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in object pool
1.背景
对象池为了避免频繁创建耗时或耗资源的大对象,事先在对象池中创建好一定数量的大对象,然后尽量复用对象池中的对象,用户用完大对象之后放回对象池。
2.问题
目前纵观主流语言的实现方式无外乎3个步骤:
- 初始创建一定数量的对象池(也允许从外面添加对象)。
- 从对象池中取对象来使用。
- 用完之后返回对象池。
一般情况下这样是OK的,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在第三步,有两个问题:
- 不方便,每次都需要显式回收对象。
- 忘记将对象放回对象池,造成资源浪费。
3.改进动机
解决显式回收的问题,实现自动回收,省心省力。
4.技术内幕
借助c++智能指针,因为智能指针可以自定义删除器,在智能指针释放的时候会调用删除器,在删除器中我们将用完的对象重新放回对象池。思路比较简单,但实现的时候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 什么时候定义删除器?
- 用shared_ptr还是unique_ptr?
4.1什么时候定义删除器
自定义删除器只做一件事,就是将对象重新放入对象池。如果对象池初始化的时候就自定义删除器的话,删除器中的逻辑是将对象放回对象池,放回的时候无法再定义一个这样的删除器,所以这种做法行不通。
需要注意,回收的对象只能是默认删除器的。除了前述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原因是对象池释放的时候需要释放所有的智能指针,释放的时候如果存在自定义删除器将会导致对象无法删除。
只有在get的时候定义删除器才行,但是初始创建或加入的智能指针是默认删除器,所以我们需要把智能指针的默认删除器改为自定义删除器。
4.2用shared_ptr还是unique_ptr
因为我们需要把智能指针的默认删除器改为自定义删除器,用shared_ptr会很不方便,因为你无法直接将shared_ptr的删除器修改为自定义删除器,虽然你可以通过重新创建一个新对象,把原对象拷贝过来的做法来实现,
但是这样做效率比较低。而unique_ptr由于是独占语义,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方法可以实现修改删除器,所以用unique_ptr是最适合的。
4.3实现源码
#pragma once #include <memory> #include <vector> #include <functional> template <class T> class SimpleObjectPool { public: using DeleterType = std::function<void(T*)>; void add(std::unique_ptr<T> t) { pool_.push_back(std::move(t)); } std::unique_ptr<T, DeleterType> get() { if (pool_.empty()) { throw std::logic_error("no more object"); } //every time add custom deleter for default unique_ptr std::unique_ptr<T, DeleterType> ptr(pool_.back().release(), [this](T* t) { pool_.push_back(std::unique_ptr<T>(t)); }); pool_.pop_back(); return std::move(ptr); } bool empty() const { return pool_.empty(); } size_t size() const { return pool_.size(); } private: std::vector<std::unique_ptr<T>> pool_; };
//测试代码: void test_object_pool() { SimpleObjectPool<A> p; p.add(std::unique_ptr<A>(new A())); p.add(std::unique_ptr<A>(new A())); { auto t = p.get(); p.get(); } { p.get(); p.get(); } std::cout << p.size() << std::endl; }
如果你坚持用shared_ptr,那么回收的时候你需要这样写:
std::shared_ptr<T> get() { if (pool_.empty()) { throw std::logic_error("no more object"); } std::shared_ptr<T> ptr = pool_.back(); auto p = std::shared_ptr<T>(new T(*ptr.get()), [this](T* t) { pool_.push_back(std::shared_ptr<T>(t)); }); //std::unique_ptr<T, DeleterType> ptr(pool_.back().release(), [this](T* t) //{ // pool_.push_back(std::unique_ptr<T>(t)); //}); pool_.pop_back(); return p; }
这种方式需要每次都创建一个新对象,并且拷贝原来的对象,是一种比较低效的做法。
5.总结
凡是需要自动回收的场景下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在获取对象的时候将默认删除器改为自定义删除器,确保它可以回收。注意,回收的智能指针使用的是默认删除器,可以确保对象池释放时能正常释放对象。同时也将获取对象和释放对象时,对象的控制权完全分离。
其他的一些应用场景:多例模式,无需手动释放,自动回收。
posted on 2015-11-25 17:05 qicosmos(江南) 阅读(3541) 评论(6) 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