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lebars 模板引擎之前后端用法
前言
不知不觉间,居然已经这么久没有写博客了,坚持还真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啊。
不过我最近也没闲着,辞工换工、恋爱失恋、深圳北京都经历了一番,这有起有落的生活实在是太刺激了,就如拿着两把菜刀剁洋葱一样,想想就泪流满面。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还是说说最近接触到的模板引擎 Handlebars 吧。
Handlebars 简介
先引用下百科的说法:
Handlebars 是 JavaScript 一个语义模板库,通过对view和data的分离来快速构建Web模板。它采用"Logic-less template"(无逻辑模版)的思路,在加载时被预编译,而不是到了客户端执行到代码时再去编译, 这样可以保证模板加载和运行的速度。
好吧,看了有点懵闭。这里关键词就是两个:无逻辑、预加载。所有的模板引擎都是view和data分离,这点不用说。无逻辑准确点来说应该是弱逻辑,毕竟里面还是有一些if、each逻辑在的。你可能看过很多这样写的模板语言:
1 <% if (names.length) { %> 2 <ul> 3 <% names.forEach(function(name){ %> 4 <li><%= name %></li> 5 <% }) %> 6 </ul> 7 <% } %>
注:闭合的大括号一定不要忘了写哦。
看这种 js 与 HTML 的杂交写法我觉得很眼疼,我的眼里代码的可读性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写法真不是我的那杯茶!不过这种模板技术的实现方式倒是值得一探,推荐看看这个20行代码的模板引擎实现:http://blog.jobbole.com/56689/,挺有意思的做法,当然用eval也可以做。
而 Handlebar 的语法就简单精练了许多,比如上面的可以写成:
1 {{#if names.length}} 2 <ul> 3 {{#each names}} 4 <li>{{this}}</li> 5 {{/each}} 6 </ul> 7 {{/if}}
就喜欢这种一目了然的感觉,当然还有其他的swig、tx出的art-template之类的模板引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就不多说了。
语法基础
语法很简单,就是用大括号将 data 包裹起来。其中两个 {{}} 会将内容做HTML编码转换,这里你输入的HTML标签代码什么的都会按你输入的字符输出;而三个 {{{}}} 的时候则不做转换,你在里面输入<h1>最后是真的能得到一个h1标签的。其他一些规则要素分别有:
1)块级
在 Handlebars里面,每个#就代表了一个局部块,每个块都有自身的作用域范围。举例来说:
1 // 数据 2 hehe: { words: 'hehehehe' } 3 yoyo: { words: 'yoyoyoyo'}
对应的模板:
1 {{#hehe}} 2 <p>{{words}}</p> 3 {{/hehe}} 4 {{#yoyo}} 5 <p>{{words}}</p> 6 {{/yoyo}}
这个例子很好理解,words属性都是根据自身的对象来输出的。这里还是按照块级作用域去理解会比较简单(虽然js并没有块级作用域。。。),也可以用this来指代当前对象。注意,即使是#if、#each也是有作用域的,不要跟js中的作用范围混为一谈。
2)路径
对于对象来说,你可以按照上文的例子一样直接使用 name 的 length 属性,还可以使用使用路径的表达方式去访问对象的其他层级。举个栗子:
1 var post = { 2 title: "Blog Post!", 3 author: [{ 4 id: 47, 5 name: "Jack" 6 },{ 7 id: 20, 8 name: "Mark" 9 }] 10 };
模板要这么写:
1 {{#post}} 2 {{#if author.length}} 3 <h3>{{title}}</h3> 4 <ul> 5 {{#each author}} 6 <li>{{../title}}'s author is {{name}}</li> 7 {{/each}} 8 </ul> 9 {{/if}} 10 {{/post}}
li标签里面已经是在 author 字段之内了,所以要使用 '../' 来转到上层的 title。
3)helper
上面其实已经用过helper了,内置的helper有if、each、unless、with等,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去写helper。由于Handlebar的弱逻辑属性,如果要实现复杂一点的逻辑就需要去自定义helper。举个栗子:
1 //判断是否是偶数 2 Handlebars.registerHelper('if_even', function(value, options) { 3 console.log('value:', value); // value: 2 4 console.log('this:', this); // this: Object {num: 2} 5 console.log('fn(this):', options.fn(this)); // fn(this): 2是偶数 6 if((value % 2) == 0) { 7 return options.fn(this); 8 } else { 9 return options.inverse(this); 10 } 11 });
helper是这样用的:
1 {{#if_even num}} 2 {{this.num}}是偶数 3 {{else}} 4 {{this.num}}是奇数 5 {{/if_even}}
当然输出你也能想到,就是根据奇数偶数输出相应信息。我们看看定义的一个function(value, options){},这个items就是我们使用模板时候的num,options是一些配置项,这里我们用到的是fn函数,这个函数执行的结果就是编译的结果(这里结果是“2是偶数”这一句话)。另外一个options.inverse就是取反,对应的就是模板里面的else语句了。
