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摘自https://blog.tanteng.me/

以下几幅图是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效率对比,也就是学习金字塔。

美國學者艾德格‧戴爾(Edgar Dale)提出了「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論:在初次學習兩個星期後,透過閱讀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10%;透過聽講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20%;透過圖片學習能夠記住內容的30%;透過影像、展覽、示範、現場觀摩來學習能夠記住50%;參與討論、提問、發言來學習能夠記住70%;做報告、教學、模擬體驗、實際操作能夠記住90%。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做過類似的研究,結論跟戴爾差不多。由此可知,閱讀是最沒用的學習方式,而模擬、體驗與實作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是嗎?

上述這張圖和簡短說明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但事實上戴爾的理論是Cone of Experience,主要是研究不同的「體驗」或「經驗」方式,例如透過視覺、聽覺、或操演所得到的不同的效果,而非針對「學習效能」做研究,更沒有提出明確的學習效能數據,數據的部分乃是被其他人加油添醋上去的。至於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的研究,因為沒有人能證明看到過這份研究報告,網上也無法搜到相關研究論文,因此該研究很有可能是誤傳。

研究「體驗效果」或研究「學習效能」有很大的差別嗎?當然有!以網路上流傳的內容來說,該理論號稱是「學習」金字塔,卻用「兩週後還記得多少」來測量,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曾幾何時,學習已經被簡化成只重視記憶而已?就算你去隨便問一個路人,他也會跟妳說「學習不等於死背」,若真的要比兩週內的記憶,那「填鴨式教學」應該是當今最棒的學習方法。 

由此觀之,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第一個問題在於:「將學習窄化為記憶」。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Benjamin Bloom)將教育(學習)目標分為認知、情意、技能三類。在認知領域中,由低到高又可細分為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個層次。

知識:就是記憶、認識,能回憶重要名詞、事實、方法、規準、原理原則等; 

理解:是要能對重要名詞、概念之意義有所掌握,能轉譯、解釋; 

應用:是要能將所學到的知識概念、方法、步驟、原則通則等等應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分析:是要將知識的某些訊息,所包含的成分、元素、關係、組織原理等等分解出來,重新加以組合,並釐清之間的關係;

綜合:是能將知識訊息的某些要素重新安排或合併為有組織的整體,或呈現其間的關係; 

評價:是要依照某規準對知識訊息做評價或比較。

用記憶來測量學習效果,只能測量到學習目標中三大類的其中一類裡面,六個小類的其中一類,而且是最低層次的那一個。真正的學習比單純的記憶複雜且有深度得多了。

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中提到:「學習」在目前的用法已經失去它的核心意義。在日常用語上,學習已經變成吸收知識,或者是獲得資訊,然而這和真正的學習還有一大段距離。真正的學習,涉及「人之所以為人」此一意義的核心。透過學習,我們重新締造自我。透過學習,我們能夠做到從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認知這個世界及我們跟它的關係,以及擴展創造未來的能量。事實上你我心底都深深渴望這種真正的學習。

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第二個問題在於:「未考慮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首先是「廣度」的問題。不可否認地,實際操作的學習效果絕對比純粹閱讀來得好,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心理學家特別做實驗來證明。問題在於人的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都透過實際操作來學習,而且我們也不一定禁得起從失敗經驗中學習的代價。經驗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嚴厲的老師,他總要你先付出慘痛的代價才願意教你一些事。

人們可以透過三種途徑來學習:一是透過「經驗」來學習,二是透過「觀察」來學習,三是透過「抽象符號」(eg.閱讀)來學習。透過經驗學到的東西印象最深刻,最不容易忘記,但也最沒效率、付出的成本、代價最大;人生僅僅數十寒暑,能親身經歷的事能有多少、能虧的錢又有多少。透過閱讀學習不像實際操作那麼深刻,但也最有效率,一本書兩三百塊就能讀到一位大師一生的經驗與智慧,是何等划算的事。至於觀察學習的效果與效率則介於兩者之間。

再來是「深度」問題。你可能以為透過經驗(體驗)學習的感受如此深刻,必定是最有深度的學習方式吧,那你可能要失望了。最常引用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就是從事體驗學習(eg.高低空探索教育、心理團康、各式桌遊)的從業人員,例如《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便是致力於推廣體驗學習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不斷強調透過其研發的「現金流」桌遊是學習投資理財的最佳途徑;羅伯特‧清崎和唐納‧川普合寫的《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一書中便引用了學習金字塔的理論。

