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看星星一定要用天文望远镜才看的清楚,一定要高倍率才能做天文观测,其实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天文望远镜虽然倍率高,但是没有双筒望远镜的灵巧便利,不但笨重携带不便,且没有双筒望远镜的大视野、正像等优点,天文望远镜倍率高搜索不便,虽然有寻星镜辅助,但几乎所有的寻星镜都是倒立像的;故无论是初学者或玩家,双筒望远镜绝对有其使用上的重要性,不要认为双筒望远镜只是低阶、入门的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对一个天文同好或赏鸟爱好者来说,是最基本不过的装备。
双筒望远镜的基础知识(选购及使用双筒望远镜须知):
(一) 口径:物镜的直径,口径大小决定望远镜的集光力与解像力(同时决定望远镜价钱),口径愈大集光力越强,解像力愈高,价钱也越贵。以7X50双筒镜为例,50代表口径50mm。2 3cm的双筒双筒镜适合白天赏鸟观景,但集光力不足不适合用在天文,手持双筒镜适合5cm以下,5cm以上需要用三脚架支撑。
(二) 倍率:以7X50双筒镜为例,7X代表倍率放大7倍,手持双筒镜建议倍率为10倍以下。不是倍率越高越好,倍率太高容易晃动影响影像品质,需要三脚架支撑,在使用上不方便,而且狭窄的视野会使新手产生大海捞针的恐惧感。
(三) 射出瞳径(Exit pupil):将双筒拿离你远一点,目镜上的小亮圆就是射出瞳径,越大也会越亮。公式:射出瞳径mm=口径mm∕倍率。因人眼瞳孔夜间最大可放大到约7mm,故射出瞳径越接近7mm亮度越高,越适合天文使用,但人眼白天瞳孔只有2至3mm,所以白天赏鸟观景就不须选用出瞳大的双筒,且随着年龄增长,瞳孔越不容易放大到7mm。观看出瞳可以用来检查棱镜的品质,BaK4材质的棱镜最好,没有棱镜遮蔽现象,看到的出瞳孔是完整的圆形,观看影像清晰明亮。BK7的棱镜有棱镜遮蔽现象,圆形出瞳孔内周会产生缺角(削边)。
(四) 视场:透过望远镜所看见的范围,又分为实际视野RFV与眼视视野(视角)AFV两种,常以角度°表示。公式:实际视野 X 倍率 = 眼视视野(视角)。如果你觉得某镜筒看起来窄小、有以管窥天的感觉,那就是目镜视角不够大的缘故。目镜本身视角狭窄或倍率提高都会让你看到的实际视野变小。
(五) 镀膜: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特殊的金属化合物,以减少反光,增加光线透射率,一般至少会镀上一层氟化镁(MgF2),称为单层镀膜,看起来是淡蓝色。多层膜则呈现淡淡的绿光或者蓝紫光;较高级的望远镜内部的光学镜片及棱镜都采用全面多层膜(Fully multilayer coating),可大幅提升亮度、反差及解像力。拿起双筒,让物镜朝向自己并观察反射光,反射光越暗越好,表示光线透射率越高,某些天文用顶级产品,从物镜看下去好像看到黑洞一样。反射光颜色从暗绿、暗蓝到暗紫都有。但所谓红宝石镀膜是将物镜表面镀上一层反射红光波长的镀膜,这种镀膜只会使影像产生减光及色偏现象,让影像变暗、变绿,绝无不良厂商吹嘘的红外线及夜视能力,请勿受骗。
(六) 出瞳距离 (Eye relief):也称为良视距,为目镜到焦点距离,出瞳距离越长,可以在离目镜远一点的方看到整个视野,较适合带着眼镜使用。出瞳距离较短(12mm以下)就无法做到。大部份市面上的双筒均有8~14mm,某些超长出瞳距离HP(High eye point)望远镜有20mm以上。
(七) 成像品质:解像力、反差、色彩还原度、色差与像差等等,这些都是较有经验者在选购双筒时会注意的。
(八) 结构特征:双筒镜光学系统可分为两种:
1. 保罗式(Porro Prism):内部使用两组棱镜,将影像转成正立,体积较大,制作相对容易,有正向保罗和反向保罗设计。
2. 直筒式(Dash Prism):Dash又称Roof屋脊棱镜式,体积小好携带,同等光学品质价格高于保罗式。
(九) 其它标示或名词:
CF (center focusing)、IF(Individual focusing):对焦方式分为CF中央调焦式和IF双眼独立调焦式两种,双眼独立调焦设计用于观景时对焦略不方便,而天体都是在无限远焦距,所以对于天文观测毫无影响,且CF对焦部连动机构若考虑防水处理则需要相当的技术性,故IF式运用在气密防水望远镜较多。
WP(water proof)气密防水设计:镜身内部抽真空灌入高压干燥氮气,以避免潮湿空气入侵而长霉,适合无光害但温差大容易结露的高山及视野佳但潮湿的海边使用,因此专业天文人士及赏鸟者非常喜爱,但防水镜价格比较昂贵。
ED (Extra low dispertion):某些高级望远镜物镜是采用ED超低色散玻璃,可使色像差减至最低。但棱镜及目镜仍会产生色差。
非球面镜片(Aspherical lens):这种光学技术可消除视野外围因球面像差而产生的影像模糊变形现象,使视野从中央到外围达到一致的锐像,光学品质较为优良。