but:在模板中过度使用逻辑,实际上就是模糊了模板的专注点,这有违原本数据和表现分离的出发点。我还是认为模板应该专注数据绑定,逻辑应该在数据层做预处理,然后将结果返回给模板,而不是让模板去做各种数据的运算。
4)partial
使用模板引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用其partial功能,Handlebars里面是按照注册再使用的方式来管理partial的。举个栗子:
1 Handlebars.registerPartial('userMessage', 2 '<{{tagName}}>By {{author.firstName}} {{author.lastName}}</{{tagName}}>' 3 + '<div class="body">{{body}}</div>' 4 );
使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 userMessage}}将这个小块引入到页面中了。这里就是简单的局部替换,所以partial里面的data跟当前页面的data是在同一级的作用域内,也就是说你只要定义好author、body传进去就行了。tagName这个属于表现层的变量,应该在hbs文件里面进行声明,也即是{{> userMessage tagName="h1" }}这样使用。
在前端使用hbs
直接引入js的方式就不多说了,这里我是使用webpack来统一管理各种资源的。Handlebars对应的webpack插件为handlebars-loader,loader的配置非常简单:
1 { 2 test: /\.hbs$/, 3 loader: "handlebars" 4 }
Handlebars的后缀有两种,全称的handlebars以及简称的hbs,也可以直接用html,但还是跟普通html文件区分开来好一点。
使用模板的好处当然就是可以组件化开发了。我这里采用的目录是这样的:
其中页面组件指的是应用中的页面单元,页面是由各种控件组件组成的,这些都已经是共识了,就不再赘述了。引用的方法有几种:
(1)因为Handlebar编译出来的只是一个字符串,所以我们可以用js作为入口去管理组件,每个组件的js文件引入相应的css和模板,输出为dom字符串。页面引用组件的时候就直接引用js模块得到dom字符串,然后将dom字符串渲染到相应的{{{}}}中去。这种js大一统的方式跟现在主流框架的做法是一样的,可以将逻辑、样式、内容和资源统一起来管理,组件也得内聚性比较强。
1 // header.js 2 require('./header.scss'); 3 var headerTpl = require('./header.hbs'); 4 var data = {words: "This is header!"}; //data可以用参数传入 5 var header = headerTpl(data); 6 module.exports = header; 7 8 // home.hbs 9 <div class="home"> 10 {{{ header }}} 11 <h2>This is {{name}} page.</h2> 12 {{{ footer }}} 13 </div> 14 15 // home.js 16 require('./home.scss'); 17 var header = require('../../component/header/header.js'); 18 var footer = require('../../component/footer/footer.js'); 19 var homeTpl = require('./home.hbs'); 20 var data = { 21 header: header, 22 footer: footer, 23 name: 'home' 24 }; 25 var home = homeTpl(data); 26 module.exports = home;
(2) 另外的方案就是使用局部模板的方式了,这种方式对一些不带js逻辑的组件非常合适,比如页头页尾这些纯内容的组件。在hbs里面可以直接按照路径去引用particle,然后把引入组件的时候提供partial所需的数据,例如home页面就是这样的:
<div class="home">
{{> ../../component/header/header}}
<h2>this is {{}} page</h2>
{{> ../../component/footer/footer}}
</div>
既然我们已经用了webpack来管理,当然也可以让webpack来处理引用路径了,这里只需要在配置里面声明partial的路径即可直接引用,loader配置:
1 {
2 test: /\.hbs$/,
3 loader: "handlebars",
4 query: {
5 partialDirs: [
6 path.join(SRC_PATH, 'component', 'header'),
7 path.join(SRC_PATH, 'component', 'footer'),
8 path.join(SRC_PATH, 'page', 'home')
9 ]
10 }
11 }
模板文件:
<div class="home">
{{> header }}
<h2>This is {{name}} page.</h2>
{{> footer }}
</div>
上面列出的几种方式各有优劣,使用partial的方式可以将相应的模板文件集中放到一个view文件夹里面,partialDirs就不用写一大堆路径了。个人还是更偏向于使用第一种方式,每个组件的css、html、js文件做成一个整体的方式,遵循就近管理原则。
Nodejs后端使用hbs
Node后端使用hbs也非常方便,这里我用的是express框架,直接后端渲染。当然更精细的做法就是首屏渲染、仅移动端后端渲染了,在这种混搭的场合模板是可以通用的,这样就减少了一定的开发工作量。目前express中自带4种模板引擎,jade、esj、hogan与hbs,我是使用express-generator来生成项目脚手架的,输入命令为: express --hbs 项目名。
express-generator中的hbs用的是hbs库(https://github.com/donpark/hbs),而并非很多资料介绍的express-handlebars。hbs默认使用layout模板,实际上就是将你的模板文件替换掉{{{body}}}。layout是可配置的,可以在渲染选项中通过layout项来配置。