體驗學習和透過實作來學習的問題一樣:成本昂貴(包括時間與金錢)。你不可能每天都參加體驗教育活動,但卻可以天天閱讀;體驗教育通常要花掉一個下午的時間、或甚至兩天一夜才能完整體驗一次,而獲得的僅僅是一些簡單的概念,例如現金流很重要、信任很重要、同理心很重要、團隊很重要…等。這簡單的觀念其實我們早就知道,重點是能不能產生改變,而體驗教育或者聽演講等短期、昂貴的學習方式,能讓你一時頓悟,卻無法產生改變。 

國內作家王溢嘉在《活用禪》中主張:「人生的多采多姿是無法『畢其功於一役』的,光靠一次『頓悟』就想『上天堂』未免太過奢望,在漫長的生命旅程中,一個人可能需要好幾次的『大悟』和『小悟』,而在『悟』和『悟』間,還需要日積月累、身體力行的『漸修』功夫。」在教育與心理學上,行為的改變或創造力的產生,都不是聽一次演講或靈光一閃就能達到的,而是經過長期持續的學習,累積紮實的基礎知識,並在正確觸媒 ( 動機 ) 下所產生的。

身為終身學習(成人與繼續教育)的推廣者與實務工作者,我非常認同從實務經驗中學習,以及透過閱讀、加入學習型社群的學習效果,但對於坊間體驗教育的學習效果則非常質疑。

針對同樣的一份簡單學習素材(內容)而言,體驗教育的學習效果的確比純粹閱讀來得好,但是長期來看,透過閱讀而學習到的素材(內容),在廣度與深度上都大大地超過體驗教育所能提供的,花同樣時間,從閱讀與上課能學到的東西絕對比體驗教育來得深且廣。

其實各種學習方法都有其必要性與適用性,依照布魯姆的三大學習目標來看,在「技能」領域方面,實務操作的效果最好(少數特殊領域,如飛行員養成,則需以模擬方式學習);在「認知」與「情意」領域方面,則以閱讀與社群學習(身教與境教)效果最佳。另外,若從成人學習者行為是否產生改變來看,則實務經驗搭配閱讀與社群學習的效果最好,體驗教育、演講或短期昂貴課程則幾乎沒有效果,尤其是嚴重市場化的體驗教育活動通常淪為商人獲利的把戲,娛樂成分大於學習成分。

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的第三個問題在於:「未考慮最重要的學習動機」。

若要說我們真的能從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中學到什麼,那就是有關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的的觀念了。「主動學習」是指學習者主動積極地去獲取學習素材 ,例如參與討論;而「被動學習」則是指學習者被動地接受資訊與知識的灌輸,例如看電視。當然,主動學習的效果優於被動學習也是無庸置疑的。

問題在於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的區別並沒有限制特定的學習方式,例如學生操作實驗並不一定就是主動學習,而聽老師講述也不一定是被動學習。如果心不在焉、只是照著書上的步驟或老師的指示進行實務操作,那麼依然是被動學習,相對地,如果聽講時專心投入、在心中不斷與講者對話、思考批判聽到的內容,那絕對是如假包換的主動學習。

網路流傳版學習金字塔武斷地將閱讀、聽講、看圖片、看電影、看展覽、看示範…等,視為被動學習,而將實際操作、模擬操作、參與討論、簡報、教學…等事為主動學習,實在是連基本的邏輯都講不通。

更重要且真正區分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的,在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一旦考慮學習動機,網路流傳版的學習金字塔將全面瓦解、毫無價值可言。根據成人學習理論,學習者之所以參與學習或不參與學習的原因,就在於學習動機與學習阻礙兩股力量的抗衡。如果撇開各種學習阻礙,學習動機愈高的學習者參與學習的時間愈多,他們會從任何管道取得學習機會,包括參加正規教育(如學校教育)、非正規教育(如教育機構、企業教育訓練)、非正式與自發性學習(如閱讀、從經驗中學習),以及加入學習型組織(社群)。

所以真正重視學習的人,他們熱愛閱讀、聽講與上課,並且把握機會參與討論、觀摩與傳述分享,在生活休閒與工作上更是刻意地從實務經驗中反思學習,換句話說,學習金字塔上所有的學習活動他們都樂於參與且主動學習。不重視學習的人通常只會參與極少數的學習活動,或從來不學習。到頭來哪種學習效果最好根本不重要,而是有沒有學習動機,是否採取學習行動才是最重要的。套句鄧小平的名言:不管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只要肯學習就是好學習;最糟的學習就是「不學習」。

posted @ 2018-08-07 11:00  py鱼  阅读(1172)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
点我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