变焦机种(ZOOM):这种双筒望远镜倍率可以调整,如8 25X25表示倍率8倍至25倍连续调整,但因为zoom望远镜通常视角较窄,变焦机构易出故障,相同光学品质的ZOOM望远镜,价格可能是定倍的5倍。因此像LEICA、 ZEISS等顶级知名大厂,也鲜少推出zoom机种。
双筒望远镜对一个天文同好或赏鸟爱好者来说,是最基本不过的装备。
双筒望远镜的基础知识(选购及使用双筒望远镜须知):
(一) 口径:物镜的直径,口径大小决定望远镜的集光力与解像力(同时决定望远镜价钱),口径愈大集光力越强,解像力愈高,价钱也越贵。以7X50双筒镜为例,50代表口径50mm。2 3cm的双筒双筒镜适合白天赏鸟观景,但集光力不足不适合用在天文,手持双筒镜适合5cm以下,5cm以上需要用三脚架支撑。
(二) 倍率:以7X50双筒镜为例,7X代表倍率放大7倍,手持双筒镜建议倍率为10倍以下。不是倍率越高越好,倍率太高容易晃动影响影像品质,需要三脚架支撑,在使用上不方便,而且狭窄的视野会使新手产生大海捞针的恐惧感。
(三) 射出瞳径(Exit pupil):将双筒拿离你远一点,目镜上的小亮圆就是射出瞳径,越大也会越亮。公式:射出瞳径mm=口径mm∕倍率。因人眼瞳孔夜间最大可放大到约7mm,故射出瞳径越接近7mm亮度越高,越适合天文使用,但人眼白天瞳孔只有2至3mm,所以白天赏鸟观景就不须选用出瞳大的双筒,且随着年龄增长,瞳孔越不容易放大到7mm。观看出瞳可以用来检查棱镜的品质,BaK4材质的棱镜最好,没有棱镜遮蔽现象,看到的出瞳孔是完整的圆形,观看影像清晰明亮。BK7的棱镜有棱镜遮蔽现象,圆形出瞳孔内周会产生缺角(削边)。
(四) 视场:透过望远镜所看见的范围,又分为实际视野RFV与眼视视野(视角)AFV两种,常以角度°表示。公式:实际视野 X 倍率 = 眼视视野(视角)。如果你觉得某镜筒看起来窄小、有以管窥天的感觉,那就是目镜视角不够大的缘故。目镜本身视角狭窄或倍率提高都会让你看到的实际视野变小。
(五) 镀膜: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特殊的金属化合物,以减少反光,增加光线透射率,一般至少会镀上一层氟化镁(MgF2),称为单层镀膜,看起来是淡蓝色。多层膜则呈现淡淡的绿光或者蓝紫光;较高级的望远镜内部的光学镜片及棱镜都采用全面多层膜(Fully multilayer coating),可大幅提升亮度、反差及解像力。拿起双筒,让物镜朝向自己并观察反射光,反射光越暗越好,表示光线透射率越高,某些天文用顶级产品,从物镜看下去好像看到黑洞一样。反射光颜色从暗绿、暗蓝到暗紫都有。但所谓红宝石镀膜是将物镜表面镀上一层反射红光波长的镀膜,这种镀膜只会使影像产生减光及色偏现象,让影像变暗、变绿,绝无不良厂商吹嘘的红外线及夜视能力,请勿受骗。
(六) 出瞳距离 (Eye relief):也称为良视距,为目镜到焦点距离,出瞳距离越长,可以在离目镜远一点的方看到整个视野,较适合带着眼镜使用。出瞳距离较短(12mm以下)就无法做到。大部份市面上的双筒均有8~14mm,某些超长出瞳距离HP(High eye point)望远镜有20mm以上。
(七) 成像品质:解像力、反差、色彩还原度、色差与像差等等,这些都是较有经验者在选购双筒时会注意的。
(八) 结构特征:双筒镜光学系统可分为两种:
1. 保罗式(Porro Prism):内部使用两组棱镜,将影像转成正立,体积较大,制作相对容易,有正向保罗和反向保罗设计。
2. 直筒式(Dash Prism):Dash又称Roof屋脊棱镜式,体积小好携带,同等光学品质价格高于保罗式。
(九) 其它标示或名词:
CF (center focusing)、IF(Individual focusing):对焦方式分为CF中央调焦式和IF双眼独立调焦式两种,双眼独立调焦设计用于观景时对焦略不方便,而天体都是在无限远焦距,所以对于天文观测毫无影响,且CF对焦部连动机构若考虑防水处理则需要相当的技术性,故IF式运用在气密防水望远镜较多。
WP(water proof)气密防水设计:镜身内部抽真空灌入高压干燥氮气,以避免潮湿空气入侵而长霉,适合无光害但温差大容易结露的高山及视野佳但潮湿的海边使用,因此专业天文人士及赏鸟者非常喜爱,但防水镜价格比较昂贵。
ED (Extra low dispertion):某些高级望远镜物镜是采用ED超低色散玻璃,可使色像差减至最低。但棱镜及目镜仍会产生色差。
非球面镜片(Aspherical lens):这种光学技术可消除视野外围因球面像差而产生的影像模糊变形现象,使视野从中央到外围达到一致的锐像,光学品质较为优良。
变焦机种(ZOOM):这种双筒望远镜倍率可以调整,如8 25X25表示倍率8倍至25倍连续调整,但因为zoom望远镜通常视角较窄,变焦机构易出故障,相同光学品质的ZOOM望远镜,价格可能是定倍的5倍。因此像LEICA、 ZEISS等顶级知名大厂,也鲜少推出zoom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