插入完为止。

2.2.1直接插入排序

原理:从待排序的n个记录中的第二个记录开始,依次与前面的记录比较并寻找插入的位置,每次外循环结束后,将当前的数插入到合适的位置。

稳定性:稳定排序。

时间复杂度: O(n)至On2 ,平均时间复杂度是On2

最好情况:当待排序记录已经有序,这时需要比较的次数是Cmin=n1=O(n)

最坏情况:如果待排序记录为逆序,则最多的比较次数为Cmax=i=1n1(i)=n(n1)2=O(n2)

示例代码:

//A:输入数组,len:数组长度
void insertSort(int A[],int len)
{
    int temp;
    for(int i=1;i<len;i++)
    {
      int j=i-1;
      temp=A[i]; 
      //查找到要插入的位置
      while(j>=0&&A[j]>temp)
      {
          A[j+1]=A[j];
          j--;
      }
      if(j!=i-1)
        A[j+1]=temp;
    }
}

 

2.2.2 Shell排序

Shell 排序又称缩小增量排序, 由D. L. Shell在1959年提出,是对直接插入排序的改进。

原理: Shell排序法是对相邻指定距离(称为增量)的元素进行比较,并不断把增量缩小至1,完成排序。

Shell排序开始时增量较大,分组较多,每组的记录数目较少,故在各组内采用直接插入排序较快,后来增量di 逐渐缩小,分组数减少,各组的记录数增多,但由于已经按di1 分组排序,文件叫接近于有序状态,所以新的一趟排序过程较快。因此Shell排序在效率上比直接插入排序有较大的改进。

在直接插入排序的基础上,将直接插入排序中的1全部改变成增量d即可,因为Shell排序最后一轮的增量d就为1。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

时间复杂度:O(n1.3)O(n2) 。Shell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比较复杂,实际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各次排序时增量的个数和增量的取值。研究证明,若增量的取值比较合理,Shell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约为O(n1.3)

对于增量的选择,Shell 最初建议增量选择为n/2,并且对增量取半直到 1;D. Knuth教授建议di+1=di13 序列。

//A:输入数组,len:数组长度,d:初始增量(分组数)
void shellSort(int A[],int len, int d)
{
    for(int inc=d;inc>0;inc/=2){        //循环的次数为增量缩小至1的次数
        for(int i=inc;i<len;++i){       //循环的次数为第一个分组的第二个元素到数组的结束
            int j=i-inc;
            int temp=A[i];
            while(j>=0&&A[j]>temp)
            {
                A[j+inc]=A[j];
                j=j-inc;
            }
            if((j+inc)!=i)//防止自我插入
                A[j+inc]=temp;//插入记录
        }
    }
}

 

注意:从代码中可以看出,增量每次变化取前一次增量的一般,当增量d等于1时,shell排序就退化成了直接插入排序了。


2.3选择类排序

选择类排序的基本方法是:每步从待排序记录中选出排序码最小的记录,顺序放在已排序的记录序列的后面,知道全部排完。

2.3.1简单选择排序(又称直接选择排序)

原理:从所有记录中选出最小的一个数据元素与第一个位置的记录交换;然后在剩下的记录当中再找最小的与第二个位置的记录交换,循环到只剩下最后一个数据元素为止。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

时间复杂度: 最坏、最好和平均复杂度均为O(n2) ,因此,简单选择排序也是常见排序算法中性能最差的排序算法。简单选择排序的比较次数与文件的初始状态没有关系,在第i趟排序中选出最小排序码的记录,需要做n-i次比较,因此总的比较次数是:i=1n1(ni)=n(n1)/2=O(n2)

示例代码:

void selectSort(int A[],int len)
{
    int i,j,k;
    for(i=0;i<len;i++){
       k=i;
       for(j=i+1;j<len;j++){
           if(A[j]<A[k])
               k=j;
       }
       if(i!=k){
           A[i]=A[i]+A[k];
           A[k]=A[i]-A[k];
           A[i]=A[i]-A[k];
       }
    }
}

 

2.3.2堆排序

直接选择排序中,第一次选择经过了n-1次比较,只是从排序码序列中选出了一个最小的排序码,而没有保存其他中间比较结果。所以后一趟排序时又要重复许多比较操作,降低了效率。J. Willioms和Floyd在1964年提出了堆排序方法,避免这一缺点。

堆的性质:
(1)性质:完全二叉树或者是近似完全二叉树;
(2)分类:大顶堆:父节点不小于子节点键值,小顶堆:父节点不大于子节点键值;图展示一个最小堆:
这里写图片描述

(3)左右孩子:没有大小的顺序。

(4)堆的存储
一般都用数组来存储堆,i结点的父结点下标就为(i1)/2 。它的左右子结点下标分别为 2i+12i+2 。如第0个结点左右子结点下标分别为1和2。
这里写图片描述

