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软件工程结对作业(第一次)
软件工程 | 班级链接: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 |
---|---|
作业要求链接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homework/13261 |
作业目标 | 对项目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并实现一套跨专业协作平台的原型设计,旨在提高大学生在项目合作中的效率,解决合作伙伴难觅及沟通不畅的问题。 |
学号 | 102201313 |
结对队友 | 陈亮腾 102201315 |
项目背景
在大学内,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发起或参与跨专业的项目(如创业或学术研究)来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拓宽知识面并积累人脉。
然而,大学生在实现这些跨学科合作时面临诸多困扰,主要体现为:
1、跨学科合作的机会主要依赖于个人积累的有限人脉资源或通过导师的引荐,方式过于局限,导致许多潜在的合作机会未能实现。
2、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安排、项目目标和沟通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增加了合作过程中的沟通与磨合成本,给跨学科合作带来了挑战。
3、目前,学校缺乏专门用于促进学生跨学科合作的工具或平台。现有的合作方式多依赖于群聊、校园公告墙等渠道,其效果有限,难以满足学生之间有效交流与合作的需求。
项目需求
开发一套跨专业合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发起和参与跨学科项目的渠道。该平台具备以下功能和特点:
1、系统支持不同角色用户的注册和认证,并允许用户修改个人信息。学生可以自主发起或加入项目,教师则可以对项目进行指导,并上传和分享相关资源。
2、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需要多学科支持的项目并为其添加标签,用户可通过点击标签查看对应项目。项目启动或取消后,用户可以将其标记为已结束,系统会相应删除该项目。
3、系统提供预定格式,用户需按格式填写表单内容,包括个人专业、课程安排、项目目标、个人能力、联系方式和招募需求等。申请者需提交相同的表单以申请参与项目。
4、平台需具备高频率使用场景,并确保操作简便。从使用频率、便捷性和合作有效性三方面出发,设计易用的界面和简化的操作流程,以提升用户体验。
5、平台内的项目合作应保持相对封闭,仅限已认证用户查看和参与,以防止项目核心内容外泄。
原型展示
原型模型设计工具:MODAO(墨刀)
在线原型展示页面:点击此处跳转
应用程序主要由注册界面、登录界面、项目大厅界面、标签详情界面、项目详情界面、提交表单界面、个人中心界面以及发起招募界面构成。每个界面侧重点各异,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友好性、易操作性和数据呈现的优化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基于原型设计,构造后端设想:
在提交招募和申请表单时,系统从数据库中获取用户在 users 表中对应的姓名、专业和邮箱等信息,通过使用 JOIN 语句实现数据的前端呈现,SQL 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 p.*, u.name AS creator_name, u.major AS creator_major, u.email AS creator_email
FROM projects p
JOIN users u ON p.creator_id = u.student_id
WHERE p.id = '$project_id';
设计理念
与功能丰富的应用程序不同,这款应用程序注重针对性和友好性,旨在切实解决大学生跨专业合作的难题。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关注了多个细节问题,例如字符串转义和防止未授权访问等。这些要素将在项目开发和用户体验中得到进一步的阐释和体现。
《构建之法》阅读
针对书中8.1软件需求进行总结:
1、软件团队在解决现实需求时需遵循几个关键步骤:首先,通过获取和引导需求,深入理解利益相关者的真实需求;
2、其次,分析和定义需求,量化需求的内涵、优先级及资源成本;
3、接着,通过验证需求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确认需求的准确性;
4、最后,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管理需求,适应技术和市场变化。
5、同时,需求可分为功能性需求、开发过程需求、非功能性需求和综合需求,以确保全面满足用户和业务的需要。
NABCD模型分析
1、学生希望通过跨学科项目提升个人能力和拓宽知识面,但在实现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扰。这一需求清晰地体现了NABCD模型中的N(Need,需求)。
2、平台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能够针对用户的具体需求提供有效支持,从而满足NABCD模型中的B(Benefit,好处)。
3、提供专门用于发起和参与跨学科项目的平台,竞争性强,满足MABCD模型中的C(Competition,竞争)
4、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还将满足NABCD模型中的A和D。主要概括为:
-
4.1、采用用户中心设计方法,优化平台功能和用户体验,优化界面体验,鼓励用户主动参与项目发起与合作(Approach,做法)
-
4.2、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平台。包括广告牌投放、利用社交媒体和学校公告等渠道,提升教师、学生对平台的认知与使用率(Delivery,推广)
PSP表格
以下为 PSP 表格,包含任务阶段、预估耗时及实际耗时(估算):
任务阶段(PSP) | 预估耗时(min) | 实际耗时(min) |
---|---|---|
阅读《构建之法》第三章及第八章、学习NABCD模型 | 25 | 30 |
项目背景、需求分析 | 15 | 15 |
项目构思、流程拟稿 | 20 | 20 |
沟通交流、细节把握 | 35 | 30 |
生成设计文档、流程图 | 20 | 25 |
沟通交流、完善润色 | 15 | 15 |
原型设计 | 60 | 65 |
总计 | 190 | 200 |
个人总结
基于NABCD模型的实例分析,使得我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能实现平台的友好性、易用性,也能保证平台的竞争性、高效性。
同时,我与队友在需求分析和平台功能的设计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和调整,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此外,我熟悉了原型工具MODAO(墨刀)的使用。通过原型展示设计,我不仅掌握了该工具的基本操作,还理解了如何将需求转化为可视化的设计模型。
过程性记录
1、结对工作交流:
2、使用文生图工具生成Logo:
3、熟悉Github协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