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互联网十大牛逼词汇
过去几年版本的《中国互联网十大装逼词汇》中,大数据、互联网思维、自媒体、粉丝经济、生态系统等词汇在众望所归下成功入选,引发行业的广泛关注。那么《2015年中国互联网十大装逼词汇》中,又有哪些词汇会入选呢?
互联网+
如果2013年“互联网思维”是荣登榜首的装逼词汇的话,那么2014年“大数据”则众望所归的排名第一,到了2015年的榜单中“互联网+”这个词汇也一定要放在第一名来呈现。互联网+首先由一些互联网机构和媒体提出,然后被***总理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后,彻底火遍大江南北。
互联网+这个词汇应用非常广泛,不管你是给人上门做按摩的,还是开三蹦子送快餐的,都可以说是互联网+模式下的创业者。甚至很多多不法勾当的组织也披上互联网+的外衣,试图蒙蔽用户。前几天一则《警方侦破“互联网+”模式网络组织卖淫案》的新闻震惊业界,让我们不得不感慨“不怕流氓不讲理,就怕流氓有文化”。
关联词汇: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社交网络
从0到1
在中国互联网,每年都会有一个以国外大师书名字命名的装逼词汇火起来(虽然这些个大师在国外并没有多少影响力,但一定要是国外的大师),前几年是“失控”,一时间大家纷纷“失控”,你不失控就代表你没有颠覆行业的能力,就很难在互联网圈里混了。再后来是“大数据时代”,你的创业项目如果没有和“大数据”沾边,基本上会被风投否决。到了2015年这个词汇就是“从0到1”了,如果一个新锐的创业者,在演讲PPT中没提到这个词汇,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中国有一家知名的科技媒体,在《失控》出来后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商业书”,然后在《大数据时代》出来后,又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商业书”,等到在2015年《从0到1》出来后,还是说了“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商业书”。其实对于我们大部分的国内创业者和从业者来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事情能否成功在于自身,而非盲目的崇拜外来的和尚,中国本土的很多著作更值得你们参考借鉴。
关联词汇:风投、创业、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创业孵化平台
前段时间和一些老牌媒体人参加一个活动,去年这个时候他们都成功的转型“自媒体老师”,给企业做做培训、咨询、软文发布,四处演讲分享鸡汤,轻轻松松月入10万。今年发现这些自媒体人变成了“投资人”,一个个都成立了创业孵化平台,和自媒体彻底划清了界限,动辄号称手里有几亿的投资基金,你再说人家稿子写的好就真的是骂人了。前段时间有好事者统计表明,现在中国创业类的孵化平台多达上万个。我想,在北京这样的孵化平台可能比养鸡场的鸡窝都多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发表过文章,提到一个观点“现在中国互联网创业,门槛已经低到没有门槛了”,今年我想说的是“现在中国做互联网投资和孵化,门槛已经低到没有门槛了”。现在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已经涌现出来一些所谓90后的天使投资人。甚至我听一位朋友说现在中关村出现一些个新的群体“创业闹”和“投资闹”,指的是打扮看起来很专业,实则打着创业或者投资人的幌子,骗吃骗喝。
关联词汇: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天使投资
联席CEO
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生了多起行业并购案例,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滴滴和快的合并、58和赶集合并、美团和点评合并、携程和去哪儿合并等四起震惊行业的案例,当然也包括世纪佳缘和百合网合并这样的小一号的合并事件。在这些合并案例中,出现了一个词汇“联席CEO”制度,“联席CEO”如此扯淡的词汇现在老美都不用了,却在中国发扬光大,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中国“联席CEO”也是行不通的策略,最终大公司的CEO占据了主导,小公司的CEO拿钱走人。快的、赶集、去哪儿、点评等公司的创始人都是这样的结局,无一例外。
有两哥们联合创办了公司,好胜心很*,都想当CEO,为此吵的面红耳赤。后来听到姚劲波和杨浩涌担任了一个名为“联席CEO”的职位,顿时醍醐灌顶,二人名片上都印上了“某某企业联席CEO”。这虽然是一个段子,但现在看看你们的名片夹,是不是在2015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联席CEO.