(5)堆的操作
建立:
以最小堆为例,如果以数组存储元素时,一个数组具有对应的树表示形式,但树并不满足堆的条件,需要重新排列元素,可以建立“堆化”的树。

这里写图片描述

插入:
将一个新元素插入到表尾,即数组末尾时,如果新构成的二叉树不满足堆的性质,需要重新排列元素,下图演示了插入15时,堆的调整。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删除:
堆排序中,删除一个元素总是发生在堆顶,因为堆顶的元素是最小的(小顶堆中)。表中最后一个元素用来填补空缺位置,结果树被更新以满足堆条件。

这里写图片描述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

插入代码实现:
每次插入都是将新数据放在数组最后。可以发现从这个新数据的父结点到根结点必然为一个有序的数列,现在的任务是将这个新数据插入到这个有序数据中,这就类似于直接插入排序中将一个数据并入到有序区间中,这是节点“上浮”调整。不难写出插入一个新数据时堆的调整代码:

//新加入i结点,其父结点为(i-1)/2
//参数:a:数组,i:新插入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  
void minHeapFixUp(int a[], int i)  
{  
    int j, temp;  
    temp = a[i];  
    j = (i-1)/2;      //父结点  
    while (j >= 0 && i != 0)  
    {  
        if (a[j] <= temp)//如果父节点不大于新插入的元素,停止寻找  
            break;  
        a[i]=a[j];     //把较大的子结点往下移动,替换它的子结点  
        i = j;  
        j = (i-1)/2;  
    }  
    a[i] = temp;  
}  

 

因此,插入数据到最小堆时:

//在最小堆中加入新的数据data  
//a:数组,index:插入的下标,
void minHeapAddNumber(int a[], int index, int data)  
{  
    a[index] = data;  
    minHeapFixUp(a, index);  
} 

 

删除代码实现:
按定义,堆中每次都只能删除第0个数据。为了便于重建堆,实际的操作是将数组最后一个数据与根结点,然后再从根结点开始进行一次从上向下的调整。

调整时先在左右儿子结点中找最小的,如果父结点不大于这个最小的子结点说明不需要调整了,反之将最小的子节点换到父结点的位置。此时父节点实际上并不需要换到最小子节点的位置,因为这不是父节点的最终位置。但逻辑上父节点替换了最小的子节点,然后再考虑父节点对后面的结点的影响。相当于从根结点将一个数据的“下沉”过程。下面给出代码:

//a为数组,从index节点开始调整,len为节点总数 从0开始计算index节点的子节点为 2*index+1, 2*index+2,len/2-1为最后一个非叶子节点  
void minHeapFixDown(int a[],int len,int index){
    if(index>(len/2-1))//index为叶子节点不用调整
        return;
    int tmp=a[index];
    int lastIndex=index;
    while(index<=(len/2-1)){ //当下沉到叶子节点时,就不用调整了
        if(a[2*index+1]<tmp) //如果左子节点大于该节点
            lastIndex = 2*index+1;
        //如果存在右子节点且大于左子节点和该节点
        if(2*index+2<len && a[2*index+2]<a[2*index+1]&& a[2*index+2]<tmp)
            lastIndex = 2*index+2;
        if(lastIndex!=index){  //如果左右子节点有一个小于该节点则设置该节点的下沉位置
            a[index]=a[lastIndex];
            index=lastIndex;
        }else break;  //否则该节点不用下沉调整
    }
    a[lastIndex]=tmp;//将该节点放到最后的位置
}

 

根据思想,可以有不同版本的代码实现,以上是和孙凛同学一起讨论出的一个版本,在这里感谢他的参与,读者可另行给出。个人体会,这里建议大家根据对堆调整的过程的理解,写出自己的代码,切勿看示例代码去理解算法,而是理解算法思想写出代码,否则很快就会忘记。

建堆:
有了堆的插入和删除后,再考虑下如何对一个数据进行堆化操作。要一个一个的从数组中取出数据来建立堆吧,不用!先看一个数组,如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很明显,对叶子结点来说,可以认为它已经是一个合法的堆了即20,60, 65, 4, 49都分别是一个合法的堆。只要从A[4]=50开始向下调整就可以了。然后再取A[3]=30,A[2] = 17,A[1] = 12,A[0] = 9分别作一次向下调整操作就可以了。下图展示了这些步骤:

这里写图片描述

写出堆化数组的代码:

//建立最小堆
//a:数组,n:数组长度
void makeMinHeap(int a[], int n)  
{  
    for (int i = n/2-1; i >= 0; i--)  
        minHeapFixDown(a, i, n);  
}  