1 res.render('index', { 2 title: 'Express', 3 head: '<h1>head part</h1>', 4 layout: true //默认为true,设为false则不启用layout模板 5 });
目前我所接触到的hbs项目都是express+hbs+zepto/jq这一套,如果有用其他前端框架的话,一般也不会用到hbs了,所以只说说这种情况。后端渲染跟前端渲染的开发模式略有差异,但思路还是一样的要做组件化开发。上文说过前端使用hbs的时候是以js为入口,而在后端使用hbs的话个人认为更适合使用局部模板的方式。
我的目录是这样的:
页面统一放入views中,局部模板放入views/partial里面。js和css还是按照官方默认的方式集中管理。使用局部模板要先注册,需要在app.js这个服务器脚本里面加入以下代码:
1 var hbs = require('hbs'); 2 hbs.registerPartials(__dirname + '/views/partials');
模板文件中引入小模板: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4 <title>{{title}}</title> 5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user-scalable=0"> 6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main.css"/> 7 {{> resource}} 8 </head> 9 <body> 10 {{> header}} 11 <div class="container"> 12 {{{body}}} 13 </div> 14 {{> footer}} 15 </body> 16 </html>
resource模板主要是控制不同页面引入的不同资源:
1 {{#each css}} 2 <link rel='stylesheet' href={{this}} /> 3 {{/each}} 4 {{#each js}} 5 <script src={{this}}></script> 6 {{/each}}
页面渲染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1 res.render('index', { 2 title: 'Express', 3 css: ['/css/home.css', '/css/home_add.css'], 4 js: ['/js/home.js'], 5 name: "茄果" //这个是页面中用到的数据,与title同一性质 6 });
这种方式的一个问题就是css、js这些资源的写法跟我们平常直接在html引用的方式不一样。比如我想资源引用写在页面中,比如home.hbs里面,如果直接写入home.hbs里面的话,内容是直接插入到{{{body}}}的位置,但我们想要的是在head的位置啊。这个如何实现呢?之前我们定义partial只是为了简单的替换,这一次除了替换还要做一个插入dom的操作,这个就要用到helper来帮我们完成了。很多时候我们要把css放入头部,而把js放在页面尾部,所以layout文件要改造成:
1 <!DOCTYPE html> 2 <html> 3 <head> 4 <title>{{title}}</title> 5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user-scalable=0"> 6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main.css"/> 7 {{#each cssList}} 8 <link rel='stylesheet' href={{this}} /> 9 {{/each}} 10 </head> 11 <body> 12 {{> header}} 13 <div class="container"> 14 {{{body}}} 15 </div> 16 {{> footer}} 17 {{#each jsList}} 18 <script src={{this}}></script> 19 {{/each}} 20 </body> 21 </html>
现在只要注册helper把hbs文件中定义的值传入cssList、jsList中即可。另外还要考虑到页面组件引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重复依赖的情况,所以要做一个去重的工作。注册helper与注册partial一样,都要写在app.js文件中,下面给出css的写法,js也类似:
1 hbs.registerHelper('css', function(str, option) { 2 var cssList = this.cssList || []; 3 str = str.split(/[,,;;]/); 4 console.log('css: ',str); 5 str.forEach(function (item) { 6 if(cssList.indexOf(item)<0) { 7 cssList.push(item); 8 } 9 }); 10 this.cssList = cssList.concat(); 11 });
页面中引入css、js就应该是这样:
{{css "/css/home_add.css"}} {{js "/js/home.js"}} {{> p}} <p>This is home page!</p>
上面例子中的局部模板p作为一个组件,也引用了相应的css和js,写法跟页面的写法是一样的。
总结
handlebars作为一个非常轻量级的模板引擎,单纯从模板这个功能上看,他的前后端通用性强,命令简单明了,代码可读性强。但他是一个单纯的模板引擎,在前端框架满天飞的年代感觉是有点弱了。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各种大框架都有渲染模块。当然不喜欢大框架的全家桶倒是可以考虑使用handlebars,所以主要还是要看项目吧。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文字较多,惯例上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