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 理解Service工作原理

什么是service?


Service是将运行在一组 Pods 上的应用程序公开为网络服务的抽象方法。

简单来说K8s提供了service对象来访问pod。我们在《k8s网络模型与集群通信》中也说过k8s集群中的每一个Pod(最小调度单位)都有自己的IP地址,都有IP了访问起来还不简单?

其实不然,一是k8s中pod不是持久性的,摧毁重建将获得新的IP,客户端通过变更IP来访问显然不合理。二是需要多个副本间的负载均衡。所以此时Service就冒出来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service,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

Service与endpoints、pod


当我们通过API创建/修改service对象时,endpoints控制器的informer机制 Listen到service对象,然后根据service的配置的选择器创建一个endpoints对象,此对象将pod的IP、容器端口做记录并存储到etcd,这样service只要看一下自己名下的endpoints就可以知道所对应pod信息了。

且看下图:

image-20220108162349356

我们在实例来看一下,先稀疏平常创建一个Deployment

#deployment.yml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deployment-demo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
  replicas: 3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mirrorgooglecontainers/serve_hostname
        ports:
        - containerPort: 9376
          protocol: TCP

serve_hostname是k8s官方提供的debug镜像,一个返回hostname的web server。这样我们创建出了标签为app=nginx的三个pod,当我们访问pod的9376时会返回hostname。

接着是service清单,我们在service中指定了选择器为app=nginx

#service.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service-demo
spec:
  selector:
    app: nginx
  ports:
  - name: default
    protocol: TCP
    #service port
    port: 80
    #container port
    targetPort: 9376

这样我们获得不变的CLUSTER-IP 10.96.148.206的service

image-20220107233553740

如果pod启动成功,则自动创建和service同名的endpoints记录下了三个pod的数据

image-20220108004254486

service中选择器未指定标签时endpoints需要手动创建映射到service的网络地址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Endpoints
metadata:
  name: service
subsets:
  - addresses:
      - ip: 10.96.148.206
    ports:
      - port: 9376

此时当我们不断访问service的CLUSTER-IP时:

# curl 10.96.148.206:80
deployment-demo-7d94cbb55f-8mmxb
# curl 10.96.148.206:80
deployment-demo-7d94cbb55f-674ns
# curl 10.96.148.206:80
deployment-demo-7d94cbb55f-lfrm8
# curl 10.96.148.206:80
deployment-demo-7d94cbb55f-8mmxb

可以看到此时请求已被路由到后端pod,返回hostname,并且负载均衡方式是Round Robin即轮询模式。

通过上面介绍我们好像摸到了Service其中的门道,接下来是流量到底如何通过service进入pod的?

Service与kube-proxy


涉及到流量当然是kube-proxy登场了!

kube-proxy 是集群中每个节点上运行的网络代理, 实现 Kubernetes 服务(Service) 概念的一部分。用于处理单个主机子网划分并向外部世界公开服务。它跨集群中的各种隔离网络将请求转发到正确的 pod/容器。

kube-proxy 维护节点上的网络规则。这些网络规则允许从集群内部或外部的网络会话与 Pod 进行网络通信。

如下图所示:

image-20220108143313157

kube-proxy 通过 Informer知道了Service、endpoints对象的创建,然后把service身上的CLUSTER-IP 和端口已经端点信息拿出来,创建iptable NAT规则做转发或通过ipvs模块创建VS服务器,这样经过CLUSTER-IP的流量都被转发到后端pod。

iptables模式

我们先查看nat表的OUTPUT链,存在kube-proxy创建的KUBE-SERVICE链

iptables -nvL OUTPUT -t nat

image-20220108152150242

在KUBE-SERVICES链中有一条目的地为10.96.148.206即CLUSTER-IP地址跳转到KUBE-SVC-EJUV4ZBKPDWOZNF4

iptables -nvL KUBE-SERVICES -t nat |grep service-demo

image-20220108153015622

接着是查看这条链,以1/3的概率跳转到其中一条

iptables -nvL KUBE-SVC-EJUV4ZBKPDWOZNF4 -t nat

image-20220108153839227

最后KUBE-SEP-BTFJGISFGMEBGVUF链终于找到了DNAT规则

iptables -nvL KUBE-SEP-BTFJGISFGMEBGVUF -t nat

image-20220108154014449

即将请求通过DNAT发送到地址100.101.184.61:9376也就是我们其中一个Pod。

IPVS模式

与iptalbes模式相比,IPVS模式工作在内核态,在同步代理规则时具有更好的性能,同时提高网络吞吐量为大型集群提供了更好的可扩展性。

IPVS 模式在工作时,当我们创建了前面的 Service 之后,kube-proxy 首先会在宿主机上创建一个虚拟网卡kube-ipvs0,并为它分配 Service VIP 作为 IP 地址,如图

image-20220108161050509

接着kube-proxy通过Linux的IPVS模块为这个 IP 地址添加三个 IPVS 虚拟主机,并设置这三个虚拟主机之间使用轮询模式 来作为负载均衡策略。

通过ipvsadm查看

ipvsadm -ln |grep -C 5 10.96.148.206

image-20220108161800771

可以看到虚拟server的IP即是Pod的地址,这样流量即向了目的地Pod。

以上我们先认识了Service这个API对象,接着讲到了service与endpoints和pod的关联,然后是service与kube-proxy的关系,以及kube-proxy的两种模式如何通过service的IP创建iptables、IPVS规则将流量转发到Pod。


希望小作文对你有些许帮助,如果内容有误请指正。

您可以随意转载、修改、发布本文,无需经过本人同意。【公号:容器云实践】

posted @ 2022-01-08 17:22  justtest1  阅读(10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