 

(6)堆排序的实现
由于堆也是用数组来存储的,故对数组进行堆化后,第一次将A[0]与A[n - 1]交换,再对A[0…n-2]重新恢复堆。第二次将A[0]与A[n – 2]交换,再对A[0…n - 3]重新恢复堆,重复这样的操作直到A[0]与A[1]交换。由于每次都是将最小的数据并入到后面的有序区间,故操作完成后整个数组就有序了。有点类似于直接选择排序。

因此,完成堆排序并没有用到前面说明的插入操作,只用到了建堆和节点向下调整的操作,堆排序的操作如下:

//array:待排序数组,len:数组长度
void heapSort(int array[],int len){
    //建堆
    makeMinHeap(array, len); 
    //根节点和最后一个叶子节点交换,并进行堆调整,交换的次数为len-1次
    for(int i=0;i<len-1;++i){
        //根节点和最后一个叶子节点交换
        array[0] += array[len-i-1];  
        array[len-i-1] = array[0]-array[len-i-1];  
        array[0] = array[0]-array[len-i-1];

        //堆调整
        minHeapFixDown(array, 0, len-i-1);  
    }
}  

 

(7)堆排序的性能分析
由于每次重新恢复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共N - 1次堆调整操作,再加上前面建立堆时N / 2次向下调整,每次调整时间复杂度也为O(logN)。两次次操作时间相加还是O(N * logN)。故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logN)。

最坏情况:如果待排序数组是有序的,仍然需要O(N * logN)复杂度的比较操作,只是少了移动的操作;

最好情况:如果待排序数组是逆序的,不仅需要O(N * logN)复杂度的比较操作,而且需要O(N * logN)复杂度的交换操作。总的时间复杂度还是O(N * logN)。

因此,堆排序和快速排序在效率上是差不多的,但是堆排序一般优于快速排序的重要一点是,数据的初始分布情况对堆排序的效率没有大的影响。


2.4归并排序

算法思想:
归并排序属于比较类非线性时间排序,号称比较类排序中性能最佳者,在数据中应用中较广。

归并排序是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二路归并。

稳定性:稳定排序算法;

时间复杂度: 最坏,最好和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Θ(nlgn)。

具体的实现见本人的另一篇blog:二路归并排序简介及其并行化


2.5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序

2.5.1计数排序

计数排序是一个非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该算法于1954年由 Harold H. Seward 提出,它的优势在于在对于较小范围内的整数排序。它的复杂度为Ο(n+k)(其中k是待排序数的范围),快于任何比较排序算法,缺点就是非常消耗空间。很明显,如果而且当O(k)>O(n*log(n))的时候其效率反而不如基于比较的排序,比如堆排序和归并排序和快速排序。

算法原理:
基本思想是对于给定的输入序列中的每一个元素x,确定该序列中值小于x的元素的个数。一旦有了这个信息,就可以将x直接存放到最终的输出序列的正确位置上。例如,如果输入序列中只有17个元素的值小于x的值,则x可以直接存放在输出序列的第18个位置上。当然,如果有多个元素具有相同的值时,我们不能将这些元素放在输出序列的同一个位置上,在代码中作适当的修改即可。

算法步骤:
(1)找出待排序的数组中最大的元素;
(2)统计数组中每个值为i的元素出现的次数,存入数组C的第i项;
(3)对所有的计数累加(从C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每一项和前一项相加);
(4)反向填充目标数组:将每个元素i放在新数组的第C(i)项,每放一个元素就将C(i)减去1。

时间复杂度:Ο(n+k)。

空间复杂度:Ο(k)。

要求:待排序数中最大数值不能太大。

稳定性:稳定。

代码示例:

#define MAXNUM 20    //待排序数的最大个数
#define MAX    100   //待排序数的最大值
int sorted_arr[MAXNUM]={0};

//计算排序
//arr:待排序数组,sorted_arr:排好序的数组,n:待排序数组长度
void countSort(int *arr, int *sorted_arr, int n)  
{   
    int i;   
    int *count_arr = (int *)malloc(sizeof(int) * (MAX+1));  

    //初始化计数数组   
    memset(count_arr,0,sizeof(int) * (MAX+1));

    //统计i的次数   
    for(i = 0;i<n;i++)  
        count_arr[arr[i]]++;  
    //对所有的计数累加,作用是统计arr数组值和小于小于arr数组值出现的个数
    for(i = 1; i<=MAX; i++)  
        count_arr[i] += count_arr[i-1];   
    //逆向遍历源数组(保证稳定性),根据计数数组中对应的值填充到新的数组中   
    for(i = n-1; i>=0; i--)  
    {  
        //count_arr[arr[i]]表示arr数组中包括arr[i]和小于arr[i]的总数
        sorted_arr[count_arr[arr[i]]-1] = arr[i];  

