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精英的思维模式

2016-12-03 14:35  追忆似水流年  阅读(178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马斯洛的理论说,人的需求像个金字塔,是有不同层次的。底层是生理和安全,往上是爱、尊重和自我实现。满足了底层的,就会有高层的需求,就好像罗胖说的“等钱多到没意义了,别的意义就出来了”。

        马斯洛的理论一直有争议,但是你得承认,它很好地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的人认为最微小的物质也比什么都重要,有的人却在追求自我实现。他们之间的差别,当然不仅仅是钱多钱少,更重要的显然是认知上的。

        这个认知不是智商。人的智商和身高一样,是正态分布,再高也高不到哪去;可是人的成就却是幂律分布的——是一系列苦练和正反馈积累的结果——差距如同云泥。

       成就到了一定程度,你就算把他所有的资源都拿走,他想必还是能像穿越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干一番大事,因为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智识——

       智慧和见识。

       大人物应该有什么样的见识呢?

 

       美苏冷战期间,双方曾经有过一些表示友好的举动,比如在对方国家办展览。

       1959 年苏联搞了个美国展,其中展示了美式的大房子,里面有各种家用电器。苏联宣传说这种生活是一般美国人享受不到的,但其实那就是美国普通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没错,电冰箱早在 1920 年就已经在美国家庭普及了。

        当时尼克松作为美国副总统访问苏联,跟赫鲁晓夫一起参观了这个美国展。二人走进美式样板房,尼克松看里面有个洗衣机,他找到了一个话题灵感。

       尼克松说,咱们两国为什么非得搞火箭竞争呢,咱竞争制造洗衣机不是更好?

       可是赫鲁晓夫有完全不同的思路。赫鲁晓夫说,你们美国人不要以为苏联人没见过洗衣机,其实我们苏联每个新房都有洗衣机——而且我们的洗衣机都是一样的,不像你们资本主义美国搞各种不同型号的洗衣机,这不纯属浪费吗?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厨房辩论”,尼克松因为这个辩论拿到了很高的形象分。

       现在我们可以判定,赫鲁晓夫在这场辩论中完败。中间有个小花絮是尼克松说美国将会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辆汽车,赫鲁晓夫可能太过急于找回场子,竟说那苏联就能让每个家庭都有一架飞机!尼克松马上反问,你想把这些飞机停在哪?

      1959 年的世界,各国正在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赫鲁晓夫在别的方面可能才智过人,在一个更传统的场合肯定游刃有余——但是面对“现代世界”,竟然没有一个最基本的见识。

      这是因为现代化的见识不是常识。

 

      就算生活在发达国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现代化思维。

      美国社会学家 Herbert Gans 曾经有个研究,比较了波士顿工薪阶层和精英阶层的文化差异。他发现工薪阶层的一个特点是只相信自己的亲友,而非常不信任外部世界,甚至可能对陌生人有一种自发的敌意。他把这些人称为“都市村民”——住在都市里,却仍然是村民思维。

      对比之下,中产和精英阶层的人没有那么强烈的亲缘意识,他们很容易跟陌生人合作,而且非常信任办事规则。

      对比今日的中国这个现象不是很明显吗?小城镇里人们特别讲亲属和熟人关系,没有关系寸步难行,这也是为什么有理想的年轻人非得去大城市!什么叫发达?什么叫精英?真正的差异是思维模式。

 

      像这样的差异我们还可以列举很多——请允许我用“精英”和“普通人”来标记这两种思维——

精英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处处使用简单形象思维;

精英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惧未知;

精英能从长远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

精英注重个人选择和自由——尼克松正是用这一点说明为什么美国需要不同型号的洗衣机,而普通人认为别人应该跟自己一样;

精英拥抱改变,而普通人拒绝改变;

精英跟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只跟本阶层的人交往;

精英爱谈论想法,而普通人爱谈论人和东西;

精英把自由时间花在学习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时间花在娱乐上……

 

       还有一个区别值得特别提一下,那就是精英注重效率,而普通人注重公平

      这个结论来自 2015 年的一项新研究,让受试者玩个游戏,在两个选择中决策:选第一种,二人的总收益会大幅增加,但是分配很不均匀;选第二种,新增收入在二人之间分配更均匀,但是总收入增加得没有第一种快。

      结果越是精英人物越倾向于选择第一种,而普通人则更愿意选第二种。

      现在世界的一个趋势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这个研究说明精英对此根本不在乎。这也是为什么“精英”,所谓“ 1% ”,在美国已经几乎是个贬义词。

      问题在于,如果精英比普通人仅仅强在他是个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我们完全有权鄙视他们——可如果精英的成功是基于努力程度和见识水平,那我们的道德优越感还有多大意义呢?

 

      好在在中国,“精英”目前还是个好词。

      中国不但跟美国搞了洗衣机竞争,而且正在取胜。在美国中产阶级日渐萎缩的这个时代,中国中产阶级正在高速崛起。有人说非得有房有车或者年薪百万才叫中产,在我看来纯属夸张——只要往马斯洛金字塔的顶层攀登,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中产。

      所以我们想向精英学习。既然现代世界跟我们的直觉,跟心灵鸡汤,跟寓言故事和成语典故都非常不同,我们就想用精英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理解、玩转和改变这个世界。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亲身参与,而最快的办法则是读书。

 

       然而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正好赶上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本来是最需要读书的时代,因为有了互联网,人们不爱读书了。

       所谓“互联网上知识丰富”,其实是个假象。大多数人在网上接触到的内容极其有限。如果有关现代化的见识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每天在新闻、论坛、微博和朋友圈看到的东西,大约相当于海滩上几个漂亮的贝壳。

       最新奇的东西在哪里?最刺激的东西在哪里?最野性的东西在哪里?它们和最有用、最深刻、最高妙的东西一起,在书里,在小众刊物里,在论文里。想要得到这些东西,通常你得下海。

       这些更好的东西没有流行,一是因为下海需要大量的智识积累和时间成本,二是因为是它们的生产者不知道怎么跟读者说话。

       海滩上绝大多数贝壳是帮人杀时间,而“罗辑思维”是帮人省时间。现在我跟罗辑思维搞这个「得到」专栏,就是要干这么一件事情——我下海去把那些更好的东西捞回来,摆在海滩上给你看。

 

        专栏的主题是帮你和全球精英思想同步,我想把有关现代化的最新道理介绍给读者,我希望这些道理能像寓言故事和成语典故一样流传。我将主要从英文世界取材,可能来自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一篇论文,但不管原始材料有多少内容,我每次只讲一个道理。

       有时候我会去离岸边很近的地方(畅销书、报刊杂志),有时候我会去很远很深的地方(不畅销的书、直接看论文),但我确保把它捞上来。而且是捞到中国这边来。这意味着三点:

      1. 像那些杀时间贝壳一样有趣;

      2. 用中国人的方式解读和评论;

      3. 我支持你跟我一起下海,更欢迎有人独自下海找到好东西告诉我,但这个专栏的本质不是知识挑战,而是知识服务:我要把道理讲到你根本不必下海的程度,直接在手机上阅读。

      专栏叫《万维钢 · 精英日课》,每天都更新,每年收费 199 元。

       我以前是物理学家,以科研为生,无奈兴趣太广读书太多,分了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科学成就。当时我在业余时间写作,出了两本畅销书《万万没想到》《智识分子》,倒是取得了相当的影响力,还得了好几个奖。所以我决心专职写作,全力干好这一件事儿—— 

      我知道很多很多好东西,现在我想告诉你。

 

      万维钢(同人于野) 

       2016 年 8 月