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的缩进是不是反人类的设计?
前些天,我写了《Python为什么使用缩进来划分代码块?》,文中详细梳理了 Python 采用缩进语法的 8 大原因。我极其喜欢这种简洁优雅的风格,所以对它赞美有加。
然而文章发出去后,非常意外,竟收到了大量的反对意见!!(以往文章的互动不多,此次创下了记录)
我就不截图了,先摘录几则最刺眼的评论:
最大的缺陷就是这个缩进机制
去掉花括号是最愚蠢的设计
绝对是过度设计了,缺陷很大
最大的缺点就是缩进,太反人类了
……
对于这一类的评论,我认为他们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颠倒是非黑白。Python 的缩进语法如此简洁好用,怎么就“过度设计/愚蠢/缺陷/反人类”了?
常言道众口难调,有人爱甜粽子有人爱咸粽子,但是对于咸甜味道,大家是有所共识的,不至于感官紊乱,大放厥词。
还有比较多的评论,认为缩进容易造成混乱:
代码多了,自己看着累,别人更难懂
眼花了,还是括号好些
还是{}或end更清晰
没有花括号老觉得没有安全感
缩进层次看不清楚
没有大括号不便于阅读
层次一多看起来很乱,不知哪层是哪层,要缩多少。到底退出循环没有。
看着明明缩进是对的,但运行时总是报错
用python写上十万行试试,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混乱看不下去
……
现在主流的 IDE 工具都很强大,应该善于使用其基本功能,例如:设置显示空格字符、设置 tab 自动转化为空格、设置 tab 键为 4 个空格……同一层级的缩进还会有浅浅的竖线,在视觉上辅助阅读。
至于说层次过多、代码很长的情况,这本身就是一种代码坏味道!当出现过长的函数或者类时,优秀的程序员 第一时间该考虑的就是重构。推荐一本书《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里面有正道的价值观和详尽的方法论。
还有说点击右括号,可以看到匹配的左括号,会清晰。有这东西确实不错,但没有,我并不诉求。本身紧凑简洁的代码,缩进阅读会很快。
除了以上两大类的评论,我还收到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评论:
- 有人说“取消花括号会大大降低运行速度”、“这个特性鲁棒性太低了”。——这纯粹是臆想,让他们给出论证和例子,无果。别以为在哪里看到有人说 Python 慢,就想当然把锅扣到缩进的头上。
- 有人说“多人协同编辑时,有人用tab,有人用空格”。——我说开发团队应该统一规范,然后用 autopep8 之类的辅助工具。他说规范要不停花精力维护,要花成本。拜托!这年头还有人不重视代码规范,直接开除“猿籍”。
- 有人说“缩进没办法自动格式化代码”。——这在复制移动代码,或者要改变代码层级时,有此诉求。我一直用比较笨的方法调节(tab、shift+tab、加减空格),确实是比较笨,但是会比较有把握。刚在 PyCharm 里研究了一下,我发现它是支持自动格式化的,只是有个小小的问题要注意!
关于缩进的自动格式化,这里有两个例子,给大家演示一下:
上述例子,删除掉那行 if 条件语句,然后直接”ctrl+alt+l“作全局格式化,格式会出错。我们希望两句 print 向左缩进 4 格,但是 return 那句也会向左缩进。
在删除 if 那行后,如果我们只选中两行 print,作局部”ctrl+alt+l“格式化,那只有这两行会缩进,就没问题。
再看第二个例子,我们复制了一段新代码,但是它的缩进不对:
这时候,若直接“ctrl+alt+l”全局格式化,或者选中那三行再格式化,结果都不对!原因是第二个 if 的缩进格数小于 4 个,所以 PyCharm 认为它属于一级缩进(即不该有空格),所以自动格式化时就把它左移了。
如果选中它们,先按 tab 键右移(即新代码变成缩进大于 4 格,小于 8 格):
此时再作格式化的话,它们的缩进就跟第一层的 if 一致了(两层 if 是兄弟关系)。
同理,如果你想把新代码缩进到第一层 if 的内部(变为父子关系),那只需选中上图三行代码再 tab 键右移 4 格,之后格式化就可以了!
建议大家在编辑器里实操一下。等空了我会录制一期小视频(B 站搜“Python猫”),敬请留意。
除了上面的评论/观点之外,我们在微信交流群里也讨论了这个话题。@樱雨楼(https://github.com/yingyulou) 小姐姐的观点对我挺有启发。
群聊截图已记录在“Python知识星球”里(https://t.zsxq.com/jeM33bQ),其中她提到了编程语言在设计上的“比较抽象和哲学”的两点:
- 缩进使得代码失去了形式语言里所谓的“上下文无关文法”,从而使得空格+数量的组合变得不再是可有可无的。
- block 作为一个“语法组分”,需要一个定界符,而空格一般不作为语法组分,所以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三言两语没法转述清楚,但她谈论缩进话题的视角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上次的文章发出后,有不少小伙伴表示很喜欢 Python 的缩进。我本以为会听到很多这类的声音,没想到却是负面的评论更多。(也许更多认同的声音没有表现出来)
本文对几类典型的评论作出了回应,再次表达了我在这个话题上的关注和理解(以及情绪的抒发),希望也能给读者们带来一些思考和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