        //如果arr数组中有相同的数,arr[i]的下标减一
        count_arr[arr[i]]--;    
    }
    free(count_arr);
}

 

注意:计数排序是典型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排序算法,对待排序的数据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待排序的数值中包含负数,最大值都有限制,请谨慎使用。

2.5.2基数排序

基数排序属于“分配式排序”(distribution sort),是非比较类线性时间排序的一种,又称“桶子法”(bucket sort)。顾名思义,它是透过键值的部分信息,将要排序的元素分配至某些“桶”中,藉以达到排序的作用。

具体描述即代码示例见本人另一篇blog:基数排序简介及其并行化

2.5.3桶排序

桶排序也是分配排序的一种,但其是基于比较排序的,这也是与基数排序最大的区别所在。

思想:桶排序算法想法类似于散列表。首先要假设待排序的元素输入符合某种均匀分布,例如数据均匀分布在[ 0,1)区间上,则可将此区间划分为10个小区间,称为桶,对散布到同一个桶中的元素再排序。

要求:待排序数长度一致。

排序过程:
(1)设置一个定量的数组当作空桶子;
(2)寻访序列,并且把记录一个一个放到对应的桶子去;
(3)对每个不是空的桶子进行排序。
(4)从不是空的桶子里把项目再放回原来的序列中。

例如待排序列K= {49、 38 、 35、 97 、 76、 73 、 27、 49 }。这些数据全部在1—100之间。因此我们定制10个桶,然后确定映射函数f(k)=k/10。则第一个关键字49将定位到第4个桶中(49/10=4)。依次将所有关键字全部堆入桶中,并在每个非空的桶中进行快速排序。

时间复杂度:
对N个关键字进行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分为两个部分:
(1) 循环计算每个关键字的桶映射函数,这个时间复杂度是O(N)。

(2) 利用先进的比较排序算法对每个桶内的所有数据进行排序,对于N个待排数据,M个桶,平均每个桶[N/M]个数据,则桶内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i=1MO(NilogNi)=O(NlogNM) 。其中Ni 为第i个桶的数据量。

因此,平均时间复杂度为线性的O(N+C),C为桶内排序所花费的时间。当每个桶只有一个数,则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示例代码: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keyNum;//桶中数的数量
     int key;   //存储的元素
     struct node * next;  
 }KeyNode;    

 //keys待排序数组,size数组长度,bucket_size桶的数量
 void inc_sort(int keys[],int size,int bucket_size)
 { 
     KeyNode* k=(KeyNode *)malloc(sizeof(KeyNode)); //用于控制打印
     int i,j,b;
     KeyNode **bucket_table=(KeyNode **)malloc(bucket_size*sizeof(KeyNode *)); 
     for(i=0;i<bucket_size;i++)
     {  
         bucket_table[i]=(KeyNode *)malloc(sizeof(KeyNode)); 
         bucket_table[i]->keyNum=0;//记录当前桶中是否有数据
         bucket_table[i]->key=0;   //记录当前桶中的数据  
         bucket_table[i]->next=NULL; 
     }    

     for(j=0;j<size;j++)
     {   
         int index;
         KeyNode *p;
         KeyNode *node=(KeyNode *)malloc(sizeof(KeyNode));   
         node->key=keys[j];  
         node->next=NULL;  

         index=keys[j]/10;        //映射函数计算桶号  
         p=bucket_table[index];   //初始化P成为桶中数据链表的头指针  
         if(p->keyNum==0)//该桶中还没有数据 
         {    
             bucket_table[index]->next=node;    
             (bucket_table[index]->keyNum)++;  //桶的头结点记录桶内元素各数,此处加一
         }
         else//该桶中已有数据 
         {   
             //链表结构的插入排序 
             while(p->next!=NULL&&p->next->key<=node->key)   
                 p=p->next;    
             node->next=p->next;     
             p->next=node;      
             (bucket_table[index]->keyNum)++;   
         }
     }
     //打印结果
     for(b=0;b<bucket_size;b++)   
         //判断条件是跳过桶的头结点,桶的下个节点为元素节点不为空
         for(k=bucket_table[b];k->next!=NULL;k=k->next)  
         {
             printf("%d ",k->next->key);
         }
 }  

 


参考文献

[1]计数排序、桶排序和基数排序.http://blog.csdn.net/quietwave/article/details/8008572
[2] 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六 快速排序 快速搞定.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684558
[3]白话经典算法系列之七 堆与堆排序.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709644
[4]算法与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二版).张乃孝
[5]计数排序.百度百科

posted @ 2018-02-26 14:14  quietwalk  阅读(4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