关联词汇:合并、王兴、滴滴快的
互联网4.0
我们的互联网从业者特别喜欢在一些名词前面加上数字的堆砌,以显得他们的优越性。进入2015年后,我们发现每一个互联网以及泛互联网的领域都需要增加一个升级的版本,要不然真的太土了,比如电子商务你直接称呼电商就太土了,需要叫做电商3.0或者电商4.0时代。几年前的中国互联网还只有web2.0这个概念,但现在通过各大互联网企业的传播口径来看,我至少不止一次的看到“O2O3.0”、“奢侈品电商5.0”、“工业4.0”、“移动阅读2.0”、“社交网络3.0”这样的概念。
后来我们的传统企业也不甘落寞,纷纷喊出来某某2.0,3.0甚至6.0的概念,大有和互联网行业一较高下的意思。比如搜房网的这篇文章《周海明:互联网+商业引领东莞商业进入5.0时代》,再比如腾讯财经的这篇《筷来财联合创始人*宏文:共享开创餐饮的4.0时代》。甚至我们的一些游乐场,出现了7D电影乃至9D电影的娱乐设施。到了2015年年底,我们的互联网企业不甘心传统企业从名词上抢了风头,一些大企业也开始肆无忌惮的出现了5.0乃至6.0的名词,而4.0以下的3.0和2.0这样的文案可能在公关总监层面就被否决了。比较典型的是这样两篇文章《界面焕然一新 手机QQ即将步入6.0时代》和《国产机首秀 ZUK率先进入安卓6.0时代》,对于此,我们只能说一声:臭不要脸。
关联词汇:工业4.0、升级迭代、东施效颦
上门服务
互联网的出现虽然扭曲了很多词汇,比如奇葩、老师这样的词汇本来是褒义词的。但互联网又同时也把两个含有贬义的词汇扭转成了褒义,那就是:公关和上门服务!“公关”一词除了长期生活在广大东莞的居民以外,大多人不会理解为是那种意思了吧。而“上门服务”可以说是2015年出现最高频率的一个O2O词汇,同样我们现在也不会把上门服务理解成那种意思了吧。
上门服务这个概念本来是和互联网没有多大关系的,但随着O2O的出现,所有的线下服务都可以变成上门服务。不想做饭了,找个大厨上门做饭, 不想收拾家里,通过手机找个阿姨上门服务等等。甚至我看到某APP还可以叫上门火锅,服务人员带着各种食材和老北京的那种铜炉火锅,最离奇的是居然有上门按摩服务的APP,技师带着床吭哧吭哧爬了5层楼,给客户做全身按摩服务。我们每个创业者都知道,大部分的上门服务都伪刚需,但大家也都知道原本平凡的项目打上上门服务的标签,就可以更容易获得融资和媒体的报道。总之,一切的闹剧根源都因浮躁二字。
关联词汇:雕爷、功夫熊、O2O
多元化
前几天去小区门口的报刊亭买报纸,发现旁边附带了一个台湾香肠烤箱,3元钱一根,不时有匆匆而过的上班族会购买。我揶揄老板“这年头纸媒卖不动,你又卖烤肠赚钱啊”。老板回答“我这是在平台战略的指导思想下,做了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你懂吗?别看我这是一个小小的报刊亭,可以做的事情多着呢,现在已经有一些O2O的公司和我谈合作呢”。我不禁感慨:一个报刊亭,未来也可以做成连接一切的多元化的开放平台。
多元化这个词汇是我们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在国际化失败后,重新找回自信的战略转型名词。京东由卖3C的通过多元化转型成为综合的B2C电商平台,百度由做搜索的通过多元化转型成为中国交易额最大的O2O平台,小米由做手机的通过多元化转型成为综合的数码产品提供商。在互联网行业创业,可千万别说你只能做一项服务,你看卖咖啡的场所,这年头通过多元化发展既可以搞微商培训,又可以做融资孵化平台,然后咖啡如果赚不了钱搞搞众筹圈点资金也能生存下去。
关联词汇:平台战略、开放体系、转型
联合创始人
由于大量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涌入,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大多自尊心*却内心脆弱,需要一些外在的东西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于是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互联网企业创始人为了笼络人心,给很多年轻的互联网从业者非常高的头衔,90后的VP早已不稀奇,95后的总监、主编、主管也已经遍地都是了。至于这些头衔的含金量如何,想必大家都呵呵。
进入2015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一波高过一波。一些互联网企业都出现了员工离职创业的事情,甚至我知道的一家企业有超过30%的员工在2015年都离职创业去了。为了留住人,我们的互联网企业老板开动脑筋,想出来一个终极名词“联合创始人”。一时间,那个非常有名的电线杆子倒下的版本又做了如下更新:中关村创业大街掉下来1根电线杆子,砸死了10个人,其中有9个是互联网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在北京有一家大家可能都熟悉的O2O公司,总共不到100人,目前这个百号人公司的人名片上印制的头衔都是联合创始人。
关联词汇:合伙人、CEO、创业者
互联网峰会
过去的2015年,仅仅在中国首都北京公开的行业会议就有超过50万场,其中和互联网相关的会议超过10万场以上,平均每天有超过300场。可想而知,全中国得有多少场。由于互联网类的会议过多,作为媒体总编我经常要做仔细筛选,才能安排编辑参会确保不跑错地方。比如在2015年8月,我分别安排几位记者参加了“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中国互联网行业峰会”、“中国互联网产业峰会”等在内的多个不仔细看就会搞混的会议。即便如此,我们有编辑还经常会跑错会场,原因就在于不仅仅很多会议名称雷同,就连很多会场名称也极为雷同,比如中国国家会议中心和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任何大会,只要和互联网沾边,都能火。所以这一年我们看到的很多传统行业的会议,也要冠上互联网的名义。比如我近日参加的“2015年中国养猪业互联网峰会”,再比如“2015年房地产跨界互联网峰会”等等不一而论。
管理词汇:国家会议中心、互联网大会、咖啡馆
快速迭代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互联网时代,很多产品经理的座右铭。但到了今天这个词汇显然被用烂了,用烂的不仅仅是词汇本身,更是我们很多人做产品的态度。有一些APP仅仅换了一个关闭按钮就做了一次更新迭代、某APP导航栏换了个颜色也做了一次更新迭代,更甚者有一些产品看不出来任何更新就推出了新的版本。
一些产品经理为了刷存在感,进而凸显其功劳和老板要更多的薪水,快速迭代成为了一种惯例,不管有没有必要,三天一小更,五天一大更,而我们的用户也要被迫跟着不断的进行更新,虽然大部分的更新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后来我才知道,快速迭代可以“增加产品的下载量”,原来不少APP每次迭代后,只要用户更新了,就算一次下载量。
作者:丁道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